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503.50KB ,
资源ID:40831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83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秋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课时演练(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秋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课时演练(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

1、模块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诗句中涉及的改革措施是()A财产等级制度 B解负令C津贴制度 D陶片放逐法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财产等级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许多被出卖的人们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表明解放债务奴隶,故B项正确;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故C项错误;克利斯提尼制定了“陶片放逐法”,故D项错误。答案:B2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

2、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他将其制定的法律刻画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同时要求所有公民与官员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梭伦确立雅典居民平等公正原则B梭伦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C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的立法蓝本D城邦法律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解析: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民主固定下来,为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答案:D3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改革()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解析:梭

3、伦执政时进行了民主改革,但是从材料中的“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看,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结合诗中的比喻可知,他要用这两个机构稳定出现危机的统治,故A项正确;目的的表述应是维护统治,不是缓和奴隶主与奴隶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民主的推行要协调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不是贵族内部的矛盾,故C项错误;经过改革,普通公民的确享有了一定的参政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A4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秦国“软件”是指 ()A有效的管理制度 B优越的地理位置C承继了西周疆土 D首

4、创了郡县制度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秦国比其他六国更胜一筹的表现,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中,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因此秦军实力更强,故A正确;其他选项错误。答案:A5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重者”得出C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本题选C。答案:C6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A强化了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军队

5、的战斗力C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解析:梭伦改革是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奠定基础,当时雅典不存在君主统治,强化了君主的权力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是按照财产多少划分政治权利,没有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都打破了依靠出身和血缘即可掌握政治权利的贵族政治,故C项正确;商鞅变法加强君主专制,没有奠定民主政治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C7战国策秦策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

6、的实施B农耕经济的繁荣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的主要原因是农耕经济的发展,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8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的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材料并未论述政策的稳定性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北朝强盛的原因在于“交替的胡化”和“汉化

7、”,但并未说明北魏成为“强大的帝国”,故B项错误;材料讨论的重心在于北朝全盛的原因,而非隋唐统治,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北朝在“交替的胡化”和“汉化”中,积蓄了体制的力量,实现了历史的进步,故D项正确。答案:D9“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A青苗法 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解析:青苗法的内容是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较低利息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秋后偿还,农民由此免受地主豪绅的高利贷盘剥,符合材料内容,故A项正确

8、;市易法的内容是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方田均税法的内容是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不符合材料内容,故C项错误;募役法主要内容是纳钱代役,享有免役特权的官僚地主也要收取免役钱,故D项错误。答案:A10下列改革中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决定性措施是()A商鞅废井田,开阡陌B孝文帝禁穿胡服,改穿汉服C庆历新政中整顿吏治D王安石推行均输法、市易法解析: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变,从而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故A项正确;孝文帝禁穿胡服

9、,改穿汉服,有利于鲜卑族的移风易俗和汉化,但这不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决定性措施,故B项错误;庆历新政中整顿吏治,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谈不上社会的转型,故C项错误;王安石推行均输法、市易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与社会转型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11宗教改革领袖卡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主张 ()A反对教皇 B信仰得救C上帝永恒 D圣经至上解析:由“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可知对上帝有着永恒的虔诚的信仰即可得救,故本题选B。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答案:B12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

10、资产阶级夺取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B西欧各国的王权普遍得到加强C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D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解析:A项表述不准确,B、C两项不符合“最大”,只有D项更符合。答案:D13“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C大宪章 D至尊法案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的开端,主要是揭露兜售赎罪券的丑行,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基督教原理是卡尔文的作品,主要介绍他的先定论和进一步发挥“因信称义”,与题干主旨不

11、符,故B项错误;大宪章俗称自由大宪章,是1215年英格兰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一个协议,是对国王专制权力的限制,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1534年英国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该法案的颁布使英王代替教皇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同时英王也以此确立世俗事务之外对精神生活的权威,故D项正确。答案:D14“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遣留学生;开办各种学校;将大约2 000本欧洲著作译成阿拉伯语。”此材料描述的是()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B俄国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凯末尔改革解析:根据题干中“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将大约2 000本欧洲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等信息可

12、知此材料描述的国家应该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近代埃及具有近代性质的改革,故A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俄国的改革,故B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进行的改革,故C项错误;凯末尔改革是土耳其进行的改革,故D项错误。答案:A15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B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D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并没有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故A项错误;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不是最大成就,故B项错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不是阿里改革的主要影响,故C项错误;阿里改革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人才,促进了埃及

13、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故D项正确。答案:D16下列有关四位改革者在土地方面改革措施的说法,对应不正确的是()AB CDA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B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C废除包税制,改革土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颁布“二一九法令”,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取一块份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图片中的人物分别为:梭伦、商鞅、穆罕默德阿里和亚历山大二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对应不正确的选项。B项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答案:B17俄日两国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俄日两国()A资本

14、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D缺乏民主传统解析: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则是根源。答案:A18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B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规模C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D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解析:A项应该是地税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国营企业建设已经导致政府财政恶化,贸

