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广东二师附中期末测试试题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
2、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
3、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
4、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 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B.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D. 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末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B. 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C. 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
6、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D. 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B. 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C. 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D.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答案】1. A 2. B 3. D【解析】【1题详解】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A项“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错,原文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只要就”是充分条件。 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8、,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错。根据原文“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可知,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证明的是家国情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
9、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题中A项,“内化于行、外化于心”错,原文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项将顺序颠倒,故错; B项,“不能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错,原文“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强调的是要关注,故错;C项,“对于每个人来说”错,原文“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说的是年轻人,不
10、是每个人。故选D。【点睛】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
11、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材料二: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催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
12、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材料三: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问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举为“现代
13、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进行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表借贷
14、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最终就会迷失自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应再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摘编自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
15、材料四: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警示教育。文艺会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25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不良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个别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陷阱有关B. 在网上借贷、网络支付流行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C. 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
16、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大学生要加强财商教育。D.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通过具体案例对某类非法校园贷的形成进行了报道,材料二则介绍了非法校园贷的一些具体形式并对学生做了提醒。B. 不良校园贷机构采取“免费”“打折”等虚假宜传,隐瞒了其诈骗意图,这是某些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的原因之一。C. 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应严厉禁止。D. 大学生成长成才
17、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高警惕、抵制诈骗,即便非法校园贷没有了,还可能会有新骗局出现。6. 从政府角度考虑,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请简要分析。【答案】4. C 5. C 6. 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学校园的网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
18、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的说法错误,首先材料未提及“爱好时尚和潮流”;其次,“当今大学生”范围过于宽泛,只能是部分大学生。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
19、,曲解原文等。C项,“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错误,因为材料二里说,“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依据上下文知道,“其”指代非法校园贷。该选项混淆了校园贷和非法校园贷,应该禁止的是非法校园贷。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中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知道各个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回答这道题,第一步,通读材料,概括四个材料的中心:材料一,高校学生陷“校园贷”;材料二,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以及学生自身该如何防范;材料三,非法校园
20、贷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潜滋暗长的原因;材料四,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明确四则材料后,第二步,寻找出政府可以插手管理非法校园贷的区域: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 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以及材料四“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第三步,整理答案:依据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可以倡议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
21、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依据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材料四,可以看出,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依据材料三“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学校园的网贷市场的基础上,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
22、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
23、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
24、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溫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
25、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虹关徽墨,不小心逝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
26、。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
27、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
28、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
29、,时光铺陈,岁月静好。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B. “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我”内心的惋惜与不平。C. 文章写了一位“隐者”,表达“我”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敬慕之情。D. 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我
30、”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活气息。8.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9. 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答案】7. B 8. 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9. 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解析】【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31、。B项,“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可知,“徽墨式微的原因”有很多:“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被墨汁横插一杠”“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可见,除了“数字化”之外,还有书写工具的变化、墨汁的出现等,数字化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且“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说法错误,这里是陈述客观事实,徽墨的遭遇确实如此。故选B。【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
32、点。“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这句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是原因概括题。解答此类题型,首先找到答题区间,然后抓住关键句或通过概括的方法来分析。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第1、2段交代寻墨;第3、4段描写虹关第5、6段描写徽墨历史;第79段写发
33、现徽墨;第10段写回忆儿时磨墨习书;最后两段写带走徽墨,升华主题。筛选关键词句时,可从徽墨的历史价值的角度入手,如:“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氳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34、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甫冠举乡试。之赣州,从王守仁学。不应会试者再。嘉靖二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等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徒论学。入为刑部员外郎。六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寻改南京尚宝卿。召为太仆少卿。以便养,复改
35、南京鸿胪卿。父忧,服阕,留养其母,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日讲学。以荐起故官。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会有诏,二王出邸同日婚。德以裕王储贰不当出外,疏言:“曩太祖以父婚子,诸王皆处禁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始出外府。今事与太祖同,请从初制。”帝不许。德又言:“会典醮词,主器则曰承宗,分籓则曰承家。今裕王当何从?”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德即具册立仪上。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裕王母康妃杜氏薨,德请用成化朝纪淑妃故事,不从。德遇事侃侃,裁制诸宗籓尤有执。或当利害
36、,众相顾色战,德意气自如。当是时,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都显位。于是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与论“良知”之学。赴者五千人。都城讲学之会,于斯为盛。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庄。(节选自明史)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B.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C.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
37、/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D. 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因考试在春天,又叫“春闱”。B. 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C. 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的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D. 赠,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其死后,追授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或
38、称号。追封功臣的先人也叫“赠”。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德为人正直,曾跟从王守仁学习,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他与魏良弼在考卷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却并无阿谀之意。B. 欧阳德学问渊博,皇帝诏令选择有学问和德行的读书人为翰林,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讲学论道。C. 欧阳德讲求孝道,他曾被召入京做太仆少卿,但是为了便于奉养父母,他调任南京鸿肪卿。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仍留在家中奉养母亲。D. 欧阳德敢于直谏,欧阳德曾认为裕王不应出京,并给皇帝上疏,皇帝没有同意他的建议,欧阳德就继续上奏,皇帝虽不高兴,也原凉了他。13.
