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699.50KB ,
资源ID:42355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355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导与练》2015版高考政治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11-2013真题+模拟).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导与练》2015版高考政治考点分类汇编: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11-2013真题+模拟).doc

1、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向一探究世界的本质高考试题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1.(2012年浙江文综,27,4分)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B.C.D.解析:A此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防灾减灾必须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故排除。防灾减灾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排除。地理环境属于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故正确。任何现象背后都有其固有规律,故正确。2.(2011

2、年江苏政治,24,2分)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D此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A强调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而此题主要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不会因人意识的改变而改变,故排除A,答案为D。此题没有涉及自然界存在的早晚,排除B。此题强调自然界的客观性,故排除C。3.(2010年海南政治,18,4分)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

3、的“物质”和“事物”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客观与客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B.C.D.解析:A此题考查物质及其表现形式。材料体现了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物质是抽象的,物质具体形态是具体的。物质具有普遍性,物质具体形态具有特殊性,故排除。考点二 哲学的运动概念1.(2012年江苏政治,27,2分)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

4、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抓住题干中的“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像闪光一样短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类似,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故选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A、C不选。“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不选。2.(2011年浙江文综,27,4分)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

5、持稳定。这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B.C.D.解析:B此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从题干关键信息“互相抵消”“保持稳定”,可知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新事物的产生,所以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题意无关。在互相抵消与保持稳定中,海水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状态基本不变,可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故正确。通过海水里面盐分的不断变化,可见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故正确。3.(2010年江苏政治,27,2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

6、开物质的解析:A此题考查运动的特点。变化不等于发展,B表述不准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错误;D与题意无关。4.(2009年江苏政治,26,2分)“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解析:C此题考查物质的运动属性。运动是无条件的,排除A。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排除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D。通过人与自然的变化,可见物质世界的运动属性,故答案为C。变式4-1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推动2013年经济社

7、会发展,要突出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体现了()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运动离不开物质C.静止是永恒的,有条件的D.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解析:D此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经济求稳突出对当前经济现状的把握,体现了相对静止。“求进”体现了政策要根据变化的实际而不断变化,体现了绝对运动,故答案为D。A反映片面,B材料无体现。静止是暂时的,排除C。变式4-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下面选项中与这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A.流水不腐,户枢不蠹B.飞矢不动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解析:C此题考查绝对运动。材料体现了

8、绝对运动。A强调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凸显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体现相对静止。C体现绝对运动。D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考点三 物质运动的规律1.(2012年安徽文综,10,4分)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解析:D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人生观、对立统一、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

9、一的观点,C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2.(2011年重庆文综,29,4分)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对地震的成功预警,根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推测,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解析:A本题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人们掌握了地震波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发出预警,A项符合题意。成功的地

10、震预警源于对地震活动的正确认识,不是对因果联系的推测,不选B项。地震预警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C项错误。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D项不符合题意,不选。3.(2009年江苏政治,31,2分)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解析:D此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材料强调对自然的改造,应该尊重客观规律,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界的变化,只强调人的活动,排除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改造,排除B。此

11、题强调改造世界的活动,排除C。4.(201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39(1),12分,节选)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解析:此

12、问考查对规律内涵和规律客观性的理解。经济不景气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可见这一推动立足物质决定意识,有其合理性。但是,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不能把简单的经验归结为规律,所以此推断有其不合理性,是不严谨的。答案:(1)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模拟试题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1.(2013洛阳一中质检)2013年十二届人大一

13、次会议上,温家宝强调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决定() A.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B.尊重了世界的物质性C.把握了人类社会的主观联系D.是创造规律,改变现实的做法解析:B此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排除A。人类社会也是客观的,排除C。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排除D。“美丽中国建设”承认和尊重了世界的物质性。2.(2012南京二模)漫画报复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活动必须以尊重自然界为前提人可以改变自然,也可以创造自然自然界是人类活动的产物A.B.C.D.解析:A此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不能创造自然,排除。自然界早于人类社会而存在,排除。漫画体现

