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1.35MB ,
资源ID:42223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223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导学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限时检测:第8单元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导学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限时检测:第8单元第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限时检测A组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解析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不需要形成和释放突触小泡,速度较化学突触快,A正确;兴奋在化学突触传递都是单向的,但是

2、在电突触中的因为是通道起作用,故可能是双向的,B错误;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被有关,D正确。答案B2(2016抚顺模拟)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下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解析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该收缩不是反射活动

3、,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答案B3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需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解析兴奋从轴突传到细胞体可发生在一个神经元内,也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间,若发生在同一神经元内,则不需要通过突触。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很多,其化学本质也有多种,如氨基酸类、肽类等。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答案B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

4、说法正确的是A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解析A正确,乙图中是突触后膜,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是大分子),神经递质释放是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的,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由于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导,即图中的C到D,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增强;C错误,在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不能从E传递到F;D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导(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下一个

5、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即图中的C到D,刺激C处,A、D点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但是不是同时检测到,因为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突触上(C到D)是化学信号,电信号比化学信号传导快,即A比D点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答案A5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D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能会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解析有糖蛋白的一侧为膜外侧,则侧为细胞膜外侧,侧为细胞膜内侧,故A错误。脂质分子

6、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B(磷脂双分子层)密切相关,故B错误。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被释放依靠胞吐作用,故C错误。答案D6(2015安阳模拟)在运动或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ABC D解析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正常,受伤部位是腰部,不可能损伤右下肢运动的效应器,因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的受损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脊髓内的神经中枢。答案A7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少B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的反应C

7、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属于反射D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四个突触,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解析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时将神经递质胞吐到突触间隙中,因此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加,A错误;为感受器,能接受一定的刺激,而不是各种刺激,B错误;反射活动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因此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C错误;由图可知,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四个突触,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因此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正确。答案D8(2016广州一模)下面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

8、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由图示知,Ca2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故瞬间增大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故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中神经递质只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Na进入突触后膜,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过程表示神经递质重吸收进入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答案C9如图为某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连接结构与突触结构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感受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9、中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肌肉中有3个,神经中枢中有3个C刺激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D可以接受到来自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解析图中为感受器,和表示传入神经,表示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表示传出神经,表示传出神经末梢。分析图示可知,与肌肉的连接部位可看作突触,表示感受器,不以突触结构的形式与肌肉相连。刺激能引起肌肉收缩,但是刺激时,需考虑来自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因此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答案B10(新题快递)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

10、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A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B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动作电位解析有机磷对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没有影响,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进入突触间隙;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而持续刺激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导致动作电位无法形成,在a处给予刺激,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会产生神经冲动,b处没有电信号的作用,不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

11、c处)也不会产生动作电位。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3分)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_,若物质a是唾液淀粉酶,其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_(填图中序号)。(2)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_(填“膜内”或“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次。(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_结合。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和_。解析(

12、1)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效应器。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8、内质网7和高尔基体3。(2)若刺激M点,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使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神经细胞A神经细胞B,故电流表将偏转1次。(3)当兴奋抵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马上被分解,但有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

13、交流的功能。答案(1)效应器8、7、3(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1(3)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13分)(原创改编题)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如下实例,当一只脚受到有害刺激,马上引起腿部屈反射,同时还会引起对侧腿部产生伸反射,这是因为另一条腿同时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图2为图1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表示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元的_(填“轴突”或“树突”),兴奋在此以_的形式传导。(2)图中左腿和右腿多种反射活动的发生,结构基础除感受器相同外,还有_也相同。作用于足部皮肤的有害刺激激活传入神经,冲动传到同侧中间神经元,

14、进而引起同侧的屈肌_而伸肌_(填“收缩”或“舒张”),另一侧的这对拮抗肌则相反;作用于屈肌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引起_离子内流(填“钠”或“氯”)。(3)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_(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_。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2中A表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其末梢与中间神经元通过突触结构相连。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2)图中左腿和右腿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都相同。作用于足部皮肤的有害刺激激活传入神经,冲动传到同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同侧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另一侧的这对拮抗肌则相反作用于屈肌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

15、正。(3)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答案(1)传入轴突电信号(神经冲动)(2)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收缩舒张钠(3)单向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3(14分)下图是钙离子参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类似于突触结构)兴奋传递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使轴突末梢膜中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进入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将内含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