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甫冠举乡试。之赣州,从王守仁学。(2)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卒。【答案】10. B 11. B 12. B 13. (1)刚满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到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2)欧阳德很晚才被皇帝赏识,即将被重用掌权时,然而欧阳德突然去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从所给文字中,“母忧归服未阕”
40、相对比较简单,因为通过古文化常识,知道“母忧”是母亲去世;归,是回家;服,是服丧;阕,是停止。知道了这些常见的实词含义,很轻松断开“母忧归/服未阕”,意思是母亲去世他回到家中,但是服丧还没有完毕。故排除AD; “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意思是世宗被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之说迷惑,因为皇帝被迷惑,所以皇帝不想立储君,故“讳言建储”与“德”之间断开,因为“德”是多次恳求皇帝立储君的主语,与前面的“建储”没有动宾关系,故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
41、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刑部掌管“军令等事务”,错误,应该是兵部,因为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B项,“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讲亭”错误,原文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作讲亭”,意思是朝廷下诏选拔朝中有
42、学问和品行的人为翰林,于是改任欧阳德为翰林编修,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后,设置讲亭。可见,设置讲亭,是在欧阳德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后。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自己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个句子重点词语:甫,刚,才;冠,男子满二十岁;举乡试,乡试中举;之,到。第二个句子重点词语:见,表被动;知,了解,赏识;柄用,中用;遽,突然;见知于帝,状语后置。【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
43、达雅,要想翻译得通顺正确,平时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参考译文:欧阳德,字崇一,是泰和人。刚满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后来到了赣州,跟从王守仁求学,两次参加会试不中。嘉靖二年,会试策问中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欧阳德与魏良弼在考卷中坦率地阐发老师的学术却无阿谀奉承之意,最终进士及第。他被任命为六安州知州,在六安建立了龙津书院,聚集生徒讲学。后调入北京任刑部员外郎。嘉靖六年,朝廷下诏选拔朝中有学问和品行的人为翰林,于是改任欧阳德为翰林编修。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后,
44、设置讲亭,召集国子监的诸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论道。不久改任南京尚宝卿。随后又被召入京担任太仆少卿。为便于奉养父母,又调任南京鸿胪卿。父亲去世,欧阳德服丧期满,留在家中赡养母亲,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等人每日讲学。后来因为被举荐担任原来的官职。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管詹事府。母亲去世,他归家服丧,丧期未满就被任用为礼部尚书。服丧期满才赴任,皇上让他在无逸殿当值。当时皇太子的位置长时间没有确立,因为世宗被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之说迷惑,忌讳谈论设立皇太子一事,欧阳德恳请设立皇太子。恰好世宗有诏书命令二王出京(到他们的分封藩地),并在同日完婚。欧阳德认为裕王是太子不应当出京,上疏说:“从前
45、太祖以父亲的身份为儿子举办婚礼,其他王子都呆在宫内不得外出。宣宗和孝宗以兄长的身份为弟弟举办婚礼,王子们才能出宫。现在皇上为裕王举办婚礼与太祖为太子举办婚礼相同,请遵从太祖的制度。”世宗不同意。欧阳德又上奏说:“会典中关于婚礼的说法,太子成婚叫承宗,其他分封的诸王成婚叫承家。现在裕王成婚应该按照哪种说法?”世宗不高兴地说:“既然是王礼,自然有典章制度。照你所说,为什么不直接举行册立太子的仪式?”欧阳德立即准备册立的礼仪禀告世宗。世宗更加不高兴,然而最终还是因为欧阳德的忠诚而原谅了他,二王的婚礼最后也没有在同一天举办。裕王的母亲康妃杜氏去世,欧阳德上奏按成化年间纪淑妃的旧例(举行葬礼)。皇帝不同
46、意。欧阳德遇事从容不迫,制裁各位宗室尤其能坚持自己的主张。有时候面临困难,其他人面面相对神情畏惧,(唯有)欧阳德神态自然。当时,欧阳与徐阶、聂豹、程文德都因为学识渊博而身居显要位置。于是欧阳德召集四方名士到灵济宫,与他们讨论“良知”之学,到场的有五千人。都城讲学的聚会,从此兴盛。欧阳德气度温和纯正,做学问讲求实际,不尚空谈。欧阳德晚年才被皇帝信任,皇帝将要重用他时,他却突然去世。皇帝追赠他为子少保,谥号文庄。课内古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
47、子曰:“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尸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48、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
49、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歉,道谢D. 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15. 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群臣侍殿上者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 和相同,和相同B
50、. 和相同,和不同C. 和不同,和相同D. 和不同,和不同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卿,古代对人的敬称。B.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激愤。C. 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为医生。D. 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答案】14. C 15. B 16. B【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课文中实词的能力。此类题型的考查点基本上来源于课本,侧重于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往往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现象 。解答此类题型,注意积累的同时,还要善于根据上下