14、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尊重。3.(2011福州三中月考)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物质的固有属性A.B.C.D.解析:D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其基本概念也是对相应客观事物共性的概括和总结,选,排除;与意识相比,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符合题意;物质的固有属性很多,客观实在性是其一,正确。考点二 哲学的运动概念4.(2013温州十校联考)近些年来,世界华人青少年经常举办中国民间艺术、礼仪、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等活动。他们深情地说,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

15、,心中的“根”始终不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意味着事物没有任何的变化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B.C.D.解析:C此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静止是有条件的,排除。“根”不变体现相对静止,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变化体现了运动。5.(2012汕头模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哲学上看,词中的边塞风景描述了()A.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解析:A此题考查物质的运动。材料描述了边关的风景变化,体

16、现了物质的运动,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都无体现。6.(2011淮南一模)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B.C.D.解析:A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挂”字体现了流水蕴涵的“静”,体现了;不是材料的强调点。考点三 物质运动的规律7.(2013郑州一模)两千多年以来,有记载的“末日”预言不下200个,但没有一个成为现实。下列对漫画科盲分析正确的是()否认世界是物质的离开静止谈运动否认运动的永恒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A.B.C.D.解析:D此题考

17、查规律的客观性。漫画中人物主观认为世界末日来临,可见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和规律客观性,故选D。此题没有涉及运动,排除。8.(2013扬州一模)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根本规律。下列语句中的“规律”与该观点中的“规律”同义的是()A.“可是战争的较量自有其本身的规律。”魏巍B.“严守天条规律,不敢秋毫有犯。”洪仁玕C.“租界上并无禁止苛待华人的规律,正因为我们该自有力量。”鲁迅D.“笑声渐渐地淡下去,在他的耳边响着有规律的划桨声和私语似的水声。”巴金解析:A此题考查规律的内涵。A属于规律,故正确。B属于规则。C也是规则和要求。D强调节奏。9.(2013温州一模)下列观点与如图漫画中的人所

18、持哲学观点相同的是()A.乌鸦叫丧,喜鹊叫喜B.未有这理,先有这气C.一切皆流,一切皆变D.大同小异,是非莫辨解析:A此题考查规律客观性。漫画中人物犯了主观主义错误,否认规律客观性。故选A。B属于朴素唯物主义。C只强调运动。D否认矛盾。10.(2013北京东城一模)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成为首选。“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

19、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结合材料,谈谈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解析:此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美丽中国”建设思想,体现对环境的保护。所以应该立足世界物质性和尊重规律分析。其次它属于意识范畴,所以从物质和意识角度来分析。答案:(1)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依据的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定,依据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3)依据的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20、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考向二把握思维的奥妙高考试题考点一 物质决定意识1.(2013年天津文综,6,4分)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 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解析:C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漫画中看不出主人公的“一意孤行”,也没有规律可言,A项不符合题意。主人公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没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B项不选。认为只有“亡羊”之后才能“补牢”是对“亡羊补牢”故事寓意的生搬硬套的错误理解,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C项符合题意。漫画没有涉及一分为二的方法论原则,D项不选。2.(2

21、013年江苏政治,26,2分)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解析:A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江南style”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体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正确。B、C、D均正确,但与题意无关。3.(2011年江苏政治,25,2分)国库也叫国家金库,

22、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人脑主观自生的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解析:B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人们对国库的认识属于意识范畴,是对国库的片面反映,故答案为B。对国库的反映立足了客观存在,排除A和C。对国库的反映虽然是片面的,但是立足了客观对象,故排除D。4.(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2,4分)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

23、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B.C.D.解析:D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不是由人脑决定的,排除。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排除。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可见正确。5.(2010年北京文综,26,4分)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24、解析:C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此题只强调作者的感悟,没有涉及生活环境,排除A。意识源于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排除B。艺术作品的创作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能只依靠主观因素,排除D。徐悲鸿将生活的感悟融入到了艺术创作中,可见答案为C。6.(2010年上海政治,35(2),7分,节选)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表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份1953197919952009比例(%)13.2618.9629.0446.6表2农村和城市每一代

