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8.89KB ,
资源ID:42267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26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上期高中2019级入学联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2、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民众拥有充裕的公共精神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主观条件。基本层次的公共精神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即公民对所属社会共同体公共利益的重视与保护;更高层次的公共精神体现在政治生活领域,是公民对所属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公共利益的忠诚与追求。这两个层次的公共精神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公共精神要求个体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公共事务。公共精神与个体的利益意识并不矛盾,公共精神倡导个体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并不是要抹去个体利益的独特性,而是要摒弃对个人利益判断的独占性,主张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要将个体提升到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得以满足的前提,重视个体对共同体应当

3、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公共精神的理念与狭隘的自私自利的观念是相对的,后者关注的仅仅是和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事务,如果参与这些事务能够给其带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直接利益,他们就会对这些事务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一旦公共事务涉及面广、影响人数众多,人们常常持“搭便车”的心理,企图通过其他人的参与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坐享其他人努力带来的好处。至于那些和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的公共事务,则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缺乏参与的热情和意愿。提升民众的公共精神,首要的策略是通过学校大力加强公共精神的理论教育。社会化过程贯穿于每个个体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但最重要的是前20年。学校是最为系统、最为有力的社会化

4、媒介,面对的对象也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可以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融入公共精神教育的内容,将其作为现代公民素养培育的重要面向。其次,政府作为民众公共精神培育的主导性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公共精神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延续和强化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成果。政府的宣传教育是通过制造一种强烈的情绪感召力来达到对公众的思想进行有意识引导的活动,实质上是通过引导公共舆论来塑造一种社会氛围,从而达到影响个体的目的。相对于以灌输方式为主的学校理论教育和以感召方式为主的政府宣传教育,现实的参与实践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公共精神教育形式,也是公共精神的生长点所在。公民气质的养成最终要在参与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

5、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政治上的美德实际上就和生活中的技艺一样,都是通过练习和不断的运用而积累起来的”。公共精神的培育以学校的理论教育和政府的宣传教育为前提,但通过外界导入的公共精神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只有在民众参与的自我实践锻炼中才能够得到巩固,也才能够将外在的规范性要求不断内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公共精神是一国民众道德素养的核心部分,民众具有充沛的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学校理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全民众关于公共精神内涵与价值的理性认知,政府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营造尊崇公共精神的浓郁氛围,民众自我实践教育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将公共精神理念内化与升华。三种公共精神教育的形式相互配合、协

6、同增益。(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7-27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治领域公共精神和社会领域公共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B.个人利益判断的独占性,决定了主张个人利益必然会损害社会共同体公共利益。C. “搭便车”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都是缺乏公共精神的体现。D.公共精神是道德素养之基,民众拥有公共精神,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能取得成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围绕“公共精神”展开论述,对公共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做了明确阐述。B.文章厘清了公共精神、个体利益和狭

7、隘的自私自利观念三者间的相互关系。C.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公共精神的策略,三种形式相互配合协同增益。D.文章的说理方式主要以道理论证为主,从辨析概念到提出对策,说理深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特定的个体对所属社会共同体行为规范的遵守、声誉的爱惜和责任的承担,应该属于基本层次的公共精神。B.公共精神的教育过程也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应贯穿于个体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但最重要的是前20年。C.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重点是公共精神基本意识与观念植入,学生进入社会后参与实践锻炼才能养成公民气质。D.政府宣传教育重在引导舆论,可以利用条幅、电子显示屏、网络媒体等形式宣扬公共精

8、神理念和相关典型事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图1中国:不同年龄段出生人数图2中国:劳动力数量与相对占比变化趋势(图1图2出自王辉、杨卿梱新中国70年人口变迁与老龄化挑战)材料二:我国已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世界各国也都定期开展人口普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开展人口普查,了解人

9、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国经济网2019年11月9日)材料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便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条件,从而形成高储蓄和高投资的宏观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的前40年间,凭借人口转变后的丰富人口红利,我

10、国发挥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在第一次人口红利消耗殆尽之际,我国即将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第二次人口红利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高投资回报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即生产单位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综合生产率,它的提高就是产业升级与生产力的发展)的重点将从提高劳动投入转向提高人力资本。第一次人口红利得益于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数亿具有基础教育水平的劳动者。第二次人口红利将受益于我国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长期、持续努力。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从2000年的42.