51、文语言环境,准确理解,合理推断。本题中的实词,在课本的注解里都有释义,平时要注意对照注释,加深理解。C项,“谢”应译为“道歉、告罪”,没有“道谢”的意思。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判断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此类题型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备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二是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中心词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是限制太子及宾客这个群体范围的定语,是定语后置句。“侍殿上者”是“群臣”的定语
52、,是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应是“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见”是“被”的意思,被动句。因此相同,不同。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记忆、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音调激愤”说法不正确,应为“变徴音调悲凉”,“音调激愤”的是羽。故选B。【点睛】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
53、略了。1、主语的省略。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自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谓语的省略。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荀子)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
54、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6、分句的省略。如: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参考译文: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
55、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于是出发了。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悲凉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
56、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在
57、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及召来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
58、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的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59、。(2)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起兴,写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3)在苏轼赤壁赋一诗中,“_,_”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洞箫声的悲凉。【答案】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桑之落矣 (4). 其黄而陨 (5). 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第(1)题,关键提示是“美好的事物”“一次次牺牲生命”,很容易联想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第(
60、2)题,关键提示是“憔悴”和“抛弃”,回顾全诗,描写到女子的“憔悴”的,只有用桑叶的青翠和凋零来形容的部分,因此应填“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第(3)题,关键提示是“侧面描写”,回顾全文,描写箫声的的句子集中在第二自然段,但运用了侧面描写的只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本题默写时,要重点注意以下字词:“善”“犹”“陨”“幽壑”“嫠妇”。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_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如天子之孝是“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天子之孝更重要的是立
61、身为范,以自己_之孝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诸侯之孝则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诸侯之孝在于_、循规守法。这是由诸侯的独特地位所决定的,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既贵且富,皇帝很难约束到,其他人又无权约束,如果缺乏自我约束力,就很容易造成因“高”而“危”、因“满”而“溢”的局面,最终导致社稷不保。对普通百姓来说,则要简单得多,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因此,职位越高,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_。( )。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国绕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
62、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层次分明 事必躬亲 谨言慎行 以身作则B. 条分缕析 身体力行 履薄临深 挺身而出C. 层次分明 身体力行 谨言慎行 以身作则D. 条分缕析 事必躬亲 履薄临深 挺身而出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还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二者统一了起来B.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而且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C.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
63、的传统孝道不是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而是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D.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但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也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統一为一个整体,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B. 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C. 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
