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09KB ,
资源ID:4242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428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高三语文粤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高三语文粤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

1、滚动测试卷五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驰骋/聘请胸脯/黄埔墙隅/喁喁私语B.蚍蜉/纰漏靛蓝/白洋淀下载/千载难逢C.气氛/汾阳慑服/嗫嚅否认/臧否人物D.泥土/拘泥誊写/藤蔓对峙/有恃无恐答案:C解析:A项,chng/pn,p/p,y;B项,p/p,din,zi/zi;C项,fn/fn,sh/ni,fu/p;D项,n/n,tng,zh/sh。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可以说是包

2、罗万象。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没有成见,不执拗,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A.包罗万象B.执拗C.不经之谈D.进而答案:C解析:A项,“包罗万象”指包括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B项,“执拗”意为坚持己见,固执任性。C项,“不经之谈”指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进而”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承接前一分句,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美国,官员财产申

3、报已经成为一种惯例,美国政府认为进行申报的目的是旨在帮助各机构发现官员职责与其个人财产利益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B.莫言发表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说主题是“讲故事的人”,他表示,他要用他的故事来歌颂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善恶美丑。C.今年春节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蔓延到国内多座城市。尽管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机动车尾气排放依然成为众矢之的。D.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新闻媒体全方位地践行改文风精神,报道的公信力、涉及范围和感染力显著提高,是新闻界改进新闻文风的一次成功实践。答案:C解析:A项,句式杂糅,“目的是旨在”删掉“目的是”和“旨在”其中一个;B项,不合逻辑,“揭露和鞭挞美善”;D项,

4、搭配不当,“涉及范围提高”搭配不当。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文学作品、绘画和话剧上都有留白。话剧留白指的是在话剧中演员说完一些艰涩的台词之后,为了方便观众有时间理解台词,稍微停顿一些,再接下去表演。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后来此技法渐渐被用到了其他绘画中,意即我们所说的留白。文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

5、。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A.B.C.D.答案:D解析:是总起句,由确定“文学作品”“绘画”和“话剧”的顺序,国画后接“艺术大师留白”“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引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是对“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的举例说明。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阨塞情形,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

6、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时关外地悉为哈剌慎诸部所据,崇焕乃驻守关内。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崇焕请:“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别遣骁将救之。宁远去山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否则退守宁远,奈何委十万人置度外?”承宗谋于总督王象乾。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驳重城议,集将吏谋所守。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在晋及张应吾、邢

7、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焕议。已,承宗镇关门,益倚崇焕。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劳绩大著。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承宗怒曰:“监军可专杀耶?”崇焕顿首谢,其果于用法类此。寻以五防叙劳,进兵备副使,再进右参政。崇焕初议和,中朝不知。及奏报,优旨许之,后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崇焕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言官因谓和议所致。未几,熹宗崩。庄烈帝即位,忠贤伏诛,削诸冒功者。廷臣争请召崇焕,其年十一月擢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四月,命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所司敦促上道。崇焕始受事,即欲诛毛文龙。崇焕虽诛文龙,虑其部下为变,增饷银至十八万。然岛弁

8、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闻,即督大寿、可刚等入卫。时所入隘口乃蓟辽总理刘策所辖,而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帝颇闻之,不能无惑。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法司坐崇焕谋叛,龙锡亦论死。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袁崇焕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议发

9、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发:调动B.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主:主张C.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被:被动D.遂磔崇焕于市磔:指凌迟处死答案:C解析:“被”,遭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寻以五防叙劳,进兵备副使B.所司敦促上道时所入隘口乃蓟辽总理刘策所辖C.其果于用法类此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D.虑其部下为变其后致有叛去者答案:B解析:A项,动词,认为/介词,因为。B项,都是“所”字和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名词用。C项,对,对于/在。D项,人称代词,“他的”,作定语/指示代词,“这”。7.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袁崇焕“负胆略”有“边才”的一组是(

