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11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体会“最、还、睡着了、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空白“等词语的用法。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3通过寻找并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明了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4.了解出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学习他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学习难点】 揣摩在特定的环境和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的用词造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知识链接】 介绍文体本文是一篇悼词。悼词是在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在结构上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

2、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背景了解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的马列主义文献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写的。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里。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这位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心脏停止了跳动。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亲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参加人数不多,但他们身后却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与他一生并肩战斗的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用

3、英语发表了这一篇极其重要的讲话。他满怀无产阶级革命深情,论述了马克思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者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 【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并要求读准字音。 悼词( ) 肤浅( )不可估量( ) 纷繁芜杂( ) 诽谤( ) 诅咒( )嫉恨( ) 诬蔑( ) 豁然开朗( ) 衷心喜悦( ) 卓有成效( )2.解释下列词语。 浅尝辄止: 永垂不朽:坚韧不拔: 卓有成效: 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整体感知】1.给文章各段标上序号,归纳每个段落的意思。 2.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部分的含义。 (点拨:参看悼词的特点,先

4、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等,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贡献,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 【文本研讨】 1.在第一段中,对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说得非常详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点拨:重点把握“两点三刻”“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还不到两分钟”等这些词汇。) 2.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评论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请同学结合文本回答具体有哪些贡献? 3.分析下面两句话,感受马克思的无私品德。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点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 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

5、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四、 合作探究 1.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请举例分析。 2.学习完本文后,思考: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 参考答案一、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并要求读准字音。 悼词( do) 肤浅( f )不可估量(ling ) 纷繁芜杂(w ) 嫉恨( j ) 诬蔑( w ) 豁然开朗( hu ) 衷心喜悦(zhng) 诽谤(fi bng ) 诅咒(z zhu ) 卓有成效( zhu )2.解释下列词语。浅尝辄止:浅:一点;辄:就;止:停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坚韧不拔:韧:柔软而结实。拔:移动。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卓有成效:卓:卓越,

6、高超,特别。效:效果。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永垂不朽: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豁然开朗:豁:猛然间。开朗:开阔明亮。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二、 整体感知1.第1段,交代马克思逝世时的情况。第2段,概括指出马克思的逝世给全世界无产阶级造成的巨大损失。第3段,写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4段,写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第5段,指出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第6段,揭示马克思看待科学的独特视角。第7段,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第

7、8段,论述马克思的影响。第9段,表达了对马克思的赞颂和悼念之情。2.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部分的含义。 (点拨:参看悼词的特点,先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等,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贡献,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明确: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1)评价(2-7)悼念(8-9)。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两个“对于”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在革命实践领域的贡献(请学生找出依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三、 文本研讨 1.在第一段中,对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说得非常详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a.“停止思想了”:思想家停止思想,表现了痛惜之情。讳饰手法加

8、深了沉重悲痛的情感。 b.“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睡着了”又是讳饰的手法。含蓄委婉,痛惜崇敬c.“还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万分悲痛,永志不忘。 2.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评论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请同学结合文本回答具体有哪些贡献?革命理论: A.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 C.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革命实践: A. 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

9、战斗性的小册子 B.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C.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其中最伟大的贡献)3.分析下面两句话,感受马克思的无私品德。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敌人的攻击当作蛛丝,含蓄发人深思。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明确:“私敌”是指有个人恩怨的敌人。 “许多敌人”都是因阶级利益冲突而结下的,都是团结在他周围的千百万革命战友共同的敌人,说明马克思不存私念,为人

10、无懈可击。这种含蓄的评价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革命精神。四、 合作探究 1.(1)用词准确,生动凝练,内涵丰富。如开头一句,“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 (2)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借代:在讲到无产者对自己伟大导师逝世的哀思时,演讲者又用沙俄流放革命者的“西伯利亚矿井”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发区“加利福尼亚”来借代世界各地,生动地表现了广大地区的千百万战友对

11、马克思的悼念之情。有比喻:在说到各国政府和一切资产者争先恐后地诽谤马克思时,恩格斯指出,这位无产阶级的巨人对此“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这样一个恰当的比喻,便将马克思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还有拈连。文章第1段中有两处用了拈连手法。前者是“思想家停止思想”,以主、宾语的同词同意拈连,委婉地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后者是“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先用两个“安”字同意拈连,接着又用“睡着了”进行同词转意。此处的修辞手法既为下文作了铺垫,又准确地反映了期望马克思永远活着的心情。 2.思考: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 明确: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女儿和马

12、克思之间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您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思考一切”。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个经典的回答,一笔巨大的财富,这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对于今天中学生来讲,特别应该学习马克思志向高远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它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够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17岁时所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