64、的方向。D. 个人奋斗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答案】18. C 19. A 20. 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层次分明”指事物的次序界线清楚;“条分缕析”形容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原文“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_”,句式“是更是”,很明显前后内容是相同意思的递进关系,故“层次分明”在意思和语境中都准确。“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多用作褒义。“事必
65、躬亲”是指无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所以“身体力行”更恰当。“谨言慎行”是指言语行动小心谨慎。“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原文“诸侯之孝在于_、循规守法”,与“循规守法”同义的是“谨言慎行”。故“谨言慎行”恰当。“以身作则”是指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挺身而出”是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结合原文语境,很明显不是遇到危险的事情。故“以身作则”恰当。故先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国家
66、,家庭和个人”与“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前后不照应,故排除B、D两项;两个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关联词正确应是“不仅而且(还)”,正确语序为“个人、家庭和国家”和“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排除C项。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以致”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原句并无不好结果之意,关联词使用不当;B项,句式杂糅,应是“以为目标”或者“围绕目标”;C项,“实现方向”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实现目标或者蓝图”。故选D。2
67、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很多高中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时,_,其实二者并不相同。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_。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一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因此,二者相较: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_。【答案】 (1). 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 (2). 都要追求情景交融 (3). 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景补
68、写。“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此句是围绕诗歌的意象、意境来谈的。第一空,根据“其实二者并不相同”,可知此处应是认为意象和意境含义相同,故可填“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第二空,根据“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可知此处应填“都要追求情景交融”;第三空,根据“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可知此处应是说“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69、。【点睛】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22.下面是我国颁布“冬奥会申办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英文之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答案】构图要素:中国书法“冬”字、滑雪运动中的人物形态和滑道、数字“202
70、2”、奥运五环。图形寓意: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点明举办时间。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具体考查徽标题。解答此类题目,1.要认真审题,整体看图。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本图标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首先可以看出的就是一个“冬
71、”,这个字是由中国书法表现的,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再仔细观察,“冬”字笔画之间又像是冰雪运动的滑道,表现冬奥会的运动项目。冬字上半部分还像一个运动中的人,在滑道上舞动,体现运动的活力和激情。冬字下半部分和“2022”的“2”相合,又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在罗列构图要素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冬”、滑雪人物、滑道、数字“2022”、五环。在分析寓意的时候,要注意从中国文化的魅力、冬奥会的主题、冬奥会的精神三方面来考虑:能体现中国文化魅力的,当然是书法“冬”字;能体现冬奥会主题的,是图中滑雪的人与滑道;能凸显奥林匹克精神的,是“冬”字下方的两点融为2022,以及奥运五环的象征意义。四、写作2
7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
73、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无“智爱” 不“挚爱”最近,一则新闻引起热议:孩子摔倒了,外国夫妇认为:应该自己爬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形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夫妇则认为:要及时扶起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世界的温暖。无问西东,皆源于“爱”。我认为,两者皆有可取之处,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智爱”: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扶不扶不应该由家长来决定,而应该取决于孩子当时的状态。在孩子摔倒时,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没有