10、)(3分)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A.B.C.D.答案:B解析:是表现袁崇焕果断执法,说的是王在晋。8.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崇焕为人正气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通晓边塞的情况,以有处理边防事务的能力而自许。B.袁崇焕向孙承宗请求带领五千人驻守宁远,认为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还可以以此壮大十三山的声势。并建议派遣骁勇的将领去救十三山的十多万难民。C.崇焕最初本想借议和兴复原来明廷失去的疆域,所以提议和大清议和,朝廷先是答应了袁崇焕的上奏,后来认为不

11、好,又频频降旨劝阻禁止。D.袁崇焕因为擅自诛杀毛文龙,招来了清兵的大举进攻,也因此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也恰逢大清使用离间之计,皇帝终于怀疑他与大清私通,判了他凌迟处死,天下人都为他感到冤枉。答案:D解析:“诛杀毛文龙,招来了清兵的大举进攻”说法错误,强加因果。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3分)(2)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3分)(3)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4分)参考答案:(1)没有多久,广宁的军队溃败,朝廷商议扼守山海关,崇焕就单骑出朝巡视关内外。(“扼”

12、1分,“阅”1分,语意1分)(2)朝中人士因为以前崇焕提过通和的建议,诬蔑他勾引敌人胁迫议和,将在敌军临城时签订盟约。(“引”1分,“为”1分,语意1分)(3)适逢我大清设离间计,说与崇焕秘密订有条约,让被抓获的宦官知道,暗地放他逃走。(“会”1分,“谓”1分,“阴”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正气凛然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兵和退伍的士卒,就与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通晓那里要塞的情形,以有处理边防事务的才能自许。天启二年正月,在京城朝见,御史侯恂请求破格任用他,于是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没有多久,广宁的军队溃败,朝廷商议扼守山海关,崇

13、焕就单骑出朝巡视关内外。部中失去袁主事,很惊讶,家中人也不知他到什么地方去了。不久,回到朝廷,详细陈说关上的形势。说:“给我军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足以守住这个地方。”朝廷官员更加称赞他的才能,就越级提升为佥事,监督关内外的军队,调发官库金钱二十万,让他招募士兵。当时关外地区全被哈剌慎诸部落所占据,崇焕就驻守在关内。十三山有难民十余万,长久遭围困不能出来。大学士孙承宗巡视边防,崇焕请求:“带领五千人驻扎宁远,以此壮大十三山的声势,另外派骁勇的将领去援救。宁远离山二百里,方便就进兵占据锦州,否则就退守宁远,为什么不把十万人放在心上。”承宗与总督王象乾商议。象乾认为关上的军队正丧失士气,建议调动插汉部

14、保护关口的三千人前往。承宗认为是对的,告诉在晋。在晋竟然不能援救,众人于是被消灭,逃脱归来的仅六千人而已。等到承宗驳回修筑城墙的建议,召集将吏商量驻守的地方。阎鸣泰主张守觉华,崇焕主张守宁远,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反对的意见,承宗最终主张采用崇焕的建议。不久,承宗镇守关门,更加倚重崇焕。崇焕对内安抚军民,对外整顿边防守备,功绩卓著。崇焕曾查核到虚报名额的队伍,立刻斩杀一个校官。承宗发怒说:“监军可以擅自杀人吗?”崇焕叩头认罪,他敢于执法就像这样。不久因五防论功,晋升兵备副使,再进升右参政。崇焕起初议和,朝中不知道。等到上奏报告,皇上下优旨表示准许,后来认为不是办法,频频降旨劝阻禁止。崇焕想藉议

15、和兴复原来的疆域,坚持更为有力。而朝鲜及文龙遭大清兵进攻,谏议官因此说是和议所招致的。没有多久,熹宗崩。庄烈帝即位,忠贤被处死,削夺诸冒功者的官职。朝廷大臣争着请求召回崇焕,那一年十一月提升为右都御史,管理兵部因需缺而预补的左侍郎的事务。崇祯元年四月,任命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率蓟辽的部队、兼督察登、莱、天津的军务,有关部门催促他上路。崇焕一开始接受任命,就要诛杀毛文龙。崇焕虽然诛杀了文龙,顾虑他的部下作乱,增加饷银到十八万。然而岛上的军人失去主帅,人心逐渐背离,更加不可使用,此后导致有叛变离去的。文龙既已死去,才过了三个月,大清兵数十万人分路进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听说,立即督率大寿、可

