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6 ,大小:254KB ,
资源ID:4084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84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广州市南沙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1如图为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的概念图,a、b、c、d代表影响因素依次是()A年龄组成、死亡率、迁出率、出生率B出生率、年龄组成、迁出率、死亡率C死亡率、出生率、迁出率、年龄组成D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年龄组成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C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D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3某生物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

2、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20102010起始酵母菌数2112A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近似“J”形增长B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数量同时达到K值C号和号锥形瓶内种群的K值不同D号锥形瓶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号锥形瓶下降4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5一片草原上全部黄羊和草原上

3、的全部生物分别属于生物的()A群落和种群B种群和种群C种群和群落D群落和群落6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A地衣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C苔藓阶段D森林阶段7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8农田生态系统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活资料,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

4、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C研究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9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当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捕食B竞争C寄生D共生10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200,则该种群的K

5、值为40011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B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12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13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14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干涸池塘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草本植

6、物阶段该废弃池塘演替的正确顺序是()ABCD1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B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D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16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采取“退耕还草、还林”生态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B初生演替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次生演替初生演替17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个湖里的全部鱼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D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18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

7、始于()A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阳光照射在绿色植物上C初级消费者取食生产者D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19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20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蜘蛛、蟾蜍均属于初级消费者C吃虫鸟和蛇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猫头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2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8、()A当鹿吃草时,能量就从生产者流入第一营养级B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只能通过光合作用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23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型生物24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25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A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B有利于牧草的恢复C有利于

9、年年增加载畜量D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27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28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下列各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是()A绿色植物鼠猫头鹰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10、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3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31在田野中施放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直接效应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A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下降B性别比例失调,人口密度下降C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D种群密度下降,人口

11、密度下降3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3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池塘中的一群鱼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3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天敌等影响种群的种群密度B增长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C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不同鸟类栖息在树冠、树干和灌木层,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35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

12、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和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36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C池塘中的植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3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38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

13、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3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4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14、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1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初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4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43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

15、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4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A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4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B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46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凡是细菌、真菌都

16、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ABCD47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48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49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

17、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5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5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A样方法B标志重

18、捕法C记名计算法D取样器取样法52种群呈“S”型增长的原因有()A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B自然界的空间是有限的C种内竞争的加剧D捕食者的增加53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的演替B火山岩上的演替C冰川泥上的演替D沙丘上的演替54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群落中的生物具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55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包括()A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B通过其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的能量D被次级消费者捕食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56下

19、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的人口密度急剧上升,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B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57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温室气体B需要能量驱动C不依赖与水D具有全球性58在碳循环中,CO2通过哪些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A细胞呼吸B光合作用C燃烧作用D化能合成作用59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D代表光合作用,代表细胞呼吸60有关如图的叔述不正确的

20、是()A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B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占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1如图为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的概念图,a、b、c、d代表影响因素依次是()A年龄组成、死亡率、迁出率、出生率B出生率、年龄组成、迁出率、死亡率C死亡率、出生率、迁出率、年龄组成D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年龄组成【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

21、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解答】解:A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AB错误;CD、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C错误;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C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D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

22、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越高【解答】解: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A正确;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B正确;C、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是种群密度,C错误;D、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C3某生物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20102010起始酵母菌数2112A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初始阶

23、段都经历了近似“J”形增长B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数量同时达到K值C号和号锥形瓶内种群的K值不同D号锥形瓶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号锥形瓶下降【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温度等条件适宜、营养物质充足和没有敌害、没有竞争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种群数量其实是呈“S”型曲线增长【解答】解:A、在初期阶段由于条件适宜,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A

24、正确;B、由于四个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体积和起始酵母菌数目不同,因此它们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错误;C、号和号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因此种群的K值不同,C正确;D、和的培养液的体积是相同的,因此K值相同,但是第组的起始酵母菌数高,因此先达到K值,同时也是号锥形瓶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号锥形瓶下降,D正确故选:B4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K值代

25、表的是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达到K值后,种群增长率为0,若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则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根据相关原理,要获得最大的产量,捕鱼应在K值前,而保持种群数量在K/2左右【解答】解:A、K值是环境容纳量是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正确;B、据图分析,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到达K值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B正确;C、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增长率为0,C正确;D、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左右,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且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所以当鱼的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即可开

26、始捕捞,D错误故选:D5一片草原上全部黄羊和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分别属于生物的()A群落和种群B种群和种群C种群和群落D群落和群落【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解答】解: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为同一个物种,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包括所

27、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一个群落故选:C6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A地衣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C苔藓阶段D森林阶段【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一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也会逐渐增加【解答】解: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一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也会逐渐增加,故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是森林阶段故选:D7

