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局部抗战1.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的危急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这反映出()A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国共合作抗战开始2.“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北宋以来的民间俗语,但图中却出现了“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的标语。这主要是因为()A军人地位的提高B土地革命的影响C国民革命的高涨D救亡运动的兴起3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现。这一事件是()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C西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2、知识点二全面抗战的开始4.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51937年9月红军举行脱帽换装仪式(将红军军服军帽换为国民党军服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是()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B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知识点三日军的侵华暴行6.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81、6、30、
3、12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意义都提醒着我们那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这段历史发生在()A1927年 B1937年C1945年 D1949年7.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也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城市。右图展示的是近代史上重庆曾遭受的一次野蛮轰炸。与此次轰炸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1日本田中奏折中说:“我对满蒙之权利如可真实的到我手,则以满蒙为根据我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于亚细亚大陆者,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为实现“第一大关键”,日本发动了()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2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秘密文件
4、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这一指示()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阶段的到来B促使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严重脱离革命的实际,错误分析了形势D表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决心31937年8月,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的谈判,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这次谈判()A消除了国共双方的分歧B推动了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C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D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4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2年12月29日颁布的陕甘
5、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草案)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C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D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5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的是()2009年拍摄的电影南京!南京!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长度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南京居民尚德义在1937年12月6日上午被日军抓获,在机枪扫射时幸免于难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在1937年详细记录的日军暴行A BC D6下表呈现的情形主要反映了()政权名称建立时
6、间地点政权头目满洲国1932年3月长春溥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39年9月张家口德穆楚克栋鲁普“中华民国革命政府”1940年3月南京汪精卫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扶植傀儡政权成为日本侵华的主要手段C民族矛盾开始激化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7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列强侵华史,也是国人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
7、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写出“甲午一役”中“致远舰”管带的名字。结合马关条约内容和材料一指出“甲午一役”后列强侵华在经济方面的特点和国人思想意识的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总书记“14年抗战”提法的含义和意义。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素养历史解释)2017年伊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难有定论B主流认
8、识往往是最具有科学性的C新结论着眼于反侵略的长期性D新结论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2(素养家国情怀)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18741961),为中国民主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8年10月10日,陈嘉庚组织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洋华侨总会)并当选为主席,其华侨领袖地位由此确立。至1941年底,总会汇到国内捐款计30亿元(新加坡币),他本人除认购10万元国债外,还每月捐2 000元法币直至抗战胜利。他组织大批机工回国服务,坚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领导爱国侨胞抵制日货、惩办汉奸,发动捐赠衣物、药品、救
9、护车等工作。在其感召下,不少华侨青年相继回国参加抗战。1940年3月,陈嘉庚亲率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国考察,6月的延安之行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由此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洋华侨总会成立时国内抗战呈现出的基本态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嘉庚为何能对祖国抗战做出卓越贡献。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必备知识基础练1答案:C解析: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东北人民以及全中国人民悲愤交加,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选C项。2答案:D解析:从图片信息“扫荡倭寇”可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
10、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的标语。故选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十年的国共内战局面基本结束。故选C项。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本题材料即反映了北平沦陷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37年9月”和内容“将红军军服军帽换为国民党
11、军服军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内容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项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影响;B项是1935年日本对华北地区的侵略产生的影响;C项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6答案:B解析: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故选B项。1927年抗日战争还没有爆发,排除A项;1945年抗战胜利,不符合“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排除C项;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不符合“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排除D项。7答案:D解析: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起至1943年8月,日本对中国战时
12、陪都重庆进行了残忍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遇难者人数达16 376人,故选D项。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A、B、C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关键能力综合练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根据“握执满蒙利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故选A项。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这有利于抓住有利时机,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项;
13、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因中国共产党单方面的意见而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排除B项;材料的分析符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排除C项;材料只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主张国共合作抗日的想法,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依所学可知,当时国共双方因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双方的分歧不可能消除,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共两党的这一合作有利于正面战场的作战,但不是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故B项错误;依所学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保障了抗战胜利,故C项错误;据材料“1937年8月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在国共双方第二次合作之前,共产党军队改编等问题的谈判
14、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故D项正确。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的史实,难度较低。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协调了地主与农民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地主和农民的抗日积极性,从而扩大抗日联合战线,D项符合题意;该规定既保护农民利益又保护地主利益,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后,边区政府就已具有合法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该规定和土地革命路线精神不一样,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日本侵华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在六周的时间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
15、0万人以上。电影南京!南京!属于在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加工成分,不能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因此不符合题意;而当时的摄影资料、幸存者的回忆、亲身经历者的文字记录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因此符合题意,D项正确。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以华制华”政策,难度较低。由表格可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通过扶植傀儡政权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以华制华”实行殖民统治,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故A项正确。扶植傀儡政权是日本侵华的手段,并不表示是主要手段,故排除B项。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故排除C项。“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
16、介石政权20世纪30年代实行的对日妥协、对红军等抗日力量镇压的反动政策,与此题信息无关,排除D项。7答案:(1)邓世昌。特点: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变化:民族意识觉醒。(2)含义:“14年抗战”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311945年)。意义:尊重历史事实;强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史实可知,“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第二问中列强侵略在经济方面的特点可以从马关条约的“允许设厂”的规定中看出主要是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国人的意识可以从材料一中的“
17、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得出民族意识觉醒。第(2)问,第一小问“14年抗战”的含义主要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311945年);第二小问“意义”可以从国际贡献、全民抗日和尊重历史等角度去归纳,例如:尊重历史事实;强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学科素养升级练1答案:C解析:史学界存在很多学术争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也会达成一些共识,并非难有定论,故A项错误;主流认识如果不能求真求实,也不具有科学性,故B项错误;“十四年抗战概念”相比八年抗战,更加突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长期性,故C项正确;强调了东北
18、抗战的重要性只是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2答案:(1)基本态势:正面战场上四大会战相继失利;日军占领中国大片国土;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敌后战场,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武汉、广州沦陷,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论持久战的发表,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2)原因:华侨领袖,国际影响力大;南洋商界巨子,实力雄厚;无私奉献,爱国意志坚定;率先垂范,华侨青年积极响应;爱憎分明,具有政治远见;客观上国际形势有利。解析:第(1)问,“基本态势”:据材料“1938年10月10日,陈嘉庚组织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洋华侨总会)并当选为主席,其华侨领袖地位由此确立”并结合所学可知,正面战场上四大会战相继失利;武汉、广州沦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占领中国大片国土。据所学可知,1937年秋,陕北洛川会议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在此路线指引下,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敌后战场;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第(2)问,“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华侨领袖,国际影响力大;南洋商界巨子,实力雄厚;无私奉献,爱国意志坚定;率先垂范,华侨青年积极响应;爱憎分明,具有政治远见;客观上国际形势有利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