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883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苏教版文科)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能专项突破(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能专项突破(八)8.兴奋的传递与膜电位变化曲线热图呈现解读图甲为兴奋的传递过程,箭头表示的是神经递质(X)的移动方向,据此可以判断图上方的膜为突触前膜,另一侧的膜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后,引起离子(Y)的运输。图乙表示的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引起的膜电位变化,其中ab段或fg段为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了bd的变化,至d点形成了动作电位;df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能力拓展(1)解答有关图甲之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为胞吐,跨过的生物膜层数为0,但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神经递质(X)有两大类,一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另一种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是兴

2、奋性神经递质,则离子(Y)为阳离子(主要是Na),最终引起了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如果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离子(Y)为阴离子(如Cl),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要及时分解或被灭活。(2)解答关于膜电位变化曲线的题目时,首先要分清曲线中哪部分属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并清楚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理。如图乙中的bd是由Na内流引起,df是由K外流形成。典例剖析1传出神经可以支配肌肉运动。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兴奋传导到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是内负外正B正常情况下释放到内环

3、境的ACh可以持续作用于肌肉细胞C若某抗体能与ACh受体结合,则阻碍兴奋的传递会导致肌无力D某药物可以抑制分解ACh酶的活性,故可治愈肌无力疾病答案C解析兴奋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之后立即被灭活;肌无力疾病的病因是兴奋不能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可能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因此抑制分解ACh酶活性的药物不一定能治疗肌无力疾病。2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C图2中B

4、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D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的过程中,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答案D解析图1中B为动作电位,相当于图2中C点的电位,A错误;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则适宜条件刺激下,膜外钠离子内流量下降,造成动作电位偏低,故图2中C点下移,B错误;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一定强度刺激,而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它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C错误;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是由于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钾离子外流,导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D正确。跟踪训练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

5、叙述正确的是()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导致Cl通道的开启答案D解析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膜外Cl内流,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故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A错误;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C错误;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传递相关信息,导致Cl通道的开启,D正确。9.特异性免疫过程热图呈现解读解读本图的核心是正确识别图中的细胞

6、,AG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典例剖析如图是有关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发生感染,HI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细胞B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体内主要通过发生排斥反应C和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D人体细胞C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细胞E,这个过程与细胞B没关系答案A解析图中A为吞噬细胞,B为T细胞,C为B细胞,D为记忆B细胞,E为浆细胞,G为效应T细胞,F为记忆T细胞;、分别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HIV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T细胞(细胞B),A项正确;移植的器官在受体体内主要通过细胞

7、免疫()发生排斥反应,B项错误;和两种免疫方式都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项错误;绝大多数抗原需经T细胞(细胞B)的呈递后刺激B细胞(细胞C),D项错误。跟踪训练如图表示人体内发生的某种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各种免疫细胞,其中能特异性识别1的包括甲、丙、戊、丁B丙丁、丙戊以及戊丁的过程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且当1的种类不同时,选择表达的基因也存在差异C2作用于1的过程中存在特异性识别,而且1的清除与细胞的凋亡有关D1可以是某些蛋白质,每一次的侵入都可以通过作用于戊,使免疫的速度加快,强度更强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1代表抗原,

8、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菌等都可以成为抗原,甲代表吞噬细胞,乙代表T细胞,丙代表B细胞,丁代表浆细胞,戊代表记忆B细胞,2代表抗体,其中甲(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不具有特异性,丁(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A错误;体液免疫是通过抗体清除游离在细胞外液中的抗原,与细胞凋亡无直接关系,C错误。抗原初次入侵时不能作用于戊,D错误。8.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类典例剖析研究表明: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刺激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和速率。某同学欲对此进行验证。材料用具:刺激器、测量电位变化的电位计(含甲、乙两个电极)、生理状态一致且正常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若干、不同

9、K和Na浓度的海水。实验步骤:将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分成4组,分别置于低K海水、高K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中;一段时间后,按照如图所示的电位计及电极接法测量各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分别给予各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不同强度的适宜刺激,并用电位计测量各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纠正上述实验方案及装置的3点主要错误。_。(2)结果预测与分析:在低K海水中K_(外流、内流)的量较_(多、少),故静息电位偏大。若实验测得高Na海水和低Na海水中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代表高Na海水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_。图中曲线间的差异表

10、明在不同Na浓度的海水中_不同,从而造成电位变化的幅度和速率不同。答案(1)还应设计正常海水的对照组;测量电位变化时,甲、乙两个电极应该一个置于膜内,一个置于膜外;给予各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刺激强度应相同(2)外流多aNa内流的量和速度解析(1)研究细胞外液中K浓度和Na浓度对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影响时,应设计正常海水的对照组。由于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和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均指神经细胞膜内与膜外的电位状况,因此测量时电位计的两个电极应分别放置于神经细胞膜内与膜外。刺激的强度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故各组应相同。(2)静息电位由K顺浓度梯度外流而形成,故当海水中K浓度较低时,K外流的量较多,形成的静息

11、电位较大。动作电位是神经纤维受到适宜的刺激后,Na顺浓度梯度内流而形成,故当海水中Na浓度较高时,Na内流的量较多、速度较快,因而电位变化的幅度较大,速率较快,所以图中代表高Na海水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a。技能归纳“五看”法解决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题一看对照二看步骤三看验证四看材料五看条件即时突破请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组别处理培养A组去掉嫩叶,浸于10 ppm的NAA溶液中24 h后取出枝条,用

12、清水洗净,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杯外包上黑纸避光,观察枝条生根情况B组不去掉嫩叶,浸于10 ppm的NAA溶液中C组不去掉嫩叶,浸于清水中实验中有_(1、2或3)组对照实验。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_。(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用_浓度的乙烯利

13、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_。答案(1)2避免光对植物生根产生的影响(2)气孔关闭0.004%(3)乙烯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解析(1)由表格分析,可知实验中有A、B,B、C两组对照实验;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避免光对植物生根产生影响。(2)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直径变小,说明乙烯可诱导气孔关闭;综合分析,用0.004%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3)分析图2可知,乙烯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