28、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人类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渔业资源,应该规定禁捕期、禁渔区以及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等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只能对捕捞的鱼的大小进行选择,而不能对鱼的性别进行选择,不会改变其性别比例【解答】解:A、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会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使得种群

29、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故A正确;B、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减少了捕获个体的数量,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使种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故B正确;C、种群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则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故C正确;D、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只能对捕捞的鱼的大小进行选择,而不能对鱼的性别进行选择,不会改变其性别比例,故D错误故选:D8农田生态系统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活资料,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C研究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

30、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解答】解:A、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土壤取样法,A错误;B、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为群落的特点,该农田中的玉米为一个种群,B错误;C、研究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C正确;D、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应先去表层土,再用取样器取样调查,D

31、错误故选:C9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当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捕食B竞争C寄生D共生【考点】种间关系【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解答】解: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而形成的关系几十年以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入到北美,由于这种百灵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一种草地百灵鸟很相似,一段时间后,草地百灵鸟在当地绝迹,这是同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当地原有的一种草地百灵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因此数量减少,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10图示种群在理想

32、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2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

33、”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即K值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B错误;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C错误;D、c点为处,种群数量为200,则该种群的K值是400,D正确故选:AD11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B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

34、不一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1、群落的特征:物种丰富度、空间结构(垂直分层和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2、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意义: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解答】解: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

35、具有分层现象,A正确;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没有体现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B错误;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属于同一种群,高矮不一不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C错误;D、鹿群属于种群,因此其高矮不一的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分层,D错误故选:A12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由许多种群构成,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

36、构和群落的演替等;任何一个群落中,物种都是通过一定的联系聚集在一起的,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一般是不同的【解答】解:A、种群也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随机分布等,A错误;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B错误;C、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C错误;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确故选:D13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37、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细胞是最基础的生命系统层次,生物圈是最高的生命系统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直接由器官构成个体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且符合种群的特征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解答】解:A、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A错误;B、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错误;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C错误;D、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这些生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D正确故选:D1

38、4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干涸池塘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该废弃池塘演替的正确顺序是()ABCD【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初生演替: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物、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一般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地演替;一般过程: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解答】解:首先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而次生演替大约要经历的阶段为:干涸池塘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故选:

39、D1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B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D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

40、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2、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答】解:A、次生演替是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则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使得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B错误;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

41、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错误;D、只有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群落演替才会演替到森林阶段,否则只能到灌木阶段,D错误故选:A16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采取“退耕还草、还林”生态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B初生演替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次生演替初生演替【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42、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说明原来已经有植物存在,因而属于次生演替故选:C17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个湖里的全部鱼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D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解答本题时应扣住关键词“各种生物”进行判断,即包括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据此答题【解答】解:A、一个湖里的全部鱼不包括全部生物,不是生物群落,A错误;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生物群落,B正确;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为同一个物种,不是群落,C错误;D

43、、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包括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18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A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阳光照射在绿色植物上C初级消费者取食生产者D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来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的同化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产者的同化能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和流向分解者动物的摄入能=动物的同化能+动物的粪便能,粪便能属于上一营养级的

44、同化能【解答】解:A、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就是生产者的同化量,即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A正确;B、阳光照射在绿色植物上的能量没有全部被绿色植物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C、初级消费者取食生产者只是生产者同化能中的一小部分,C错误;D、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是生产者同化能中的一小部分,D错误故选:A19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据图分析,

45、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主要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答】解:据图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主要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中,箭头都起始于b,所以b表示生产者,a表示消费者,a、b箭头都指向c,所以c表示分解者故选:B20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蜘蛛、蟾蜍均属于初级消费者C吃虫鸟和蛇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猫头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农作物食草昆虫蜘蛛吃虫鸟猫头鹰,农作物食草

46、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农作物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解答】解:A、该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A错误;B、蜘蛛属于次级消费者,蟾蜍属于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B错误;C、吃虫鸟在食物链农作物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中属于第四营养级,蛇在食物链农作物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中属于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农作物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中属于第五营养级,C错误;D、若土壤遭到污染,污染物会随食物链向最高营养级的动物流动富集,所以猫头鹰体内的污染物浓度可能最高,D正确故选:D2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能量从生物

47、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解答】解: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属于能量的输入过程,A错误;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和散失过程,B错误;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C正确;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还是能量的输入过程,D错误故选:C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当鹿吃草时,能量就从生产者流入第一营养级B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只能通过光合作用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考点】生态

48、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解答】解:A、当鹿吃草时,能量就从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或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A错误;B、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D错误故选:C23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型生物【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

49、及各部分的作用,生产者指绿色植物,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据此解答【解答】解:A、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A错误;B、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都为异养型生物,B错误;C、分解者为营腐生生活的生物,C正确;D、生产者都为自养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D错误故选:C24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这是一个食物网,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