25、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选举法制定或修改年份1953(制定)1979(修改)1995(修改)2010(修改)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81814111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它类推。(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解析:此问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首先应该明确哲学原理,其次在材料中找出物质因素和意识因素。我国实际是物质因素,修订法律属于意识范畴。答案:(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选举法的多次修改,符合我国

26、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说明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是个过程。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1.(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1,4分)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B.C.D.解析:C本题考查意识的能

27、动作用。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缩小了意识能动性发挥作用的条件,不选。“人造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选。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人不可能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客观事物,不选。人的意识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选。2.(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3,4分)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反映

28、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B.C.D.解析:C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的多样性,错误,正确。错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属唯心主义观点。正确,意识的形成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制约。3.(2013年江苏政治,28,2分)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C.人

29、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解析:D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科学研究证明了猫头鹰“萌”的本质,说明认识事物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本质,D正确。A、B与题意无关,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错误。4.(2013年山东文综,24,4分)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

30、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析:B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中画家通过画一片树叶,唤起了病人对生命和生活的希望,依靠这种信念力量他奇迹般活下来,这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精神的力量不能“派生”物质力量,夸大了精神力量的作用,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联系具有客观性,实践不能割断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 C项观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意识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体现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项与题意不符。5.(2012年安徽文综,9,4分)“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如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

31、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解析:C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征和意识的作用。材料反映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体现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故选C项。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制定相应的计划,故A项与题意无关。意识活动没有直接现实性,故B项错误。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科学预见性,故D项错误。6.(2011年海南政治,17,2分)“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

32、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B.C.D.解析:B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尊重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故排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时也是脱离客观物质世界的,从而犯唯心主义错误,排除。种菜的成功,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并且尊重了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故正确。7. (2010年山东文综,24,4分)如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

33、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解析:C本题以图画形式考查学生对意识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题中,首先要弄清楚这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意识能动的认识作用,故选C项,排除A、D项;意识、认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认识的结果由客体决定,故B项说法错误。8.(2009年浙江文综,30,4分)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作者刘庆涛)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A.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B.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C.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D.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解析:D此

34、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恐惧属于意识范畴,源自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排除A。物质决定意识,排除B。C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将意识看作客观现实决定性因素,故排除。落潮体现了人类意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不能伴随客观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生理机能,故答案为D。考点三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2013年北京文综,27,4分)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

35、发展的影响解析:B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超前”“超负荷”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是不尊重孩子发展规律的表现,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说明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2.(2012年天津文综,4,4分)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解析:A此题考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错误的意识也是对客观事

36、物的反映。材料中雷人的“楼盘文化”是错误的意识,反映人的主观随意性。故选答案A。B、C、D材料无体现。3.(2011年大纲全国文综,30,4分)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发挥自觉能动性, 做到人与自

37、然的和谐相处A.B.C.D.解析:D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属于对社会效益的尊重,排除。材料强调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原有地貌,排除。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凸显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故答案为D。4.(2010年安徽文综,10,4分)漫画招聘启示我们()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析:D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漫画反映了求职者不顾自身实际,一味追求高职位,从而失败,所以告诉我们求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故答案为D。A、B、C材料无体现。5.(2009年广东文综,24,2分)“我们要坚强,不要哭

38、,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这体现了()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A.B.C.D.解析:C此题考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战胜自然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故排除。阐述了正确应对自然灾害的行为,入选。模拟试题考点一 物质决定意识1.(2013广州一模)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

39、)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B.C.D.解析:C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认识对象是指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不是人为创造的,排除。对历史人物的画像,有一定的客观历史依据,排除。通过不同人的不同反映,可见主观性,故正确。画像是对一定历史描述的再现,故正确。2.(2012浙江五校联考)明朝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

40、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解析:D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材料强调心(意识)随着事(客观存在)的来去而有无,可见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故选D。A、B、C材料无体现。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3.(2013扬州一模)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吃饱后,有人感到很幸福,有人觉得很平常、不幸福。这说明()意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意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A.B.C.D.解析:B此题考查意识的特点。不同人的感受可见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故正确。这些不同感受是由于其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故正确,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作用,排除。4.(2013南京模拟)心

