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850KB ,
资源ID:41232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123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高三物理(鲁科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一 第一章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高三物理(鲁科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一 第一章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

1、滚动测试一第一章综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极限思维法、等效替代法、微小量放大法、科学假说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趋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

2、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C.如图所示,观察微小形变采用了微小量放大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运用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解析: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当时间趋向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就可以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极限思维的方法,A的表述是正确的;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运动过程看成是许多的微元段,每段都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是采用了微元法进行的合理推导,B的描述也是正确的;利用题图所示光线的偏移,采用的是微元放大的方法,把镜面的微小偏移亦即桌面的微小形变用光线的明显偏移显示出来,所以C的描述也是正确的;而把物体看成质点不是

3、等效替代,而是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所以D的描述是错误的。答案:D2.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设每隔1 s漏下一滴,“小四轮”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小四轮”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小四轮”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小四轮”的加速度一定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小四轮”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解析: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增加量是一个定值。如果“小四轮”所做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油滴

4、间距一定是逐渐增大且相临间距差值应该为一个定值。本题中,如果仅仅知道是间距增大而不能确定是否是定值,则无法判断“小四轮”所做的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更无法确定“小四轮”运动的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所以A、C、D错误,B正确。答案:B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 s、2 s为第段,第3 s、4 s为第段,第5 s为第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 s与第5 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的加速度大于第5 s的加速度C.第段与第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段和第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解析:从题目提供的速度图象来看,02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 s内物体做速度为4 m/s的匀速

5、直线运动;45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未变,第段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第段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在匀变速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所以C正确,ABD错误。答案:C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C=tD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解析:本题中所描述的物体从A到E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按照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ABC正确,D错误。答案:D5.将一小球竖直上抛,如果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和s2,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v1和v2,假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s1s2,v1v2B.s1v2C.s1s2,v1s2,v1v2解析:本题中,小球在上升阶段受到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上升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下降阶段小球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小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由s=at2和v=at可知,在同样的运动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速度

7、变化量大。即上升阶段速度的变化量大于下降阶段速度的变化量,上升阶段的位移大小大于下降阶段位移的大小。D正确,ABC错误。答案:D6.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从传送带上端A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率为v1,传送带的速率为v2,且v2v1,不计空气阻力,动摩擦因数一定,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率v和位置,下面可能的是()A.从下端B离开,vv1B.从下端B离开,vv1C.从上端A离开,v=v1D.从上端A离开,vv1解析: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滑动摩擦力大于物块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分量,则物块滑上后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若传送带长度不够长,则物块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直到从下端滑出,

8、则滑出速度小于v1;若传送带长度足够长,则物块减速滑下一段距离后速度为零,然后在摩擦力和重力作用下又随传送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物块滑到传送带最上端时速度必等于原来的速度v1。二是滑动摩擦力小于物块重力沿斜面的下滑分量,则物块滑上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最终从下端离开,速度大于v1。所以,ABC均有可能,而D不可能。答案:ABC7.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

9、是(g取10 m/s2)()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sA1,故A车在加速过程中没有与B车相遇,A错,C对;之后因vA=aAt1=12 m/svB,故A车一定能追上B车,相遇之后不能再相遇,A、B相遇时的速度一定不相同,B错,D对。答案:CD二、实验题(共15分)9.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甲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记录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乙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并用刻度

10、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甲乙(1)(3分)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计数点123456t/s0.10.20.30.40.50.6v/(ms-1)0.3580.4000.4400.4850.530(2)(3分)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3)(9分)根据v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将图线延长与纵轴

11、相交,交点的速度是(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析:(1)根据匀变速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以计算出计数点6的速度为0.570 m/s;(2)图象如图(见答案);(3)依据图象,根据a=可以计算出加速度为0.43 m/s2;图象延长后与纵轴交点的数值为0.314 m/s;该交点的物理意义为计时起点的初速度。答案:(1)0.570(2)如图所示(3)0.430.314 m/s计时起点的初速度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7分)10.(14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从物体冲上斜面开始计时,前4 s内位移是1.6 m,随后4

12、 s内位移是零。(1)求物体的初速度大小v0。(2)求从开始到物体离斜面底端距离为1 m时所经历的时间t。(3)若将物体的初速度增大一倍,则物体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多少?解析:(1)由s=at2可求得a=-0.1 m/s2,由位移公式s=v0t+at2及前4 s的位移值可得v0=0.6 m/s。(2)因为s=v0t+at2,所以从开始到物体离斜面底端距离为1 m所经历的时间满足0.6t-t2=1,所以t=2 s或t=10 s。(3)由=2as知物体初速度增大后能上滑的距离为s2=m=7.2 m。答案:(1)0.6 m/s(2)2 s或10 s(3)7.2 m11.(15分)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

13、辆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求: (1)甲、乙两车分别做何种运动。(2)前10 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甲车的加速度大小a甲。(3)甲、乙两辆车何时相遇。(4)相遇前何时甲、乙两辆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题图可知:对于甲车v0=3 m/s,vt=8 m/s,甲车的平均速度(v0+vt)=(3+8)m/s=5.5 m/s,甲车的加速度a甲=m/s2=0.5 m/s2。(3)设甲、乙两辆车t1末相遇,由题意可知:s甲=v0t1+a甲,s乙=v乙t1,s甲=s乙,由以上三式可得:t1=20 s。(4

14、)当v甲=v乙,即t2=10 s时,甲、乙两辆车在相遇前相距最远。s甲=v0t2+a甲,s乙=v乙t2,甲、乙两辆车间的距离s=s甲-s乙,由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得:s=25 m。答案:(1)见解析(2)5.5 m/s0.5 m/s2(3)20 s(4)25 m12.(18分)(2013福建六校联考)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有规律,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1=10 m/s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t=25 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1 m/s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

15、都为s=600 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某一个车站时,一辆速度大小恒为v2=6 m/s的电动车已经过该车站向前运动了t0=60 s,已知该电动车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1)求公共汽车从该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则n为多少?解析:(1)设公共汽车启动时加速所用的时间为t1,则t1=10 s,启动加速时行驶的路程为s1=1102 m=50 m,上面所求时间和路程同时也是制动减速所用的时间和路程,所以汽车每次匀速行驶所经过的路程为s2=s-2s1=500 m,匀速行驶所花时间为t2=50 s,所以公共汽车在每两站之间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为t=2t1+t2=70 s。(2)设电动车到达第n站所用的总时间为T,则有T=n(t+t)+t0,v2T=ns,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n=12。答案:(1)70 s(2)12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