50、物链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四级消费者属于第五营养级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作答【解答】解:A、据图可知,该食物网有9条食物链,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A错误;B、硅藻既是生产者,不是分解者,B错误;C、磷虾只捕食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硅藻,属于第二营养级,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C正确;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因为其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濒临灭绝,不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D错误故选:C25为了实现对草原

51、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A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B有利于牧草的恢复C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D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解答】解:A、划区轮牧使得牲畜具有持续的能量来源,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A正确;B、划区轮牲减少牲畜对草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牧草的恢复,B正确;C、确定合理的载畜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C错误

52、;D、利于牲畜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使得资源充分利用,D正确故选:C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含有一条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其中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解答】解:A、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不是第二营养级,A错误;B、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不是第三营养级,B错误;C、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C正确;D、黄雀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无第五营养级,D错误故选:C27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

53、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的功能,在物质的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故选:D28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下列各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是()A绿

54、色植物鼠猫头鹰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中只有两种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能量流动特点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获取的能量就越少【解答】A、假设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100%,则绿色植物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00%20%20%=4%;B、假设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100%,则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00%20%20%20%=0.8%;C、假设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100%,则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

55、00%20%20%20%20%=0.16%;D、假设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100%,则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00%20%20%20%20%20%=0.032%;比较分析结果:4%0.8%0.16%0.032%故选:A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传递效率为10

56、%20%【解答】解: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并不能全部消化吸收,只能获得兔子的部分能量,A错误;B、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所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而兔子应该属于第二营养级,所以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C、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从而使能量和碳元素进入了生物群落,C正确;D、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D错误故选:C3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

57、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分解者可以分解森林中的残枝落叶,转化成无机物,据此答题【解答】解:腐生性的细菌、真菌能分解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属于分解者,但由于寒带地区森林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在某些国家却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利于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故选:C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31在田野中施放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直接效应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58、)A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下降B性别比例失调,人口密度下降C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D种群密度下降,人口密度下降【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1、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

59、粘胶式)配套使用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从而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达到防治害虫目的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故选:C3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

60、在a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解答】解:A、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阻力,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A正确;B、当达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即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的增长率为零,B正确;C、当种群自身密度过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影响种群的增长,C正确;D、在种群的“S”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降低,D错误故选:D3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池塘中的一群鱼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

61、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且符合种群的特征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解答】解:A池塘中的一群鱼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群落,B错误;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即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D错误故选:C3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62、()A气候、天敌等影响种群的种群密度B增长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C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不同鸟类栖息在树冠、树干和灌木层,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1、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2、

63、生物群落中,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垂直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称为水平结构【解答】解:A、气候、天敌、疾病等都会影响种群的种群密度,A正确;B、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B错误;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C正确;D、不同鸟类栖息在树冠、树干和灌木层,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故选:B35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和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考点】

64、种间关系【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解答】解:A、稻田中青蛙以稻飞虱作为食物,两者为捕食关系,故A选项正确;B、水稻和青蛙并未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故B选项错误;C、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D、水稻和病

65、毒V之间是寄生的关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A36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C池塘中的植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解答】解:A、在垂直方向上,不

66、同的鱼类栖息在不同的水层,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A正确;B、鱼类在种群中垂直分布和食物有关,主要依赖植物,B正确;C、池塘中的植物群落有水平结构,C错误;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C3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

67、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解答】解:引起森林群落中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因为光照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分层,为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不同层次的植物为不同的动物提供食物因而动物因食性的不同而分层故选:D38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

68、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1、标记重捕法的注意点: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解答】解:A、标记重捕法的前提条件是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A正确;B、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因此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B正确;C、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C正确;D、4km2区域

69、中刺猬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50405=400,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100只/km2,D错误故选:D3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考点】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70、【解答】解:A、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特征,因此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A正确;B、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正确;C、由于人工鱼塘的食物和能量主要来源于人工投放的饲料,所以消费者的同化量往往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正确;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则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增加,D错误故选:D4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71、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考点】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1、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

72、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物种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解答】解:A、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故A选项正确;B、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B正确;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变化,故C选项错误;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故选:C41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

73、述正确的是()A是初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分析能量金字塔:、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从下到上依次是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能循环利用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解答】解:A、I是生产者,A错误;B、位于第四营养级,属于消费者,B错误;C、E1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E2为生物群落通过呼吸散失

74、的热能,C正确;D、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C4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A正确;B、缺少非生物的

75、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误;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C错误;D、缺少能量和食物链、食物网,D错误故选:A43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甲和戊是生产者;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越少,图中含有辛的食物链中,最长的一条是甲丙乙丁辛【解答】解:A、图中的甲、戊属