16、刚等入关守卫。当时所进入的关口是蓟辽总理刘策所管辖,而崇焕刚听到变故就奔赴千里救援,自认为有功无罪。然而京城的人突然遭到敌人进攻,埋怨诽谤纷纭而起,说崇焕纵容敌人拥兵自重。朝中人士因为以前崇焕提过通和的建议,诬蔑他勾引敌人胁迫议和,将在敌军临城时签订盟约。皇上听到很多,不能没有疑惑。适逢我大清设离间计,说与崇焕秘密订有条约,让被抓获的宦官知道,暗地放他逃走。那个人奔回告诉皇上,皇上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十二月初一再次召对,于是捆绑起来关入大牢。司法部门判崇焕图谋叛逆,龙锡亦定死罪。三年八月就在闹市把崇焕凌迟处死。兄弟妻儿流放三千里,抄没他的家产。崇焕没有儿子,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财产,天下人都为他感到

17、冤枉。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玉楼春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1)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梅花的?(3分)参考答案:色、态、香、意。(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多答不扣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红酥”写其色,“探着”写其态,“几多香”写其香,“无限意”写其意。(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表达了排遣愁闷,珍惜良时的情感;(2分)气候的转换亦如人世的风云突变,不可意料。(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评价文章的

18、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3)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李密陈情表)(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答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从“中国式过马路”看当代中国文明郎遥远“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这句“中国式过马路”概括,引发网友普遍共鸣,成为热议话题。“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在发达国家,红灯、绿灯是行人“Go”和“Stop”的命令,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在欧洲国家、美国、澳洲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戳立不动,绿灯一开,鱼贯而过。同是亚洲国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城市,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凑够一撮人”结伴去挑衅红灯。西方的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常常让人得到一个结论:人家真文明守法。由此又产

20、生了九斤老太式的喟叹,中国人的法律观念太差了。在我看来,“中国式过马路”不仅仅是中国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的落后写照,更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生动标本。“中国式过马路”凸显的,是中国人规则意识的集体漠视。在中国,规则意识很早就有,格言古语都强调,最著名的便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则存在,并不一定得到广泛认可。除了法家思想基本没有在中国占据过统治和主导地位,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而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规则。对我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就无视规则。“灵活变通”被赞扬,尽管这种变通,有时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而只要在当时得到好处,就大行其道。而中国传统的

21、特权思想根深蒂固,在许多人心里,不但不以遵守规则为荣,反以践踏规则为荣。红灯来了,大咧咧闯过去,习以为常。而闯红灯被监控记录,最后疏通关系,不受处罚,那更是沾沾自喜。践踏规则而逍遥法外,就是一种让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特权享受。享受特权,不独是特权者的习惯,也成为无权者的奢望。“中国式过马路”凸显的,是中国人破坏规则的集体撮合。为什么中国人习惯去破坏,并且喜欢“凑够一撮人”结伴破坏呢?不单单是交通规则,其他公共规则为什么也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呢?在许多中国人潜意识里,破坏规则,不是破坏“与其他公民平等的契约”,而是挑战了规则的制定者。闯红灯,绝不会意识到破坏了基于平等契约精神的公共秩序,而是庆幸自己没被

22、规则制定者逮着,怡然自得于一种违规快感。而对于一个习惯意识形态禁锢的国家来说,人们破坏规则的违规快感,似乎被赋予了精神独立和彰显个性的魔力,自觉不自觉地与挑战制度、追求自由变得相关,从而自我消解了破坏规则所产生的心理窘迫和道德耻感。而喜欢“凑够一撮人”结伴破坏规则,一是“浑水摸鱼”的从众心理,二是“法不责众”的人治文化。显然,那些破坏规则者,都明知其行为不光彩,并且要被追究责任,只是在集体行为的迷彩服和法不责众的防弹衣下,放纵自我。当下发生的许多群体事件,一方面是政府不作为、乱作为而引发事端,另一方面源自“凑够一撮人”的民众反规则习惯。不久前全国保钓反日游行中,那些趁机打砸抢的暴行者,更是反面