74、看到“的行为,值得商榷,但中国父母”马上扶起并轻言安慰“也不可取。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摔倒“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也许在大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孩子眼中也许是人生的关卡。孩子此时的目光,会投向父母,他们不一定需要父母双手的援助,但一定需要父母目光的“援注”。父母坚定的目光、鼓励的话语,会让孩子内心充满自信,感受到爱与包容,他也会将这种爱加以传递。相反,一个靠自己能力爬起的人,他也许无法在幼小的心中建立与世界爱的互联。如果孩子确实爬不起来,需要父母援手,扶一把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不能“忙上前把孩子扶起”,要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毕竟,他终将单枪匹马地面对世界的铁壁铜墙。这种
75、现象,就像一滴水珠,表面上是东西方育儿理念的冲突,实际上折射出深层文化因素的差异。不禁让我们思考:父母和孩子之间,责任有哪些,界限又在哪里。如果我是文中的中国父母,我的答案是:在位而不越位。在位,是父母责任的体现。西方的文化,孩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优点是自由成长,不足是,当孩子在人生的关卡,需要助推的时候,父母是缺位的。东方的文化,孩子是一棵棵树苗,缺点是有亲情的牵绊,优势是,他们有父母做成长的沃土,可以长得更枝繁叶茂。不越位,是亲子界限的彰显。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回答“为什么要养孩子时“,知乎上点赞最多的回答是:我想陪伴孩子一起,看着世界的风景。“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
76、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龙应台的“智爱“,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挚爱”。和而不同 相融至美尊重、传承和学习面对摔倒的孩童,中外父母的反应截然不同:外国父母置若罔闻,中国父母关心备至。进而于互相指责对方而冲突。究竟谁对谁错?众说纷纭。往深里说,这冲突背后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面对不同文化的相遇,我们该作何选择?窃以为,应以“和而不同,相融至美”的态度去面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在中外父母对待孩子跌到问题上体现出来的差异甚至矛盾都是其正常教育方式的反应,因为这和
77、彼此背后的文化背景直接相关:外国文化,主要基于工业文明,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个体主义,尤其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对个性的尊重,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譬如就餐,奉行分餐制,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付账也往往采取AA制。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的育儿理念,自然就是放手让孩子独自历练,以锻炼独立性。而中国文化,主要基于几千年来农业文明为主的文明,主导价值观是群体文化,讲究“有福共享,有难同当”,重血缘重家庭,讲究集体意识,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譬如就餐,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围坐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聚餐的目的更多的不是吃一顿
78、美味佳肴,而是增进情感,正所谓“饮食所以合欢也”,强调一个“合”字。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的育儿理念,自然就是给予孩子关爱和帮助,让孩子明白集体的重要。因此,当我们与不同的文化相遇,我们不能妄自尊大而鄙薄对方,譬如在育儿上,“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的确是让孩子独立自主摆脱依赖的最好办法。同时文明也不能妄自菲薄而仰视对方,譬如在育儿上,“让孩子得到帮助和关爱”有助于孩子远离冷漠和自私。于我们而言,在与外国文化时时相遇的今天,面对不同文化的相遇,我们该怎么办?窃以为,应以“和而不同,相融至美”的态度去对待。唯此,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得以真正的传承和发展。换言之,尊重文化差异,珍视文化传承,学习不同文化的优点。
79、回到育儿话题上,我们尊重中外父母不同的育儿理念与做法;珍视并传承中国父母育儿理念中的恰当的关爱、帮助,譬如陪伴、助推,而不是代替、包办;学习外国父母育儿理念中的独立、自主,譬如放手、历练,而不是冷漠、远离。当一种文化基于其优秀基因,再嫁接上另一种文化的优秀基因的芽,这文化之树必将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家庭教育也是如此。【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中外夫妇面对同样的问题:孩子摔倒哭起来了。(2)中外夫妇不同的做法:外
80、国夫妇置若罔闻,中国夫妇扶持安慰。(3)中外夫妇语言冲突:展现不同的育儿观。(4)众人围观与议论。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中外夫妇面对年幼的孩子跌倒,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处理并对对方的做法进行批评。这则材料展示的是中外家长不同的育儿理念,既体现了中西文化差异,也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冲突,那么,我们作文时必须围绕文化因素去谈,换言之从育儿理念冲突看文化差异。对材料涉及的问题,考生要深入思考文化因素的差异,从而来比较、思考,判断,做出回答。立意角度:(1)肯定中国夫妇育儿理念:用温情呵护孩子成长慢慢成长路;悠悠父母心;自立诚可贵,呵护价更高;独立意识诚可贵,温情脉脉价更高;让教育如沐春风岂不更好?为
81、中国式育儿观点赞;温暖一扶,坚强一路;“扶”的背后是“仁者爱人”;中国式育儿更显人文关怀。(2)否定中国夫妇育儿理念:扶起的,也许是阿斗;是关心,还是溺爱?扶而惰,不扶则刚;扶得起身躯,扶不起自立;谁为“温情”还债?;拒绝依赖,独立成长。(3)肯定外国夫妇育儿理念:“冷漠”背后有温情;放手:立足长远的爱;不独立展翅,何以成为雄鹰?道是“无情”却有情;为“放羊式”育儿观点赞;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独立,从跌倒的那刻开始;还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此时无情胜“温情”;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放手也是爱;学会独立,方成大器。(4)否定外国夫妇育儿理念:冷漠,别当成育儿良方;谁为冷酷买单?(5)辩证思考:取
82、人之长,克己之短;刚柔并济,育儿之道;与其冲突,不如取长补短;要独立,也要温度(关怀);中西互补,方为上策;放养、圈养,各美其美;育儿不妨“中西合璧”;扶与不扶,育儿的两难选择;伸手要斟酌,放手要有度;育儿之争,文化之辩;从扶与不扶看文化差异;筷箸刀叉,求同存异;在放手与呵护中寻找平衡;扶与不扶,爱意皆浓。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