76、于生产者,A正确;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越少,图中含有辛的食物链中,最长的一条是甲丙乙丁辛,所以此食物链中辛获得的能量最少,B正确;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正确;D、图中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除了丁和辛外,还要乙和丁、乙和丙,D错误故选:D4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A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

77、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解答】解: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A正确;B、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正确;C、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正确;D、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来讲,物质循环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而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但能量可以通过生产者的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D错误故选:D4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

78、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B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据图分析:表示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表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其同化能,表示流入三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其同化能表示交给分解者的能量【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筛选流动,逐级递减,原因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A正确;B、表示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B错误;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能之比,一般情况下,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为的10%20%,C正确

79、;D、次级消费者的同化能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三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所以从能量关系看:+,D正确故选:B46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解答】解:只有营腐生生活细菌、真菌才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如硫细菌就为生产者,错误;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

80、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故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正确;只有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才是生产者,因为它们是自养生物,错误;有些动物如蚯蚓为腐生生活,是分解者,错误;动物异养型生物,多数是消费者,但有些营腐生生活细菌、真菌为异养型生物,但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所以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但不一定都是消费者,正确;故选:D47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

81、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解答】解:A、种群数量和密度只能说明人口基数,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故A错误;B、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故B正确;C、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故C错误;D、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

82、度的直接因素,故D错误故选:B48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必须要由分解者,将其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再回到无机环境参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

83、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解答】解:由于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必须要由分解者,将其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再回到无机环境参与物质循环因此南极缺少分解者,需将其从南极带离故选:B49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84、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在一段时间内,由食物链可知: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解答】解:A、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A错误; B、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B错误;C、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丙因丁的减少而

85、增加,C错误; D、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D正确故选:D5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消费者,乙表示生产者,丙表示分解者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碳循环的过程是大自然中的碳生产者消费者大自然据此解答【解答】解:

86、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图中乙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传递到甲和丙,乙和甲都将碳传

87、递给丙,丙将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来符合碳循环的过程是大自然中的碳生产者消费者大自然的特点 由此可知: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故选:B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5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记名计算法D取样器取样法【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此外,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

88、法和目测估计法【解答】解:AB、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AB正确;C、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错误;D、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故选:AB52种群呈“S”型增长的原因有()A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B自然界的空间是有限的C种内竞争的加剧D捕食者的增加【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

89、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解答】解:A、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则种群呈“S”型增长,A正确;B、在自然界中空间是有限的,则种群呈“S”型增长,B正确;C、由于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种内竞争的加剧,所以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S”型增长,C正确;D、由于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种群数量增加,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使得种群呈“S”型增长,D正确故选:ABCD53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的演替B火山岩上的演替C冰川泥上的演替D沙丘上的演

90、替【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解答】解:A、火灾过后的草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火山岩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正确;C、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D、沙丘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正确故选:BCD54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群落中的生物具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91、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B、群落中的生物具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可构成复杂的种间关系,B正确;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错误;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故选:AC55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

92、其去路包括()A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B通过其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的能量D被次级消费者捕食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多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呼吸消耗、未被利用等【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被分解者利用,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物质和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初

93、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故选:ACD5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的人口密度急剧上升,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B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影响自然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区别,影响自然种群出生率的因素主要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除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人口政策、人们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

94、的出生率【解答】解:A、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的人口密度急剧上升,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的结果,A错误;B、由于人类受各种观念及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故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不完全相同,B错误;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C正确;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ABD57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温室气体B需要能量驱动C不依赖与水D具有全球性【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为: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

95、循环的动力【解答】解:A、在碳循环过程中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温室气体CO2,A正确;B、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正确;C、碳循环主要是提高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这一过程中需要水的参与,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碳返回无机环境,这些生理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C错误;D、碳循环的特点是基因全球性、循环性,D正确故选:ABD58在碳循环中,CO2通过哪些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A细胞呼吸B光合作用C燃烧作用D化能合成作用【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

96、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解答】解:A、细胞呼吸是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方式,A错误;B、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B正确;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C错误;D、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硝化细菌等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D正确故选:BD59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所包含的所有

97、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D代表光合作用,代表细胞呼吸【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过程表示捕食关系,表示呼吸作用,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解答】解:A、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1和2仅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A错误;B、3是分解者,其中有原核生物的部分细菌,另外还有真核生物的真菌和营腐生生活的动物,B错误;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C正确;D、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代表细胞呼吸,D错误故选:C6

98、0有关如图的叔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B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占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由图可知,草属于生产者,细菌属于分解者,其他成分属于消费者,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即为草兔狐,草昆虫鸡狐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解答】解:A、由图可知,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即为草兔狐,草昆虫鸡狐,A正确;B、细菌属于分解者,与狐之间不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C、营养级是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C错误;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草)固定的太阳能开始,D正确故选:BC2016年10月1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