41、理学家David R. Hawkins分析了各类情感的能量等级,从最负面、伤身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润的情感,不同的情感能量等级是不同的,能级的起伏跟一个人的心境直接相关。这体现的哲理是()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意识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析:B此题考查意识的作用。通过心境对能级的影响,可见意识对生理的调节作用。A、C、D材料无体现。5.(2012福州质检)如图漫画都有安全意识的哲学寓意是()A.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B.不同的处事方法源于不同的世界观C.解决相同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D.价值选择会因地

42、点的不同而变化解析:A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漫画中一个普通人、一个僧人,都想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僧人用灭火器保证安全,而普通人却用佛像保佑安全,显然是讽刺了普通人的做法荒谬,没有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漫画主旨不符。考点三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6.(2013合肥一模)“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B.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C.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D.要学会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B此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表明农作物种植要把握其

43、生长条件,故答案为B。A、C无体现。D属于辩证法观点。7.(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漫画妙笔生花反映了某些领导()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没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没有认识到事物运动的规律不顾客观实际,主观臆造A.B.C.D.解析:C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漫画妙笔生花反映的是某些领导干部将事故美化,进行虚假汇报,这是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顾客观实际、主观臆造的表现,符合题意。8.(2012长沙二模)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城市

44、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A.B.C.D.解析:A此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同时体现了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正确。偏离题意;错误,依山傍水并不是城市选址遵循的一般规律。考向三求索真理的历程高考试题 考点一 实践1.(2012年大纲全国文综,29,4分)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

45、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B.C.D.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知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肆意开发的实践,遭到报复使得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体现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正确;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错误;不同时期人们认识的差异,说明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正确;实践是认

46、识发展的动力,表述错误。2.(2009年海南政治,22,2分)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 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B.C.D.解析

47、:B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的说法违背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点;的说法违背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点;正确。变式2-1某市在贯彻“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过程中,抛弃原来只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实施“节约型”发展,使市区环境大为改善,这表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有效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A.B.C.D.解析:A此题考查实践的含义与特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排除。体现了主观对客观的决定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实践具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点,可见正确。通过不同阶段的不同发

48、展模式可见正确。变式2-2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 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哲学依据。解析:“地球一小时”活动体现了对资源的节约,所以我们可以立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以及物质的运动属性来分析。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体现了对资源现状的认识。(2)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地球一小时”活动体现了

49、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地球一小时”活动立足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013年山东文综,23,4分)“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解析:C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材料中的话告诉我们,“想”要靠“做”来实现,要在实践和行动中实现理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C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A项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

50、作用,B项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D项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2013年广东文综,35,4分)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该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帮助研究获得成功,其原因是该团队立足于实践探索,并改变了实践手段,故

51、B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深化和作用;C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改变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创造联系;D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错误。3.(2013年北京文综,26,4分)如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解析:D漫画中的人们企图拉动影子是在错误认识指导下的错误行动,“即使人再多,也拉不动影子。”,这从反面启示我们,认识只有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D项符合题意。主观愿望如果符合客观实际,是可以变成客观现实的,A项错误。主观认识对客观现实的反

52、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项错误。漫画旨在说明,如果以错误的认识作指导,即使集体的力量再大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故C项与漫画寓意不符。4.(2013年四川文综,8,4分)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A.B.C.D.解析:C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材料中诗句的意思是:一味信任书本会耽误自己,经历了事情后渐渐就会明白是非,这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故符合题意。颠倒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相互关

53、系,不符合题意;认为不通过实践即可获得正确认识,否认了实践的决定作用。5.(2012年四川文综,34,4分)顺应“网络微时代” 对 “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智力游戏,使人们利用零散时间就能顺手玩上几分钟。目前该游戏的全球下载量超过7亿次,为这家原来仅有12名员工、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间赚进5 000万欧元,创造了移动游戏领域的神话。该游戏的成功开发体现了()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A.B.C.D.解析:B

54、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该公司的生产顺应了“网络微时代”对“微文化”的需求及当代人对智力游戏的消费需求,正确;颠倒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应当是实践水平决定人的认识能力;材料并不涉及认识过程的发展趋势,故排除;该公司的生产体现出实践的基本特征,正确。6.(2012年重庆文综,32,4分)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说明()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

