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351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1-2014年知识点汇总专题:2014年专题十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七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一传记阅读12.(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科学巨人玻尔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

2、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

3、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

4、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

5、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相关链接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

6、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

7、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不恰当,文中说“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C项,“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错误,文中说“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8、。D项,“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错误,文中说的是玻尔“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为前两段,可从对决双方的身份地位、争论内容以及影响力等角度分析。辩论双方的爱因斯坦和玻尔都堪称当时物理学界的巨人,他们的辩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较量,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他们的辩论吸引并参与进来。

9、答案: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每答出一点给2分)(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为三、四两段,将分散在这两段的相关信息整合一下,分项概括其特质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答案: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每答出一点给2分)(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

10、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探究点的选择:一是从他与爱因斯坦的辩论中,理解其积极追求真理,认识其坦荡的胸怀;二是从他积极为祖国丹麦工作,积极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认识其赤子情、爱国心;三是从其领导哥本哈根学派,可以得出其慧眼识才;四是从积极想方设法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认识其人道主义精神。答案: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每答出一点给2分)(2

11、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

12、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

13、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

14、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邓叔群生

15、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

16、(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摘自辞海第六版)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

17、,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解析: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要逐项回到原文中比较分析,找出选项中表述不当的地方。B项,“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表述有误,原文是“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当即回国”。E项,根据原文“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

18、理论”可知,本选项表述不当。A项,“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把握全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然后根据题干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关键信息,最后归纳整合即可。从“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可以看出,他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深感失望;从“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

19、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可以看出,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据此可以得出现实因素。从“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和相关链接中外祖母对他的影响可概括出思想基础。答案:现实因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思想基础: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理

20、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综观全文,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记述邓叔群在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事迹。逐段分析时,要注意捕捉那些关键语句。如第一段中的“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第五段中的“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第六段中的“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等等。对这些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整合即可。答案: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带病编写教材纲要,

21、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作答本题,要理清文本结构,概括出各部分的要点,避免遗漏。文章首先写了邓叔群“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选学农林专业;接着写他为中国的真菌学,乃至世界真菌学做出的突出贡献;然后写他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林业研究;最后写他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带病编写教材纲要,筹建农学院,培训专业技术骨干。答案: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

22、自己的研究方向;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12.(2014年高考辽宁卷,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侯仁之:城市的知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

23、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

24、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

25、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

26、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

27、厚重和韵味。(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

28、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解析:AC(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些拔高。D项,侯仁之的“跳出旧书堆”的意思是不要被原来书籍记载的内容束缚,要实地考察、研究,不是选项中说的“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E项,侯仁之的呼吁是使卢沟桥得到妥善保护的一点原因,且原文说的是“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2)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9、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答题时找出侯仁之对城市的态度及其在保护城市方面的做法即可。从这个角度分析,侯仁之对城市的热爱之情,对榆林、承德、北京等城市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北京城的保护等,都体现了他是“城市的知音”。答案: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的历史;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3)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该类试题,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本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侯仁之学习历史的原因,为后文介绍侯仁

30、之的学术研究和成就作了铺垫;侯仁之学习历史,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关注;这样写还体现了传记的重要特征,即真实性,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答案: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作铺垫。(4)请结合全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筛选、整合侯仁之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想法、做法来把握,比如他对祖国、民族的爱、他的创新精神以及重视实地考察、关

31、注现实等。至于启示,可以选取一个方面联系社会现实进行简要分析,比如从侯仁之对现实十分关注这一点谈启示时,可以从“关注现实”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的角度分析。答案: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启示略。考点二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的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

32、,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

33、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

34、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

35、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

36、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19.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4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

37、答此题时,要找准语段,准确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概括性的语句作答。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关系到其具体行动。根据原文可知,他在几十年前看到了关于长城的书,产生了前去考察的想法;之后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通过画图记录、文字介绍、勘察文献等方式不断研究。至于他研究汉长城的“结论”,则可以在文中找到与结论有关的语句,再仔细分析整合,得出答案。答案:过程:缘起(几十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相关记载)实地考察得出结论。(2分)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对外开放的见证”。(2分)(意思答对即可。)20.(2014年高考广东卷,20)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5分)解析:本

38、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案筛选指向十分明确,相关信息散布在主持人与罗哲文先生的对话中,考生在找出罗哲文先生秉持的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看法后,要进行准确的提炼概括,得出答案后,还需要通读检查是否有交叉重复的信息点。答案:保护好古建筑便于新建筑借鉴其优秀传统。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要学好基本理论、掌握好基本技能。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和工匠的培养。古建筑是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所以要保护。(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21.(2014年高考广东卷,21)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

39、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本文虽然为访谈,不同于传记,但是通过对话,文章清晰地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的形象。在答题时,同样可以借鉴传记归纳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罗哲文先生回答主持人问题的话来把握其人生经历,把握其对待事物的态度,并结合主持人的评价来综合分析。答案:写他学习古建筑包括师承的基本情况,表现他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兴趣,并突出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长城的研究,表现他对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求实和献身精神。对“大师”称号的推辞,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品质。对古建筑和建筑的看法,表现出他见解独到深刻。(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6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

40、均可酌情给分。)(2014年高考福建卷,13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九天神眼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

41、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

42、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下降高度!”“跳开X号保险丝!”终于,飞机从7 000余米下降到6 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

43、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

44、关爱。“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13.(2014年高考福建卷,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D.文章写2011年7月

45、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解析:CE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于文无据。E项,“以小见大”、心理描写的表述有误。14.(2014年高考福建卷,14)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4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文是一篇通讯,写作对象是“奖状”机组人员。文章记叙任何一件事都是为塑造写作对象的形象而服务的,基于这样的理解,就不难答出北川航拍排除险情一事所突出的人物特征。答案:技术精湛

46、,临危不乱;团结协作,配合密切。(意思对即可)15.(2014年高考福建卷,15)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6分)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本句的关键词是“大爱”,结合文本可知“大爱”主要是指机组人员为国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后分析这份“大爱”中所蕴含的机组人员及其家属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它包括家属的无私奉献和机组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答案: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家属对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