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上期12月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孝是最为重要且影响最深的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在生活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传统孝道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不过,传统孝道精华与糟粕并存,这需要我们在正确地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2、发展。要求子女在物质层面对父母尽赡养的义务,这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规定。但在儒家看来,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对父母的孝还必须要做到“敬”,即对待父母应时刻保持恭敬的态度。无论是物质方面的“养”,还是精神层面的“敬”,都以顺从父母的意愿为标准,但父母的意愿未必正当,传统孝道的践行还应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考量。当父母的意愿不正当时,要用温和的方式去劝谏父母,从而避免让父母陷于不义。传统孝道不但体现于父母生前,还涉及父母去世以后。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女不但在父母生前要对其以礼敬养,父母去世后还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生养、死葬、祭祀,在这三个环节都合乎礼制的要求,才算是实现了完
3、满的孝道。 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产生于古代宗法社会。它是维系古代家庭、宗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道德规范。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传统孝道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受古代专制等级制度的长期影响,传统孝道被融入了大量维护专制、压抑人性的腐朽因素。这集中体现于“三纲”教条中的“父为子纲”,并通过二十四孝等通俗读物流传。传统孝道的畸形化与父权的绝对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近现代以来对传统孝道的批判,起到了削弱旧道德对国人的思想束缚、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对于传统孝道本身而言,这些批判实际上也有助于推动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新与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在当前社会,传统孝道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依然具
4、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能因为传统孝道在历史演变中曾经绝对化、畸形化,就否定传统孝道本身,而应该将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与其种种具体要求区分开来。只有从其根本精神着眼,才能对传统孝道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也才能根据时代变化对传统孝道进行创新与发展。应当说,传统孝道基于最自然的人伦天性。所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儿女自然能产生对父母的亲爱与感恩之情。这种亲爱与感恩之情,亦即孝心,是传统孝道的根源与基础。有孝心则有孝行;如果无孝心,即使行为再符合孝道的规定,也不是真正的孝。因此可以说,孝心是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就孝心而言,传统孝道拥有符合当代价值的人文精神,
5、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对于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但对于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与表现形式则没有必要拘泥。中华文化历来具有因时损益、与时俱进的传统。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社会现实对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进行必要的损益和变革,不断探索传统孝道的新的实现形式。这既是传统孝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批判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是为了把握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而把握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也正是为了创新和发展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对传统孝道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其目的是探索传统孝道在新时代的新实现形式,而不应削弱或违背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 (摘编自杨俊峰传统孝道的批判继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6、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需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B. 物质层面的赡养是基础,在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其恭敬。C. “三纲”教条的制订使传统孝道出现了压抑人性的元素,阻碍了社会发展。D. 出于孝道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探索传统孝道新的形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论证思路清晰,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展开论证。B. 文章引用论语阳货中的句子,旨在证明孝道对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C. 文章既论述传统孝道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论及其对当下的意义,具有辩证色彩。D. 生
