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10MB ,
资源ID:42126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212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秋高中历史 期末检测二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秋高中历史 期末检测二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1、期末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秦统一后关东地区奉儒学为政治根基。秦始皇四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系列文化活动,如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此行为意在()A将儒学作为治国理念 B加强法家、儒家思想的融合C恢复思想活跃的局面 D强化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2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 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 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3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

2、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魏征此举()A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 B说明决策权发生异变C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理学家提出“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质是()A中正平和,阴阳和合 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接受挑战,科学理性 D兼收并蓄,勇于创新5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主要目的是()A海外移民 B宣扬国威C殖民扩张 D获取利润6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

3、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7鸦片战争爆发前,前往广东进行中英谈判的钦差大臣琦善在给懿律的照会中说:“(英方)乃先占据定海,本不能不上干天怒。特缘本大臣叠奏贵国情词恭顺,方简派本大臣爵阁部堂来此查办。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由此可见,琦善()A认识到英国船坚炮利 B依然秉持“天朝上国”观念C缓和了中英之间矛盾 D熟悉近代国际交往准则8“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得出这一历史性判断应主要基于孙中山()创立了革命政党中国同

4、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理论把武昌起义作为革命的开端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BC D9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0下图传单摘自于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精神是()A进步 B爱国C民主 D科学11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印制的宣传画。据此可知国民政府()A军事上比较重视防御战略 B采取了全面抗战的抗战路线

5、C对抗战胜利前途缺乏信心 D采取了适应国情的军事战略12以下漫画反映的史实是()磨好刀再杀(华君武)A西安事变 B国共合作C重庆谈判 D北平谈判13“这些(政治)制度的选择,都是中共领导人,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从历史中,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B国家政体的变化

6、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变革15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一文认为:“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首台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

7、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三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

8、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5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9、材料一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二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材料三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认识到仅有制度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兴起。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10、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政治领域“革新中国”的举措。(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是指哪一事件,并指出该事件的两大旗帜。(5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

11、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的矿业政策及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5分)19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

12、习搜集的两则材料:材料二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钱穆理学与艺术材料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农村城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

13、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这一论断。(4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4分)20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

14、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摘自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材料二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分析说明改革开放的关键举措是现实问题“倒逼”的结果。(4分)(2)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15、,论证材料二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期末检测二1答案:D解析:秦始皇采取的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的措施,是为了强化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维护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故答案为D项;秦朝信奉法家思想,没有将儒学作为治国理念,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将法家和儒家思想进行融合,排除B项;秦朝时期实行文化专制,没有出现思想活跃的局面,排除C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可知,烤肉是游牧民

16、族的饮食习惯,但在黄河流域乃至长江流域都出现了这样的壁画,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D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体现的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而不是畜牧业,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佛教”,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生活富足,C项错误。3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但当政令不当,门下省可以驳回,故对于材料中唐太宗签署的敕文,魏征不肯署敕,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C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只是强调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责,D项错误。4答案:D解析: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促使儒学焕发生机,说明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的特点

17、,故D项正确;A项和B项属于道家思想特点;C项中“理性科学”不符合材料主旨。5答案:B解析:明朝时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炫耀明朝国力,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并不是海外移民,A项错误;郑和下西洋是不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远航,因此不是殖民扩张,也不为获取利润,C、D两项错误。6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所示的素材可知,戚继光、顺治帝、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手抄报的主题为B项;戚继光抗倭、平定三藩叛乱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不但是中央与地方还包括君权加强,材料没有体现君权加强,不能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C项错误;材料内容显示国家主权的

18、巩固,没有体现出封建社会的危机,D项错误。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否则大皇帝抚有万邦,人稠地广,添船添炮,事有何难?”可知,当时的琦善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对国际变化没有全面的了解,故B项正确。8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创立了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此中国革命有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正确;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了三民主义,中国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正确;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是其革命的开端,而不是“武昌起义”,错误;1912年3月为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颁