15、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不会再增加拨款、扩大规模,故B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是国家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创建样板企业后低价出售给个人,继而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是改革之初的情况,与材料反映的情况不符合,故D项错误。答案:C19有学者认为:“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A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B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D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解析: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既是反抗列强侵略的举动,同时也有利于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故D项正确。

16、答案:D20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解析:明治维新前夕,以“尊王攘夷”反对幕府统治,明治维新开始后,又借助天皇进行政权建设,目的都是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故A正确。答案:A21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17、属于甲午战争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A BC D解析: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甲午战败之前,故错误;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逐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故正确;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知识分子认识到日本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故正确;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而非甲午战败后,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答案:C22清史稿记载:

18、“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A康熙帝 B乾隆帝C光绪帝 D宣统帝解析:A、B两项时期处于康乾盛世,与题干信息“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不符,故A、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是指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启用维新派,变法图强,故C项正确;宣统帝还没亲政,清王朝就已经被推翻,与题干信息“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3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

19、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B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C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D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解析: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在形式上有很多缺点,故A项错误;梁启超没有放弃君主立宪主张,故B项错误;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梁启超在材料中强调戊戌维新之精神作用很重要,有利于以后改革,说明他肯定了维新变法的启蒙

20、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24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A BC D解析:英国、日本式道路也即由清政府主导,走君主立宪,故正确;美国式道路即辛亥革命导致中国历史巨变,故正确;俄国式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走即城市中心论道路,故错误;中国式道路指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故错误。答案:A25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

21、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戊戌政变,D项描述的是戊戌六君子因变法失败而被杀的史实,符合题意要求。A项反映的是清初的重大事件,B项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C项说明的是清末地方军事势力的兴起。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共50分)26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

22、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商鞅商君书农战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四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摒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倡导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选取

23、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改革措施加以说明。(10分)(2)材料二中商鞅认为国家兴盛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是怎样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来保障国家兴盛的这一关键的?(4分)(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别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指出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不同形式及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答案:(1)公平正义(或中庸、不偏不倚)。措施说明解负令维护了贵族的基本财产,但废除了平民的债务鼓励工商业既有利于贵族的财富增长,也有利于其他阶层致富财产等级制既有利于维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也有利于保证平民的参政机会四百人会议贵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被打破,平民也受到财产等级

24、的限制(2)关键:“农战”。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度。(3)矛盾:(商鞅变法)旧贵族与新地主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制等;(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民族文化与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推行均田制和汉化政策等。形式:商鞅变法是创设新制度;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是学习汉文化。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27改革者是否能化解各种“反动”势力并使之成为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的封建领主虽不复是向农民收取年贡的大领主,却由于年金的折发公债,一变而成为将其新进资本化的财富投资于银行、股票、工业或

25、地产上的大财阀,从而跻身金融寡头之列。甚至在折发公债以前,政府就一面不惜从宽让步,一面蚕食封建特权和封建约束的基础。诺曼赫伯特日本维新史材料二当时,维新变法面临的阻力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守旧势力。这些势力主要是现有政治体制的受益者改革必然要向旧制度、旧秩序宣战,守旧势力也必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抵触和反对改革。第二,习惯势力。中国深受几千年封建专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这种势力往往对新生事物有一种抵制和抗拒心理一旦改革触及到这些习惯势力认定为是权威的、必须遵从的旧制度、旧秩序时,他们很容易被动员参与到反对改革的队伍之中。林志友从亨廷顿改革理论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材料三美国学者亨

26、廷顿认为,对于改革者来说,他们“同时面对来自保守和革命两方面的反对。改革者不但要善于操纵各种社会力量,而且在对社会变革的控制上也必须更加老练。他着眼于变革,但又不能变得太彻底,他要求逐步变革,而不是剧烈的变革”。塞缪尔P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明治政府改革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6分)(2)材料二从哪些维度来划分戊戌变法面临的阻力?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戊戌变法中打击“习惯势力”的举措。(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3分)答案:(1)特点:政府一面从宽让步,一面蚕食封建特权和封建束缚的基础。举例:发放年金或公债补偿;废藩置县

27、;实行国民平等;地税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建立新式军队等。(2)维度:政治利益;传统思想文化。举措: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兴办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选派学生留学;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等。(3)因素:改革的策略是否得当(或改革者是否善于操纵各种社会力量,或改革者是否善于化解各种“反动”势力);改革过程是否循序渐进;改革的措施是否可行;改革者与反对者的力量对比;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是否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等。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

28、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危兆盖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

29、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

30、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提取信息,联系对比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二“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结合材料三,联系所学明治维新相关知识,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分析即可。第(4)问,结合材料一中俄国克里木战争失败以及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做法,归纳总结即可。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2)依据:提倡君主立宪,推进政治民主化;宣扬民主思想(民权、平等、进化论),促进思想启蒙,影响近代民主革命。(3)表现: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4)启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即时改革;改革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