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5次限时训练试题(高补部,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材料主要说明A. 宗法制度有利于政局稳定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C. 商周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 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能使权力平稳过渡,从而利于政局的稳定,故A项正确。先秦时期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商周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C错
2、误。D是郡县制作用。排除。2.据乐记乐论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该材料A. 明确了社会的等级关系B. 规范了宗庙行径的祭祀活动C. 强调了统治秩序与和谐D. 规定了贵族政治生活的总则【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的主旨大意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秩序与和谐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前提。没有秩序,就会陷入混乱;没有和谐,人心就会涣散,这样,统治将无法维持下去。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材料中未涉及等级关系,排除A;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材料本身未强调宗庙祭祀活动,排除;选项D与材料无关,排除。3.左
3、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A. 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B. 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C. 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D. 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答案】C【解析】“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体现了周天子有较大的权威,诸侯须听命并纳贡,并且按爵位高低缴纳贡赋,“周制”是指分封制。故C正确,D错误;“轻重以列,列尊贡重”指按爵位高低缴纳贡赋,A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 4.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 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B. 古人对丧葬的轻视C.
4、丧葬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D. 丧葬制违反宗法制【答案】C【解析】天子、诸侯与卿大夫、士、庶人丧葬礼节不同,地位的尊卑决定了礼节的轻重,地位越高,丧葬礼节越重。故A项错误。礼记王制对丧葬制度作出规定,反映了古人对丧葬的重视。故B项错误。天子、诸侯与卿大夫、士、庶人丧葬礼节的不同规定,反映了宗法血缘关系下亲疏、尊卑有别。故C项正确。丧葬制是宗法制在死亡问题上的反映。故D项错误。5.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 长江流域得到开发B. 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 黄
5、河流域经济衰退D. 王室衰微使分封制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最先开发的是中原地区,后来逐渐向南方进行转移,随着南方的开发,对于霸权的争夺也成为南北双方经济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故A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开始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排除B;政治势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东西对立,发展到春秋时期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南北之争,只能说明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但并不意味着黄河流域经济衰退,故排除C;春秋时期分封制尚未瓦解,故排除D。6.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
6、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B.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C.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D.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该氏宗族墓地的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变化”可知,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下与国君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了墓主的身份等级,表现为墓葬规模的变化,故A项正确。B项“阶级矛盾”、C项 “贫富悬殊”和D项“礼乐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7.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
7、当时秦国A.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B. 贵族政治出现松动C. 践行儒家用人之道D. 军功爵制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题干中秦穆公将百里奚用五张羊皮赎回,并未以重任只是一个特殊现象,不能反映等级观念逐渐消亡,但可以看出贵族政治已经有所改变,故排除A而选择B;秦穆公的做法并不是践行儒家的用人之道,而是采用法家的用人主张,故排除C;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8.秦汉以后“官”掌握行政权力,“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其主要目的是A.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B. 提高官府行政效率C. 维护君主统治权威D. 削弱贵族政治势力【答案】C【解析】从材料“官以任能
8、,爵以酬功”来看,爵位只有名位而没有实权,这是为了巩固君主权力的绝对权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不够具体;B选项说法不够准确;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削弱贵族权力的态度。9.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A. 诸家思想日益趋同B. 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 儒学地位逐步提高D. 诸子认同民本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仁者无敌于天下”“一同天下”“一心定而王天下”“令行禁止于天下”表明各家纷纷阐述如何定“天下”,天下一统成为各家的共识,故B项正确;各家分别强调“仁
9、”“同”“心定”“令”,主张不同,故A项错误;儒家地位提高是在西汉,故C项排除;材料叙述了各家对定“天下”的看法,道家和法家不能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排除。10.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 从世官制到察举制C. 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D. 从分封制到郡国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的“社会政治大转型”是从秦国开始,发自商鞅,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依军功授爵,废除了贵族的世袭制度。汉初刘邦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而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最
10、终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王国问题最终解决于汉武帝,中国古代的贵族政治最终被官僚政治所代替。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度11.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曾分封异姓为王,并取得了将士用命、各地归附之效。汉朝建立后,“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这两种分封A. 是笼络权臣的需要B. 标准基本相同C. 是形势变化需要D. 目的完全一致【答案】C【解析】【详解】汉朝建立前后分封主体的不同,体现了刘邦根据形势变化而调整政策,即楚汉相争时期为拉拢人心,鼓舞将士而实行分封;汉朝建立后,认为有血缘关系的刘氏宗亲更有利于维系统治,因此选项C正
11、确;选项A是汉朝建立前政策,排除;根据前文分析可知,两次分封标准不同,排除B;两次分封目的不同,第一次分封是为确立统治,后一次是为巩固统治,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两次分封时的背景进行分析,由此可以得出分封制的调整是因形势变化而实施。12.后汉书王景传记载,公元65年,王景出任庐江(今合肥)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由此可推断A. 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B. 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C. 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D. 农业不是当地主要产业【答案】B【解析】【详解】公元65年,是东汉时期,从材料看,庐江地区的百姓不懂牛耕技术,农业生产发展缓慢,这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而此时
12、牛耕在北方已经很普遍了,由此可推断,在全国牛耕发展不平衡,故B正确;材料表明东汉时期庐江地区的百姓不懂牛耕技术,无法体现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排除A;材料反映庐江地区的百姓不懂牛耕技术,无法体现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排除C;“致地力有而食常不足”说明农业一直是当地主要产业,排除D。13.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 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 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父慈
13、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可知,族规是基于血缘关系,其直接作用是维护宗族关系及内部秩序,故A项正确;B、C两项不属于直接作用;材料未体现“家国一体”仅涉及“家”的层面,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14.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A. 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B. 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 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D.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答案】A【解析】“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说明“征发无度,税无定准”,故选
14、A;材料没有反映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排除D。15.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A.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特权政治B. 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C. 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D. 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答案】C【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官僚政治,不涉及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错误;中央高度
15、集权是官僚政治的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可知,官僚政治实质上是以国家或者人民利益为名义,随意侵夺人民权益,故C项正确;抓住材料“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可知与D项表述矛盾,故D项错误。16.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 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 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D.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
16、官吏”,可见因谣言而影响官吏升降的并非是全部,故A舆论只能影响官吏的“黜陟”,而不是决定,A错误;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不能说明监察体系臻于完备,排除B;西汉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确立,使其民本理念在政治领域中获得了重要地位,因此民间舆论的载体-歌谣自然成为政策取舍的重要参考,得到统治者的格外关注,故C正确;材料与选官无关,排除D。17.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A. 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B. 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C. 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D. 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
17、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打击,因此这一阶段政治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物质文明可以概括为恢宏与古朴,如长城、兵马俑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奠定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魏晋时期玄学开始流行,受到当时士人的追捧,因此这一阶段精神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经世与玄思;故D项正确。A项倾覆与再建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的特点不符,故错误。鼎盛与革新反映了宋明理学的特点,故B项错误。创新与再造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明的特点不符,C项错误。18.
