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一轮人教新课标同步练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以下2题。1图中所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读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以下2题。3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降水减少C砍伐森林 D酸雨严重4两图现象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要素的稳
2、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以下2题。5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6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地理环境中的各要
3、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 B C D7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8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生物促进了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运动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的根本原因生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ABCD读下图,回答以下2题。9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与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对应的是()A动物绿色植物O2CO2B动物绿色植物CO2O2C绿色植
4、物动物CO2O2D绿色植物动物O2CO210此图可以说明()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生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A BC D近五十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小时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以下2题:1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 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B 生物物种减少 C 加剧土壤盐碱化 D 湖泊环境容量增大1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A 扩大水田面积 B 退耕还湖 C 加强中上游堤防 D 禁止在长江采沙1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在:A 各要素孤立存在并不断发展 B 各要
5、素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C 某一要素是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发改变 D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使其他要素改变14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15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气候干旱,降水少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 B C D 16每天人类都在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却基本稳定是因为:A 大气本身
6、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 B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D 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17热带雨林地区进行毁林造田,其结果是:A 局部地区气候得到改善 B 淋溶作用减轻,土壤腐殖质增多 C 加速地面径流,导致对土壤的侵蚀 D 获得肥沃的耕地,符合可持续发展二、填空题18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
7、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甲、乙两幅区域图。材料二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江汉平原宁夏平原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xx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3)试解析黄河在本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
8、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流程图中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2B3C4A5C6A7【解析】从图中关系不难看出,藏羚羊的存活率、数量与环境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平衡状态。答案为B。【答案】B8【解析】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9A10C11A 12B 13B 14B 15B 16C 17B 二、填空题18【解析】第(1)题,依据结构图中的因果关系:地势高气温低多冰川、冻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第(2
9、)题,地理环境各要素发展演化具有整体性。“牵一发”指的是其动力来源。第(3)题,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应从各要素的变化分别叙述。【答案】(1)自上而下分别是。(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19【解析】第(1)题,结合江汉平原、宁夏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填写。第(2)题,考查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3)题,图示黄河河段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河流流向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河流封冻首先发生在下游,而上游纬度较低春季融冰首先在此发生,碎冰顺河而下易在下游形成冰坝,产生凌汛。第(4)题,结合选项与题框图中相关内容的因果关系填写。【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水稻铁路沿线固沙植被的研究等(只要符合当地情况即可)(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洪涝灾害加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4)从上至下依次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