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95.50KB ,
资源ID:42152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15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九次限时训练试题(A班).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九次限时训练试题(A班).doc

1、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九次限时训练试题(A班)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2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这些做法()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走向消亡B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2、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D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3中国古人常用“膏腴”一词形容华美高贵的家族门第。少数民族王朝北魏沿袭魏、晋惯例,特别是在士族化风潮狂飙疾进的洛阳时代(494年至534年),“膏腴”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这一现象()A稳固了当时的统治秩序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C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整合4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D人身依附关

3、系逐渐松弛5唐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这一转变()A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B稳固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C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D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表现6.有学者检录宋代史料,从中搜罗出有关动物保护的诏令共57篇(表1)由此可知当时() 动物保护诏令颁布时间分布(表1) 季节 春 夏 秋 冬 时间(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诏令(篇) 6 10 2 5 6 4 0 12 2 3 4 3 合计(篇) 33 24 A建立了完备的动物保护奖

4、惩机制B生产活动注重时节和万物生长的规律C禁止猎杀一切珍禽奇兽驴骡驼马D官员和百姓具有高度的动物保护意识7司马迁在史记设有平准书,主要记述“货”的问题。班固在汉书中将之改为食货志,将“食”、“货”并提,认为“二者,生民之本”。此后,“食货”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代名词。这反映了两汉时期()A确立重农抑商政策B史书体例得以创新C封建经济初步发展D经济学派成为显学8宋代私人编撰农书开始兴盛,并广为流传,既有综合性的陈旉农书,也有大量专业性农书如蚕书、荔枝谱、橘录、笋谱、菌谱、菊谱洛阳牡丹记。这反映了宋代()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发展C对农业科技的系统总结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9宋代时

5、“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10与汉代厚葬之分相比,宋代竭力提倡薄葬。晏殊、宋祁、李衡等都主张棺木仅用杂木,不放任何金银财物,只消一张草席垫背,几本书陪伴而已。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经济困难倡导节俭B儒学世俗化的加深C佛教文化流行较广D重商思想重视现实11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

6、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12钱穆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之招人反对,根本上似乎还含有一个新旧思想的冲突亦可说是两种态度之冲突。此两种态度,隐约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据此推断()A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政治观念B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C变法措施加重了北方人的负担D变法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倾向13梭伦改革期间制定的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

7、如果被告被判有罪,受到罚款或财产充公的处罚,原告可获得罚款的一部分作为奖励;如果起诉者在庭审所获得的陪审团支持票数不足1/5,其本人则要被罚款。这一规定表明,在雅典()A全体居民被授予法律规定的公民权B受害者才可依法向法庭控告施害者C公民发起控告不得损害城邦的利益D法庭对被告实行“有罪推定”原则14西方研究瘟疫的权威专家汉斯芩塞说:罗马帝国以强大的控制力向其他地区扩张,把整个世界纳入罗马帝国之中的计划,一次又一次地被唯一更强大的力量瘟疫所中断。这说明瘟疫()A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B引发了普遍的信仰危机C冲击了罗马法律的权威D影响了帝国的发展走向15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独立的法学派,即“罗

8、马法学派”,16世纪时,法国的罗马法研究居全欧洲最前列。在荷兰则以格老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材料表明()A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B学者的研究带动了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C罗马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D罗马法为近代欧洲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161348 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A使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B促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加速到

9、来C体现了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D导致了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17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A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18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

10、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19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纺织业作为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集中领域,出现了很多发明专利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纺织设备。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如图8所示。由此可知()17001800年纺织业发明数量 图8 A自然科学理论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和革新B18世纪英国是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C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D专利制度建立是英国国力强盛的根本原因20近代欧美

11、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A宪政制度的完善B征税程序严格化C否定了议会至上D税收立法民主化21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士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A社会结构变动B商人地位提高C自然经济解体D近代工业发展22民国十一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演讲,提出楚国在春秋初年是蛮夷之邦,

12、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出使齐国后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特别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A意在弘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B意在推动国共的第一次合作C目的是研究传统文化的体系D是在军阀割据现实下的反思23“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美国国内约有30万工人在为完成苏联的订货而工作。”对上述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A源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B经济大

