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修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二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全球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800多家行业企业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此次盛会。在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之际,中国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为疫情冲击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希望之光。回溯进博会举办三年来的发展历程,“一年更比一年火”“一年更比一
2、年好”,从愈益丰富的商品、愈发踊跃的展商、愈加火爆的场面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持续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积极作为,赋予进博会这个新生展会以独特魅力。“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这种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是中国创设并持续办好进博会的初衷,其指标性意义影响深远。述往思来,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也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金句”,一
3、语道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辩证内涵。发展不停步,开放不止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含着对更高水平扩大开放的需求,这是筹谋中国经济的大逻辑。开放创造机遇,合作破解难题。进博会是一面镜子,映照中国的开放决心,同时也是一座桥梁,联通中外的供求意愿。从浦江之畔到辽阔神州,广袤的中国市场蕴藏无穷机遇,以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以自身发展推动共同发展,这种“立己达人”“义利相兼”的中国精神,正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倡导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文化渊源。开放合作是进博会的灵魂。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既是我们自身的发展所需,也能给世界各国带来广泛利益。一方面,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
4、台,中国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挖掘新机遇,培育新动能,从而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另一方面,面对新冠炎疫情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高举开放合作大旗,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并以举办进博会等公共平台的务实举措,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意的方向发展,这是中国在时代变局中的大国担当。(摘编自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材料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正成为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质上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新的形势和趋势下更好地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5、的作用,继续推进国内国际两个方向市场开放和联通,用新的办法深化经济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在此期间进博会大有可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一方面是经济长期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阶段性地调整工作重心。从经济规律来看,体量小的经济体拥有的资源、要素、禀赋和该经济体的实际需求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外部的依赖更大。体量大的经济体更有可能依靠国内供给获得多种生产要素、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例如在实践中,美国、日本这样的大型开放经济体对国际贸易的参与度、对外资的依赖程度都比较低。而随着我国经济体量迅速增大,我国外贸依存度在2006年达到65%的峰值后持续
6、下降,2019年为35%,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从1994年的15%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以下,“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占总体贸易比重从1999年的53%下降到2019年的25%,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内循环已经在不断加强,而且可以预见这一趋势在未来会延续。最近几年,国际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阶段性阻力,客观上给经济外循环效率带来了挑战。其中,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流行严重影响了国家间产品、资本和人员的流动,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严重影响了外需。少数国家持续推行单边主义政策,阻碍了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际化进程,扰乱了跨境投资等正常经济金融交往。在这个新形势下,我国有必要进行阶段性调整,把经济工作重心
7、更多地放到经济国内大循环上,集中精力解决国内大市场培育中的问题,但这一重心的转变绝不意味着放弃或者不重视外循环。在经济内循环持续加强的大趋势下,外循环仍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参与外循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注重“质”而不是“量”。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勇于面对全球最优秀企业间的竞争,是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外循环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也提供了一个客观衡量标杆和外部激励。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未来中国进出口、引进外资金额等指标的增速,很可能会落后于中国经济总量增速,低于国内市场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的同时,不宜强行追求相关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搞好国内大循环,要强调做好对内开