16、离子通过。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当前膜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_。(2)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一般血管壁收缩时,血压升高;血管壁松弛,阻力减小,血压降低。氨氯地平是一种钙拮抗剂(也叫钙通道阻滞剂)可治疗高血压,据题意分析氨氯地平的作用机理是_。(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将乙酰胆碱受体当成抗原,使_被激活增殖、分化成_,从而分泌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当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时,乙酰胆碱受体不能与乙酰胆碱结合,最终导致_信号到_信号的转换过程受阻。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重度患者的常用方法

17、是切除胸腺,其目的是抑制T细胞发育成熟,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应答。(4)已知某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使肌肉不能正常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机理。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略).实验步骤:步骤一:将浸泡于生理盐水中的神经肌肉接头标本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用一定浓度的该毒素处理。步骤二:用电极分别对A、B两组材料在如图处刺激后,用相应仪器在如图处测膜电位变化及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变化,同时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实验结果结论组别处电位变化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变化肌肉收缩情况结论(毒素作用机理)A组有变化有变化肌肉收缩受

18、刺激后前膜释放递质,后膜兴奋,肌肉收缩B组有变化a_肌肉松弛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变化有变化肌肉松弛毒素可能影响了b_有变化有变化肌肉持续收缩毒素可能影响了c_解析(1)当前膜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后膜受到刺激,Na通道打开,Na内流,使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2)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与钙离子通道结合后,就阻止了钙离子进入细胞,使血管松弛,阻力减小,血压降低,从而起到治疗高血压的作用。(3)抗原刺激机体时,能激活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当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时,乙酰胆碱受体不能与乙酰胆碱结合,最终导致化学信号到电

19、信号的转换过程受阻。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重度患者的常用方法是切除胸腺,其目的是抑制T细胞发育成熟,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应答。(4)用一定浓度的该毒素处理后,如果处电位有变化,突触间隙递质浓度无变化,观察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则说明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的释放;如果处电位有变化,突触间隙递质浓度有变化,观察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则说明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如果处电位有变化,突触间隙递质浓度有变化,观察肌肉持续收缩,则说明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及时分解。答案(1)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只要写出钠离子内流即可)(2)钙离子拮抗剂与钙离子通道结合后,就阻止了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

20、使血管松弛,阻力减小,血压降低。(3)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化学电体液(4)a无变化b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c神经递质的及时分解限时检测B组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5衡水月考)下图为各级中枢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的相关中枢是,婴儿经常尿床的相关中枢是B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C某人因撞击损伤了部位可导致呼吸骤停D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和中的某些中枢解析图中分别为下丘脑、脑干、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的相关中枢在大脑皮层,婴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对脊髓的

21、排尿中枢控制力弱,A错误;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B正确;脑干中有呼吸中枢,C正确;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能支配、和中的某些神经中枢,D正确。答案A2(2016淮安模拟)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香草酸受体位于突触后膜B辣椒素可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导致Na内流C上述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疼痛解析香草酸受体位于感觉神经末梢的细胞膜上,感觉

22、神经末梢的细胞膜不属于突触后膜。由题意可知,辣椒素可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导致Na内流产生神经冲动,进而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形成热觉、痛觉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由于高温也能刺激香草酸受体,因此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疼痛。答案A3(原创改编题)如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降低B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b、C图甲、乙、丙中c、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侧D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解析c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所以若将离

23、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则Na内流量增多,甲图的c点将提高,A错误;神经纤维受刺激时,Na内流,所以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a、,B错误;图甲、乙、丙中c、点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整个细胞膜外侧钠离子仍高于细胞膜内侧,C正确;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膜蛋白协助,D错误。答案C4图甲为所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C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S处电极

24、移植膜外,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解析电位变化表示产生动作电位,对应于Q点的兴奋,A错误;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说明恢复静息电位,因此,Q处有K外流,B错误;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所以其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不论S处电极在膜外还是膜内,电表的指针都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答案C5下面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膜处于bc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ATPB轴突膜处于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

25、向相同D适当降低膜外侧Na浓度,c点上移解析图中bc段处于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图中ce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过程中钾离子大量外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适当降低膜外侧Na浓度,受刺激时Na内流减少,引发的动作电位较小,c点下移。答案B6甲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感受器在伸肌中,效应器在伸肌和屈肌中B刺激甲图中的或点,在a处均可以发生如乙图所示的电位变化C甲图中在神经与肌

