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 治(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正
2、确的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A B C D2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生活需要智慧,需
3、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 D4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哲学咨询。这个行业出现的背景是不少人无法从心理治疗或者精神疗法中获得益处,哲学咨询为这些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高于其他具体科学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5“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
4、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A B C D6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搭载的综合材料实验样品仍有部分留在天官二号继续实验,以期揭示在地面环境下难以获知的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规律,获得优质材料的空间制备技术和生产工艺,指导地面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发展。这表明( )实践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 B C D7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
5、制”构想下的香港愈加繁荣,同时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普遍状态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82016年9月25日,癌症治疗获得重大突破,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表示:“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剥夺它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就是循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他和研究团队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该新疗法的辩证法依据是( )把握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尊重客观联系,就能引导事物
6、朝有利的方向发展A B C D9马克思说:“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因而对人来说是财富的要素,正是由于它本身的属性。如果去掉葡萄成为葡萄的属性,那么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价值是一种实体,事物自身具有固定的价值某物对人是否有价值,不是由人主观决定的事物自身属性是判断其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价值具有客观性,必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A B C D10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在此基础上我国成功举办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建设站上新起点,这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7、的极好时机。这表明(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了条件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A B C D11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中国式脱贫体现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扶贫精准,做到因地制宜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因而扶贫方式可借鉴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突破条件创造联系A B C D12“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
8、联网和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A消除了事物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异B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C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D体现了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13有一种坚持叫郎平,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中国女排姑娘们在小组赛2胜3负以末名出线,连克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第三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获得此次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最具含金量的一枚金牌。材料一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
9、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材料二女排的成功离不开“魔鬼式”训练法。教练规定,每个女排队员一个上午要发好100个球,扣好200个球,垫好300个球“所有这些都是有指标的,必须要高质量完成,没有完成就不准吃饭。”在训练中注重严格要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女排在漳州集中训练、备战里约奥运的时间表:早上8点半开始训练,中午12点结束,但事实上常常到下午2点才结束;午餐后是短暂的休息,下午3点半继续训练,直到晚上7点;晚上训练结束后,队员要集中观看录
10、像,进行技术分析;有些队员还要单独开“小灶”训练(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女排精神?(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女排的“魔鬼式”训练法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提倡家庭要“积善”。明代曾经有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许多东西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11、,恒念物力维艰。”今天的时代当然远非明代所能够比拟,在家风建设中,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的许多“老规矩”也必然地被历史所淘汰了,比如“父母在不远游”、“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等,都应当被抛弃了,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家风建设不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去认真借鉴“好东西”。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家风建设过程中所蕴含的哲理。15道格迪兹是一名设计大型医用成像设备的工程师。有一天,他发现核磁共振仪这个救命的机器会把一些孩子吓哭,医院里80%的孩子居然需要服用镇静剂才能进行检查。这个现实令他沮丧,于是他重新设计了检查仪器的整个外观,将检查变为孩子们的大冒险。在改造后的检查室中,孩子们会被告知:“现
12、在要潜入这艘海盗船了。别乱动,不然海盗会发现你的。”道格迪兹的创新,似乎技术含量不高,但效果是,服用镇静剂的人比例从80%降到10%,既提高了医院的效率,也让孩子多了一项独特体验,少了一次恐惧经历。这样的创新,给了我们信心:也许我们也可以变得更有创造力。创新点亮生活。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怎样点燃我们的创造力。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 治(文)答 案1A【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
13、、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说法不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2D【解析】奥瑞利欧斯强调的是对“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一定是你的感觉出了问题,这并不是否认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故A项不正确;感受是对事物的反映,故C项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事物、感受、精神状态的关系,未涉及B项内容,故不选B项;如果你调整了感受,你就会振作起来,说明人
14、的主观感受是具有能动性的,感受的变化,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故D项正确。3A【解析】“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说明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故选项符合题意,应选;选项说法错误,具体知识是哲学产生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知识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排除;选项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4D【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功能的相关知识。哲学咨询为无法从心理治疗或者精神疗法中获得益处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说明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项正确;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项中的“高于其他具体科学”说法错误
15、,排除;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哲学与世界、方法论的关系的内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5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紧扣材料信息,进行针对性选择。“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材料表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说明世界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一致性,故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不是自然规律,故错误;对人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的并非都是真理,故