13、危机促使美国调整对苏政策C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路的延续D斯大林模式有效避免了经济大危机24最近五年内,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国际形势下,曾经的“地球村”的观念在一些国家正在被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思潮掩盖。这些活动与思潮()A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已经终结B表明了国际贸易总量下降C影响了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D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5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清代是编纂方志的鼎盛时期,无论修志的规模与次数,还是修志的数量与质量,都超过了以往各代。清代重视方志的编纂()A表明宗法观念源远流长B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C扩大了清廷的统治范围D有利于形成皇权至上观

14、念二、材料阅读26根据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根据宋史五行志中记载,在整个两宋时期,发生在江南地区的疫病大概有29次。南宋152年间,平均每五年就出现一次,其中有26次发生在江南地区。杭州取代汴京成为宋朝的首都以后,也成为新的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区,苏轼曾许价杭州的流行病指出,“杭(州),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从时间的分布上看,从11421190年的48年中共发生13次传染病流行,平均每4年一次;11951211年的16年中发生了9次,平均每2年就有一次瘟疫。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传染性疾病大多发生在夏秋之际,23次有明确月份的记载,其中有15次疫情是发生在这个季节,约占6

15、5。神宗熙宁八年(1057年)“南方大疫,两浙贫富皆病,死者约十之五六”,“浙西路死者五十余万人”。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浙西大疫流行,平江府以北的河流中“流尸无算”。 摘编自尹娜两宋时期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控制 材料二 流行病的灾难,促进了医学卫生的各种研究和观察,为近代卫生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以1845年中英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为起点和标志,公共租界开始了其公共卫生建设的进程。此外,工部局还颁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上海洋泾洪北首西国租界田地章程后附规例第42条涉及到沟渠、建造房屋、街道清洁、挑除垃圾污秽、查视地方污秽、查视房屋污秽等内容;1901年工部局起草

16、公共卫生细则,以实行传染病的强迫性通知和传染病人的强迫性隔离。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生事业,不论在组织、体制、法制还是关于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水平。 摘编自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会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发生疾病风险时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费用保障。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了医疗卫生

17、服务在全国范围的公平供给。 摘编自牟海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疫情发生的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5分)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九次限时训练A卷 答卷卡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解析题(共25分)2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疫情

18、发生的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5分) 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九次限时训练A试卷答案一、单选题1.【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 【解析】由材料“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可知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结合所学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故选C项;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法家思想出现在百家争鸣时期,排除B

19、项;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答案】C2.【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秦朝的统一;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周时期,在地方上诸侯有世袭的特权,属于贵族政治,在战国时期,魏国和楚国则削弱贵族的特权,秦国则“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这诸多做法就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故选B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说明世卿世禄制走向消亡属于历史现象,而不是历史本质,另外,战国时期的魏国和楚国是“削弱世袭特权”,而没有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排除A项;题干所述及的“削弱世袭特权”、“取消世卿世禄制度”以及“淡化世袭身份”等内容属于加强中

20、央集权的内容,与促进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无关,排除C项;如果仅通过战国时代魏国、楚国和秦国中一些削弱或者取消贵族世袭特权来断定人类历史进入封建社会是错误的,其主要的推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B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解析】“膏腴”一词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说明这一时期社会分化继续发展,而阀阅等级固化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C项;阶层固化会加深士族与下层民众的矛盾,不利于稳固统治秩序,排除A项;阶层固化使得阀阅等级成为人们选择结婚对象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会阻碍民族融合的进程,排除B项;阶层固化使得文化交流相对封

21、闭,并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C4.【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朝;宋元时期农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欧阳修论述的是,开元以后因形势变化,租庸调法无法继续实行转而实行了两税法,说明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将两种赋税法进行对比,无法看出哪一种更公平合理,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和措施,无法说明土地兼并不受限制,排除C项;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是“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带来的结果,但材料论述的是其原因,D选项不能完整概况材料信息,排除D项。【答案】B5.【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隋唐【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

22、知,唐初在均田制之下,“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说明该制度对稳定小农经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到唐朝后期,出现了“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即出现了土地兼并现象,这种变化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由“力业相称”到土地兼并的现象,故选C项;土地兼并会增强地方豪强的势力,而不是打击其势力,排除A项;土地兼并现象会削弱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而不是稳固其基础,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而不是在唐朝后期,排除D项。【答案】C6.【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朝; 【解析】据表1数据可知,宋代动物保护诏令春夏季多于秋冬季,而春夏季正值动植物繁殖、生长的