55、唯一标准A.B.C.D.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科学理论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其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确。科学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故表述错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故表述错误。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7.(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1,4分)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A.B.C.D.解析:C本题考查认识对实践的作用。细读漫画的题目,可推知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不敢实践,总是害怕犯错误,明哲保身的

56、思想,符合题意。错误,善于总结经验,可以减少错误,不能避免错误。说法不科学。8.(2010年广东文综,34,4分)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颜元认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历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

57、了读书的重要性,故选B。9.(201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1,4分)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B.C.D.解析:B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而

58、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故正确。说法错误;说法绝对化,木星探测实践能否如期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0.(2012年重庆文综,38(3),10分,节选)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8年中国正式发行第一套邮票,主图为蟠龙,被称为大龙邮票,具有重要的收藏和欣赏等价值。在近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枚面值5分银(相当于1.562 5克银)的大龙邮票成交价格高达17 920元。材料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

59、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3)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解析:此问考查主观认识差异性的哲学因素。解答此问注意设问前提“中西方”,所以立足中西方的生活和文化环境,我们可知二者所处的物质环境不同,可见物质决定意识。二者的生活方式不同,可见实践决定认识。答案:(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由于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不同,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也不同;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差异,影响了中西方关于

60、龙的认识的差异。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具有差异性。11.(2012年广东文综,36(3),13分,节选)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解析:本问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首先

61、根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明确本问要结合材料从两个角度阐述:一是实践决定认识,二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然后根据这两个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达成了改革开放的共识,说明实践决定认识,这种共识对改革开放有指导意义,说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答案:(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了这一认识的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

62、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考点三 真理1.(2013年广东文综,34,4分)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 B.C. D.解析:B本题考查认识和真理的知识。对于门槛,有的人认为是“门”,有的人认为是“槛”,这说明主体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可能不一样,也说明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故符合题意。否认了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规律;说法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2.(2013年天津文综,8,4分)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

63、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解析:B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对客观对象及其本质的正确认识。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不一定都正确,所以A项说法错误。B项是对真理客观性的正确表达,图中所描述的事物(古人右手所持工具)不可能

64、既是菜刀又是古扇,对图像命名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因为该题强调真理的客观性而非相对性,所以排除C、D两项。3.(2012年福建文综,35,4分)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

65、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A项正确。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只有一个,故B、D两项说法错误。C项体现的是意识的差异性,与题意不符。4.(2011年江苏政治,28,2分)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B.C.D.解析:C本题考查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超越,正确;但追求真理的无止境性,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并不代表真理不断被推翻,错误;

66、追求真理的过程离不开实践,“超越历史条件”错误。5.(2011年广东文综,37(2),6分,节选)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解析:此问考查真理的知识。真理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一定适用范围,如果文化产业发展与企业改制分离,那么就

67、不可能得到发展。为了防止谬误的发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和发展真理。答案:(2)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考点四 认识过程1.(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4分)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68、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B.C.D.解析:C本题考查认识发展的过程。联合国对发展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对象的本质和属性的暴露程度影响认识的程度,体现认识的反复性,入选;认识的发展也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体现认识的上升性,说法正确。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展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说法错误。2.(2013年安徽文综,4,4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

69、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B.C.D.解析:B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认识都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故不选;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故不选;“破解”“推动”“发挥”这些题干信息体现了。3.(2013年浙江文综,29,4分)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

70、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B.C.D.解析:D题意强调现在与十年前相比,人们对基因突变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不断拓展,但仍还不能搞清所有的此类关系,其原因从主观上在于认识受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制约,从客观上在于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当选。材料体现的是影响认识发展的条件,没有体现实践的作用,与题旨不符。4.(2013年江苏政治,31,2分)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

71、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解析:C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当初无人能预测”“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是因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故选C项;A、B、D三项皆与题旨无关。5.(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综,19,4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

72、犯错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A.B.C.D.解析:B本题考查认识过程。“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但不会不犯错误,正确,错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诉我们要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正确。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说法错误。6.(2012年安徽文综,11,4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表明()科学认识

