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75.50KB ,
资源ID:410516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1051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1、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动荡B“士”这一阶层的出现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因此A项正确;“士”这一阶层的出现及统治者招贤纳士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条件,故排

2、除B、C两项;D项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结果,故排除。答案:A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解析:归服自然符合道家的无为,专制君主符合法家的专制思想,劳苦大众符合墨家的代表下层利益,无限同情心符合儒家的仁者爱人,所以本题只有选D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D3墨子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

3、得衣,乱者得治。”可见,墨子意在()A建立平等互助的社会B完善国家福利的功能C提高全体民众的素质D体恤人民群众的疾苦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有力气的赶快助人,有钱财的努力分人,有道德的人勉力教人。如此,饥饿的人就可以得到食物,寒冷的人就可以得到衣物,混乱的社会就可以得到治理。这说明墨子主张建立一个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故A项正确;完善国家福利和提高民众素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C两项错误;D项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平等互助,故D项错误。答案:A4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

4、想()A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B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C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D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解析:“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属于道家思想,体现出韩非思想含有道家思想成分,B正确;君臣对立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人物,C错误;D中属于法家思想主旨。答案:B5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解析:材料中的“尚书”属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可知此应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民本”思

5、想的重要体现,C项正确;B项属于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A项是先秦时期的墨家思想、D项是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答案:C6.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橼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2)结合商鞅变法和所学知识,材料二所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答案:(1)不同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

6、主张尊君轻贤。目的相同之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选贤任能的主张: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意义:选贤任能的主张,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大大地鼓舞了士气,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得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基础巩固1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

7、转型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解析:百家争鸣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士阶层的分化,可知能为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提供条件,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的形成是在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故D项错误。答案:C2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 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解析: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氛围的宽松,故A项错误;材料“

8、彼此政见不合”是孟子离开齐国的原因,与受排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反映出儒家思想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C项错误;材料“向孟子问政”“尽量挽留”,反映出当时士阶层在政治上的活跃,社会地位凸显,故D项正确。答案:D3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分封)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解析: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评价都是从儒家“礼”的思想标准出发的,它的主旨是维护

9、等级制度和区分君臣尊卑,因此选A项。答案:A4据说孔子教过的学生有3 000多人,著名的有家住陋巷的颜渊、常食野菜的子路、曾被官府囚禁的公冶长等。由此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仁者爱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有教无类”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其“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答案:D5战国初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并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演示,瓦解了楚国的攻城战术,最终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这位思想家属于()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10、 D墨家学派解析:材料阐述了一种“非攻”的政治思想,这属于墨家思想。答案:D6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解析:A项属于法家主张,与儒家孔子主张无关,故A项错误;B项属于法家主张,与儒家孔子主张无关,故B项错误;C项属于法家主张,与儒家孔子主张无关,故C项错误;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恢复社会秩序,为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答案:D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

11、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体现了()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老子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答案:B8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该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解析: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着,大小、难易等都可以相互转化,材料中大小也是相对而言的,因此

12、选B项。答案:B能力提升9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中说:“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对于这些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说明庄子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要顺其自然B反映庄子具有相对观点C说明庄子已经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D庄子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解析:本题考查庄子的思想主张。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无为”和“顺其自然”。他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这是相对的观点,不能证明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

13、主义者,故C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10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大意是我们都是野蛮人)”。这表明()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解析:材料反映了孔子两种对管仲的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子贡向孔子求教,儒家学派出现分化是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

14、时期,故B项错误;孔子和子贡同为儒家学派人物,故C项错误;“管仲所为”包含很广,既可以是人格魅力,也可以是行为。材料既反映了管仲的功绩,也反映了管仲的不足,故D项错误。答案:A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材料二为治者用众(大多数人都能遵从的方法)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君执柄以处势(权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裁决的力量)也。势者,胜众之资(凭借)也。韩非子材料三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什么是中国的文化名片?谁是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中国焦点2006为您揭晓了答案,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名的是孔子。(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儒、法两个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分别提出的治国策略。(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孔子位于第一名的依据。假如你是投票者,你还会选择哪位人物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符号的代表?答案:(1)儒家:以德治国;法家: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依据:孔子思想经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列举:孟子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