19、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确。故选B项,A、C、D三项错误。9答案:D解析:据材料“阴阳合历”结合所学可知,阳历是中华民国后推行的,因此材料应该是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清政府统治时期,A、B、C三项错误。10答案:B解析:图片中“土地可以征用而不可断送”“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体现出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B项正确;进步、民主与科学与材料中的内涵均不相符,排除A、C、D三项。11答案:A解析:注意四幅宣传画中的题词,要综合起来分析,四个题词都没有明显进攻的信息,属于防御性策略,A项正确;全面抗战路线指广泛动员、武装人民群众,“人人敌忾”没有体现武装人民群众的

20、信息,B项排除;“制敌死命”“坚强壁垒”等体现了抗战的信心,C项排除;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步步设防是错误的,会导致处处失败,要实行游击战、运动战、诱敌深入等战略,D项排除。12答案:C解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以重庆谈判为幌子,准备发动内战。材料漫画体现的是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事实,C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时间不符,A项错误;漫画体现出国民党准备发动内战,显然不是国共合作,B项错误;北平和平谈判是1949年,时间不相符,D项错误。13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故答案为D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21、度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制度,均属于基本政治制度,不符合题干中“最根本”的要求,排除A、B、C三项。14答案:D解析: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即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项正确;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A项;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B、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5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2017年,我国首台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它是目前世界

22、上运算速度最快的光量子计算机,D项符合题意;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项与材料不符;1973年我国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B项与材料不符;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项与材料不符。16答案:(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答独尊儒术亦可)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3)方式: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影响:推动了与边疆民族的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

23、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的拓展。解析:第(1)问,关于“环节”,由材料一“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分别指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关于“积极影响”,由材料“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可得出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结合所学,还可以从民族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第(2)问,由材料二“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所学,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关于“影响”,要一分

24、为二,既要指出儒学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也要指出“独尊儒术”钳制了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第(3)问,关于“方式”,由材料三“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可得出和亲;由材料中“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可得出会盟;由材料中“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可得出册封;由材料中“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可得出设置机构。关于“影响”,可从民族关系、边疆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作答。17答案:(1)意义:戊戌变法不仅是一场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图存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5、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2)举措:武昌起义;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3)事件:新文化运动;旗帜:民主和科学。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的信息和所学从改良运动、爱国救亡图存以及思想解放等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围绕“革新中国”从19111912年辛亥革命时期重大事件回答即可。第(3)问,“事件”:依据材料三“批判中国传统儒学”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旗帜”: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可知是民主和科学。18答案:(1)政策: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点:列

26、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第(1)问,“政策”:依据材料一中“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信息可归纳得出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的矿业政策。“原因”:依据材料一中“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等信息,结合19世纪70年代的时代背景及相关所学,从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重要价值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2)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中“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

27、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得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意义”:依据材料二中“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分析其意义

28、。19答案:(1)课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优先选择材料甲。理由:材料甲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是第一手材料,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学术研究价值高;材料乙是现代史学家对各种史料的整理和阐释,属二手史料。(2)宋代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科举制更为完善,门第观念淡化,更加强调公平竞争,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3)相同:坚持公有制性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府放权让利;触动了原有的经济体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2

29、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确定课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由于材料甲是第一手材料,材料乙是第二手材料,因此应当优先选择材料甲。其理由根据两则材料各自的性质来回答。第(2)问,说明“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这一论断,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科举制的完善、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理学诞生等方面来回答。第(3)问,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30、的”和“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和“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所有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对生产力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20答案:(1)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倒逼”史例:如: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得到中央的肯定,家庭联产承

31、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2)论点: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据: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得出改革开放的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小问,关键是要理解“倒逼”的含义,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等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首先要依据材料得出材料的观点,据材料“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可以得出思想解放能推动经济改革,或者改革要成功必须先要解放人们的思想等(言之有理即可)。论证结合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从思想层面理解,如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等均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展开。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