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
2、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成都总府路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
3、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摘编自“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材料二:地摊经济指通过摆地摊获得生活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势,以前,流动商贩
4、占道经营一直受城市有关行政部门严监管,因其常存在影响城市市容等问题。2020年,为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示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据有关新动态,目前全国各地区针对地摊经济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规范。随着地摊经济有序发展,同时零售巨头纷纷加入,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电商巨头纷纷加入,先后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6月2日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除购,预计该计划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和百万家地摊。5月2
5、6日美团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出消费券通过引流为小店增收,美团到店综合业务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商家开展“安心消费月”计划,为复工复产小店提供流量扶持,美团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了累计209个额度的优惠利率扶持贷款,外卖新开的用户还可获得一个月免息贷款。5月29日,阿里巴巴发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在1688网站推出“地摊批发专区”,并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阿里1688将全部通过工程直供的“新批发”模式触达“摊主”。(摘编自京东苏宁美团等企业助力地摊经济扶持计划)材料三:当前“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
6、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这是清醒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无论摆摊设点还是社区环境,都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关乎市民良好体验。无论扰民现象还是交通拥堵看似不是大事,却都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治理须下足绣花针般的功夫。当城市治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让城市的“主动脉”通畅、“毛细血管”发
7、达,各个“器官组织”都能听“脑”指挥,这样的城市显然更宜居,更有舒适度。“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其利弊得失,须细加研判。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近日,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这是值得各地借鉴的。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摘编自央视热评:“地摊经济
8、”不能哄而起)1. 对材料一“地摊经济”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地摊经济的“三低”,让它是有了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等独特优势。B. 地摊经济如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是最能体现人间烟火味,最能安抚凡人心的经济。C. 不应让管理顾虑拖累“保民生”,事实证明,有序放开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保障就业,还有助于复工。D. 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因其体现得是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因此成了著名的打卡“地标”。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B. 地摊经济不能从根本上保民生保
9、就业,在疫情冲击下,唯一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C. 京东、美团、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响应政策号召,扶持地摊经济,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D. 文明办不将占道经营等作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为地摊经济松了绑,但并不意味地摊经济可一放了之。3. 材料三中,不能支撑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A.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B. 北京市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消费季”,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且每个月都有各类消费节。C. 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D. 城市治理
10、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4. 材料一和材料三论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分别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并各举一例并分析。【答案】1. C 2. D 3. B 4. 材料一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列举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等证明国际范儿与烟火气并行不悖,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的观点。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如把“城市治理”比作“烹小鲜”,说明城市治理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A项,“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等独特优势”曲解文意。原文说“地摊经济的三