18、“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材料反映出A.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 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 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 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答案】C【解析】据材料“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代封建政府赋税和百姓衣食之源在于农业,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
19、息“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可以正确理解该信息的含义,再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19.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有学者认为,从秦到清依次经历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其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商朝是内外服制,周是分封制;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汉承秦制”所以郡政阶段是指秦汉时期;东汉开始有州,唐为道州县三级,宋为路州县三级,故唐宋时期为州政阶段;元朝开创省制,明朝废除行省制
20、,清朝恢复行省制,故省政阶段是元朝、清朝时期;故可知排除ABD,所以选C。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各个朝代的地方管理制度。20.如以北宋初期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两宋之交的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价格上涨约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2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A. 纸币贬值加速B. 农民税负加重C. 土地兼并严重D. 自然经济解体【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可知宋代纸币是地方性货币,材料所述现象不可能出现纸币贬值加速,故A项排除;农民税负状况取决于国家的赋税政策,与物价的变化无关,故B项排除;由于涉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会成为获利的重要途
21、径,必然会引发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与题意时间信息不合,故D项排除。21.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影响是A. 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B. 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 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D.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末清初是海禁时期,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实际上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突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在台湾有势力;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与材料无关。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给出的
22、时间,材料给出的时间是明末清初,这个时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出海是要受到制裁的,所以这样的现象反映出的是对这一政策的突破。C、D选项看似没有问题,实际上没有反映出本题的实质。22.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由公民大会控制、执行的严格法律“陶片放逐法”。按照这一法律,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 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 资助大量贫穷公民C. 给外邦人以公民待遇D. 拒绝观看戏剧表演【答案】B【解析】【详解】“陶片放逐法”是指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最可能成为僭主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资助大量贫穷公民会增
23、加威胁雅典民主制度政治人物的力量,从而对雅典民主构成威胁,故B项正确;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不会对雅典民主构成威胁,故A项错误;在雅典外邦人不会享有公民待遇,故C项错误;拒绝观看戏剧表演不会对雅典民主构成威胁,故D项错误。23.韩非子曾对法的特点有个精辟概括:法固、法显、法一;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由此可见A. 两者法治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B. 中国古代法律更多的重视了私人法律权益C. 中华法系曾受益于罗马法系D. 商品经济发展是二者共同的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材料中韩非子强调了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体现了“以法治国”的思想;十二铜表法则突出了反对特权、
24、法律维护公民个人权益的思想;可见两者均体现了法治精神,各有侧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故选A。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现了国家即统治阶级的意志,故B项错误;C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战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古代中国法律思想突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崇尚“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十二铜表法的思想建立在罗马共和国平民斗争的基础之上,故D错误。24.西塞罗说,“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 自然法中蕴含
25、着理性的精神B. 自然法体现了公正的理念C. 自然法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D. 自然法是法律的指导原则【答案】C【解析】据材料“自然法为人神共有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自然法不会因为时间和地区的改变而改变,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故C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自然法的普适性,不是理性的精神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自然法公正理念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自然法是法律的指导原则,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人神共有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学生应
26、该有一定的材料理解和分析能力,据此即可分析出普适性和永恒性的观点,再大胆的排除其它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5.自殷周以来,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A. 社会功能逐渐减弱B. 政治功能趋向增强C. 主体呈平民化趋势D. 始终坚持儒学主导【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宗族制度变化的特点是逐渐削弱、民众化转强,政治功能减弱、社会功能转强,排除AB,C项正确。始终坚持儒学主导与先秦时期的“典型宗族制”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7、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衹和理智的体现”。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
28、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答案】(1)相同之处:以法治国
29、;都主张法的平等性和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统治。不同之处:韩非之法由君主制定,仍是人治,君主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亚氏之法由全体公民参与制定,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原因:韩非: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亚里士多德:对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反思;对柏拉图的“人治”观的批判;民主政治传统和法制观念影响深远。【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按照材料一和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二者均强调以法治国、二者均有平等思想,但韩非子的法治仍然是人治是独裁而亚里士多德法治是民主政治。(2)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背景要分别叙述,例如,韩非子的法治思想背景主要从经济方面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制度方面宗法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等多方面分析即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