8、放,即强调国内各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联通、加快培育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尤其是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金、土地、知识产权、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国内大循环是要建立国内统一的循环,不是各个省市建立各自区域的内循环。因此,尤其要避免地方和行业打着内循环的旗号行本位主义之实,对市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强大的内循环,不仅可以做强做大中国制造,还可以反过来促进外循环发展,通过中国市场体量吸引其他经济体为中国助力,通过对外投资助力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作为世界重要的消费和生产中心之一,我国要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全球辐射力,夯实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摘编自唐遥构建新发展格局
9、,进博会大有可为)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0年11月4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国际市场机遇,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的努力。B.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开放合作为灵魂,有利于中国挖掘新机遇,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体现了中国在时代变局中的大国担当。C. 我国外贸依存度在2006年后持续下降,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目前下降至1%以下,这表明中国经济内循环不断加强,呈现取代外循环的趋势。D. 只要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勇于开展与全球最优秀企业间的竞争,就能发挥外循环的关键作用,但没必要强行追求相关
10、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举办了三年,参展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展商越来越踊跃,场面越来越火爆,展现了进博会独特的魅力。B.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表达了中国的开放决心,联通中外的供求意愿,同时也彰显了“立己达人”“义利相兼”的中国精神。C. 我国将国内大循环作为经济工作重心,是适应新冠疫情流行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少数国家推行单边主义政策的新形势的需要。D. 经济内、外循环是辩证的关系,经济外循环为经济内循环提供衡量标杆、外部激励,促进经济内循环发展,所以经济外循环作用更大。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搞好国内大循环”
11、的有效措施的一项是( )A. 开放、联通国内各区域市场。B. 促进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C. 加强自身经济全球辐射力。D. 建立国内统一的大循环。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一个简要定义。5.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答案】1. B 2. D 3. C 4. (1)双循环是指在新的形势和趋势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外小循环为辅助,国内国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循环模式。(2)新发展格局是指新形势下,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5. 材料二论证结构是总分式。第一段从进博会的作用写起,总说在新
12、的形势下发展新格局的必要性。第二段从双循环写起,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及这一主体下的进步和成效。第三、四段分写如何发展外循环(为什么的角度),在这个新形势下,我国有必要进行阶段性调整,不宜强行追求相关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最后一段既是分说,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重点说明举措和作用,又是整个材料二的总结,我国要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全球辐射力,夯实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国际市场机遇”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信息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之际,中国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
13、市场机遇,为疫情冲击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希望之光”,可见选项把“中国市场机遇”偷换成“国际市场机遇”,扩展范围。C项,“呈现取代外循环的趋势”错误,材料二第二段的信息是“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内循环已经在不断加强,而且可以预见这一趋势在未来会延续”“在这个新形势下,我国有必要进行阶段性调整,把经济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到经济国内大循环上,集中精力解决国内大市场培育中的问题,但这一重心的转变绝不意味着放弃或者不重视外循环”,可见选项表述无中生有曲解文意。D项,“但没必要强行追求相关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错误。材料二第四段信息是“不宜强行追求相关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可见选项把“不宜”偷换成“没
14、必要”,曲解文意表述绝对。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进行理解分析的能力。D项,“所以经济外循环作用更大”错误,材料二第二段的信息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一方面是经济长期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阶段性地调整工作重心”;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信息是“外循环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也提供了一个客观衡量标杆和外部激励。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未来中国进出口、引进外资金额等指标的增速,很可能会落后于中国经济总量增速,低于国内市场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的同时,不宜强行追求相关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可见选项强加因果,结果推断也不合乎文意。故选D