7、活方式在改变,但孝道仍有其重要价值,这是主张批判继承传统孝道的前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即使按礼制进行死葬、祭祀,但如果在其过程中缺少孝心,那也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孝。B. 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与反思,既有助于传统孝道本身的创新,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C. 为适应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我们在继承传统孝道时可以进行大胆的损益和变革。D. 批判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和把握其根本精神,二者相互作用,我们应重视二者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
8、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材料二: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
9、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
10、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材料三: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
11、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
12、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4. 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在应对时就往往会束手无策。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D.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
13、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部分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B.2009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H1N1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C.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
14、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6.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送一朵荷花余显斌将军离开家的时候,年龄不大,只有十四岁。将军说:“娘,我走了。”然后,将军就走出去,走向山的拐弯处。两里多的路,将军走时说,一顿饭的时间就回来了。可是,将军这一走啊,就再也没有回来。将军因为有点事去舅舅家,从舅舅家回来时,走到半路上,就遇见了一群兵。这是一群国军士兵,拉壮丁的。他被一绳子绑了,拉着就走。他急了,挣扎着大喊:“让我回去,我要回去。”可是,这些兵仿佛没有听见,
15、连拉带扯,将他扯入军营。他穿上军装,拿起了枪。他哭了,泪水哗哗的,不想打仗。他告诉军官,他娘在等着,他要回去,回到家里照顾老娘。可是,谁敢放他啊?他于是随着部队,一路打一路败一路撤退,最后过了海峡,去了那座孤岛。他想娘,想自己的家。他想,娘还在家里等着呢,一定以为自己在舅舅家玩忘记了,一定会去舅舅家找的,没有找见,一定会哭天叫地的。他想到这些,心中如刀划过一样,带着一种薄薄凉凉的疼痛。时间,在思念中慢慢消失,他也慢慢做到了将军。可是,他的心一直牵系着一个地方金湖。梦里,将军会经常回到金湖,仍是小孩子的时候,拉着娘的手,走在金湖的夕阳下,走在一片荷叶和荷花间,嘎嘎地笑着,醒了,却是一个梦。外面,
16、月亮白亮亮的照着山,照着窗子,他的泪水流了出来。有时,他会坐在书房里,悄悄打开保险箱,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仔细地抚摸着,那一刻,他的脸上一派肃静,一派庄重。妻子见了,满眼疑惑。儿子见了,也满眼疑惑。可是,大家都不问是什么。慢慢的,将军老了,头发雪白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瘫痪了,再也难以独自去书房了。有时,他会让儿子用轮椅将自己推入书房,推到保险箱前。然后,他会慢慢地掏出钥匙,将保险箱打开,拿出里面的一个盒子,抱在怀里,就那么紧紧地抱着,一动不动,一坐就是半天,不言不语。随后,又将盒子慢慢锁进保险箱,小心地收起钥匙。很多人猜测,盒子里一定是无价之宝。也有的说,可能是祖传的东西。一直到有一天
17、,将军不行了,睡在床上,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指着那个保险箱。儿子明白了,点点头,拿了钥匙将保险箱打开,拿出里面的盒子,按将军的示意,慢慢打开,顿时睁大了眼睛。盒子里并没有什么珠宝,也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只有几粒莲子。莲子下面,有一张纸条,儿子拿出来,上面记载着几粒莲子的来历。将军当年去舅舅家,是去拿一种莲子的。舅舅不知从哪儿弄到了九眼莲,那是一种新品种,开出白白红红的花瓣,如女孩的微笑。最为奇怪的是,别的莲藕都是八个眼,这种莲藕竟然九个眼。因此,舅舅称之九眼莲。金湖的莲啊,无边无沿,尤其到了五六月的时候,到处荷叶片片,荷花朵朵,成为一片碧绿的世界,一片香气馥郁的世界。这儿,人人都有养荷的习惯,有了
18、好品种,更是视如珍宝。这几粒莲子,将军当初没能拿回家,一直带到了孤岛,放在保险箱里。每次,将军思念家乡的时候,都会拿出盒子看看摸摸,想到里面的莲子,就如同回了一次金湖,见了一次娘。纸的结尾,将军叮嘱:将莲子带回去,种在金湖里,莲花开了,就等于我回了一次家。儿子读罢,流出了眼泪。将军看着儿子,嘴唇轻轻嚅动着,一句话也没留下,停止了呼吸,眼睛却大大地睁着。儿子俯下身子轻声道:“爹,我一定办到,你放心地闭上眼睛吧。”说着,他轻轻抹上将军的眼皮。将军眼睛闭上了,两滴泪却缓缓地流出。而今,五六月时,金湖一如既往,荷叶田田如云,荷花点点如星,其中有一种荷花,开得格外红,格外润泽。(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
19、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第三段写“有点事”而并不言明,在情节的逐步推进后才揭示内容,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衔接自然,使故事更具有可读性。B. 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客观详细地展现了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并且多用短句,既有效调节了叙事节奏,又增强了抒情性。C. 对于将军“悄悄打开保险箱”“抚摸盒子”等行为,众人虽疑惑,但“都不问是什么”,主要是照顾将军感受,怕引起他的忧愁。D. 作者使用“国军”“拉壮丁”“撤退”“海峡”等词,将故事置身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中,反映社会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8. 小说是如何塑造“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9. 小
