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三)(含解析)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A. 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B. 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C. 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D. 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体现了家国一体、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严刑峻法”,排除A项;C项错在“开始”;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排除D项。2
2、.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 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D. 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察举征辟制由地方官员举荐,而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察举制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故A错误;“彻底解决了”说法绝对,故C错误;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地主豪强势力发展,故D说法错误。3.从表中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南宋陆九渊王安石“盖世之英
3、、绝俗之操”“英特超迈,不屑于流俗”20世纪50年代漆侠王安石变法“加强宋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阶级广泛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的重点,是加强对贫民下户剥削和镇压使人民支付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A. 历史解释带有时代的选择性B. 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复杂C. 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D. 历史研究方式决定历史结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有所不同,说明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特点,故选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历史史实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的史观不能左右历史事实,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三人历史研究方式的不同,排除D。4.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
4、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 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 统治者应该重视教化百姓C. 应建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D. 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传统社会治理结构认为君主通过管理臣子对百姓进行治理,但是百姓对臣子的监督作用以及臣子对君主的规劝作用非常有限。而黄宗羲主张设立学校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既能使学校为政府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也能更好地教化和治理百姓,百姓也可以对政府进行一定的监督。这体现出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主张通过设立学校克服这一弊端,故选D;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抨击了封建君主
5、专制制度,但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排除A;黄宗羲主张设立学校,不仅在于对百姓的教化,更重要的在于形成良好的风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设法左右政局,排除B;黄宗羲并非主张君主与臣子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排除C。5.下表为轮船招商局部分盈余支出统计(18901911年)(单位:银两)总计:1628400上缴商部北洋兵轮军费南洋公学、北洋公学、达成馆及出洋肄业经费赈灾、慈禧太后万寿庆典等其他事项32400600000700000296000这反映出轮船招商局A. 缓解了清政府财政压力B. 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C. 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D. 成为了清政府主要财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
6、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从材料可以看出轮船招商局的盈余部分有大量的为国家的军事教育经济发展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压力,A正确;材料不是突出强调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排除B;轮船招商局是航运业,不能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排除C;根据材料数据不能得出轮船招商局成为清朝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结论,排除D。6.如表是不同史著对“公车上书”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至四月初八日投递(上书),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康有我史“其(上)书宗旨则以变法为归一言甚激切,大臣恶之,不为代奏。”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执政主和者于初八日趣将和约盖用御宝,同人以成事不说,纷纷散去,且有数
7、省份取回知单者,议遂散。”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杂记A. 上书内容致使督察院拒收B. 上书目标在当时没有实现C. 督察院拒收致使上书受挫D. 上书时间发生在四月初八【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却不收”“不为代奏”“议遂散”等信息可知,公车上书的目标在当时没有实现,故答案为B项;从康有为的记述来看,都察院是以皇帝已在马关和约上盖玺而拒绝接收,排除A项;从“以变法为归”“大臣恶之”来看,上书失败是因清政府反对变法,而不是因为督察院拒收,排除C项;从“于初八日趣将和约盖用御宝”来看,四月初八“数省份取回知单”,没有去上书,排除D项。7.中国古代就有“卫生”一词,但常与“养生”相连。1905年,
8、在借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这表明A. “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B. 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C. 传统意义上的卫生观念彻底消除D. 清末新政实现了卫生服务的普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晚清时期政府仿造近代先进国家“卫生”行政化建立近代“卫生”机构,不再同于传统“卫生”概念,反映了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卫生”纳入地方行政,排除A项;“彻底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题干仅反映政府推动“卫生”事业的近代化,并不能反映卫生服务普及化,排除D项。故
9、选B。8.1938年初日本提出,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三国提出如此声明是由于A. 国民政府内部出现了战与降的分化B. 日军侵华从军事打击转向政治诱降C. 中国的抗战倾向影响各方战争博弈D. 抗战期间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日本以放弃对华特权对中国进行诱降,英美以放弃在华特权支持中国抗日,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交战各方都产生了影响,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英美日对国民政府的态度,没有反应国民政府内部的态度,
10、排除A;B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C。9.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表明当时A. 封建旧势力严重阻碍了革命工作B. 中共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方法C. 中共在农村积极地开展土地改革D. 破除封建迷信是革命的首要目标【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共产党面对民众的迷信行为采取的疏导的方式,这说明中共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方法,B选项符合题意;部分农民的迷信行为不属
11、于封建旧势力,A选项排除;材料与土地改革无关,C选项排除;当时革命的首要目标是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D选项排除。1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A. 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C. 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 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结合五十年代我国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中国周边战争不断,将民用企业和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东北地区是为维
12、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符合题意的是B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刚开始,不可能工业体系完善,排除ACD项。11.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