15、。【3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搞好国内大循环”的有效措施在材料二最后一段“搞好国内大循环,要强调做好对内开放,即强调国内各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联通、加快培育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尤其是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金、土地、知识产权、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国内大循环是要建立国内统一的循环,不是各个省市建立各自区域的内循环。强大的内循环,不仅可以做强做大中国制造,还可以反过来促进外循环发展我国要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全球辐射力,夯实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可见A项信息在第一句里,属于有效措施,符合要求。B项信息在第二句里。D项信息在第三句话。C项信息是
16、“搞好国内大循环”的作用而非举措。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并筛选概括、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双循环的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的最后三段:“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一方面是经济长期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阶段性地调整工作重心”“在经济内循环持续加强的大趋势下,外循环仍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参与外循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注重外循环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也提供了一个客观衡量标杆和外部激励。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未来中国进出口、引进外资金额等指标的增速,很可能会落后于中国经济总量增速,低于国内市场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的同时,不宜强
17、行追求相关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搞好国内大循环,要强调做好对内开放,即强调国内各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联通、加快培育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的第三段“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辩证内涵。发展不停步,开放不止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含着对更高水平扩大开放的需求,这是筹谋中国经济的大逻辑”。然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种概念+特征+属概念”加以整合归纳即可得出答案。【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篇章的结构分析能力。材料二论证结构一方面是总分式,另外从逻辑上看也符合是什么、为什么
18、、怎么做的关系式,既有分说又层层推进。第一段为总说是什么部分,从进博会的作用写起,总说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新格局的必要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正成为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质上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新的形势和趋势下更好地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继续推进国内国际两个方向市场开放和联通,用新的办法深化经济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在此期间进博会大有可为。”第二段分说为什么,从双循环写起,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及这一主体下的进步和成效:“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
19、经济内循环已经在不断加强,而且可以预见这一趋势在未来会延续。第三、四段分写如何发展外循环(为什么的角度):经济外循环效率面对的挑战和阶段性的调整、变化。“最近几年,国际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阶段性阻力,客观上给经济外循环效率带来了挑战。在这个新形势下,我国有必要进行阶段性调整,把经济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到经济国内大循环上,集中精力解决国内大市场培育中的问题,但这一重心的转变绝不意味着放弃或者不重视外循环”“在经济内循环持续加强的大趋势下,外循环仍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参与外循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注重“质”而不是“量”。外循环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也提供了一个客观衡量标杆和外部激励。同
20、时,我们要认识到未来中国进出口、引进外资金额等指标的增速,很可能会落后于中国经济总量增速,低于国内市场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的同时,不宜强行追求相关对外经贸指标的高速增长”。最后一段既是分说,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重点说明举措和作用,又是整个材料二的总结,符合怎么做的论证角度:搞好国内大循环,要强调做好对内开放,即强调国内各区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联通、加快培育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尤其是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金、土地、知识产权、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国内大循环是要建立国内统一的循环,不是各个省市建立各自区域的内循环。因此,尤其要避免地方和行业打着内循环的旗号行本位主义之实,对市场
21、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强大的内循环,不仅可以做强做大中国制造,还可以反过来促进外循环发展,我国要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全球辐射力,夯实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就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的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