20、说结尾处描写金湖荷塘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赏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後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实不用其命。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楚地,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蜀、汉中,都南郑。三分关中,立秦三将。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21、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注。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将军薛
22、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後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不得前。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于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
23、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注】义帝:义帝熊心本是楚国贵族,项梁起事后,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从民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B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C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D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1
24、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B山东,即山的东面,这“山”既可指崤山、华山,也可指太行山。文中“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C社稷指土地神和五谷神。历代帝王、诸侯建立王朝、国家,必设立社稷坛,社稷也就成为国家代称。D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因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所以自称为寡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王从善如流。汉王听取韩信“及其锋而用之”“争权天下”,紧接着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B汉王御人有道。韩王郑昌不愿归附汉王
25、,汉王派韩信打败了他,后来改立韩太尉韩信为韩王。C汉王善得人心。汉王不但让百姓开垦耕种原来秦朝的苑囿园池,而且到达陕县抚慰关外父老。D汉王善抓时机。新城三老用义帝死一事游说汉王时,汉王为义发丧帝,为讨伐项羽找到理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5分)(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6、【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容量如此之大,堪为妙笔。B“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描写细腻,意境清新淡雅,颇具诗情画意。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诗人着意流连这里的景致,心情舒畅,自得其乐。C“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落时手拄藜杖缓步慢行。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这三句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D“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7、”是画龙点睛之笔。“殷勤”犹言“多承”,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15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_,_。(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_,_,故君子慎其独也。(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告别时吟唱的诗句是:_,_!(4)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更痛心于民族在面对“衰亡”时的默无声息,为此,他强烈
28、地警示人们:_,_。(5)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非凡气魄。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19年4月11日上午,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400余名重要政要嘉宾、知名音乐企业代表和音乐艺术人士_,第八届音乐之都城市大会在成都正式开幕。“音城会”创始人沙恩夏皮罗直言,“成都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令人_,相信这届大会将是最棒的!”如此表达绝不是_,而是对成都由衷的赞美和期许。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本次大会共有33家来自海内外的政府、团体及企业就10个合作事项
29、达成共识,共33家单位完成诸如葫芦童声音乐基地、星球音乐嘉年华、“星立方”文创园、“古蜀熊猫”音乐产品授权框架协议等项目签约,_“音城会”影响巨大、成果斐然。值得一提的是,( )。成都旨在通过“音城会”与全球78座音乐城市建立连接,并将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音乐资源与本土旅游文化进行嫁接,从而促进音乐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济济一堂 目瞪口呆 耸人听闻 可见B.群贤毕集 瞠目结舌 骇人听闻 因此C.济济一堂 瞠目结舌 耸人听闻 可见D.群贤毕集 目瞪口呆 骇人听闻 因此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次大会
30、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B.此次大会以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C.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D.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次“音城会”不仅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也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B.此次“
