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单元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第43讲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一、选择题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13题。1图中甲与乙的界线大致是()A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C喜马拉雅山祁连山D昆仑山阿尔金山贺兰山2图中甲与丙的界线大致是()A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气候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C地貌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解析:图中甲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乙为青藏高寒区,丙为东部季风区。结合图示各界线经过的地形区即可解答。答案:1.B2.C3.B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
2、,回答45题。4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5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解析:第4题,图示期间,第二产业的产值比例的变幅最小,其他产业的产值比例,由开始的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最大到2003年的第三产业产值比例最大、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最小,说明产业已经实现了转型并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5题,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其就业人口的比例并没有明显上升,
3、说明它们对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有限。答案:4.D5.D2010年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于10月19日上午进入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67题。6地区救灾办公室能够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的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7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数字地球”技术A BC D解析:
4、第6题,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装载的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因此可以快速获得地面信息。第7题,政府部门利用GPS确定被洪水围困市民的位置,同时利用GIS分析营救的路线等相关事宜,在最短的时间内营救市民。答案:6.C7.D(2011年杭州模拟)下图是我国98E以东某地气温、降水量与海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地所处的地形区最可能为()A黄土高原 B横断山区C天山山脉 D长白山脉9此地降水水汽主要来自()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解析:该地冬季(1月)最低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达到900 mm,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该地为我国的横断山区
5、,当地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答案:8.B9.C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M城市代表上海c代表京广、陇海兰新和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带N城市代表武汉B城市代表重庆A BC D11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劳动力资源丰富最发达的经济带是a经济带c经济带发展的最大优势为矿产资源、能源丰富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A BC D解析:第10题,M位于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的交会处,因此为上海。c为铁路沿线经济带,包括南北向铁路与东西向铁路,因此c代表京广、京九、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第11题,a为沿海经济地带,其经济的快速发
6、展主要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运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c为铁路沿线经济带,因此其发展的最大优势为便捷的交通。答案:10.A11.B二、综合题12下面甲为“中国自然区分布图”,乙为“中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自然区看,A地属于_,C地属于_;从经济地带看,A地属于_,C地属于_。(2)甲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附近区域生态较为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农业生产,对A、B地区造成了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_、_。C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该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会给当地带来_(自然)灾害。(3)乙图中,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是_省,简要分
7、析该省贫困人口集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解析:该题侧重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A地和B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第(2)题,C地位于云南省,是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第(3)题,云南省贫困人口较多,地形崎岖、交通较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是其贫困人口数量大的主要原因。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中部地带西部地带(2)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滑坡、泥石流等(3)云南自然条件: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13(2009年高考江苏卷)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
8、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区域项目AB人口(万人)22393508面积(平方公里)2708055375耕地面积(千公顷)9892760GDP(亿元)160135276城市化水平(%)67.535.5三大产业结构24751264430每万人大学生数(人)34391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0.260.54(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B区域_。(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资金劳动力技术、管
9、理原料、燃料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解析:结合文字材料和表格数据可知,与B区域相比,A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与A区域相比,B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数量两个方面。相应地,由发达地区A区域流向欠发达地区B区域的主要是资金、技术、管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欠发达地区B区域流向发达地区A区域的主要是劳动力、原料和燃料。答案:(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2)(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