22、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就是十三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就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他俩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
23、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好。”将军高兴地回答。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
24、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烙着。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做了?”他暗暗问自己,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
25、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将军和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两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
26、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是”“嗨,你这小鬼。”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说罢,他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小李激动地抓起启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
27、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有删改)【注】原文发表于1958年8月号北京文艺。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军他们来到劳动现场,“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说明来这里参加劳动的人非常多,突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B. 小李初见将军时说的“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中“单干户”与“互动组”既形象幽默,又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C. 当小李知道他的搭档是将军后,他“心跳得很急”,而且说话也“结结巴巴”,这表明他对将军参加劳动感到十分意外,也写出了他的恐慌与担忧。D. “小李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雨水混着汗水流下来”这
28、一句从小李的视角来刻画将军的形象,体现了小说以简驭繁的高超艺术表现力。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普通劳动者”为标题,表明了全文的描写对象,即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来塑造劳动现场中的人物形象,主题集中而明确。B. 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劳动场景的火热与繁忙,突出了人们劳动时的热情与积极,氛围变得越来越热烈,情节也不断向前发展。C. 小说对分队长这个人物着墨不多,通过“抓”“松”两个动作以及他的两句话,就把他坚持工作原则又关心将军的形象刻画出来了。D. 小说语言优美,特别是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文言语、口头语结合使用,使小说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有气势,极具可读
29、性与感染力。8. 小说开头对劳动场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9. 小说在当前的水库建设描写中穿插了哪些对革命战争的回忆?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答案】6. C 7. D 8. 渲染劳动场面忙碌的氛围,为将军参加劳动提供环境背景;引出下文,为下文将军回忆九年前的情形以及他们找不到工具等情节铺垫;为全文奠定了千万个普通劳动者身上迸发出来的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积极昂扬的感情基调,为塑造将军和战士小李两个鲜明丰满的普通劳动者典型形象埋下伏笔。 9. 第一问:攻取山岭,保全古陵;战斗中负伤;带领战士们过草地。第二问:把当前的水库建设与过去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写,既表现出老一辈
30、革命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以贯之的奋斗精神,又突出这种精神在新社会新一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这就深化了作品主题。当前的水库建设与过去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写,现实与过往交替出现,使将军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战争年代将军形象相互映衬,体现了人物永葆革命本色的宝贵精神,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感人,更有立体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项,“也写出了他的恐慌与担忧”错,依据文本“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可知当小李知道将军参加劳动时,感动意外,内心是感动、激动,甚至有一丝紧张,并非恐慌与担忧,选文曲解文意。故选C。【
31、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文言语”错,文本中“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运用了比喻,“一口气”“摸黑”“可得留心”等处运用口语,没有运用文言语,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劳动场面描写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所写内容、刻画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突出主题等方面考虑。从氛围角度,所写劳动场面热烈忙碌,这是渲染氛围,林将军来此劳动,这就是为林将军参加劳动营造环境。从结构角度,题干指向内容在小说开头,多半有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阅读文本后,发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有林将军回忆九年前攻打此地的情景、来到工地却找不到工具、雨中空