11、低特质”,可见“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是“三低”特质,不是优势。B项,“地摊经济是最能体现人间烟火味,最能安抚凡人心的经济”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不能说明“地摊经济是最能体现人间烟火味,最能安抚凡人心的经济”。D项,“世界各地因此成了著名的打卡地标”扩大范围。原文是“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项,“柴米油盐酱醋茶取代琴棋书画诗酒花成为最基本的民生考量”错。原文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
12、的民生考量”。B项,“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错。材料三说的是“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在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方面加大力度”。所以,原文说的是“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而选项说成是“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C项,“响应政策号召”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同时零售巨头纷纷加入,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转型升级”,说零售巨头加入地摊经济并推出了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并没有说他们的举动是响应政策号召;“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和无息赊购”与原文不符,据“京东发布了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组织超500亿的货源,并提供数亿
13、元进货补贴。新路通还联合京东数科为每个小店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可知,“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的是京东,“提供最高10万元的无息赊购”的是新路通和联合京东数科,并不是选项说的多家电商“分别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或无息赊购”。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梁思成先生的观点。原文说“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由此可知,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是要科学管理城市,ACD均符合,B项是
14、说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如何保民生保就业”,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共有5段,其中第2、3段是论证的重点。第2段“成都前段时间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从国内角度,以成都地摊经济为例,举例论证地摊经济是“人间烟火味”;第3段“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从国际角度,列举泰国清
15、迈的周末集市、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等证明国际范儿与烟火气并行不悖的观点。据此可知材料一主要论述的是国际范儿与烟火气并行不悖,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材料三共有2段,第1段提出问题,第2段是重点,着手解决问题,第2段段首句“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首先亮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了“蚕食”“地摊地图”“主动脉”“毛细血管”“器官组织”“脑”等一系列的比喻论证,使论证形象、生动。据此可知,材料三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说明城市治理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雪峰之树田瑛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准确地说,这是一棵马尾松,通过一
16、个简单的认领仪式,彼此互为化身。一生中去过无数地方,与会、采风或旅游,无非见证一些大同小异的风景。唯这次与往常不同,湖南雷峰山给了我惊喜,以自然的名义邀我入伙。我不再是过客,从此作为山的一员或森林的一部分而存在,与万物同生共长。另一个我不管走到哪里,经历什么人间风雨,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棵树,一棵负有使命的雪峰之松,雪峰山是树的王国,它演绎了一部树的历史。在别处,古树参天也许只是昔日景观,在这里却是现实。我的记忆深处,始终保留着森林无边的印象。老家在湘西北的另一处大山,小时候,跟随大人出山去镇上赶场,就要经过一大片林子。路在密匝匝的树木间蜿蜒,再大的晴天也不见阳光,阴森得可怕。后来,成片的大树倒
17、下,劈成柴火,制成木料,运出大山。山头秃顶了,并且这一光秃秃的景象一直向远处延伸。雪峰山却是个例外。聚居在此的花瑶人视树为神,每年举行祭树神仪式,在族人心里播撒一遍敬畏的种子。尤其对于初临现场的孩童,其灵魂洗礼不言而喻。当他们面朝山林而跪,懵懂的心智便从那一刻开启,想象着自己是林中的一棵大树并照此生长,将来就像树一样顶天立地了。捍卫山林是每个人的职责,他们不甘落后,手持拿得动的家伙冲在前面,成功阻止了砍伐,保住了森林。雪峰山堪称人树合一之地。人即树,树即人,树在人的敬仰中默默生长,又荫庇人世代繁衍。树是不会辜负人类的,它给予的滋养始终如一,既给了瑶寨一片遮天绿荫,又使雪峰山的一片肺叶保存究好。