11、8和12.5提升至2019年的89.5、51.6。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规模将达3亿,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到2050年将达5亿。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群体。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石,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累积正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摘编自杨舸人才争夺战背后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2日)材料四:全面提升人口素质,需要深化同智能科教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主要是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改革招生考试制

12、度,拓宽招生渠道,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教学体制,适当增加智能教育科目,提高学生自主动脑、动手能力。把激发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探索更能激发专家学者发明创造积极性、有利于“冒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深化同精神文明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精神文明素质既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信仰、理念等,又包括诚实守信等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等法治素质,还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生态文明素质。当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建强宣教队伍,提升宣教质量,改进宣教方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

13、同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加强法治建设,凡是能够纳入法律规范的事务都应出台尽可能详尽的法律法规,以更有效地弘扬正气、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摘编自田雪原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0日“人民要论”)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50后到30后代际人口数量,呈波动起伏的态势,总体上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B.2020年起劳动力数量开始逐年减少,这与从90后开始出生人口逐年降低有关。C.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全面提升,需要以人口普查数据为重要依据。D.我国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长期发展,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到来的基础。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

14、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七次人口普查对于应对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研判我国未来人口形势,调整相关政策。B.50后至80后是代际人口出生的四个高峰期,加上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这才有了改革开放前四十年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发展。C.激发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探索更能激发专家学者发明创造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D.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石,这需要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同精神文明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可能出现的主要

15、变化及相关影响。(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垆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

16、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

17、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看人烧

18、大烟一样的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文开端写秋却从毫不相关的“抽烟”起

19、笔,体现了林氏闲谈体散文“随兴而起”的特点,足见其悠游的心境,以“烟” 之暖牵引出秋之况味。B.作者的情绪随着烟气的升腾而轻松自在,随着烟气的消失而消沉,人幻化为烟气,出离现实生活,进入另一审美的精神世界,谓之“出神”。C.这篇文章的笔调是闲适的,由平淡而逐渐纯厚,从沉静而闲适的遐想中过渡到秋天的意味,从静态的宁静中感到一种浑厚奔涌的秋天的气质。D.同是写秋,故都的秋善于借助典型物象来表现秋之意味,而秋天的况味不是借助典型物象,而是借助联想和比喻来表达对秋的感悟。8.概括作者笔下秋天独特的味道,并做简要分析。(6分)9.有人认为本文重在写秋景,有人认为本文重在写人生。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

20、内容说明你的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

21、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

22、自正。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注释:矰(zng):一种用丝绳系住用以射飞鸟的短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B.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C.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D.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

23、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的“里”与论语里仁中“里仁为美”的“里”都是居住之意。B.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尊敬,如孔子、孟子等。C.道家,诸子百家之一,老子、庄子是其代表人物,“道”是其最高概念。D. “家”是先秦时大夫统治的地方,即卿大夫的采地食邑,诸侯封地称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崇尚谦虚不张扬的德性。就像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德行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十分愚钝。B.老子的道德学问远超过常人。孔子在

24、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老子道德与学识的高深莫测,达到了非常人所能理解的高度。C.老子推崇“道”的思想学说。“道”就是一种虚无,是顺应自然,以无为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司马迁认为有关他的著作措辞微妙不易理解。D.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老庄申韩“四子”的合传,“四子”学术皆以“道德”为依归,而老子思想更见深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2)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丁督护歌 李白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

25、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注:乐府旧题,其声哀切。石芒砀(dng):形容又多又大的石头。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商贾描写不多,只一句,一句中只着了一个“饶”字,就写出了两岸商业之繁荣,商贾之多,富人生活之富。B. “吴牛”两句用典,既写出了月色的美丽动人,又衬托出船工劳动的艰辛,夜晚也像吴牛一样在累死累活地拉纤。C.五、六句写船工活累天气热,可连一口清水都喝不上,劳工的生活与商贾的生活判若泾渭,在对比中揭示主题。D.全诗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议论,运用比喻和夸张,采

26、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言近旨远,意蕴深厚。15.唐宋诗醇评此诗云:“落笔沉痛,含义深远,此李诗之近杜甫。”你同意此评价吗?为什么?(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鹃”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大多带有悲凄伤感的色彩,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2)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句子是:_,_?(3)使至塞上中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当下,人们越来越_异于他人的自己,“我就是我”成为一种正当合理的立场。这