23、典型。“中国式过马路”还凸显了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的心态焦虑。为什么欧美先进城市的司机遇到堵车会排队等候前进?为什么中国人开车喜欢变道?堵车时钻来钻去,其实也领先不了几米,反而加剧堵车。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停不下踩油门的脚。细想起来,这可能跟当今中国社会心理有关。我们处在急剧转型期,什么都追求“快、准、狠”,一停下来就担心落后于他人,落后于时代,抓不住机会,所以每个人都很急躁。国家经济也立下保八、保九的目标,不遗余力。似乎不能保住发展的快步伐,这个国家和民族就要歇菜了。而欧美先进城市的市民心态平和,开车从容不迫。当中国发展不再匆匆忙忙,当各城市领导不再把十年二十年的经济目标压缩在自己短暂任期内,

24、当中国经济不再是政绩经济而是民生经济,城市文化塑造出从容优雅的市民,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自然也就差不到哪里去。马路是现代文明的镜子。“中国式过马路”的具象,折射当下中国政治文明。中国人的规则意识与西方国家的规则意识,长期存在差异。法律至上是西方人的规则意识,而我们一直没有这样的意识,权力和人情常常可以大于法。法治的生命力,源自国家成员的平等。建立人人平等的法治社会,权力自律,公民自觉,才会有令人赞叹的马路文明。好的制度,引导好的国民习惯;好的习惯,形成好的国家文明。当中国人在红灯前自觉站立,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也就站立了。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在亚洲国家,日本东京、

25、韩国首尔等城市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城市,但是各行其道,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凑够一撮人”去挑衅红灯。B.规则的存在不一定得到认可,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而不是发自内心自觉遵守规则。C.在中国特权思想根深蒂固,践踏规则而逍遥法外这种特权享受,不仅特权者以之为荣,无权者也以此为荣。D.当今中国处于急剧转型期,一切都追求“快、准、狠”,国家经济也立下保八、保九的目标,不能保住发展的快步伐,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落后。E.中国人的规则意识与西方国家的规则意识存在差异,西方人的规则意识是法律至上,中国人的规则意识是权力和人情可以大于法。答案:CE解析:A项,原文只提

26、到亚洲国家中的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没有“等”字。B项,规则的存在不一定得到认可有两个原因,一是法家思想基本没有在中国占据过统治和主导地位,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态度去对待规则。D项,说法绝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似乎不能保住发展的快步伐,这个国家和民族就要歇菜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3.根据文意,下列例子不能体现中国人规则意识淡薄的一项是()(3分)A.中国式接孩子B.中国式家庭教育C.保钓反日游行中趁机打砸抢D.酒后驾车答案:B解析:教育观点问题,与规则无关。14.联系全文谈谈为什么中国人习惯并喜欢凑足一撮人去破坏规则。(4分)参考答案:中国人的规则意识

27、集体漠视。因为法家思想在中国从未受到推崇,同时大多数中国人都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规则。中国人有一种破坏规则的集体撮合。许多中国人破坏规则,认为是挑战了规则的制定者,不以为耻,反而有一种违规快感。“浑水摸鱼”的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的人治文化。还有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凑够一撮人”的民众反规则习惯。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心态的焦虑。没有法律至上的意识。15.“中国式过马路”的具象折射出当下中国文明的弊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建设好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4分)参考答案: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规则。政府要有所作为,避免浑水摸鱼的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的人治文化带来的弊端。保持平和心态,不急躁,不搞政绩经

28、济而是民生经济,塑造出从容优雅的市民。建立人人平等的法治社会,用好的制度来引导好的国民习惯。(答对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8题。牵牛花开的地方芦苇在南方,有浓香满园的三秋桂子,碧叶万卷的十里荷花,还有满山遍野的梅花而我格外恋念的却是牵牛花那层层叠叠的光影。十多年前的南国三月,我背着行囊,告别难眠的暗夜,走在一条坡路上。柔柔的蓬草,潮润润的一片翠绿。阳光绒绒,光芒透亮。微风摇曳,清香弥漫。那片草坂盈盈