18、如果时光倒回至更早的年头,雪峰山的树和子民既承受过深重国难,又为国争得了举世荣光。在著名的湘西会战中,侵华日军的铁蹄止步于雪峰山,受降纪念坊就在不远处的芷江城。当时战事惨烈,弹坑遍地,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拦腰折断,但它们像顽强的雪峰山人一样没有倒下,残存的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还原为一片新的密林。沅水滔滔。这支由雪峰山脉的飞瀑、流泉汇聚而成的水系,流经之处,人杰地灵。无论土生土长者还是外来者,只要接上雪峰山的气,都将成长为参天大树。2000多年前,屈原在观摩学习沅水流域大型巫、道祭祀的基础上,创作了九歌。千年之后,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谪龙标尉,在雪峰山西麓的黔城创建龙标书院。又过千年,“睁眼看世
19、界”的先驱、近代思想家魏源在雪峰山主峰白马山麓的腹地一马前镇诞生。还有一位从雪峰山走出的出版家舒新城,主编辞海,影响深远。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雪峰山下出现了一块实验田,它的主人便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今,已经九旬高龄的他,为圆粮食更加高产之梦,依然奔波在田间和世界各地。我们则是后来者,是来共赴一个“与树结缘”的约会。本是一群书生,却硬要给雪峰山添一抹翠色,营造一片别样的文学之林大家齐聚于雪峰山,几乎在同一时刻彻底改变了身份,各自成为了一棵树。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现在一概“枝干虬扎”,若再回到书斋伏案写作,笔力便具有了从未有过的坚硬与苍劲,那定然是树神附体所致。诸多树种,主人偏
20、偏挑选了马尾松给我们认领。这恰好是我最熟悉的树种,熟悉到一眼能认出它来,与我比肩齐高,分明就是我儿时的一个伙伴。马尾松又叫枞树,用途广泛,它几乎贯穿了我的童年,童年的全部快乐与辛酸都和它分不开。每次钻进枞树林,必有所求,也必有所获,我曾爬上数丈高的树巅,斫下枯桠作柴火;在枞菌生长的季节,一大清早背着背笼去捡菌子,那是一家人上好的食材。枞菌难以人工培植,所以稀有珍贵也在情理之中。枞树还注定了我与音乐的某种缘分,最早接触或者说最喜欢的乐器是二胡,但那时的家境决定我不可能花钱购买,只能动手自制,其松香便是取自枞树青脂。二胡一旦拉响,隐约能听到松涛合鸣。对于山民来说,枞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燃烧照明。将
21、溢满松脂的树蔸劈开,肢解成碎块,当地人叫枞膏油。在没有电甚至缺少煤油的年代,松明便是照亮山寨夜晚的唯一灯具、火炬,又或光明的源泉。然而,这一切已成过往。昔日的故乡少年一旦走出,再难找到回家的路。曾经长满马尾松的地方早就物是人非,那个在此留下辛酸与快乐的人也近垂暮,他和马尾松的故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还有我们。不仅仅是我们,我们只是这片文学林的拓荒者,雪峰山期待着更多人加入,相信一定会有真正蔚然成林的那一天(选自2020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来雪峰山参加了一个“与树结缘”的活动,认领了一棵马尾松,由此生
22、发出诸多感慨,这是本文创作的缘起。B. 认领雪峰山之树后,作者说自己也成为了一棵树,非常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于树木、对于大自然的敬重和亲近感。C. 聚居于雪峰山的花瑶人视树为神,貌似落后的行为中恰恰体现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先进理念。D. 在惨烈的湘西会战中,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摧折,但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象征了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文章起笔巧妙,既点明文章的题目,又形成一定的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中的“他”和“我”在两种人称之间
23、自然切换,体现了作者展望未来和立足现在两种不同的视角。C. “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在一概枝干虬扎”运用比喻,形象地赞美了雪峰山给予“我们”创作上的坚硬和苍劲。D. “他和马尾松的故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中的“版本”本是图书出版专用词,作者将其用于人和树的故事,非常新奇也非常贴切。7. 文中有两处写到“我”童年的经历,分别有什么作用?8. 分析概括文章以“雪峰之树”为标题的用意。【答案】5. C 6. B 7. 第一处写“我”的老家由当年的树木茂密变为后来的山头秃顶,反衬雪峰山古树参天的景象,赞扬了花瑶人保护自然环境的美好行为。第二处写儿时的“我”与马尾松的不解之缘和诸多往事,正衬今
24、天的“我”与雪峰山马尾松的新缘分,为突出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做好铺垫。 8. 概括文章基本内容。雪峰之树是全文的核心意象,文章的所有内容都是写雪峰之树或与雪峰之树密切相关的人、事。构成文章行文线索。文章从雪峰之树起笔,用雪峰之树结篇,中间内容也都围绕雪峰之树展开,全文的线索明晰,结构圆满。形象揭示文章主。在文中,雪峰之树既是自然的树,更是民族文化、民族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C项,“体现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先进理念”说法错误,不能说视树为神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先进理念”,原文的表述是“聚居在此的花瑶人视树为神,每年
25、举行祭树神仪式,在族人心里播撒一遍敬畏的种子”,并没有涉及“建设生态文明”的表述。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B项,“体现了作者展望未来和立足现在两种不同的视角”说法错误,正确的理解应是:体现了作者审视过去和立足现在两种不同的视角。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具体段落的作用的分析能力。第一处,在文中的第三段,“我的记忆深处,始终保留着森林无边的印象。老家在湘西北的另一处大山,小时候,跟随大人出山去镇上赶场,就要经过一大片林子。路在密匝匝的树木间蜿蜒,再大的晴天也不见阳光,阴森得可怕。后来,成片的大树倒下,劈成柴火,制成木料,运出大山。山头秃顶了,并
26、且这一光秃秃的景象一直向远处延伸”,“我”因为看到“雪峰山是树的王国,它演绎了一部树的历史。在别处,古树参天也许只是昔日景观,在这里却是现实”雪峰山古树参天的景象,想到老家由当年的树木茂密变为后来的山头秃顶,运用了反衬手法,赞扬了花瑶人保护自然环境的美好行为。第二处,在文中的倒数第三段,主人挑选了马尾松给我们认领,而马尾松“分明就是我儿时的一个伙伴”,“它几乎贯穿了我的童年,童年的全部快乐与辛酸都和它分不开”,儿时的我与马尾松有着不解之缘和诸多往事,从而正衬现在的“我”与雪峰山马尾松又有了新的不解缘分,为突出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做好铺垫,使主题更鲜明。【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散文标题作用的分析鉴