27、种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必然导致社会有机体的_,呈现出个体化、原子化的迹象,单人火锅、单人电影、单人旅行等成为时尚。( )。毕竟,多元化、个体化与传统的宗族模式相悖,也与注重集体主义的组织原则不符。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个体化倾向,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固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群体交流的藩篱。越是多元化的时代,越是需要共处、共情、共生。在实现多元化时代的和合共生方面,教育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布了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提出七个教育宣言以勾勒2050年及以后的教育远景,其中之一便是要培养_的品质,让个人主义的自我文化成为过去。对于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青少年理应积极创造共同经验,参

28、与集体生活,从而在不远的未来承担起社会进步的责任。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接纳分化大有裨益乐于助人B.悦纳异化大有可为乐善好施C.接纳异化大有裨益乐善好施D.悦纳分化大有可为乐于助人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不至于如此。B.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社会不至于如此,这只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C.这只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不至于如此,有人可能会说。D.中国社会不至于如此,这只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有人可能会说。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9、(3分)A.对于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青少年理应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创造共同经验,从而在不远的未来承担起社会进步的责任。B.对于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青少年理应积极创造共同经验,参与集体生活,从而在不远的未来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C.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青少年理应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创造共同经验,从而在不远的未来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D.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青少年理应积极创造共同经验,参与集体生活,从而在不远的未来承担起社会进步的责任。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在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30、很多人工作、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这也就意味着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屏幕。但是,。首先,眼睛长时间看屏幕时,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损害视网膜。由于蓝光的能量比较高,可以透过眼睛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引发白内障等疾病;其次,电子屏幕的频闪会刺激眼睛;第三,看电子屏幕属于近距离用眼,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极易疲劳,更容易发展成近视。总而言之,经常面对电子屏幕的人群,如果不注意休息和控制时间,久而久之,眼睛就会逐渐发展成近视。21.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任意一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5分)一场疫情,让我深刻领悟了家国情怀;一场疫情,让我汲取了国人聚沙成塔的团结力量;一场疫情,

31、让我为之骄傲的“中国精神”传扬世界。这场战疫,我们受到震撼:爱国,不只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壮志,不只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爱国更是一种最美逆行。国家有难,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创历史成为奥运男子百米决赛赛场第一位亚洲本土选手。在此前的半决赛中他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速0.08秒背后,是他多年来漫长的磨炼。暨大体育学院院长彭国雄说:“过去有声音说亚洲选手百米不行,百米赛道是欧美选手的天下,而苏老师的

32、出现颠覆了这种声音。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科学训练方法,我们亚洲选手也是很厉害的。”苏炳添说:“人不要活在纪录里,要为破纪录而活。”被称为“苏神”的他,永远追求着更好的自己。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上期高中2019级入学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 C 2.B 3.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 B 5

33、.C6.(6分)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少子化严重;影响: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负担更重;劳动力数量及占比大幅度降低;影响: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消耗殆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数量及占比大幅度上升;影响: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高投资回报率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每点2分,其中变化1分,影响1分,答案相近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 D8.(6分)成熟。不再追求亮丽的色泽、华美的外表,色淡多黄,古色苍茏,显得宁静而沉稳。温和。不过于浓烈与惊艳,色泽清淡,味道温醇,意味淡远深长。厚重。有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古老、纯熟的韵味。(每点2分,要点和分析各占1分,大意相同则可得分,其他

34、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9.(6分)我认为重在写人生。理由:本文名为写秋,实则在领略人生“初秋”的况味。文章由抽烟时品味情绪的况味过渡到怀想秋天的意味,最后由“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升华到感悟人生初秋的韵味。以邓肯的名句作结,更是抒写对人生“初秋”的热爱和陶醉,显出达观清淡的人生态度。(表达看法1分,理由答上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理由合理即可,不可硬扣参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 B 11.A 12.C13.(10分)(1)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驾”译作“做官”1分,“蓬累而行”译作