32、斗车开进了装料台等。从感情基调和人物角度,根据注释,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本文塑造的是林将军和战士小李两个普通劳动者鲜明丰满的典型形象,林将军是身经百战、淳朴谦逊、富有高度革命责任感的老前辈,小李是天真活泼、爽朗热诚、对同志无比关怀,对革命前辈无限敬仰的生气勃勃的战士。小说中的林将军,身经百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表现出了共产主义精神,展现了革命传统在以小李为代表的新一代身上发扬光大,使人们感受到千万个普通劳动者身上迸发出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据此归纳整理,组成规范的答案。【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分析历史与现实交织写作作用的能力。筛选整合穿插革命战争回忆的信息。解答此类题,先要审
33、清题干要求,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依据文本“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就是十三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可得出答案“攻取山岭,保全古陵”。依据文本“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提取关键词句“战斗”“打断了一条肋骨”,可得出答案“战斗中负伤”。依据文本“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
34、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提取关键词句“草地”“战士们”“队伍又前进了”,可得出答案“带领战士们过草地”。分析当前的水库建设描写中穿插写对革命战争的回忆的作用,其实就是分析历史与现实交织写作的作用,可从主题、人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主题角度,穿插写将军曾经攻取这一带山岭时,为保全古陵焦虑,至今那几个山头的标高还依稀记得,表现将军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现在曾经的军事重地成为人们热火朝天劳动的建设工地,当雨来临,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需要马上装料,将军喊了一声,带头冲进雨中劳动,人们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文本在此处穿插写革命战争年代将军在雨天带领
35、战士们过草地的回忆,表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人们的跟随也说明奋斗精神在新社会新一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对主题起到深化作用。从人物角度,将军在战斗中被打断了一根肋骨,劳动时却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过草地时将军带头前进,工地搞建设突遭大雨,将军带头冲进雨中装料,将军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战争年代将军形象相互映衬,突出将军永葆革命本色,人物形象鲜明丰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晁错,颍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文帝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
36、,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错复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文帝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縣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会窦婴言袁盎,诏召入见,上方与错调兵食
37、。上问盎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乃屏错。对曰:“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愚计出此,唯上孰计之。”乃拜盎为泰常,密装治行。后十余日,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曰:“错不称胜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臣请论如法。”制曰:“可。”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击吴、楚叛将。还,见上,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景帝然曰:“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节选自汉书晁错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38、正确的一项是()A.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B.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C.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D.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B. 博士,古代可以
39、指通晓古今、能言善辩的人,也可以指学官名。C. 太子,指我国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君位的人,通常住在中宫。D. 景帝,汉文帝之子,继承和发展汉文帝的事业,共同开创“文景之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晁错不负期望。晁错被派去学习尚书,学成归来,向朝廷上奏报告学习情况,称道尚书,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等。B. 晁错忧国忧民。匈奴多次侵犯边境,晁错上书谈论兵事,又上书阐述守边备塞,鼓励农耕等主张,随后又说应该削诸侯。C. 晁错曾受宠信。晁错写出了三十篇奏疏,汉文帝虽然没有采纳,然而对他的才华很是赞赏;当时,太子也称赞他的计策。D. 晁错死于东市。诸多大臣上奏弹
40、劾晁错,认为晁错应当受斩,晁错在毫不知情情况下被骗上车,穿着朝服在东市被斩。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2)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14. 晁错因何被杀?请简要概括。【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2)晁错不称颂陛下德义诚信,想疏远群臣百姓,又想把城邑给吴,没有臣子之礼,大逆无道。 14. 晁错蒙受荣宠,招致大臣嫉妒;晁错力主削藩,招致诸侯嫉恨,成为他们反叛的借口;
41、皇上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晁错。【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间言事”是请求的宾语,“错数请间言事”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迁”,升职,“为御史大夫”是指晁错升任御史大夫,所以“迁为御史大夫”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画线句的意思是:汉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私底下听他谈论国事,皇帝总是听从,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故选A。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通常住在中宫”错误,东宫,是太子的住所和办公地点,因为在皇宫东边,所以称为东宫。“东宫”也被用作