31、音城会”不仅是成都举办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也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C.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不如说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D.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不如说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20.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4分) 如今,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已进入开放应用阶段。近年来,创新团队在“卡脖子”处下功夫,在关键处尽全力应对:身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身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身处国家民族决
32、战决胜时期;身处随时竞争的拼杀时刻。(取材于余艳大国引擎)A.以我为主,在战略必争领域强势崛起B.聚焦前沿,瞄准核心技术制高点和突破口C.创新驱动,以崭新的“中国速度”冲锋D.全方位研判,高标准筹划,破解突出矛盾21.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3分)橘子洲 洞庭湖 易水河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60分)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 张韶涵在你
33、的泪光中唱道:“我应该是带着爱的希望,快乐的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我有个愿望,只想快乐不想悲伤,眼泪我会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脸上”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泪光中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而对泪光蕴涵的意义的理解,则是人与人沟通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以“你的泪光”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成外上期12月月考高一语文答案1. D (A.“根本精神需与时俱进”错 B.“在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其恭敬”错 C.传统孝道压抑人性的元素表现在“三纲”教条
34、中)2B (“旨在证明孝道对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错)3. C (“为适应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错)A (“就往往会束手无策”错误。)C (“正是因为经历了,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提升”说法有误。)政府方面:态度重视,党中央总揽全局,各级政府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应急体系建设方面:非典后,我国在应急政策、医疗救治体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民众方面: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应对,保证了各项措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落实。(每点分,共分,意思相近即可)7. B (“客观详细地展现了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错)8. 正面
35、描写。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着力表现将军对家乡的思念。侧面表现。通过妻儿的疑惑以及儿子最后的落泪着力表现将军内心的愁苦。环境烘托。将将军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表现将军被迫当兵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6分,每点2分)9. 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的描绘了金湖荷花盛开的景象,营造静谧、祥和的氛围。情节上,照应前文将军的回忆和梦境,也暗示将军儿子完成了他的心愿,让他魂归故土。主题上,以荷花盛开之美好,寄托作者的对“回归”的美好愿望,升华了小说的主旨。表达效果上,以温馨、美好之景作结,给读者带来阅读美感,并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6分,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10C “南渡平阴津”中,“平阴津”是
36、黄河津渡名,是特定的地名,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以排除BD;“汉王闻之”,根据语意,后一个“汉王”作“闻之”的主语,语意完整,前面应该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11B “文中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错误,文中的“山东”应为“崤山以东”。故选B。12A “紧接着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错误,原文“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意思是“八月,汉王用韩信的计策,从故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兵败退走;在好畤停下来接战,又失败了,逃到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
37、王于废丘”,可见汉王听取韩信“及其锋而用之”“争权天下”,先是在陈仓与雍王大战,后是在好畤与雍王交战,最后才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因此“紧接着率军在废丘围困了雍王”错误。13(1)韩信劝汉王说:“项羽封有功的各个将领为王,但是大王您独自被封在南郑,这是流放。(“说”,劝说;“王”,名词活用为动词,封王;定语后置句;“迁”,流放。句意1分)(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备”防备;“出入”偏指入,进入,进来;“非常”意外变故,非同寻常的情况.句意1分)参考译文:项羽向西进军,屠杀无辜,焚毁咸阳秦宫室,所过之处,无不遭到摧残破坏。秦地
38、的百姓大失所望,然而心里恐惧,不敢不服从。项羽派人回去报告楚怀王。楚怀王说:“按照原来的约定办。”项羽怨恨楚怀王不肯让他与沛公一起西进入关,而派他北上救赵,在天下诸侯争夺称王关中的约定中落在后面,他就说:“怀王这个人,我家项梁所立,没有什么功劳,凭什么主持约定。本来安定天下的,是诸位将领和我项籍。”就假意推尊楚怀王为义帝,实际上不听从他的命令。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梁、楚地区的九个郡称王,建都彭城。背弃原来的约定,改立沛公为汉王,在巴、蜀、汉中称玉,建都南郑。把关中瓜分为三,封立秦朝的三个将领。 四月,在项羽旌麾之下罢兵散归,诸侯各自回到封国。汉王回国,项王派兵三万跟随,楚国和其他诸侯