23、高峰期,由此说明当时生产活动注重时节和万物生长的规律,故选B项;材料只提及宋代动物保护诏令的颁布时间分布,并未提及保护措施,无法体现建立了完备的动物保护奖惩机制,排除A项;材料也未提及动物保护的种类,无法得知是否禁止猎杀一切珍禽奇兽驴骡驼马,排除C项;动物保护诏令的颁布是政府行为,无法体现百姓是否具有高度的动物保护意识,排除D项。【答案】B7.【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汉朝; 【解析】史记平准书主要记述“货”,即商业的发展,汉书食货志中将“食”与“货”并列,“食”主要记述农业经济的发展,并认为“二者,生民之本”,这反映出在两汉时期,社会中的农业经济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故选C项

24、;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就已经确立了,排除A项;史记平准书和汉书食货志都是论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不是史书体例创新的表现,排除B项;司马迁和班固都是史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排除D项。【答案】C8.【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朝;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私人编撰农书开始兴盛,并广为流传,既有综合性的陈旉农书,也有大量专业性农书”可知此时宋代大量专业性农书的出现,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城镇大量增加,因而蔬菜、果品、花卉的园艺业发展适应市井平民的需求,故选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与材料所述时间“宋代”不符,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农业科技的系统

25、总结,与材料所述时间“宋代”不符,排除C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体现宋代与其他朝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而材料未涉及其他时间,排除D项。【答案】B9.【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朝; 【解析】为了有效应对开设商铺所带来“违章建筑”的问题,政府设立“街道司”、竖立“表木”、征收“侵街房廊钱”的举措体现了城市管理制度上的与时俱进,故选A项;“违章建筑”体现的是对空间的突破,并未涉及时间上的突破,排除B项;“侵街房廊钱”应属于罚款,而不是税收,排除C项;宋代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的限制,排除D项。【答案】A10.【考点】宋明理学;宋朝;儒学的复兴理学; 【解析】据材料

26、汉代流行厚葬而宋代提倡薄葬,体现宋明理学灭人欲的观念被接受,故选B项;据所学可是宋代的商品经济繁荣,排除A项;据所学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学,材料中晏殊,宋祁、李衡等都为著名儒学家,排除C项;据所学中国古代一直为重农抑商,排除D项。【答案】B11.【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即改汉姓,强调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意在为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寻找历史依据,故选B项;“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为其客观作用,而非主观目的,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强调改汉姓的汉化措施,未涉及将孝文帝美化为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孝文帝与鲜卑贵族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B12.

27、【考点】宋朝;王安石变法; 【解析】“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南北观点的差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关,由此可见南北的经济发展程度已经不同了,故选A项;“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无法体现其大地主大官僚的属性,排除B项;“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人员的南北区别,没有涉及到北方的负担问题,排除C项;“王安石的新法之招人反对”强调的是外部的反对力量,而不是内部力量的分歧,排除D项。【答案】A13.【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据材料可知,任何人都可以对伤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但不得诬告,否则要被罚款,即公民发起控告不得损害城邦的利益,故选C

28、项;雅典“公民”是指祖籍本邦、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排除A项;据材料“任何人都可以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可知,第三者拥有起诉权,排除B项;“有罪推定”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材料是“无罪推定”,排除D项。【答案】C14.【考点】罗马法; 【解析】据材料“罗马帝国一次又一次地被瘟疫中断”,可知罗马帝国通过对外扩张扩大统治区域,但又经常被瘟疫所阻断,这说明瘟疫对罗马帝国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故选D项;罗马灭亡是内政混乱及外族入侵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排除A项;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至今西方人都一直在信仰,排除B项;“把整个世界纳入罗马帝国之中的计划,一次又一次

29、地被唯一更强大的力量瘟疫所中断”冲击的是罗马的对外扩张而非法律的权威,排除C项。【答案】D15.【考点】罗马法; 【解析】材料反映出在1416世纪的欧洲,法国、荷兰、德国各国学者都对罗马法进行了研究,这说明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选A项;各国学者对罗马法的研究,是借鉴利用罗马法的原则,并不是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排除B项;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思想解放推动的,不是由罗马法推动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社会的影响,没有具体涉及到对欧洲近代法制建设的影响,排除D项。【答案】A16.【考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解析】根据材料“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

30、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可知此时人们冲破教会禁欲观念,关注短暂的现实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故选B项;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与材料所述时间“1348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可知此时人们冲破教会禁欲观念,并非强调“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排除D项。【答案】B17.【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会众投票选举”产生”结合所学内