73、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B.C.D.解析:C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等知识。无论什么认识都不能直接创造世界,故错误。材料中这一原理的发现,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正确。认识对事物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故错误。该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故正确。7.(2012年浙江文综,28,4分)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

74、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B.C.D.解析: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特征、矛盾的观点。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也说明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应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先后之分,错误。属于不可知论,说法本身错误。8.(2012年四川文综,28,4分)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

75、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解析:C本题考查制约认识的主客观条件。A说法错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B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正确说明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影响了“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D说法错误,可知性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事物的不确定性,是指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但这种变动并不能否认世界的可知性。9.(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0

76、,4分)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B.C.D.解析:D本题考查认识过程。表述错误,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可能不同,而不是总是不同;不符合题意;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说明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符合题意。10.(2011年安徽文综,9,4分)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

77、产区在哪里。这表明()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B.C.D.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矛盾的特殊性和认识的发展的理解。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只有人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正确;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11.(2010年大纲全国文综,28,4分)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

78、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B.C.D.解析:A本题考查认识过程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大陆漂移说的认识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正确且切题;观点错误,不能入选。12.(2009年浙江文综,32,4分)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 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

79、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B.C.D.解析:D本题考查认识过程。表述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表述错误。模拟试题考点一 实践1.(2013潍坊一中质检)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复杂。下面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解,

80、正确的是() A.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解析:B此题考查实践的概念,实践只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排除A、C、D三项。2.(2012宿州模拟)从“神一”到“神八”再到“天宫一号”成功发射,都离不开长期以来全国无数的科研单位和无数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全身心投入和顽强拼搏,是他们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这表明()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A.B.C.D.解析:B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多次航天发射成功,是无数科研单位和

81、工程技术人员全身心投入和顽强拼搏的结果,这体现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无数科研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协作完成,这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这一活动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说法错误。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2013温州十校联考)2012年11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按计划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期间,顺利进行了歼-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

82、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解析:B此题考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训练试验对航母平台进行验证,可知B正确。A、C、D材料无体现。4.(2013湛江一模)科学家们发现了能识别微生物并激活先天性免疫的受体蛋白质,以及可激活并控制获得性免疫的功能的树突状细胞,为传染病、癌症以及炎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体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实践的方向人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实践的发展A.B.C.D.解析:C此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科学实验获取认识,实现认识的突破,促进认识的发展,故正确。这一发现指导炎

83、症防治,可知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实践的方向,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错误认识和真理转化,排除。5.(2011福州质检)下列对漫画中农夫与老者的对话认识正确的是()农夫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他肯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老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他肯定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农夫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忽视了经验的重要性老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A.B.C.D.解析:D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经验和才能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农夫的观点肯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老者的观点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学”与“干”分割开来了,正

84、确,错误。6.(2012濮阳模拟)2011年11月1日,继“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后,“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准确入轨。“神舟八号”飞船搭载了许多科研项目。在“神舟八号”遨游太空长达半个多月后,科研人员从其返回舱中取出搭载物品,其中搭载的8株“番茄试管苗”已结出了果实,其中一颗已经基本成熟。完成这样一个生长周期说明未来在太空我们可以种新鲜的作物,可以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工作生活时有新鲜蔬菜吃。此前曾有人质疑“番茄试管苗”不一定能成功。请用“实践”的观点回应上述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题目要求用实践的观点来回应有人质疑“番茄试管苗不一定能成功”。结合材料

85、可知,应该用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来分析材料,回应质疑的观点,即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个方面来分析。答案:(1)材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搭载的“番茄试管苗”结出果实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未来在太空我们可以种新鲜的作物,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番茄试管苗”结出果实对质疑“番茄试管苗”不一定能成功的人来说是最有力的证明。

86、考点三 真理7.(2013潍坊二模)对真理的探索和实践,都伴随着艰难和曲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两个最重要的节点,是它的确立和重新确立。这个理论的确立和重生,有着相当艰难和曲折的过程,经历过血雨腥风的磨难。这说明()A.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反复努力才能获得B.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会在发展中不断检验和发展自己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经过多次实践的反复,已经确定的真理往往会被推翻D.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否定过去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解析:B此题考查真理的特点与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是指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而非几代人的反复