29、如裙,舞动着幸福与闲情。叶间的牵牛花像微微燃烧的火苗,一朵朵朝天而鸣。面对这动情的春花,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为赶路,只能一晃而过。即使明春这山野的花儿开得再烂漫,我都不会再从它身边走过了。但那清丽的光芒,却永远在我心底闪亮。每天上下班,我都要从一家农户的牵牛花屋前走过。四方花屋,很宽敞。屋下有石凳、石桌。桌上,放着陶壶和茶杯。桌旁围着藤椅和矮凳。这是主人和邻人啜饮闲聊的地方。屋上的牵牛花,花枝漫开,四散笼罩,顺着铁丝架儿爬上了楼顶。屋边,一畦畦菜地,种着玉米、蕃薯、南瓜和青菜,还有金黄的向日葵。里巷是外地民工低矮破旧的出租屋。院前种的豆儿、丝瓜缠着蔓儿。平日里,穿巷的风,轻抚着。人们就在这花架

30、旁给工厂剪线缝衣。一天,花屋主人嫁女。屋下花花绿绿,摆满嫁妆。主人把大把大把的糖果往看热闹的人怀里塞。彩纸花贴,满天飞。屋上的花儿,随风欢笑,沐浴着爱的馨香。这些异乡的花草们,常让我想起故乡的花儿。故乡四季,花儿总五颜六色。黄瓜花、金针花泛黄,苜蓿花飘紫;洋槐甜蜜蜜,柿花香喷喷;更别说初春如雪如霞的梨花、杏花和桃花了。一整夏,红艳的指甲花,像姐姐们布衫上一粒粒红钮扣儿,和院边的牵牛花一起开放。麦田里的豌豆花,满茎满枝,似紫盈盈的梦。一串串明亮亮的绿豆荚,扭着腰身,垂在豆蔓上。田坎上,牵牛花和野花们招呼着,比谁开得灿烂。麦田尽头,一丛丛曼陀罗莹润润的,像美丽的棉花。那是母亲最爱的花儿。远处的红薯

31、田,青藤弥漫,花儿紫白。小时候,我不认识红薯花,竟问母亲:为什么父亲要种满地的牵牛花?母亲说,那是红薯花,粉紫紫的,和牵牛花太像了。六月,土豆、萝卜和青葱们也都正开花呢。白润润,甜丝丝,荡着阳光的香味。父亲常用斗笠拣来一些麦穗,穗上还带着一丝艾草和野花儿。一群小鸡从院落边的花架下,闻香而来,欢快地围住父亲,啾啾啄那些麦穗儿。温柔的阳光,很快流漫到九月。秋野,依旧盛放着花儿的激情。黄土崖上,草蔓不再浓密。牵牛花依然青藤含蕾,紧抓崖土,用最后的力量开着花朵。崖畔野树结满浆果,像红艳的雾。这是生命的秋天,盛开的秋花。那时,我家墙角几簇菊花开得正黄。菊丛边的牵牛花,和那崖上的花儿一样开着。花蔓上,结着

32、一撮撮明亮黝黑的种子。母亲收集这些种子,风干包好,放到柴房的墙洞里,等来年再种。这种子是明年的花朵。花和人一样,一茬一茬活;活在黄土里,一辈一辈,各自开着他们一生的花儿。在我办公处的后院有一围矮墙,困倦时我就沿墙走走。墙外是农家竹园、蕉林、荔枝林、芒果园,还有木瓜和枇杷树。幽篁舞风,鸟语花香。一墙绿萝,碧韵幽幽。以前,我并不知道这里有牵牛花。一天风作雨乱,我想看看墙外的雨中竹林。去后,我惊呆了。竹子上密密匝匝开满了牵牛花,直开到尖梢,像旗幡在舞动。雨点,溅在花上。竹叶哗哗,抽打花朵。久之,风停雨驻。而花儿仍直挺在竹子上,叶子也更绿了。我凝视着,不由心生敬意。因为我目睹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与一树