26、肉之间,也具有类似b处的突触D乙图中给予刺激后,123的变化主要由Na内流引起,345主要由K外流引起解析根据甲图中b处突触的形状,可判断a点所处的神经为传入神经,b点之后的两条神经为传出神经;传出神经与效应器相连,图中的两条传出神经分别与伸肌和屈肌相连,所以在伸肌和屈肌中都具有效应器,A正确。由于在甲图中b处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点在a点检测不到如乙图所示的电位变化,B错误。突触不仅存在于神经元之间,在神经元和肌细胞等可兴奋细胞之间(如传出神经和屈肌或伸肌之间)也存在,C正确。乙图中123属于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主要由Na内流引起,345属于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主要由K外流引起,

27、D正确。答案B7(2015浙江五校联考)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末梢直接构成的B在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C运动性失语症的有关中枢是人类特有的D仅靠一个神经细胞不可能完成反射解析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言语区有关。答案A8(2015合肥检测)下列哪项检测方法可以测定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解析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

28、示C选项电流表的一极放置在膜外,一极放置在膜内,符合测定标准。答案C9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垂体ABC D解析“植物人“要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和正常体温,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此外,垂体还可以调节很多内分泌腺的活动来调节生命活动。答案C10下列关于学习与记忆的描述,错误的是A学习与记忆是两个不同又密切相关的神经活动过程B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C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D长期记忆一定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学习与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所以A正确;遗

29、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B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C正确;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且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因此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3分)将刚刚离体的神经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给予适宜刺激,膜两侧出现的电位变化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突触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a表示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刺激时的静息电位,此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主要对_有通透性,造成该离子_(外流、内流)。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_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

30、2)图甲中bc段Na进细胞_(需要、不需要)能量。cd段Na十出细胞_(需要、不需要)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则c点高度_(不变、增加、降低)。(3)乙图中是_,其化学本质是_,当与特异性结合,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神经冲动。如果向中注射某种物质后,突触后膜无电位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_,二是_。解析(1)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2)动作电位产生阶段Na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内流,不消耗能量;cd段Na十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消耗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Na内流的量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即c点高度降低。(3)图乙的受体、神经递质、突

31、触后膜、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的一次神经冲动,可从受体、递质两个角度分析“某种物质”可能的作用机制。答案(1)K外流Na(2)不需要需要降低(3)特异性受体蛋白质(或糖蛋白)该物质与结合阻碍了与的结合(或该物质破坏了的结构)该物质将分解12(13分)如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为反射弧上位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刺激图中位点A,该处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_,这种变化主要与_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_(选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2)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A和B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

32、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_。(3)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_的调控。解析(1)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种变化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刺激A点,虽然效应器做了相应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故而不能称为反射活动。(3)从图中信息可知,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答案(1)由负变正钠不能(2)刺激A点,测量B点有电位变化;再刺激B点,测量A点没有电位变化,说

33、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3)脊髓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13(14分)(2016南通调研)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递质释放减少,使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图甲中AD表示相应神经元,构成突触;图乙表示相关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在神经元D上所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情况。分析回答:(1)图甲中结构称为_,结构处的液体为_。(2)在图甲箭头处给予一次适宜的刺激,则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此兴奋可传导到神经元D,但不能由神经元D传导到神经元C,这是因为_ _。(3)从图乙可知,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比单独刺激神经元

34、C在神经元D微电极处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峰值低,这是由于_ _。(4)若同时刺激A和C,绘制出微电极测得的电位变化曲线。解析(1)甲图中为突触前膜,为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为突触后膜。(2)在神经纤维上给予适宜刺激,受刺激部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最后再恢复为静息电位,在这一过程中,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由图乙可知,神经元A、C构成的突触为兴奋性突触,神经元B构成的突触为抑制性突触。由于神经元B兴奋,使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因此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比单独刺激神经元C在神经元D微电极测得膜内电位变化峰值低。(4)神经冲动是以全或无方式(没有中间状态)不衰减地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即只要给予神经纤维阈上强度的适宜刺激,便可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但增大刺激强度,并不能改变动作电位的电位峰值;即同时刺激A和C和单独刺激A或C所产生的电位变化相同。答案(1)突触后膜组织液(2)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元B兴奋,使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4)如下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