27、赏能力。首先,从内容上看,雪峰之树是全文的核心意象,如“一个我不管走到哪里,经历什么人间风雨,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棵树,一棵负有使命的雪峰之松”“雪峰山是树的王国,它演绎了一部树的历史。在别处,古树参天也许只是昔日景观,在这里却是现实”,文章的所有内容都是写雪峰之树或与雪峰之树密切相关的人、事。其次,从情节结构上看,“雪峰之树”是本文的线索,文章的开头“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准确地说,这是一棵马尾松,通过一个简单的认领仪式,彼此互为化身”,以“雪峰之树”起笔,文章的结尾“不仅仅是我们,我们只是这片文学林的拓荒者,雪峰山期待着更多人加入,相信一定会有真正蔚然成林的那一天”,以“
28、雪峰之树”收束全文,文中仍围绕“雪峰之树”展开,如“雪峰山是树的王国,它演绎了一部树的历史”“雪峰山堪称人树合一之地。人即树,树即人,树在人的敬仰中默默生长,又荫庇人世代繁衍”等等,线索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圆和。最后,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本文借助“雪峰之树”,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于树木、对于大自然的敬重和亲近感,突出了雪峰之树既是自然的树,更是民族文化、民族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深化了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一)(共1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
29、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节选自精骑集序)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0、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 下列句中的“闻”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B. 不求闻
31、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C.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王安石伤仲永D. 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颇发愤自惩艾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 古之学者必有师D.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11. 秦观劝学文中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B.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C.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D.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12. 翻译文中的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32、行无过矣。(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答案】9. D 10. A 11. B 12. (1)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能力。例句中的“闻”意思是听见、听到,句子译为“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见它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A项,懂得、理解;句子译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B项,闻名、出名;句子译为: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C项
33、,名声、名望;句子译为:现在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D项,是听见、听到;句子译为:终年听不到音乐之声。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的含义。A项,发愤,古今词义相同,均指下决心、立志。B项,黄泉,古义指地下水,今义指阴间。C项,学者,古义指求学是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项,众人,古义指普通人、一般人,今义指许多人。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负此”的意思是依仗这个,在句中做状语,是中心语“自放”的状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C;“旬朔之间”是时间词,表面意思是十天一个月,指较长一段时间,时间词在文言文中
34、往往单独断开,由此排除D。本句的意思是: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金”,金属刀剑;“就”,接近、靠近;“博学”,广泛地学习;“日参省乎己”,状语后置句,“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知”,通“智”智慧、聪慧。(2)“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黄泉”,地下水;“用”,因为;“一”,专一。【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
35、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
36、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秦观劝学译文: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阅览到一件事,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常常因为健忘而荒废。唉,
37、荒怠我的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若干条,编为几卷,题名为精骑集。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荀子劝学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
38、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认真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巨大的幸福。”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的薰陶感染更大的,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的。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