42、代称太子。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C项,“汉文帝虽然没有采纳”错误,由原文“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文帝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可知,是没有全部采纳而不是没有采纳。故选C。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得分点:(1)杂议,集合议论;难,反对;繇,自、从;隙,嫌隙、矛盾。(2)称,称颂;德信,德义诚信;疏,疏远;亡,通“无”,没有。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数请间言事,辄听,幸倾九卿”可知,晁错多次请求秘密谈论政事,景帝总是听从,宠幸超过了九卿,招致大臣嫉妒。由原文“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
43、十篇。文帝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可知,晁错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汉文帝认为他是个奇才,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招致诸侯嫉恨,成为他们反叛的借口。由原文“对曰: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愚计出此,唯上執计之。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曰:错不称胜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臣请论如法。制曰:可。”可知,袁盎建议杀晁错平息事件,皇上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晁错。参考译文:晁错是颍川人。晁错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孝文帝时
44、,朝廷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齐国有伏生,以前秦国的博士,研究尚书,九十多岁,年老不能够征召。于是皇帝命令太常派人去学习。太常就遣晁错到伏生那里学习尚书,回来后,趁机上书报告学习情况,称赞解说尚书。文帝下诏任命他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又任命为博士。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晁错又论守边备塞,鼓励农耕,致力本业,当世的两件紧急要务。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募民迁徙到边塞去。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才。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
45、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秘密谈论政事,景帝总是听从,宠幸超过了九卿,法令被修改的很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大声叫嚷。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帝与晁错商议出兵的事,晁错想让皇上亲自率兵,而自己留守。当时窦婴正推荐袁盎,袁盎受诏入见,皇帝正与晁错调动兵草。皇帝问袁盎说:“有什么计策?”袁盎回答说:“请屏退身边的人。”于是让晁错离开。袁盎回答说:“如今之计,只有斩杀晁错,派人赦免吴、
46、楚七国,恢复他们的土地,那么不会流血就可以全都罢兵。我只能出此下策,希望皇上自习计划。”乃授予盎为泰常,秘密整理行装。十几天后,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欧上奏弹劾晁错说:“晁错不称颂陛下德义诚信。想疏远群臣百姓,又想把城邑给吴,没有臣子之礼,大逆无道。晁错应当受腰斩刑罚,臣请求按法论处。”皇上批示:“可以。”晁错一点儿也不知道。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被斩。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大白吴、楚的叛将。回到京城拜见皇上。邓公说:吴王几十年来都想谋反,(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只是)借诛杀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在于朝廷)。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
47、景帝认为很正确,说:“我也感到遗憾了!”于是授予邓公城阳中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红玫瑰杨万里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课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颔联从玫瑰的叶、枝、花写出它与月季、蔷薇的不同,突出“一花两色”。B. 诗歌从微观着笔,从玫瑰的姿态、神韵上加以赞美,一气呵成,令人回味。C. 诗歌尾联写玫瑰花香气浓烈,诗人沉浸在浓郁的芬芳之中,流连忘返。D. 全诗不写“静”态而取“动”景,重在点染玫瑰的色美香醇
48、,且淡语见深盈。16. 诗的首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 D 16. 对红玫瑰进行整体介绍。总起全诗,引出对红玫瑰的具体描写,照应尾联。【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全诗不写静态而取动景”说法错误。诗歌开篇开宗明义,一开始就写出了玫瑰与月季、蔷薇是不同的,不能错误地归为一类。颔联写玫瑰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一茎上开出两朵深浅不同的红花。颈联写玫瑰的花朵就像美人脸上的胭脂颜色一样,各有风流,说这是大自然的阳光雨露精心培育的结果。尾联写玫瑰香气四溢,如同被水沉香的香气熏着一样。可见,全诗写了玫瑰的科类、颜色、香气,没有取动景来进行写作
49、。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构思安排的能力。从内容上看,首联开宗明义,指出玫瑰、月季、蔷薇同属蔷薇科,然而都是不同的种类;写出了玫瑰既跟月季不同姓不同名,也跟蔷薇在族谱中没有瓜葛的特点,这是对玫瑰的误区进行概况介绍,从而体现出玫瑰的与众不同。从结构上看,首联暗合题目“红玫瑰”,总起全诗,对玫瑰的种类进行了整体介绍,由此引出了诗歌后三联对玫瑰的枝叶“千万绿”、花色“浅深红”、香气“熏入水沉中”和受之自然恩惠“造化功”的具体描写。同时,首联中写红玫瑰与月季、蔷薇既不同“姓名”,也不同“谱课”,体现红玫瑰的独特;与尾联中的“别有”形成照应,使诗歌结构严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50、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2)李白(将进酒中,“_,_”两句抒写万古寂寞之愁,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3)苏轼江城子中,“_,_”两句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答案】 (1). 滟滟随波千万里 (2). 何处春江无月明 (3). 古来圣贤皆寂寞 (4). 惟有饮者留其名 (5). 千里孤坟 (6). 无处话凄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