35、“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1分,大意正确3分。)(2)庄子宣言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散”译作“宣言、宣传、弘扬”,1分。“放论”译作“纵意推论”,1分。“自然”译作“自然无为的道理”1分。大意正确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 B15.(6分)同意。(1分)这首诗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辛酸的河工拉纤图。(2分)该诗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2分)这首诗语调沉郁,一反李白平常明快、洒脱的风格,是一首风格沉郁的现实主义诗篇。(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36、,6分)16.(每空1分,6分)(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D 18.A 19.C20.(6分)长时间看屏幕对眼睛危害很大 对其造成光学伤害 视力就会下降(每点2分,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21.(5分)示例一: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开头连用三个“一场疫情”,构成排比,表达了对中国抗疫的深刻领悟和感动(2分)。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加强节奏感,感召力强(2分)。示例二: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1分)。引

37、用了两句诗词,阐述了爱国的内涵,为最美逆行也是爱国做铺垫(2分)。使用引用的修辞手法,使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2分)。(任意答出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即可。)四、写作(60分)22.作文评分参考细则:起评分45分。评分等级:一类文:52分以上,立意正确,内容深刻,结构清晰,有文采,书写好。二类文:4851分,立意正确,内容深刻,结构清晰,书写好。三类文:4547分,立意正确,内容具体,结构较为清晰,书写较好。四类文:3644分,立意较正确,内容不太具体,结构不太清晰,书写一般。五类文:35分以下,立意错误,内容一般,结构较乱,书写差。扣分项:无标题扣2分;字数不足,每少五十个字扣一分,字数严重不足者

38、还应降等扣分。审题立意要注意两个结合,一是结合自身,二是结合材料,结合点在“理想和发展”。立意可以是:要永远追求更好的自己、追求理想必须接受磨炼、自身努力和科学的训练是成长的两翼、相信自己勇于挑战。解析:1.C A项逻辑上判断应该是“社会领域的公共精神是政治领域公共精神形成的基础”。B项强加逻辑,且“公共精神与个体的利益意识并不矛盾”。D项太绝对,原文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关系。2.B 错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原文应该是厘清了“公共精神与个体的利益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理念与狭隘的自私自利的观念”之间的关系。3.C 据原文“现实的参与实践”和“公民气质的养成最终要在参与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可知,

39、学生在校也可在实践锻炼中涵养公民气质,公民气质是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而非在实践锻炼中才能养成。4.B “逐年降低”错。5.C “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错误,原文表述为“把激发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重要目标”不能理解为“首要任务”。7.D “秋天的况味不是借助典型物象”错,该文也借助了典型物象如“烟、酒、用慢火炖猪肉、鸦片、徐娘半老的风韵、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用了半世的书桌、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等。11.A 文中的“里”是古代户籍管理的一级组织,如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二十五家为一里)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

40、里,里有司。”(五十家为一里)。和“里仁为美”的“里”意思不一样。12.C “所以司马迁认为有关他的著作措辞微妙不易理解”错,据原文应该是“老子的著作措辞微妙不易理解”而非“关于他的著作”。14.B 此典既写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又含蓄地告诉人们,船工也像吴牛一样在累死累活地拉纤。17.D 第一组,接纳: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采纳。悦纳:欣然接纳。根据语境“人们越来越_异于他人的自己”,应选“悦纳”。第二组,分化:性质相同的事物变成性质不同的事物或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异化: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哲学上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此

41、处根据语境“这种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必然导致社会有机体的”,应选“分化”。第三组,大有可为: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大有裨益:很有益处。此处语境强调教育可以做很多事情,应选“大有可为”。第四组,乐善好施:乐于行善,喜欢施舍。乐于助人:以帮助别人为乐。根据语境修饰“品质”,应选“乐于助人”。18.A “这只是”句与前文内容照应,“中国社会不至于如此”与后文内容衔接。19.C 原句有三处错误。“对于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青少年”搭配不当,青少年应该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而不是“对于社会中坚力量的后备军”。“承担起社会进步的责任”成分残缺,应改为“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创造共同经验,

42、参与集体生活”语序不当,“创造共同经验”与“参与集体生活”顺序颠倒,不合逻辑,应先“参与集体生活”再“创造共同经验”。文言翻译: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

43、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

44、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印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太史公说:老子推崇的“道”,虚无,顺应自然,以无所作为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他写的书很多措辞微妙不易理解。庄子宣演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勤奋自勉,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绝少施恩。都原始于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