33、柔韧的花朵之间动人的抗衡与飞舞。这竹林的牵牛花,让我想到了比这开得更高更盛的牵牛花了。那是城西的河边,是我常去散步的地方。岸上是青一色的水杉,棵棵有四五层楼高。每一棵树,从上到下披散倒挂着一层紫牵牛。浓厚壮观,像紫色的瀑布。我不禁愕然,它们是以怎样的毅力,抵达如此超拔的高处?久久仰视,心潮起伏。岸边是农民的菜地和鱼塘。一个农人背着打药桶,沿着河岸给这些树和花草打药。我很疑惑,为什么给这些野花野草喷药?我问他,他说:“田里喷过了,不能喷太重,这菜是卖给人吃的。桶里还剩大半桶药,就给这花草打了。草上没虫了,地里也就没虫了。”他说这片地里做活的都是租地种的外来工。哦,田滕上用塑料布和拣来的广告牌搭建

34、的破棚子,就是他们的家。远处田里还有十几个和他一样的人,在劳作。我不禁怅然:其实,他们就是这乡野里一群离乡背井的草!而在这有些许苍凉沉重的田野,他们却含着欢欣的笑。我和他们一样,也是为生计而辗转离乡的人。我们都是远乡人,永远脱不了那份离乡之后的卑微。我和他们一样,总在想念着故园的炊烟和故乡泥土的温暖。每天坐在阳台上,我会久久看着对面那户人家阳台栏杆上一簇绿意蒙茸的牵牛花,顿觉怡然。它四季开放。我就想:每一天,总有这些灵性的花儿召唤我,给我芬芳;提醒我,人应美丽地活着。我们并不孤单,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之途,有那么多美丽的花儿,永远和我们一起上路,给我们生命的亮色。有时我想,有那么一天,就让我成为一

35、片绿幽幽的山坡,一方宁静的花屋,或一片开满鲜花田野,或是一条静静的河流吧。来安放我漂泊的心和流浪的灵魂,站在岁月的篱笆边,怀抱故乡,花朵和阳光;依着庄稼,带着我生命的春天,与青葱的欢愉,淡然宁静,相守到老。16.“牵牛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篇作品中写了几个牵牛花的场景?(4分)参考答案:(1)作用:“牵牛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用牵牛花把文章中叙述的事物(人、物、事件)串了起来的。(2分)是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咏物抒怀。作者借牵牛花托物寄情,表达故园之思,及对宁静与坚韧人生的追求。(2分)(2)与牵牛花有关的场景:坡路上的牵牛花(或南国三月的牵牛花);牵牛花屋;故乡田野的花儿(牵牛花)及九月

36、悬崖上的牵牛花;后院矮墙边竹林的牵牛花(或后院风雨中的牵牛花);城西河流边又高又盛的牵牛花;人家阳台栏杆上一簇牵牛花。(答对三点以上给1分。全答对给2分)17.第二段中画线的一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段描写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简析这段描写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牵牛花的。(简析描写角度时,每个角度举一例作答即可)(5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比拟(拟人)。(1分)(2)这段描写用了侧面烘托描写手法,以蓬草的翠绿柔美清香,来烘托牵牛花的亮丽动人。(1分)(回答“烘托”或“侧面烘托”都可以,给1分。答成“衬托”也可以,给1分)(3)这段描写是从触觉、视觉、味觉、心理感受等角度来描写牵牛花的。触觉

37、:“柔柔的蓬草”“潮润润的”从触觉上,写出了蓬草的柔润美好。(再如:“阳光绒绒”从触觉上,写出阳光的绵柔温厚)视觉:“阳光绒绒,光芒透亮。”从视觉上,写阳光灿烂明亮的色彩。(再如:花儿,“像微微燃烧的火苗”写出了花朵的亮丽之色。再如,蓬草,“铺展着一片翠绿”从视觉上,写草的绿)味觉:“微风摇曳,清香弥漫。”从味觉上,写出了绿草清香之味。心理感受:“那片草坂如盈盈的裙,舞动着幸福与闲情。”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了内心轻盈幸福的闲情等心理感受。(3分)(回答任意三个角度即可给3分)18.文章中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就想:每一天,总有这些灵性的花儿召唤我,给我芬芳;提醒我,人应美丽地活着”。怎样理解这