39、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
40、)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两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四首(其四)王夫之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因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注】清军南下,王夫之起兵抵抗,曾助抗清英雄瞿式耜守桂林,后受谗遭逐,流转湘西,
41、本诗为该时期所作。匣中刀:古人以刀剑在匣喻壮土不得志,刀剑有声,表示不平。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六句运用汉朝李广的典故,写出了将领有志抗清却不被征召、抗战受阻的现状。B. 七、八句与“良夜”相呼应,描写了眼前的大好河山,进一步坚定了诗人的复国之心。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以抗清救国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D. 全诗有写景,有抒情,有叙事,苍劲悲凉,情意深沉,层次清楚,诗意进展顺畅自然。14. 有人评价本诗开头四句写得“情境和谐”,请简要说明之。【答案】13. B 14. 深夜悲风怒吼,边马嘶鸣,鞘中之刀也发出风雨似的呼啸声,营造出
42、一种征战杀伐的悲壮氛围,与诗人惊悸激动、热血沸腾、渴望投入战斗的迫切心情和谐统一;然而风空吼,马空鸣,刀在鞘,抗清复国的豪情遭受重创,又与诗人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谐统一。【解析】【13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七、八句与良夜相呼应,描写了眼前的大好河山”理解错误,此二句描写的是国土失陷后深远空濛、
43、荒烟蔓草杂陈的凄凉景象,反映的是诗人感情的抑郁与抗清前途的晦暗不明。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比喻修辞首先指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情境和谐”意思是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与诗人的感情相和谐,考生要从这个角度对诗句进行解读。诗歌前四句的大意是,悲凉的北风在半夜里呼啸,边地的战马被惊起而嘶鸣,壮
44、士的宝刀在匣中发出风雨般的鸣叫声。开头四句写诗人半夜被风声惊醒,听见边马嘶叫,似乎苍天、大地、兵马都在怒吼,在呼唤着搏击奋进、征战杀伐; 又仿佛听见匣中刀鸣,有如风雨之声。这些听觉形象的描绘,运用了传统的象征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诗人对战斗的渴望。这些声音营造出一种征战杀伐的悲壮氛围,与诗人惊悸激动、热血沸腾、渴望投入战斗的迫切心情和谐统一。然而“北征”计划迟迟不能实现,风空吼,马空鸣,刀在鞘,抗清复国的豪情遭受重创,又与诗人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谐统一。【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
45、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三)(本题共1小题,20分)15. 名篇名句默写。(1)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
46、终却“_”。(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3)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蜜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6)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8)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
47、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10)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答案】 (1). 封狼居胥 (2). 赢得仓皇北顾 (3). 余音袅袅 (4). 不绝如缕 (5). 哀吾生之须臾 (6). 羡长江之无穷 (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8). 使我不得开心颜 (9). 霓为衣兮风为马 (10). 虎鼓瑟兮鸾回车 (11). 万里悲秋常作客 (12). 百年多病独登台 (13). 五陵年少争缠头 (1
48、4). 一曲红绡不知数 (15). 岂无山歌与村笛 (16). 呕哑嘲哳难为听 (17). 羽扇纶巾 (18). 樯橹灰飞烟灭 (19). 乍暖还寒时候 (20). 最难将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1)“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行事草率”是提示,同时注意“胥”“仓皇”的书写;(2)“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是提示;同时注意“袅”的书写;(3)“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是提示,同时注意“须臾”的书写;(4)“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是提示,同时注意“事”的书写;(5)“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是提示;同时注意“霓”“鸾”的书写;(6)“漂泊异乡、年老体衰”是
49、提示,同时注意“常作”的书写;(7)“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是提示,同时注意“绡”的书写;(8)“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是提示;同时注意“呕哑嘲哳”的书写;(9)“周瑜的儒将装束”“赫赫战功”是提示,同时注意“纶”“樯橹”的书写;(10)“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是提示。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赛里木湖正南,即果子沟。车到果子沟,雨停了。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满山密雪一样的林檎的繁花,但是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_,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50、。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法。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然。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这是一个仙境。我到过很多地方,_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牧羊杖,赤着脚,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 (1). 山和谷都是绿 (2). 从来没有觉得什
