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届高三第七次周考文综试题一、 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血缘关系决定贫富差距 B.分封制度打破墓葬等级C.宗法关系主导墓葬规制 D.墓葬体制影响宗法制度25.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出 处铭 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
2、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B. 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D. 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26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据此推断A.法医学决定了科技的进步 B.民族交流有利于医学发展C.理学推动医学体系的构建 D.当时中国医学已高度发达27洪武年间,大
3、臣的奏章由朱元璋亲阅;永乐时,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A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 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C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 D.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28.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天津机器局,“中外匠役量才给值”。这表明A.技术是工资高低的决定因素 B.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一些变动C.生产管理仍旧保留封建色彩 D.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29.下面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 投资来源清政府的对外借款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清政府的独立投资官商合办投资
4、里程(千米)4171.22746.11042.41042.4占总里程的比重46.3%30.5%11.5%11.5%A.辛亥革命推动铁路大发展 B.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列强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 D.清政府新政收回筑路权 30.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这说明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B.咨议局议员发挥民意代表作用C.清政府被迫迎合了民主潮流 D.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 31.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分两步。第一
5、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完成了中国话的第一次飞跃 B.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实现了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32.“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兄弟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是创作于1937年的抗战歌曲。不久,歌词中“二十九军的兄弟们”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A.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化解 B.全民族抗战已成为社会共识C.二十九军成为抗战楷模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3.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
6、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要在活动中实现合法化,仪式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生政权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34.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50年代 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有所缓和 B.中西方间交流频繁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35.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这种“摘帽”现象反映了A
7、.私营企业的投机性强 B.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C.私营企业的逐步衰落 D.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氏族的称号。而氏则出现于后来的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是古代贵族特有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贱民和奴隶才获得了“姓氏”。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祖根于河南鲁山,后代以刘为姓,此为刘姓主源。春秋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于刘邑,号刘康公,其后以刘为姓。西汉初年,刘氏子孙分封各地,形成望族;“娄敬劝高祖都关中赐姓刘氏”;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
8、子孙皆姓刘。北魏孝文帝时,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姓。 摘编自陈建魁中国姓氏文化材料二 洪秀全称王后,在其长子“天贵”的名字后加了一个“福”字,希望其永保社稷、代代为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被视作“封建”传统的“字”、“号”遭到摒弃,人们纷纷响应“一名主义”。文学经典也常作为取名的来源,如“林徽因”,取自诗经“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新中国成立后,不少人用“斯、基、娅、莎” 等俄文音译字为孩子起名,“卫国”、“跃进”、“忠红”等名字屡见不鲜;改革开放后,除“丽娜”、“杰克”等洋名不断涌现以外,更多的人给名字赋以文化意蕴,如“勇、伟、超、倩、颖”等;一些用字逐渐演变成男女通用字,如:鑫、晓、洁、聪
9、、亮等;四字非复姓名字出现,极大地减少了重名率,也进一步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特立独行的时代特征。 摘编自张军红从姓名用字透析20世纪以来国民思想变迁材料三 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从遗传学角度来说,许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因此形成了“同姓不婚”的现象。姓氏起着明血缘、追溯源、连宗连支的纽带作用。修族谱、建祠堂、扶贫济困、互助守望,增进了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海外华侨纷纷寻根认祖、捐资助学、兴办实业,投身家乡经济文化建设。近年来,海峡两岸多次共同举办祭祀黄帝、炎帝的相关庆典活动。 摘编自肖锐论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意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贱民和奴
10、隶获得姓氏”的原因;分析“刘姓”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12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人取名的特点。(6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姓氏文化的社会价值。(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宋代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制茶业和制瓷业成为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海船载重大大增加,政府规定只许“自广州路入贡,更不得于西番出入。”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海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地扩及欧洲、中东、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地。市舶司的税收收入到南宋时已达到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重心从广州
11、转移到上海。新式工厂制度带来了高效率,外资保险公司、批发公司、期货交易等新型组织形式和交易手段,提高了上海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使得其他区域的交易市场向上海转移。租界内的社会风尚以及中外商人的活动摆脱了中国传统政策的约束,促进了资本的流入及各类近代企业的兴办。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苏贸易从1950年的5.2亿卢布发展到1959年的18.49亿卢布,占整个中国对外贸易额的70%左右。1970年中苏贸易下降到4190万卢布,相当于高峰时代的2.5%,仅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苏联对外贸易额的0.2%。进入80年代,双方贸易额不断增加,1986年达到18.2亿卢布,创造了自196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12、。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0年间,我国对外贸易额由281.4亿元上升到1154.4亿美元;1990-2000年间,上升至4742.9亿美元;2000-2010年间,上升至29727.62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已位居全球第二位,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出口商品在粮食、衣服鞋帽,矿产品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运输、电子电力、化工、药品等。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等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时期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与对外贸易”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
13、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唐代对地方监察体制进行改革。贞观时期扩大监察御史人数、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为十五道,于各道设采访使长驻地方,后逐渐与地方官融为一体,成为中央派出的、州之上、道一级的监察官,道从此成为真正的监察区。监察官员多选用科举士子中的佼佼者担任。玄宗时,大多出自京官高品及地方长官;肃宗时“中书门下”直接负责录用御史台人员。职责方面,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最后,司法监察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察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
14、外,武德律、贞观律等都有针对各级监察官员违法行为的具体律文,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会作出明确的指示。 摘编自肖光伟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1)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地方监察制度改革的特点。(8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地方监察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陈鹤琴,浙江上虞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为中国教育界的四位圣人,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1914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原本打算学医的他认为要挽救病弱的中国,必须从教育人做起,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教育
15、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留美期间,他主攻教育学与心理学,尤为关注西方的幼儿教育,1919年,学成回国后发现当时的南京基本上是完全西化的教会幼儿园,没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经他不断呼吁与努力,在南京连续创办5所实验学校和幼稚园。1927年2月,与陶行知、张宗麟一同发起中国最早的儿童教育团体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幼稚教育并任主编。后又创办中国最早的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1938年初,开展难民教育,开办难民、难童学校。在此期间,针对当时中国死板的、脱离实践的学前教育现状,他提出了以活泼的、有生气的、注重科学实践为核心的“活教育”理论。 摘编自陈鹤琴全集(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鹤琴幼教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鹤琴在幼教领域的贡献。(7分)第七次周考文综选择题答案历史:24-28 CACDB 2933 CBDBA 3435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