39、国的士卒仰慕汉王而追从的有几万人。他们从杜县南面进入蚀中,离开后就烧断栈道,以防备诸侯军和匪徒的袭击,也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的意图。到达南郑,那些将领和士卒很多在中途逃亡回去,士卒都唱着歌,想要回到东方。韩信劝汉王说:“项羽封诸将有功的为王,而大王独自被封在南郑,这实际上是贬徒。军中官吏和士卒都是崤山以东的人,日夜跂踵盼望回家乡。乘他们气势旺盛时加以利用,可以建立大的功业。等到天下已经平定,人人都自然安下心来,就不能再利用了。不如决策向东进军,争夺天下大权。” 项羽出了函谷关,派人迁徙义帝。说:“古代做帝王的统辖千里见方的土地,必须居住上游。”就派使者把义帝迁徙到长沙郴县,催促义帝快走。群臣渐渐
40、地背叛了义帝,项羽就暗地里让衡山王、临江王袭击他,把义帝杀死在江南。 八月,汉王用韩信的计策,从故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兵败退走,在好畤停下来接战,又失败了,逃到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而派遣将领攻占了陇西、北地、上郡。派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借助王陵驻扎在南阳的兵力,迎接太公、吕后于沛县。楚听到这一消息,出兵在阳夏阻挡,汉军不能前进。楚让原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抵抗汉军。二年,汉王东出略取城邑,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都投降了。韩王郑昌不愿归附,汉王派韩信打败了他。于是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关外设置了河
41、南郡。改立韩太尉信为韩王。将领中以一万人或一郡投降的,封给一万户,整修河上郡内的长城。各处原来的秦朝苑囿园池,都让百姓开垦耕种。正月,俘虏了雍王的弟弟章平。大赦有罪的人。汉王出函谷关到达陕县,抚慰关外父老,回来后,张耳来见,汉王给了他优厚的待遇。二月,下令废掉秦社稷,改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关渡过黄河,魏王豹率兵随从,攻下河内,俘虏了殷王,设置河内郡。向南渡过平阴津,到达雒阳。新城三老董公拦住汉王,用义帝死这件事游说汉王。汉王听了,袒臂大哭。于是为义帝发丧,哭吊三天。派遣使者通告诸侯说:“天下共同拥立义帝,对他北面称臣。现在项羽把义帝放逐、击杀于江南,大逆无道。我亲自为他发丧,诸侯都要穿白
42、色丧服。调发全部关内的兵力,征集三河的士卒,浮江汉南下,愿意跟随各诸侯王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人。”14. B“诗人着意流连这里的景致,心情舒畅,自得其乐。”有误。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着意流连这里的景致。词人身为罪官,才能无从施展,只有过着幽人的生活。在这里透过此等画面,便能隐隐约约的看到的是词人那种百无聊懒、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15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
43、是俯视角度。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任意三点满分)1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5)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7.C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群贤毕集”,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句中是说“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400余名重要政要嘉宾、知名音乐企业代表和音乐艺术人士”聚集在一起,此处要突出的是“才能”,而非“贤”,故使用“济济一堂”;“目瞪口呆”
44、,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语境是说成都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令人震惊,应使用“瞠目结舌”;“耸人听闻”,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语境是说如此表达绝不是夸大言辞,应使用“耸人听闻”;“因此”,因为这个,前后是因果关系;“可见”,可以看出;语境“音城会影响巨大、成果斐然”是从前面的表现看出来的,应使用“可见”。18.C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该句有两个问题,一是结构混乱,“
45、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把“围绕的议题”和“以为议题”两句杂糅到一起,二者留一,排除A项;第二个问题是语序不当,“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应先是“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然后才能“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应改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排除BD两项。19.A 联系上下文语境。20.D B A C21.【答案】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易水河边豪侠刺客高唱壮士悲歌【解析】题干要求“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这是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把握能力。首先要了解
46、对联的特点,作为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讲究平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先看例句,“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康河桥边”是地点,可以与“橘子洲头”相对;“多情游子”是偏正结构,可以与“热血青年”相对;“作别”是动词,可以对应“指点”;“西天云彩”是偏正结构,可以与“苍茫江山”相对。再看所给的名词,“橘子洲”可以联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塑造了一帮热血青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形象;“洞庭湖”可以联系岳阳楼记,这篇文中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官员形象;“易水河”可以联系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豪侠之士高唱壮士悲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