51、么地方是仙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参考前文“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可知,下文文段要围绕“山头和山谷”展开,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山头和山谷”。依据后文“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法”可知,后文是描述二者绿的不同之处,依据“但”这一转折连词,可知第一空应该是表述“山头和山谷”都有绿的共同点。所以第一空可填入“山和谷都是绿的”。第二空,依据后文“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可知,“这两个字”应该是指代第二空中的词语,结合本句的“小小的仙女”和前文“这是一个仙境”可知,第二空关键词语有“仙境
52、”。再看句子关系,前一句是“我到过很多地方”,后一句是“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说明在到过的很多地方并没有想起这两个字。综合分析之后可知,第二空应填入“从来没有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拟写句子时还要注意字数。17.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从“互联网十”到“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增加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的因素。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
53、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答案】“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增加”改为“拓展”;“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删去“的因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具体考查词语运用及修改病句。看词语运用是否准确首先要理解词语意思,其次要结合语境;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可以用语感分析法和句子成分分析法。“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中“休戚相关”意思是“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而这里是强调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关系紧密,应用“息息相关”。“增加疆域”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 为“拓展”。“从港珠澳
54、大桥到两弹一星”不符合时间顺序,应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是因为的因素”句式杂糅,删去“的因素”。【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近日,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正式投产运营。此次投产
55、运营的二期工程岸线长660米,拥有2个泊位,设计吞吐能力170万标准箱/年。在自动化码头,装卸一个集装箱就需要6度电,产生2.1公斤二氧化碳,一-年要产生2万吨二氧化碳和690吨二氧化硫。为此,二期工程取消了传统的市电供电模式,全球首创氢燃料电池组为自动化轨道吊提供动力,用氢替代石油和煤炭,轨道吊实现完全零排放。紧跟世界5G科技发展趋势,二期码头还在全球率先完成了“5G+自动化技术”全覆盖,成功实现在5G网络下的岸桥、轨道吊自动控制操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及高清视频大数据回传等场景的应用。【答案】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正式投产运营,采用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实现“5G自动化技术”全覆盖
56、。【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这是一则新闻材料,一定要关注首句。第一句“近日,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正式投产运营”是本次新闻的主要事件;然后看具体内容,找出这次新闻报道的新信息,结合“全球首创氢燃料电池组为自动化轨道吊提供动力”和“二期码头还在全球率先完成了“5G+自动化技术”全覆盖”。根据这些句子
57、整理答案即可。四、(60分)1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医生,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选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题目自拟。【答案】例文:那抹橘色春有繁樱,夏含蝉鸣,秋携桂香,冬遇初雪,青山流水,那抹橘色从未在岁月中缺失。她,一位平凡的清洁工人,一件橘色马甲,斑驳了时间的皱纹里藏着一个浅浅的酒窝。麦色深的皮肤似乎是长期风吹雨打所造成的吧。她似乎在这条街道上工作很久了,从我记事起,她就在这
58、儿了,虽然没有人能够叫出她的全名,但大家都打从心底地敬重她。春去夏来,秋往冬过。白驹匆匆间,那抹橘色变得亮眼起来,她风雨无阻、任劳任怨,把我们的街道打扫得一尘不染,她披着朝阳,戴着白月光为大家付出。秋冬冬初,正值万物凋零,每天需要清扫的任务随时加重,无边落木萧萧下,两边的道路上铺满厚厚的落叶,风一吹,卷起碎叶与灰尘,直冲行人,她出现了,带着推车出现了,她显得极为耐心,将落叶扫入再倒进推车,来来返返,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清扫着街面上的灰尘与落叶。她仔细认真,不放过丝丝细隙。她的橘色马甲被浸湿了,在这个凉意丛生的季节里,她用湿浸的橘色马甲换来了街道的清洁,有人劝她:“落叶扫不完,待冬日初雪,自会分