51、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滟滟”“惟”“坟”“凄凉”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
52、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无正义无逻样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动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锤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品格,才能涵养信心和勇气。B. 包身工的
53、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C.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D. “双11”等购物节相继兴起。它们见证着消费大国的旺盛需求和巨大潜力。19. 对比是把具有相反或相对性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请据此对文中画模线的句子所用对比进行简要分析。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们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悚然动容,肃然起敏,油然生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 D 19. 用冷眼、是非不管与热肠、悲慨万端分别作对比,可以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在对比中既凸显了庄子看
54、待世界的“无为”的方式,又揭示了庄子的内心是火热的、不能释怀的;一面是“无为”之冷,一面是“关怀”之热,在对比中鲜明地揭示了庄子在二者之间徘徊、“作困兽之斗”的“哲学困境”。 20. 原句用反问句形式,加强说明“我们一定会”“悚然动容,肃然起敏,油然生爱”,肯定的语气更强烈,不可置疑;将状语“对这种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放在主语前,能起到突出主体动作行为的对象的作用;改句以陈述句形式呈现,语气平实,只是在交代一个事实而已,收不到原句的表达效果。【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原句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特定称谓。A项,表引用。B项,表突出或强调。C项,表讽刺或反语。D项,表特定
55、称谓。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文本中表达技巧的作用的能力。对比的作用,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此句“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中,作者用“冷眼”和“热肠”对比、用“是非不管”和“悲慨万端”作对比,突出强调了庄子面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只能用“冷眼”和“是非不管”来对待,这种方式是非庄重正派的,是谬悠的、荒唐的;然而庄子对待世界却又耿耿而不能释怀,是充满爱的,有火热的心肠的。作者用对比的方式,鲜明地揭示了庄子的“哲学困境”,他在二者之间徘徊,“作困兽之斗”。【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句
56、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对这种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动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以反问句的形式呈现,且将对象状语放在主语前,句用反问句形式,在突出强调主体动作行为的对象的同时,加强说明“我们一定会”“悚然动容,肃然起敏,油然生爱”,这样就使肯定的语气更强烈,带有不容置疑的意味;而改句只是以常规陈述句的形式呈现,语气平实,仅仅在交代一个事实而已,收不到原句的表达效果。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2020年11月4日,我国最北海岸6耐盐碱水稻筛选种植获得成功。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以上。这意味着,“海水稻”在我国北方广阔的盐碱土地上初步具备了
57、推广意义和价值。试验田位于辽河入海口附近,但是自然条件下引入的海水对于在培育6耐盐碱水稻上来说,浓度仍然不够。试验站引进智能化,在试验田附近打了一口含盐量为22.4的深井。确保盐水稀释后的浓度达到6再进行灌溉,保护筛选、繁育试验的成功。【答案】删除“超过”或“以上”;删去“在上”;在“试验站引进智能化”后加上“设备”;把“保护”改为“保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句,成分赘余,“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以上”中“超过”和“以上”重复,可删除“超过”或“以上”。句,结构混乱,“但是自然条件下引入的海水对于在培育6耐盐碱水稻上来说”错,删去“在上”。句,成分残缺,在“试验站引
58、进智能化”后加上“设备”。句,搭配不当,“保护筛选、繁育试验的成功”错,把“保护”改为“保障”。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目前,非遗短视频的传播者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非遗传承人、从业者及兴趣爱好者,他们了解非遗的精髓,但,作品质量普遍不高;二是传统媒体、自媒体等专业机构,他们掌握娴熟的传播技能,但对非遗缺乏深入了解,作品容易表面化、片面化;三是非遗传播运营商,他们以商业为目的,帮助非遗传承人拍摄短视频内容、做社交平台运营、打通商业变现链条,作品的要高于文化功能。这种情况下,整合传播主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政府
59、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将传播主体力量进行整合与统一规划,促成各类传播主体的互助合作和优势互补,并对其传播过程进行把关监管,以保证非遗短视频的质量,提高传播的影响力。【答案】缺乏传播技巧的训练 商业功能 实现优势互补尤为重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补写句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处,根据后文“二是他们掌握娴熟的传播技能,但对非遗缺乏深入了解”,反推出此处的这类人应是缺乏传播技能的人,因此可以填写“缺乏传播技巧的训练”。处,根据前文“他们以商业