13、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12.如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发展历程简表。据此可知,此时英国时间历程1832年议会改革使选民人数增加到65万,新兴大工业城市代表首度进入议会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斗争,但最终归于失败1865年资产阶级激进派和英国工联领袖建立了全国改革联盟186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英国工联领袖、第一国际领导人起领导作用1867年4月伯明翰举行了15万人参加的群众示威集会,争取议会改革1867年8月议会改革方案经议会通过,由女王签署生效,选民人数增加到245万人A. 工人阶级主导政治变革B. 劳资双方反封建联盟巩固C
14、.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D. 政治民主化潮流不可阻遏【答案】D【解析】【详解】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人数增加,此后工人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遭受挫折,如“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斗争,但最终归于失败”,但是最终通过无产阶级的不懈努力,1867年选民人数大增,说明政治民主化潮流不可遏制,D正确;1832年的议会改革不是无产阶级主导的,排除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已经推翻了封建制度,因此B选项中的“反封建联盟”表述错误,排除;题干主旨是英国民主化进程,这一进程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就已经出现,因此C不能涵盖整个进程,排除。13.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
15、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据此可知当时A 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B. 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C. 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D. 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并且得到了美国的技术指导,这种做法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结合材料时间1927年,可见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1927年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当时计划经济模式正在形成,选项B排除;1937年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选项D排除。
16、【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知道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14.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A. 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B.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C. 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 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都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组成的,是这些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合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全球治
17、理体系的变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排除。15.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美国“铁锈地带”的制造业州的选民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已经签约的展览面积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A. 表明英国已经没有能力主导世界市场B. 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C. 产业革命繁荣是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动力D.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答案】C【解析】【详解】1854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因此放弃了航海条例,推行贸易自由,而美国的“铁
18、锈地带”的制造业并未实现产业转型,因此主张贸易保护;中国举办进口展览会是我国对外开放体现,也充分证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主张贸易自由的态度,由此可知,产业革命的繁荣是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C正确;英国取消航海条例,推行自由贸易,最终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主导了世界市场,排除A;通过题干无法判断英国的经济政策是否是自由主义,而且题干主旨并不单单指向英国,排除B;D是题干内容的一部分,但是不能说明美国、英国的经济现象,排除。二、非选择题16.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元丝绸之路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
19、意图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一带一路”形成的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三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和现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答案】(1)海路: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平等贸易。(2)背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做法: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
20、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评价: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解析】【详解】(1)海路:从路线和内容来看,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线路是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从交往形式来看,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对外政策: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说明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是对外开放;根据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情况来看,体现出平等贸易的政策特征。(2)背景:从国际经济环境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时间是在
21、21世纪,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从国内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提出的国内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从外交领域来看,一带一路提出的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从时代主题来看,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为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机遇。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主义主要的方式是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首先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其带来巨大利益。对于被殖民地区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
22、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中国人笔下的拿破仑(节选)魏源海国图志(1842 年)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人物,但最终亡于过度征伐。郑观应盛世危言(1893 年)强调国际公法只能约束实力相当的国家。因而无法制止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梁启超变法通议(1896 年)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以革新”。邹容革命军(1903 年)称华盛顿和拿破仑“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黄兴致赵凤昌等书(1915 年)“虽以拿破仑之雄才大略,自窃帝位,力削民权,然不久即归于共和,身流孤岛。”茅盾希特勒怎及拿破仑(1941 年)认为希特勒
23、代表反动力量,而拿破仑代表正义力量。据刘宝吉拿破仑近世中国之旅等根据上表内容,提出一个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答案】示例 1看法:时代主题影响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建构。(“时代主题”答为“时代特征”“时代问题”“时代发展特点”“意识形态”等皆可相应给分。)论述:魏源描述的拯救国家危难的英雄拿破仑形象,和郑观应强调的国际法不能制止拿破仑战争, 都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富国强兵和摆脱民族危机的迫切要求。梁启超、邹容和黄兴等笔下的拿破仑形象则体现了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知识分子积极主张进行制度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主题。茅盾比较了拿破仑和
