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8.50KB ,
资源ID:4244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44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四川省营山县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 共48分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A项是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民本思想;B项是荀子提出

2、的“君舟民水”论;C项体现的是董仲舒“天人合一”学说;“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由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B.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C.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题干强调的是“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A项强调的是儒学思想的发展,故排除。紧扣题干中的“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强调了程朱理学注重气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B项体现封建统治方面,故排除。C项

3、体现知识阶层方面,故排除。因此本题选D。 3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明清之际的某人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贽的思想。紧扣题干中的“明清之际”和“反孔的先驱”,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李贽。A项是孟子的主张,故排除。B项强调孔子就是“众人”,这与李贽主张的“不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一致,故本题选B。C项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属于顾炎武的思想,故

4、排除。D项强调人的节操,故排除。4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B.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D.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薄伽丘的主张。从故事中十日谈可以看出,反应了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故本题应选B。5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

5、.“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采取“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教育方针,故本题应选B。 6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A.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C.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提高政治经济地位的反映D

6、.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发展。7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的犯人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这个柜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升天堂了啊!”对这一材料分析正确的是材料中的事件应该发生在16世纪初材料中的事件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该材料体现了教会的“因信称义”该材料体现了教会对教徒的欺诈A.B.C.D.【答案】B【解析】“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的主要要求,因此的理解是错误的。 8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

7、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B.人们日益追求人性的解放C.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完成D.民主制度建立并居世界主流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历史的相关知识。人们日益追求人性的解放反应了欧洲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故本题应选B。 9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下列与人类民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因素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努力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人民群众不断斗争的推动A.B.C.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民主化

8、的进程的相关知识。在人类民主化进程中,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努力,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人民群众不断斗争的推动等有密切的关系,故本题应选B。10“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A.林则徐B.曾国藩C.洪仁玕D.康有为【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可知该运动是洋务运动,题中人物只有曾国藩属于洋务派。 11孔子改制考:“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宣传变法

9、托古改制讲求改革策略走西方君主立宪道路A.B.C.D.【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反映“走西方君主立宪道路”的信息。 12根据以下图片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B.都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都借助儒家思想进行斗争D.当时的中国社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知识。陈独秀并未借助儒家思想进行斗争,故C错误,不选。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3幸福是什么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他称赞学生颜回:“贤哉,回

10、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自己也是这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矣在期中矣”。管仲主张恣耳目之所欲听视、口鼻之所言向及体意之所欲安行,它却力行仁怒,通过修身使德行内充此又是左传所谓的“有德则乐,乐则能久”。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上)等整理材料二 朱熹在语类中讲“于万物为一,无所窒碍,胸中泰然,岂有不乐”,将幸福的精神内涵发扬透彻。以后的王阳明在答南明汪子问中称“乐是心之本体”,王艮在乐学歌中称“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也含有精微的深意。养志与乐生:中国人的幸福观材料三 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性者,心所生也”。他在焚书中曰:“除却穿衣吃饭

11、,无伦物也。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期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中国哲学大辞典(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管仲幸福观的内涵。(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家对幸福的追求。(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与孔子、宋明理学相比,李贽的幸福观有何变化?【答案】(1)内涵:孔子追求高尚精神境界;轻物质享受,安贫乐道。管仲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2)追求:明理去欲,扬公去私而获取幸福。(3)变化:李贽肯定人们欲望的合理性,肯定人的私心,鼓励人们大胆追求物质利益;这与传统所倡导的安贫乐道、安分守己、明理去欲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12、的演变。第(1)问,根据材料中“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矣在期中矣”得知孔子追求高尚精神境界,轻物质享受,安贫乐道;根据材料中“力行仁怒,通过修身使德行内充”“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得知管仲则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第(2)问,根据材料中“胸中泰然,岂有不乐”“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得知宋明理学对幸福的追求是明理去欲,扬公去私即可获取幸福。第(3)问,根据材料中“夫私者,人之心也”“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也”得知李贽肯定人的正当欲望和私心,鼓励人们大胆追求物质利益,与传统价值观截然不同。 14“民犹水也,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这是物理之自然,也是政理之自

13、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材料1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政治思想?这一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材料2: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孙中山全集(2)据材料2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并分析该方案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14、,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3)依据材料3,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4)从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思想:仁政.原因:不适应(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2)方案:平均地权。主要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妥协性。(3)主要思想:计划和市场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根本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15、社会主义道路。(4)从古至今的国家政府都重视民生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孟子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邓小平理论。第(1)问,第一小问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和题干要求“政治思想”,可知孟子的仁政思想。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展开分析,理清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他的思想不适应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故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第(2)问,第一小问联系材料的关键信息“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可知,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是平均地权。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阶级局限性分析,明确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导致其方案最终不能实现

16、。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可知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根据材料中的“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可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理清材料时间“1992年”和题干要求“根本道路”,明确邓小平强调的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3)问,联系材料的导语“民犹水也”、第(2)问中的“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及第(3)问中的“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可知从古至今的国家政府都重视民生问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17、材料一1958年9月13日至20日,根据8月北戴河会议搞“大跃进”的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文艺创作座谈会,提出要像生产1 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印刷、美术、理论研究等方面放“卫星”,文艺要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共产主义萌芽,创作和批评要靠群众,都要搞群众运动,掀起了“文艺大跃进”。材料二1965年11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后,很快掀起了群众性的批判运动,并迅速发展到史学界、哲学界、经济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许多书刊被批评、收缴、查禁。全国图书、杂志、报纸的出版种类急剧下降。1965年全国图书出版共20 143种,杂志790种,报纸343种,到1968年,图书下降到3 69

18、4种,杂志降到22种,报纸降到42种。以上材料摘自何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在文化艺术领域,由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方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在十年改革中,反映我国城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摘自尹凤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请回答: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文化艺术领域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文艺现象是无视文艺发展规律,掀起“文艺大跃进”。这一现象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运动有关,文艺作品和学术观点遭政治批判,文艺界刮起“浮夸风”,使“

19、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破坏。(2)材料二反映“文革”对文艺的极度摧残。“文革”对文化事业的破坏,使文艺界遭到批判,文艺队伍被全盘否定,大量文艺作品被贴上“封、资、修”的标签。(3)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事业春回大地。在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新时期的文化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开放同步,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文化事业发展选择三个不同阶段的材料,要求学生分清阶段,提炼信息,结合所学概括归纳现象,分析原因。材料一、二提供的时间是重要的信息提炼突破口,可以回答第一问的信息源:反映出对文艺发展的不重视甚至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同时组

20、织答案要结合材料所反映的时代特征:1958年“大跃进”运动;1965年以后“左”倾错误发展、泛滥等信息特征。 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材料三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

21、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2)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答案】(1)含义:封建专制制度(封建王权、宗教神权)。设想: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作用:防止专制。(2)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实践:法国根据1791年宪法,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德意志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解析】本题以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们的言行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一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来明确“现实的黑暗”是什么。材料二、三中,三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分析材料二时注意“防止滥用权力”和“权力制约权力”的信息。材料三中伏尔泰和卢梭的观点是不同的,一个主张君主立宪,一个主张民主共和,从材料的“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和“创立民主共和国”即可获取信息,为组织答案提供帮助。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