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571.50KB ,
资源ID:40958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95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检测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检测地理试题一、单选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问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2下列行为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进城看病B.上街购物C.外出旅游D.移居国外【答案】1B2D【解析】1从图中可知:D是春分,A是夏至,时间是3月21日至6月22日,我国处于春夏之际,故答案选B。2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故答案选D。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

2、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问题。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为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30%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4根据上题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是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C.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D.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以上【答案】3D4B【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降水量、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表计算,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

3、约是非林地的2025%(1.0/4.5;1.9/9.9;2.4/10.1;2.8/11.1),故A选项说法错误;1991年的降水量为884.4mm,1992年的降水量为475.4mm,经过计算可知1992年的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475.4475.486%=884.2),即达到1991年的降水量,人工林地径流量由1.0增加到2.8,增加不到3倍,故B选项错误;由图表可以看出,降雨量增大,非林地和林地的径流量也都增加,说明降雨量大小与径流量有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具体数据分析,二者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可能具有线性函数关系,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本题选择D选项。4本题主要考查降雨量、植被、土

4、壤侵蚀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表可知,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远远小于非林地的,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由上题可知1991年的降雨量约为1992年的两倍,即1992年降雨量增加l倍达到1991年的降雨量,但是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由160.5增加到299.2,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由0.2增加到4.9,人工林地由于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所以两种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量的数量和增长幅度差异较大,C、D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选项。5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附近西海岸发生8.5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在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

5、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答案】B【解析】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附近西海岸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故答案选B。如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A.22.5,13.5B.13.5,14.5C.22.5,14.5D.13.5,12.57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A.101米B.398米C.199米D.601米8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

6、脊C.H地比B地降水多D.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答案】6D7B8C【解析】6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读图可知,B点的海拔为400米,甲山和乙山的海拔分别是1150和132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的原则可以计算出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D.13.5和12.5,D正确。7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经过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且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为20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可以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600米,满足条件的只有B。8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基本知识。甲山和乙山的海拔分别是1150和1320米,其高程差为170米,A错;通过“等高线

7、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的原则可以判断CD是山脊,EF是山谷,B错;H地为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的B地,C对;通过指向标可以判断,H位于东南坡,D错。下图为某国(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该国采矿业、制造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问题。9该国玉米主产区选择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较少,水源条件差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C.为夏秋季节,气候过于炎热干燥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10该国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D.石油资源丰富【答案】9A10A【解析】9根据经

8、纬网判断可知,该国是南非,玉米主产区是热带草原气候,710月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处于干季,降水少,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710月为农闲期,故A正确。10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人口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与人口总量呈负相关,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量大,人口总量稳定,人均碳排放量大,A正确,B错误;森林覆盖率高,吸收的碳多,人均碳排放量小,C错误;南非石油资源不丰富,D错误。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 mm,蒸发量1315 mm。读图完成问题。11图中信息反映出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B.湖

9、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000距今5700年C.湖泊含盐量增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D.距今7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12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 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A.B.C.D.【答案】11C12D【解析】1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为中亚地区,植被为温带荒漠,据湖面变化情况可判断古湖泊地势北陡南缓,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大,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距今7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不到110千米(纬度相差不到1),故选C。12该地森林较少,降水较少

10、,水土流失较弱。湖泊多为咸水湖,不能围垦发展种植业。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全长 1241 千米,全程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 145 亿立方米的水调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1)结合图乙,判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2)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缓解北方缺水问题 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造成南方严重缺水 使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A

11、. B. C. D.(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优点是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2)自然原因:降水少且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小人为原因:人口激增,生活用水增加;工农业发展,生产用水增大;水污染严重(3)A(4)水可以自流,水质较好【解析】(1)图乙中北京最低气温在0以下,夏季降水多,因此可以判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2)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自然原因可以从降水量、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径流量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是用水量、水污染等方面分析。(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可以缓解北方缺水问题;同时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等方面分析。(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势南高北低,可以

12、自流;修建输入管道,水质好。14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图,图中A、B两地为城镇),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从处能否直接看到处?两处适合进行急速漂流的是哪一处?(2)C地资源丰富,如果想在A、C两地间修建公路,把C地的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图中两条线路,哪一条比较合理,并说明理由。(3)若以丙处为出发点进行登山比赛,有L、P两条线路攀登龙山或虎山,如果你参加登山比赛,你将选择哪条登山线路,并说明你所选线路的优缺点。【答案】(1)不能。处。(2) 理由:地形平坦,避开不利地形;连接更多的城镇。(3)选线路P,优点:坡度平缓,难度小;缺点:路程较长,需渡河。选线路L,优点:路程较短,不用渡河;缺点:坡度

13、大,较难攀登。【解析】(1)之间有山地阻挡,所以站在处不能看到;处等高线比处密集,比处适合进行极速漂流。(2)公路选线受地形地质条件、居民点分布等条件的影响。图中路线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利于公路修建,且穿过了居民点丙,连接更多的城镇;路线与等高线相交,经过地区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不利于公路修建,且所经地区没有居民点,所以应选路线。(3)本题属于观点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选线路P或L,要从线路所经地区的坡度、长度等方面分析其优点和确定。15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21:00开始,法国巴黎(49N, 2E)至少六处公共场所发生枪击或爆炸事件,已有百余人死亡。事

14、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电视讲话谴责恐怖分子,同时宣布取消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的行程。材料二 法国主要农产品分布图(1)枪击事件开始时,北京时间是A.13日4:52 B.14日8:08 C.14日4:52 D.13日8:08(2)图中A是 河,注进 海峡,据图判断法国北部的地势特点是。(3)图中B为法国最大岛屿 岛,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其形成原因是。(4)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盆地,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因素是。(5)简述巴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答案】(1)C(2)塞纳河 英吉利 东南高,西北低(3)科西嘉 地中海 受副热带高压与中纬西风的交替控制(4)巴黎 光照不足(5)巴黎位于河

15、流附近,航运便利;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农业发达;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解析】(1)根据材料,法国巴黎位于2E,枪击事件开始时,当地时间(地方时)为13日21:0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经度相差118,时间相差为1184分钟=472分钟(7个小时52分钟),依据东加西减的规律计算可知,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4日4:52。(2)图中A河流经巴黎,注入英吉利海峡,名称是塞纳河。法国北部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说明其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3)图中B为法国最大岛屿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内,对应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

16、带控制。(4)图中小麦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制约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5)城市区位因素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政治等方面分析。巴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有:巴黎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农业发达;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

17、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

18、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北三江平原的自然地理概况、农业的区位因素等。(1)自然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一是看生态破坏程度,二是看生态污染状况。三江平原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较晚,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境质量。所以概括答案如下: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病虫害与环境关系密切,所以从环境因素分析对病虫害的影响。建三江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导致病虫害少;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温度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所以病虫害少。(3)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该地土壤肥沃,肥力高,使用化肥少;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准确施肥,控制施肥量,化肥的使用率高,导致化肥使用量少。(4)“中国绿色米都”中的“绿色”主要指生产的水稻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联系该地水稻的生产条件分析,该城市环境质量优良,对水稻污染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少,使水稻绿色无污染;该地水稻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所以当地被誉为“米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