87、努力,A说法错误;C说法绝对,经过多次实践的反复,已经确定的真理不一定会被推翻;D观点错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理论。8.(2012无锡模拟)一次,钱学森为解决导师交给他的难题,前后写了五份演算文稿。当他把定稿装入文件袋后,特意在封面上工工整整写上“Final”(定稿),但他马上又觉得不妥,便在旁边补了一行“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句“Nothing is final!”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是绝对的C.真理是发展的D.真理是普遍的解析:C此题考查真理的特点。任何真理如果脱离了特定的条件,有可能错误,所以必须认识到真理是发展的。A

88、材料无体现。真理是相对的,排除B。D材料无体现。考点四 认识过程9.(2013广东六校联考)海试现场专家表示,“蛟龙”号目前尚在验证阶段,多次下潜目的是验证其技术改进后的性能,找出并排除故障。第一次下潜时,“蛟龙”号曾出现声学系统等4个故障。经过科研人员反复检查,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这个过程体现了()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A.B.C.D.解析:A此题考查认识过程。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排除。人类可以获取真理,排除,材料

89、体现人类在反复中不断深化认识,故正确。10.(2011增城调研)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是对立统一的A.B.C.D.解析:C此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作用,排除。材料强调对原有思维的突破,故正确。反复性和无限性不是对立统一的,排除。11.(2012汕头模拟)科学和技术的原始性和前沿性创新是纵向创新。目前我国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世界名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九位,自主高新技术制造业蓬勃兴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飞船向空间站运人和物资,必须解决对接的难题,我国的起步比美俄晚了3

90、0年。美俄都采取直接的多次发射试验的方法解决,费用大。我国“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是在地面做了117项试验,在多次的曲折之后,一次发射取得成功,而且是最难的智能自动对接。空间站建成后,美俄靠地面补给,代价大,我国拟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培养来生产食物、空气和水,建造一个天上江南。未来,中国要使人能影响到深空的任何地方。结合材料,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出发,简评我国载人航天的探索。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题目要求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来分析我国载人航天的探索,可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三个角度来分析,先表述相关原理的内涵,然后分别结合材料来分析。答案:(1)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

91、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是在多次试验和解决很多复杂问题的基础上取得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2)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要解开的难题会不断涌现,没有止境。(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理论和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专题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

92、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说明()A.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解析:A此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科学家对反物质的发现,证明A正确。B材料中无体现,也是错误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排除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排除D。2.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事物是静止的解析:C此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93、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排除A。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排除B。材料体现了绝对运动,通过“云不动”,可见相对静止的存在,排除D。3.2012年世界末日是虚构的,但人类面对的危机是真实的。“世界比我们伟大,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我们比世界渺小,必须遵循它的法则。”本杰明惠奇科特这句话告诉我们()A.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遵循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解析:C此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排除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排除B。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规律为前提,排除D。通过对世界法则的尊重,可见对规律的尊重,

94、故C正确。4.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谈道,“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B.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作者的审美取向C.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D.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特殊物质生产活动解析:C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并非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再现,排除A。材料强调文学作品离不开社会生活,故排除B,答案为C。文化创作属于一种精神活动,排除D。5.读漫画“酷

95、”评。导致如图人们评价不同的原因是()意识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A.B.C.D.解析:D此题考查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并非都是对客观存在如实反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意识的目的性,排除。通过反映内容,可见内容的客观性,故正确。通过不同的认识,可见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正确。6.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梦、GDP赶英超法梦,在一个个“中国梦”的引领下我们的目标一一实现,中华民族正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可见()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C.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解析:D此题考查意识的作

96、用。在中国梦的引领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伟大的成绩,故D正确。A材料无体现。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排除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C。7.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13年10月在天津举行。本届运动会吉祥物友谊天使“津津”、和谐天使“东东”的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旧事物也有新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解析:C此题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特点。艺术创作源于实践,排除A。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尊重规律,

