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初学教材深度预习掌握本课必备知识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的
2、原则具体有哪些?提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法治建设的重要性(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具体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
3、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国家”与“法制国家”一样吗?二者有什么区别?提示:不一样。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
4、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1)中
5、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剖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2)依法治国就是依法执政。()剖析: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共产党。(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剖析: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4)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重点探究合作突破形成本课关键能力探究活动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材料一“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深刻总结,也明确指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法治路径。材料二如果说,过去的改革更多靠的是“
6、摸石过河”的勇气、以“破”为主的血性、先行先试的闯劲,那么今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们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深水区的利益藩篱,攻坚期的复杂难题,则呼唤着用法治理念去破解。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是怎样的?(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一回事吗?(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可概括为两个“建设”,谈谈你对两个“建设”的认识。参考答案(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
7、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两个“建设”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法治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党内法规体系。法治国家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1准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8、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必须于法有据,必须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但是,法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完备的过程。(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法律再完备、规范再严格,不实施、不落实、不执行,都是空摆。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体现。(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法治中国建设、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备和落实,没有严密的监督体系不行。法治监督体系分国家和社会两种体系。国家监督分权力机关、监察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四种监督。(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依法治国的标志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央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9、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积极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法治保障的新要求。(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必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对其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C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
10、现只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就能完成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有利于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能离开党的领导吗?(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的革命吗?(3)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只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能完成吗?(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有利于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吗?提示:(1)不能。(2)是的。(3)不能,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4)是的。答案C探究活动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原则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11、。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哪个基本原则?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则?(2)你是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
12、证”的?(3)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参考答案(1)材料一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则;材料二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除此之外,还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3)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
13、、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1法制与法治的区别(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2)法制所讲的,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和体系;法治所说的,包括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等行为活动,还包含着一种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价值追求。(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
14、中具有至上性和权威性,而不是执法者在执法中的任性。(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2法治与德治的区别法治,是通过具体的规则去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它的逻辑起点是对人性的悲观理解,认为人本身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必须用法加以约束和限制,强调的是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德治,用通过道德来约束人们的内心思想,使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其逻辑出发点是对人性的乐观理解,认为人们能自觉用道德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强调的是约束人们的内心动机。3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
15、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2019年2月6日,求是刊文指出,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是依法治
16、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A B C 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2)什么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提示:(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答案C时政热点学以致用201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深刻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们党执政兴国,对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无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17、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保障。”“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思考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怎样“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提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良法和美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
18、特色、时代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随堂演练即时反馈积累形成学科素养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A B C D答案C解析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形成完善的()A宪法和法律体系 B党内法规体系C行政
19、法规体系 D地方性法规体系答案B解析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故选B。3201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乡村治理促进条例(试行)规定:“乡村治理以村民为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促进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实现乡村和谐稳定、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该条例做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持依法
20、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主体未涉及中国共产党,排除;乡村治理以村民为主体体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体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正确,故选D。4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要求将道德统一到法律中来C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是指一切法律活动都应当交给全体人民来完成D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就是要拒绝移植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和经验答案A解析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A正确。全面依法治国
21、不是要将道德统一到法律中来,而是要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不同作用,B错误。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但并不是一切法律活动都应当交由全体人民来完成,这不现实也不可能,C错误。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D错误。5放眼全球,法治现代化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个别现象。但法治现代化进程在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往往有着不同的动因、表现与结果,反映着各个国家法治现代化不同的内在逻辑。因此,我国的法治道路要()坚持以我为主、自主探索,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准确把握我国法治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体现西方法治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有
22、益成果,学习借鉴世界法治发展的成功经验注重把握世界法治文明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B C D答案B解析坚持以我为主、自主探索,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确;在准确把握我国法治特点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法治现代化方案,错误;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学习借鉴世界法治发展的有益经验,错误;在我国的法治建设道路上,要注重把握世界法治文明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故选B。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
23、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结合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关系。答案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解析本题要求分析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关系,可分别从三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