16、错误。故选A。6B【解析】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搭载的综合材料实验样品仍有部分留在天官二号继续实验,以期揭示在地面环境下难以获知的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规律,获得优质材料的空间制备技术和生产工艺,指导地面材料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发展。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适合题意,是错误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7D【解析】“一国两制”构想下的香港愈加繁荣这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基本法承诺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不变这体现了事物是相对静止的,故材料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项正确;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不是材料所强调的,A项不选;
17、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但不是唯一特性,B项不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不是普遍状态,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D。【点睛】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8A【解析】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通过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其强调的是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而不是强调偶然联系。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题目中该新疗法的辩证法依据是把握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故入选。选A。9D【解析】价值不是实体,事物的价值随着自身属性及主体需要的改变而变化,不选;材
18、料表明某物是否有价值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来决定的,与事物自身的属性也有极大的关联,正确;主体的需要以及需要的程度是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错误;“去掉葡萄成为葡萄的属性,那么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这说明价值具有客观性,必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正确。 10C【解析】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观点错误,不选;“一带一路”建设站上新起点,这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的极好时机,这表明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了条件,正确;材料并没有表明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不选;“这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的极好时机”表明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19、,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点睛】要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事物发展必须经历质变的飞跃,但是质变也有上升的和倒退的质变之分,不能认为质变就是发展。11B【解析】“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这种中国式脱贫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扶贫精准,做到因地制宜,正确;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错误;关键是要找准路子、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这说明中国式脱贫体现了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突破条件创造联系观点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点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谁寓在谁之中?
20、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谁寓在谁之中?在考试中这个问题的出现常会使许多同学大费脑筋。我们可以在平时这样简化记忆:“普寓特,斗寓同”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这样就能很快地记住了。12B【解析】“智慧城市”并没有消除事物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异,A项不选;“智慧城市”使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这说明“智慧城市”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项正确;“智慧城市”并没有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C项不选;整体功能并不是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点睛】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如果各部分以无序、不合理
21、的结构组成整体,整体功能可能小于部分功能。13(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学习女排精神;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充分发挥正确的意识的指导作用,用女排精神促进具体的工作和学习。(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女排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地训练,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女排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女排既严格要求,科学训练,高质量完成训练任务,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最终实现了目标。【解析】【分析】此题以女排精神为
22、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详解】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女排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知识范围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属于微观考查。其次,要注意从哲学角度回答措施类试题,理论分析要突出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从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充分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女排的魔鬼式训练法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
23、,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二,知识范围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知识,属于微观考查。其次,要注意从哲学角度回答措施类试题,理论分析要突出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从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点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时
24、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家风具体内涵的认识也必然带有时代烙印,人们对家风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人们对家风的认识随着实践深入、社会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家风建设过程中所蕴含的哲理,可以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知识,认识过程的知识来回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人们对家风具体内涵的认识也必然带有时代烙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对家风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一
25、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们对家风的认识随着实践深入、社会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考点定位】实践与认识、真理、认识过程【方法指导】体现、反映类主观题解题基本步骤:“体现、反映”类设问的解题,关键有三点:一是明确知识。即要明确设问中考查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材料是如何体现道理的?指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这类设问,易于从微观上考查我们对相关知识的把握;而“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指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这类设问更侧重于考查我们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二是研究材料。对题干材料进行全面准确地解读,既要从整体上进行概括,又要
26、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等进行分层次分析。三是比较分析。将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一一对应关系。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在上面三点的基础上,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分要点组织答案,做到有理有据、层次分明。15示例:用不同的方式体察世界,善于多维度思考,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保持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等。等级水平等级描述水平4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
27、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水平3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水平2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水平1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解析】本题以道格迪兹创新核磁共振仪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用不同的方式体察世界,善于多维度思考,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等角度进行说明。【点睛】把握创新的哲学依据:一、唯物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二、辩证法依据。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创新;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判断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创新。三、认识论依据。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