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 必修四教师版:六国论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1906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 必修四教师版:六国论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 必修四教师版:六国论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 必修四教师版:六国论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2、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3、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培养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学习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 回顾预习:1、 文章背景 (1)、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 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道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

2、向辽纳白银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1042 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1044 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纯白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 年, 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 绢万匹, 钱二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2)、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3、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2、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

4、,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3、文体知识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自主、合作、探究1、注音赂l秦 六国互丧sng 率shui赂秦耶y 小则获邑y 思厥ju先祖父 暴p霜露 与y嬴而不助五国也 无厌 yn

5、草芥ji 下咽 yn 洎j牧以谗诛 革灭殆di尽 当t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ng 悲夫 f 为wi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xu月割 苟gu以天下之大2试概括各段段意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

6、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当堂达标第一段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2、从

7、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第二段:。 1、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四、反思提升五、 拓展延伸完成同步练习题目。学习 指导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结合课下注释看课文,解决字音和词义。仔细理解,全面把握。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组织好语言,可查阅相关资料。仔细阅读相关知识,并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