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两种最基本的河流地貌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分布。 .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时期(或部位)作用过程地貌类型侵蚀地貌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型谷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展宽,呈“U”型堆积地貌山前泥沙堆积洪(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入海口的海滨地区三角洲二.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流对聚落规模的影
2、响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合作探究:一、河流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方向向河流源头垂直于地面垂直于两侧河岸对河谷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特别提醒流水侵蚀在不同河段的表现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在不同河段其表现不同。图文表示如下:二、河流堆积地貌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洪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个洪
3、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三、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区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状
4、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多呈条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呈明显的条带状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河运和海运带状、团状【思维拓展】河流与聚落的形成河流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河流流域内有众多的聚落分布。聚落多形成于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如上海等城市;两河流的交汇处,如武汉、重庆等城市;河运的起止点,如赣州等城市。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溯源侵
5、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答案: B2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 B C D答案:A读“某区域图”,回答35题:3.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 AV型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4.下面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5.以下为沿ab线的河床横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答案3.B4.D5.A6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 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D我国青藏
6、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答案:A二、综合题7.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 ,成因是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 _ ,原因是 _ 答案 (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2)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3)2009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沿河、沿海岸分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