59、解消失”,她总是笑笑不作声,转身投入到劳动中去日复一日,冬天,树枝光秃秃的,偶有几只麻雀在其稍作休息,随即离去。地面一如往常,没有落叶所夹的灰尘,没有枯燥的干枝。一尘不染的冬天给所有人带来了好心情,她依旧推着一辆小车,穿着橘色的马甲,缓缓有序地清扫着,无怨无悔。顷刻间,万物静止,那抹橘色温暖了时光的岁月。她从容的走着,拂去街道的灰尘,也抹净了行人的心灵。春风拂过她的眉梢,明月牵着她的衣袖,温暖的橘色是她无言的笑容,街道的尽头,两旁的商铺,都在诉说着她在时光里的劳作,浸润着她的汗水与心血。她站在路口的树下,与人相谈,遇雨撑伞,遇风相依。含笑劳作,在这条喧闹的街道中奔波,辛苦却从容。那抹橘色亦照亮
60、了春天的万花,夏日的密树,秋季的落叶,冬月的初雪,她在所有人的心里留下了最美的模样。岁月深处,青山流水,旧时橘色从未褪色,依旧温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材料可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语:例举了教师、医生、清洁工、农民等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第二部分,提示写作方向:写作提示“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这提供写作立意角度,即考生可以写劳动者的“事”,由“不少事”知道,可以写多件事。第三部分,明确提出要求:“一个”不可以写多个人,“你熟悉的”意味着从“我”的角度切入,“劳动者”意味着事件需扣紧“劳动”的内涵。综合来看,这则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劳动者”。在关键词的内涵理解上,
61、“劳动”可以理解为:教书育人、救死扶伤、清扫卫生、洗衣做饭、春种秋收、科学实验等不同职业的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在文体选择上,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必然是选择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记叙文,就要叙述与“一个劳动者”有关的故事,来表达自己与“劳动者”相关的某种情感或哲思。还有要求其中有细节描写,在具体行文上,要写出以“动作”为主的具体的细节,传达对自己心灵的触动;也可以某个物象,以其为载体,承载“我”对劳动的理解,对劳动者的感情;还可以运用欲扬先抑的构思,突出劳动者给自己的震撼。参考立意:1.那个温暖我心灵的劳动者(歌其劳,暖其心);2.最美劳动者(白衣渡世人);3精益求精,人生常态(教书育人);4
62、.黎明中的身影(劳动中的你,最美)。参考素材:1.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打量着这位修鞋师傅,他的脸黑黑的,明显是太阳晒出来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身上穿着一件略显旧色、有些短的深色羽绒服。这会儿,他正专注地修理着一只棕色皮鞋的鞋根。只见他一手提着皮鞋,一手拉开小桌子上的抽屉拉环,翻找了一遍后,拿出一个好似强力胶水一样的工具,然后轻微地眯起眼睛,对着那只断了的鞋根“注射”了一会儿,等它干了之后,用力合起鞋根。我以为这就算修完了,没想到细心的修鞋伯伯又拿起一块干布,把残留在鞋皮上的强力胶水一一擦干净,现在的皮鞋又完好如初了。2.他是一位清洁工,是一位劳动者,他每天都在做着最光荣的事。他是一位40多岁的中
63、年人,瘦瘦的,个子很高,样子很慈祥,手里总拿着一把笤帚。他是保卫地球的“战士”,三轮车是他的“坐骑”,笤帚是他的“武器”,他把敌人垃圾一一清除;他又是整治地球的“医生”,把路上各种“病毒”用“手术刀”笤帚毫不留情地消灭;他,还是个魔法师,把垃圾一扫而空,路面立马变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有时,他顶着炎炎烈日;有时,他冒着鹅毛大雪,却总是一丝不苟,默默无闻地为小区街道打扫。他负责我家门前马路的保洁工作,可是长时间以来,我都没见他说过话,总看见他用强而有力的手,挥动着扫把,一遍又一遍地扫去路面的垃圾。那天,下起了大雨,我上学有些晚了。下楼之后发现他不在,往远处一看,他正在众汽车之间来回穿梭。3.一个
64、阿姨带我们走进纺织车间,并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棉花纺成纱线需要经过的步骤,原来一根小小的纱线竟然要经过这么复杂的加工过程,这让我对工人叔叔阿姨们肃然起敬。车间里很热,机器运作的声音也很大,可是他们仍然认真地工作,真辛苦啊!除了生产线上的工人外,纱线中还包含着检验人员辛苦的汗水。所有制作好的纱都会被送到检验人员那里进行检验。他们要仔细寻找纱上棉结,并测量纱的粗细。只有检验合格后,纱线才能进入织布厂,变成我们身上穿的衣服。4.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劳动者,你们知道吗?他们默默无闻,却肩负着“重任”,他们滴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使城市美丽一分,社会美好一点。5.清洁工是我们城市的卫生员。当我们还沉浸在梦乡中时,他们
65、就已经开始工作了。春天,树木枝繁叶茂,但有些参差不齐,清洁工们就爬上梯子,把树枝树叶修剪得整整齐齐,把道路清理得干干净净,使人感到更加整洁清爽;夏天,清洁工们顶着似火的骄阳,把掉落的垃圾,扫入垃圾桶内运走;秋天,落叶纷飞,清洁工们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打扫;冬天,清洁工们冒着寒冷的天气清理路面,遇到路面结冰时就用铲子一点一点地铲清,确保行人的安全。你瞧,清洁工们多么像城市的美容师呀!6.交警们每天都指挥着交通,车辆、行人在他们指挥下,井井有条。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他们都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确保我们的安全。7.给我们学校送饭的人,他们每天都按时把饭送到位。一幢一幢,一层一层,一个班一个班
66、地送,让我们吃好吃饱,他们是多么辛苦啊。8.整个社会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个岗位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小零件,缺一不可。正是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才会让社会这个大机器顺利运转。也正是这些劳动者们的付出,才让我们社会和谐发展,愈发光彩!行文结构:例文以“那抹橘色”为题,富有抒情色彩。开头,用四季之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用“那抹橘色”作为情感载体引入。然后,平凡的熟悉的劳动者出场,紧扣材料关键词,简洁的语言,寥寥几笔传神的描写,为下文的“扬”做铺垫。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秋冬冬初”的场面特写塑造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很充分,尤其是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很精妙。最后,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用“那抹橘色”作为抒情载体,强化心灵的触动,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