31、容,可知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在于促进资产阶级民族共和政体兴起,故选B项;材料体现民主,与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不符,排除A项;材料民主,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符,排除C项;经过改革,日内瓦成为了政治和教会合为一体的神权国家,而加尔文也因此成为了日内瓦城最高的统治者,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不符,排除D项。【答案】B18.【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可得出这种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是有帮助的,故A项正确;“现世禁欲精神”对发展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能由此得出只有信仰才能发展资本主义,从本质上

32、说,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摆脱宗教的束缚,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仅限于欧洲天主教地区,其它地方的发展与宗教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不是宗教改革的核心意思,而是宗教改革后承认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故D项错误。【答案】A19.【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从图8可以看出,1760年左右,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开始明显上升,专利总数也曲线上升,说明专利制度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创造,而这个时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纺织业又是工业革命的领头产业,因此反映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专利制度对纺织业的促进作用,而非自然科学,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18世纪其他

33、国家的专利制度的确立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是当时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的结论,排除B项;决定一个国家国力强盛与否的根本原因是其经济的发展,并非制度因素,排除D项。【答案】C20.【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从材料“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可知欧美国家认识到了对代议机关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体现了宪政制度的不断完善,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欧美国家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限制,没有涉及征税程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议会对政府的征税权进行限制,没有涉及议会地位的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议会对代议机关征税权进行限制,

34、没有涉及税收立法民主化的内容,排除D项。【答案】A21.【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解析】“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这是突出了绅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单纯地主阶级开始变成开明地主甚至是新兴的工商业者,故选A项;“随着“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材料重点说明绅这种阶层的变化,没有涉及到国家的商业政策,也无法判断商人的地位,排除B项;“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这里的绅不是自然经济的主体,它参与工商业的活动也不意

35、味着自然经济的一定解体,排除C项;“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它所从事的工商业活动是指可能不再专注于农事,但也不能判断就一定是采用机器大工业的近代工业,排除D项。【答案】A22.【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梁启超认为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都属于中华文化,据此扩大开来,梁启超在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对于屈原的研究目的在于弘扬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意识,故选A项;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而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梁启超对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研究,而不

36、是传统文化体系的研究,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文化现象,而非军阀割据的政治现象,排除D项。【答案】A23.【考点】“斯大林模式”; 【解析】据题干时间可以判断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实施期间,故选A项;美国对苏联的敌视在经济危机期间并没有改变,排除B项;列宁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已经停止,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在这时候还没有形成,1936年该模式建立,排除D项。【答案】A24.【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地球村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频繁便利,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表现,故从材料中“曾经的地球村的观念在一些国家正在被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思潮掩盖”,可知这些思

37、潮并不利于世界的交往,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D项;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欧盟,而欧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体,故不能体现出欧洲一体化已经终结,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世界交往和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和活动,但没有数据表明国际之间的贸易总量下降,排除B项;多极化格局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影响力较大的多个力量,材料中体现的是地球村的观念受到了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思潮掩盖,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不能体现对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影响,排除C项。【答案】D25.【考点】史学理论专题;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清代地方志的编纂工作非常繁盛,“无论修志的规模与次数,还是修

38、志的数量与质量,都超过了以往各代”,民众通过“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增强其对国家的集体认同感,故选B项;地方志的编纂与宗法制观念没有关系,排除A项;编纂方志会增强民众的集体认同感,不会扩大其统治范围,排除C项;方志主要记述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内容,与形成皇权至上观念无关,排除D项。【答案】B二、材料阅读26.【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卫生疾病主题; 【答案】(1)特点:疾疫出现的次数十分频繁;流行地区呈现出不平衡性;每一次疾疫的发生延续时间长;危害都很大;流行性传染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疾疫大多流行于夏秋季。(每点2分,四点8分,有其它表述合理可酌情给分) (2)特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程得以加快;公共卫生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现代防疫体系建立并得到完善。(每点2分,三点6分,有其它表述合理可酌情给分)原因:当地政府的不断努力;社会力量的活跃;城市化化进程加快;民众卫生意识觉悟的提高;一大批公共卫生人才的努力奋斗;受到西方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每点2分,三点6分,有其它表述合理可酌情给分) (3)使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得到保障;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利于减轻人民的经济压力;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发展。(每点2分,三点5分,有其它表述合理可酌情给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