38、句话的含意?(6分)参考答案:(1)“我们并不孤单,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之途,有那么多美丽的花儿,永远和我们一起上路,给我们生命的亮色。”(2分)(2)在经历了人生的一段又一段旅途后,作者才发现,所有的地方,都有美丽的花朵开放。人生要坚强,乐观。人即便远离故土,也要像牵牛花一样柔韧、美丽、豪迈地活着。人,不论在故乡,还是在他乡,“吾心安处是吾乡”,人生处处开放着和故乡一样的花儿,故乡是美丽的,他乡依然美丽。人生,永远是芬芳美好的。放下“漂泊的心”,放下“流浪的灵魂”,“站在岁月的篱笆边,去怀抱故乡,花朵和阳光;依着庄稼,带着我生命的春天,与青葱的欢愉,淡然宁静,相守到老”,去美好地活着。(4分)(

39、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1题。微笑,并保持微笑尚德琪不久前,一位朋友发来一条手机短信,用4个英语单词对“SARS”进行了全新的解释:Smile And Retain Smile。并注明它的意思:“微笑,并保持微笑。”无独有偶,5月8日南方周末上的一则公益广告,其主题内容正是这4个英语单词和这一行简单的汉字。在非典肆虐的紧要关头,这种不乏幽默的“另类释词”,不仅表现了一种智慧,也传达出老百姓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微笑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表情。非典不是微笑的唯一理由,却使微笑更具魅力。医生的微笑是一种坚定著名摄影家解海龙曾为希望工程捕捉了

40、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在“非典时期”,他又“捕捉”了一双饱含微笑的大眼睛。北京青年报5月10日发表了解海龙拍摄的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科主任孟庆华在抗非典前线的特写照片。孟庆华戴着大口罩,戴着护士帽,能看到的只有一双大眼睛。但眼睛中所流露出的微笑,是那么的不经意,又是那么的深情;是那么的从容,又是那么的坚毅。解放军302医院9位护士姐妹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鏖战,于5月初走下了抗非典第一线。24岁的段艳蕊在回顾这一段经历时说:“虽然隔着口罩,病人看不清我的脸,可我相信,从我的眼神中,病人能感受到微笑。”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抗非典第一线以身殉职。但是,她在护理过程中那天使般的微笑,

41、却永远留在了患者的心中。今年护士节落成的叶欣雕像,使她的笑容变成了永恒:叶欣依然身穿护士服,依然面带微笑。那微笑曾经给许多患者以希望,也必将给更多的患者以希望。法国哲学家阿兰在他最著名的著作幸福散论中说过:“在医生的药箱里,没有别的药品比微笑更能带来迅速、和谐的疗效。”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医护人员充满坚定的微笑,传送的正是病人最需要的感染力。患者的微笑是一种信心在电视荧屏上,在各种报刊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非典病房里的画面。和医生一样,病人也都戴着大口罩。但是,不用语言,病人们同样能表达他们的情感。在对医护工作表示满意时,他们会微笑着竖起大拇指;在向外面的世界传达他们的状态时,会微笑着伸出两根指头

42、,做出必胜的手势。住院的人,谁都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从患者的微笑中,我们也知道里面的世界也并非很无奈。一位患者说过,非典可能夺去人的生命,但却无法夺走人的信心。如果说非典病魔终被战胜,那么首先就不能在精神上输掉。从病人的微笑中,我们能读出迎战非典的乐观,也能读出战胜非典的信心。大家的微笑是一种平静北京日报4月30日刊发了一组反映非典时期北京人寻常生活的图片。微笑可以说是这组图片的主题。一位女孩的特写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大大的口罩遮住了她的大半个脸,“严防死守”4个字则占据了整个口罩。但大大的口罩更加突出了那双满含微笑的大眼睛,“严防死守”4个字则使她的微笑更加生动感人。突如其来的非典改变了

43、我们的生活,但非典时期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处处荡漾着微笑;非典时期的内心世界中,仍然需要一片宁静的天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微笑的感染力是互相的,也是无限的。不吝微笑的人,必将从微笑中得到得更多。我们应该多问问别人,也多问问自己:“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一首流行歌曲祝你平安的歌词)我们应该多提醒自己,也多提醒别人:“让我们把手洗干净,然后握得更紧;让我在十八层口罩后面,看看你微笑的眼睛”(一则正在流行的“民谣”)微笑,并保持微笑。我们一定会笑到最后。注:这篇报道于2003年非典期间发表在甘肃日报,获2004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一条最根本