24、希特勒,强调了拿破仑战争因具有反侵略色彩而代表正义力量,反映了抗击法西斯、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背景。综上,拿破仑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最为迫切关注的时代问题。说明:任答一个对拿破仑的形象描述(或认识或评价)对应一个时代主题(或时代特征)。(形象与时代主题能够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表述清晰。)答出 3 个“形象”与“时代主题”即分。其它符合“形象”与“时代主题”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相应给分。示例 2看法:拿破仑形象建构受到不同政治立场的影响。(“政治立场”答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阶级立场”“价值观念”等皆可相应给分。)论述:梁启超着重于强调拿破仑战争促使欧洲国家变法图强,其意图在于强调中
25、国也应通过变法 图强来应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邹容强调拿破仑对法国革命的贡献,并将其与华盛顿并列,意在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黄兴强调拿破仑以帝制替代共和,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最终“身流孤岛”,则是出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捍卫民主共和政分体的政治立场。可见,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影响了近代中国人对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书写和形象建构。说明:答其它人物的主张与相应的政治立场,持论有据、表述清晰,亦可相应给分。 示例 3看法:拿破仑形象具有多样化特征论述:拿破仑本身是一个人生经历丰富、评价多元、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近代中国人对拿破仑形象的构建受到时代主题影响,反映了当时中国人
26、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出于不同政治立场所塑造的拿破仑形象也不一致,书写者往往通过拿破仑某一方面的政治活动来反映自己的政治观点。拿破仑形象的多样化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认识的多种视角和对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表格内罗列了近代中国人对拿破仑的不同描述,由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对拿破仑的评价和看法是不同的,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情况展开论述,如时代主题影响了拿破仑在中国的形象建构,可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特征对该论点展开论述;又如拿破仑的形象具有多样化特征,可结合书写者个人的主观情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该论点展开论述。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18.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在迄今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充分地展示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世界历史运动,基本上完成了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一、20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时代,由此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二、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三、20世纪是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的时代,殖民帝国的崩溃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为世界体系的政治结构奠定了具有普遍性的单元形态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前言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
28、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王斯德认为“20世纪基本上完成了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此观点是正确的论证: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基本完成,主要是由于20世纪的世界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出现了巨大的突破。首先,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尤其在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现代民族国家普遍建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成为全球现代化必要的政治途径。其次,20世纪随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特别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市场机制得到普遍认同,经济全球化逐渐出现高潮,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个整体。再者,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创立,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为
29、工业文明的扩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科技发展推动全球性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结论: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最终使世界各区域联系成一个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经历裂变和重组及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等角度论述了20世纪世界,答题时可以选择肯定王斯德“20世纪基本上完成了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
30、转变”的角度,结合所学20世纪世界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出现的巨大突破分析回答,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9.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78年主要产品产量是:粮食6095.3亿斤,棉花4334万担,纱238.2万吨,布330.9亿尺;粗钢3178万吨;原煤6.18亿吨,原油10405万吨;铁路营业里程5.17万公里。各类轻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显著增长。1978年,我国基本普及小
31、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在改革开放前夕,中国按人均收入排在世界最贫穷国家之列,而我国的教育发展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摘编自李文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打下的坚实基础(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打下了哪些坚实基础?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尚属空白,党和政府釆取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发展的政策。2018年末,全国共有100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2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075万人次。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健全,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类社会保险开始惠及全体城乡居民,
32、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保险开始真正转变为普惠型的社会保险。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3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4个;设有社会服务床位782.4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儿童服务床位10.4万张;建有社区服务中心2.7万个、社区服务站14.5万个。(2)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作用。【答案】(1)创立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显著提高人口素质。(2)特点: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33、,对稳定社会局面、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详解】(1)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出创立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各类轻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显著增长”得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根据“我国的教育发展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得出显著提高人口素质。(2)特点: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健全”得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根据“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类社会保险开始惠及全体城乡居民,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保险开始真正转变为普惠型的社会保险”得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4个”得出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作用:根据所学福利国家制度的作用,可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局面、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