97、排除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排除D。通过吉祥物的创造,可见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8.当前一些地方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一方面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倾向;另一方面还存在扶持引导政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这告诉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世界要立足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A.B.C.D.解析:B一些地方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倾向,告诉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市场规律,故选。题干未说明重点论,排除。不正确,要立足整体,不能说立足局部。9.2012年,我国政府把国内生产

98、总值增长的目标定为7.5%,与往年相比略有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看,我国政府这样做符合()A.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D.意识能够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解析:C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我国政府制定计划时主动将增长目标调低为7.5%,这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

99、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因此材料符合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符。10.张师傅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伐木数量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而现如今又因为其植树多,而当选为劳动模范。这表明()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是一种主观适应活动C.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多样的D.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解析:A此题考查实践的特点。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实践活动,可见其社会历史性,故A正确。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特点,排除B。C否认了真理的客

100、观性,排除C。D材料无体现。11.牛顿经典力学曾被认为是可以解释一切的科学,可是伴随人类太空探索的进步,发现其本身的局限性,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人们才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相互包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是认识发展的目的A.B.C.D.解析:C此题考查真理的特点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不同理论的不同适应条件,可见正确。太空探索推动认识发展,可见正确。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界限,排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排除。12.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

101、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和循环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A.B.C.D.解析:B此题考查认识的过程、实践的作用及真理的知识。时代发展推动指导思想发展,故正确。由“四位一体”转为“五位一体”可见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正确。认识不具有循环性,排除。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真理,排除。13.高海拔地区无人飞行巡线技术是一道世界性难题。2012年11月22日,在青海省可可西里海拔4 767米的雪山下,零下15度的寒风中,三架不同类型的无人机

102、进行了电力巡线测试,开创了全国此项研究的先河。此后,科研人员将对获得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研究报告,为今后在高海拔地区实施无人机常规巡线奠定基础。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有限性只有跨越历史条件的认识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A. B.C. D.解析:A此题考查认识过程。科学考察获取认识,可见正确。通过认识的发展,可见认识的无限性,故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客观事物对认识的阻碍,排除。任何认识都必须与客观条件相适应,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8分) 14.材料一温州某企业过去利用国外技术、原材料与国内廉价劳动力相搭配,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

103、向型经济”,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但近几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国外订单锐减,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使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面对困境,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并占有了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又把生产基地向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内地搬迁。正是采取了这一系列正确举措,使企业再次走上正常发展之路。材料二诚信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温州市某校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信用宣讲,从我做起”调研活动。该校某班同学根据实际分组选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详细研究方案。通过调查、访谈、问卷、文献查询等方法搜集资料,积极开展“信用自我”宣讲活动。各研究小组积极参与展示、交流并认真

104、撰写研究报告,有两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在学校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该企业决策的合理性。(11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有关诚信的研究性学习。(13分)解析:第(1)问考查唯物论知识。企业经营立足了客观实际,可知物质决定意识。依据经济规律,主动调整生产,可知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第(2)问,考查第二单元相关知识,选题作为一项意识活动首先应尊重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推动诚信教育要尊重诚信教育规律,而不能随意选题。答案:(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人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该企业

105、过去和现在的成功都是遵循这一原则的结果。(如果回答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人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再稍加说明也可)(5分)规律是客观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企业把生产基地向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内地搬迁,降低生产成本,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是企业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6分)(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根据选题,从实际生活中搜集相关资料;(4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关于诚信的研究性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创造和自觉选择的活动,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4分)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做到解放思想,

106、实事求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要在尊重诚信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5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步骤时间内容一2008.32010.2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二2010.22010.10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通过三2010.102011.1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四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五2011.3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六2011.12.8“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七2012.12.3规划实施材料二3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

107、不断发展。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今天,我们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哲理。(12分)(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分析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12分)解析:第(1)问考查认识论相关知识。“十二五”规划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可见实践社会历史性。加强调研可见实践的基础地位,制定

108、过程可见认识过程。第(2)问,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以此问应该立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方面来分析。答案:(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历史的发展着的。(3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改委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在各个时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都来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3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推动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3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0多年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3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