44、的规律。试举两例分析这篇新闻是如何体现这一规律的。(4分)参考答案:(1)引用:文章中多处引用了人物的原话和其他文献资料,如24岁的段艳蕊在回顾这一段经历时的原话,5月8日南方周末上的一则公益广告。人物的原话保证了新闻信息的完整性,加强了新闻的真实性,文献的资料是表明新闻真实性的有力证据。(2分)(2)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展现真实性。新闻大量地选取了第三人称,如“著名摄影家解海龙、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科主任孟庆华、24岁的护士段艳蕊、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等,第三人称的引入,客观地展现了人物事迹的真实性,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2分)20.请分析本文的主标题的作用。(5分)参考答案:内

45、容上:(1)题目的意思让微笑一直保持,微笑地面对生活和困难。(1分)(2)题目巧妙地化用了“微笑,并保持微笑”的英文开头的字母,不乏幽默的“另类释词”突出了人们在面对疾病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和乐观、信心和希望。(1分)(3)体现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乐观坚定和必定战胜非典的信心,表现了人们的一种智慧,也传达出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给读者以精神的鼓舞和希望。(2分)结构上:题目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总领着全文内容的展开,点明了不同阶层面对非典时的共同的乐观的内心感受,让文章浑然一体,中心突出。(1分)21.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树

46、立了在面对非典肆虐的困难时具有坚定乐观生活态度的社会公民形象。(2分)(2)非典肆虐的困难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乐观、坚强与自信,宣扬在困难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爱互助的人性美,(2分)让读者感受到无情的疾病背后人性的美,人心坚强的美。体现了作者在非典时期对人性、对生命关爱的赞美,传递给读者以希望乐观和人心安定。(2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根据下面的消息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据新华社电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负责人23日表示,限带婴幼儿奶粉出境的措施是要确保香港本地父母能为婴幼儿购得足够的配方奶粉,有关方面在适当时候才会考虑是否撤销该

47、措施。当符合4个条件时,包括香港整体奶粉供应充足、订购热线完善、零售点有效补货及可以接受订货,特区政府才会考虑撤销限带奶粉出境的措施。他相信这并非简单的工作,要通过与零售商及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才能达到目标,现阶段不能也不适合提出具体的时间。从3月1日开始,限制奶粉出口条例在香港正式生效,年满15岁的离港人士每人可携带净重不超过1.8千克(约两罐)的婴儿配方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截至目前已有多人因违反条例被拘捕。参考答案:条件成熟时香港可考虑撤销限带奶粉令。23.下图是一个“能量场”与幸福感的关系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能量场”与幸福感的关系,并就“如何增强幸福感”给大

48、家提条建议。参考答案: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各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1分)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1分)这两种能量此消彼长。(1分)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这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幸福感就会慢慢增加。(1分)当负能量不断被激发时,正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这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幸福感就会慢慢减少。(1分)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升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圆满幸福。(1分)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一位老者走过来问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年轻人满脸

49、忧伤地回答:“我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我感到很自卑。”老者微笑着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该自卑?”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接着说:“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养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年轻人恍然大悟,道谢离去。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材料中老者对年轻人的人生点拨能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1)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消极悲观和积极乐观只是一念之差,但它们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成就或毁掉一个人的人生。人生难免有不如意处,但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强地面对生活,我们会找到自己的优势,看到前方的希望。

50、(2)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广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材料中年轻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认识是片面的。而老者能全面地认识事物,他能发现一块泥土的可贵价值。学会观察认识事物,学会认知自己、认知社会,能有效减少错误认识对我们生活、人生的消极影响。(3)理性看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纠结于人生价值的大小,这本身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社会角色往往就决定了社会价值的大小。我们不能要求一位普通农民创造出大企业家一样的社会价值,农民能管理好自己的土地、家庭,教育好孩子,他的人生价值就达到了最大化,我们就应对他和他的人生价值给予肯定。正确给自己定位,理性看待人生价值,我们生活的目标会更明确,生活会更充实、更快乐。参考立意角度:乐观面对生活,追求人生价值;认知事物(或人)避免片面性;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等。最佳立意角度:乐观面对生活,追求人生价值。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