60、为目的”,说明这些人更看重商业价值,并且此处只能填写词语,因此可以填写“商业功能”。处,根据“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此句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上文内容非遗短视频的传播者的缺陷。再根据后文“促成各类传播主体的互助合作和优势互补”强调优势互补,因此可以填写“实现优势互补尤为重要”。【点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61、作。材料一: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有很多的文明先后崛起。其中绝大多数文明都消失了,或者由于天灾,或者由于外来种族入侵,还有可能因封闭而衰朽于自己的文明之中。然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却凭借文明之韧性走过了五千年的岁月。材料二: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当文明遭到挑战时,总有中国的脊梁在舍身求法,为民请命。读了上述材料,作当代青年,你有哪些触动?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坚守文明中国凭借文明之韧性走过了五千年的岁月。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呢?词典上解释
62、说,文明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持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观念的传承,发展,柔和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古人云,国有礼则国昌,家有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足见文明之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守文明。坚守文明,就要坚守住做人的准则。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就是要求人们在个人素质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上必须相一致。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满足,人们开始追寻精神需求。但是当德行不匹配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不和谐的风景。于是就有了穿华服,开豪车,却乱丢垃圾的现象;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发生争吵,却
63、把人家的祖宗八辈都问候一遍的现象屡屡发生,这是常见的行为上的不文明。而另一种不可忽视的便是精神上的不文明。网上流传的说法“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说的便是某些国家机关干部,或是某些学者,著名人物,在白天的时候衣冠楚楚,文质彬彬,晚上抽烟喝酒,赌博嫖娼,无所不为。他们的精神上已然没有文明的土壤,又如何能让他们真正的做一个文明人!做人的准则确实需要每一个人摧志屈道,始终不渝。坚守文明,还需要更多的人成为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大国泱泱,从古至今就不乏中国之脊梁,古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64、士一去兮不返”毅然踏上刺秦不归路的荆轲;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直捣黄龙,与诸军痛饮的岳飞;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威逼利诱,誓不降元的文天祥今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面对敌人的屠刀用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的革命烈士夏明翰;有“生得伟大,死得光荣”血染侧刀的党的女儿刘胡兰眼下有以84岁高龄亲赴抗疫一线、满头白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正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中国的脊梁将中国文明传承不息、发扬光大,中国才能展现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不老风貌。“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莘莘学子,中华少年,国之栋梁,正是坚守并传承中国文明的有力后备
65、军,定能展我华夏风采,扬我大国之威。中国文明,百炼成钢,厚德载物。坚守文明,国兴民旺,绵延不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写作以前最重要的是审题立意环节,若说写好了作文,语文便成功了一半,那么立意确定准确也意味着作文成功了一半。材料一:“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有很多的文明先后崛起。其中绝大多数文明都消失了,或者由于天灾,或者由于外来种族入侵,还有可能因封闭而衰朽于自己的文明之中。然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却凭借文明之韧性走过了五千年的岁月。”通过将四大文明古国进行对比可知,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是中国的文明有韧性,这里的“韧性”意思是中国的文明一直没
66、有断绝,进而推知这是中华民族坚守文明的成果,所以能够从材料一中提炼出“坚守文明”的关键词。材料二:“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当文明遭到挑战时,总有中国的脊梁在舍身求法,为民请命。”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孔子的话,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仁”与“礼”和“乐”的关系。“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孔子是要求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也就是要求当今的人们在个人素质修养和处世为人之道方面要履行“仁”的做人准则,也就是要坚守文明。第二层是说中国的脊梁一直在坚守文明。所以从材料二中也提炼出“坚守文明”
67、的关键词。可见本篇作文的话题就是“坚守文明”。参考立意:(1)可以着眼于坚守文明的有效做法,写成议论文。(2)可以着眼于坚守文明的伟大意义,写成议论文。(3)可以讲坚守文明的故事,写成记叙文。可用素材:(1)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被外国人乃至中国人自己所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在今天仍然有增无减,某些中国人的不文明习惯已经使祖国蒙羞,难道这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反省吗?(2)坚守文明,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本质要求。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坚守文明,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3)道德是做人之基,文明是行为之基,道德与文明往往相伴相随。行文思路:本文第一段明确观点“必须坚守文明”。第二三两段分别从“坚守文明,就要坚守住做人的准则”“坚守文明,还需要更多的人成为中国的脊梁”两个方面指明了坚守文明的方法;结尾再点中心,升华主旨。事例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并列式论证结构,使论证层次清晰明了,论证手法丰富,大量引用诗词名句,使议论文语言颇有文学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