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766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6页
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度17级高二下学期段考试卷生 物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的是( )血红蛋白 一个乌龟 卵细胞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一片森林 一片树叶 泌尿系统 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细菌 血液 西湖中的所有鲫鱼A. B. C. D. 【答案】C【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血红蛋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一个乌龟是个体层次;卵细胞是细胞层次;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一片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叶属于器官层次;泌尿系统属于系统层次;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细菌不属于生命系

2、统的任何层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西湖中的所有鲫鱼构成一个种群。综上所述,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的组合是,C正确,A、B、D均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没有正确理解种群的含义,即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而误将“一个培养皿中的全部细菌”看作是一个种群。2.下图为某化合物分子结构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化合物的具体名称是五肽B. 该化合物水解产物的分子量之和比该化合物的分子量多了90C. 该化合物的水解产物有4种D. 鉴定该物质常用的化学试剂是双缩脲试剂【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分析,图中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因此该化合物是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五肽,A正确;该化

3、合物形成过程中脱去了4分子水,因此该化合物水解产物的分子量之和比该化合物的分子量多了418=72,B错误;图示5个氨基酸中有2个氨基酸的R基是-CH3,因此该化合物的水解产物为4种氨基酸,C正确;该五碳化合物中的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D正确。3.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 a组细胞在蔗糖溶

4、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A.纵坐标是实验前的长度/实验后的长度,比值为1时,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比值小于1时,细胞吸水越多,比值越小,比值大于1时,细胞失水越多,比值越大,所以a、b、c三组吸水且吸水程度abc,d、e、f三组失水且失水程度fed。由分析可知,a组细胞吸水比b组多,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低于b组,A错误;B.f组细胞失水,b组细胞吸水,B错误;C.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D.c、d两组之间存在比值为1的数值,此时浓度为0.40.5molL-

5、1之间,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4.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解析】【详解】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为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A正确;动物细胞间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如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细胞的黏着性降低,

6、B正确;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需要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C正确;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动物细胞不能合成蔗糖,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基础,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5.呼吸熵(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点时,呼吸熵为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B. 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C. a点时,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

7、粒体基质D. 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底物、场所和过程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详解】O2的吸收量表示有氧呼吸吸收的量,CO2的释放量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量。c点时,呼吸熵为1,c点之后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说明消耗的有机物可能有脂肪,此时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正确;a点时,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不是最低,但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都很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D错误。【点睛】与糖类相比,脂肪也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8、但C和H的含量较大,而O的含量较小。在氧化分解时,脂肪会比糖类吸收更多的氧气。6.图1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e和f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分别为X、Y染色体)。图2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1表示的细胞正处于图2的de段B. 图2中ef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C.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bd段D. 图1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阅

9、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细胞分裂图解和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及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详解】图1细胞内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发生联会),一对是A、a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另一对是e、f基因所在的X、Y染色体,因此该图所示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中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A错误;图2中,ef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减半,原因是着丝点分裂,B正确;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图2中bc段是间期,cd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C正确;该

10、细胞为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以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等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7.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解析】【详解】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

11、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渗到组织液引起水肿B.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C. 一般情况下稳态调节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D. 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细胞外液的各种组成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

12、】B【解析】【分析】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下,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受阻引起水肿,A错误;B、体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会刺激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强度增大,调节血液pH的相对稳定,B正确;C、一般情况下稳态调节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C错误;D、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细胞外液的各种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对内环境稳态理解不正确,内环境稳态指的不仅是细胞外液的各种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还包括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13、9.下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示结构包括 3 个神经元,1 个突触B. 神经冲动由B传向C不需要消耗ATPC. 如果b受刺激,C 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正电位D. 如果b受刺激,C 会兴奋,则当abbd时,电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A、B、C属于不同的神经元,A与B、B与C分别构成一个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在突触中单向传递,由于在突触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突触中的传递的速度远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速度。【详解】A、图示结构中A、B、C属于不同的神经元

14、,共包括 3 个神经元,2 个突触,A错误;B、神经冲动由B传向C需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消耗ATP,B错误;C、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错误;D、如果b受刺激,C 会兴奋,则当abbd时,电刺激b点,兴奋先传到a点,后传到d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D正确。故选D。10.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 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 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抑制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C. 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 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

15、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甲细胞产生的信息分子X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乙细胞,该过程应属于体液(激素)调节。【详解】A、若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B、促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错误;C、血糖浓度较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细胞中糖原的水解维持血糖浓度,C错误;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可促进全身所有细胞的有机物氧化分解,D正确。故选D。11.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在兔饱

16、足状态下 在兔空腹状态下 测定血糖含量 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含量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而胰岛B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因而应选取饱足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高)进行实验,实验观测指标为:血糖浓度、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来判断STZ是否成功的破坏胰岛B细胞。【详解】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兔饱足状态下即血糖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其分泌增多,故正确;在兔空腹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弱,故选择在兔饱足状态下进行实验,故错误;设计注射STZ和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实验,通过测定血糖含量的变化,若注

17、射STZ和生理盐水的血糖浓度相同,则胰岛B细胞没有破坏,故正确;家兔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一次性吃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也可能是肾脏重吸收能力病变,一般不作为观察的指标,故错误;测定两组家兔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注射STZ的家兔体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说明胰岛B细胞被破坏,故正确。故选:B。12.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 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痊C. 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

18、同抗原D. 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小鼠B细胞作为抗原被注射到家免体内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使得家免血清中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含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同时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已免疫家兔血清与未免疫家兔血清的区别就是否含有针对小鼠B细胞的抗体。【详解】A、小鼠B细胞没有进入到家兔的细胞内部,不会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A错误;B、注射的是小鼠B细胞,所以材料中能得出的是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C正确;D、小鼠和家兔属于不同的生物,小鼠T细胞和家

19、兔T细胞不具有相同抗原,D错误。故选C。13. 下列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两重性无关的是A. 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B. 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C. 顶芽比侧芽生长快D. 2,4D除麦田杂草【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及两重性,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详解】A、胚芽鞘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生长,未体现两重性,A正确;B、根向地生长时根的近地侧为抑制生长,体现

20、了两重性,B错误;C、顶端优势中,侧芽的生长受抑制,C错误;D、2,4-D除麦田杂草是利用了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抑制杂草的生长,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 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C. 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D. 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种子休眠和果实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不同的植物激素作用不同,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详解】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并套袋

21、处理才能得到无子番茄,A错误;B、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促进果实的成熟而不是发育,B错误;C、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可促进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生成,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C正确;D、赤霉素解除种子休眠,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不同激素作用理解不准确,生长素、赤霉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15.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B. 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同步的C. 调查社鼠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D. 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答

22、案】C【解析】【分析】在环境条件理想(如空间、食物充足,没有天敌)的前提下,种群数量才会表现为“J”型增长;在“S”增长模型中, 当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种群数量可围绕K值上下波动。【详解】A、社鼠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在环境容纳量附近上下波动,A错误。B、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前者变化在先,B错误;C、社鼠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调查社鼠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C正确;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还受到天敌的制约,不会呈“J”型增长,D错误。故选C。1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是因

23、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B.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C.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分别代表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代表次级消费者的遗体、残害被分解者分解。【详解】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且生物不能利用热能,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A正确;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正确;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和饲料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24、C错误;D、三级消费者的粪便属于次级消费者的遗体,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D正确。故选C。17.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 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 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 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答案】D【解析】【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

25、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森林恢复扩大了植被面积和垂直高度,提高了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总量。3、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显然在退化林地上所进行的自然恢复林不属此例,应为次生演替。【详解】A、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样方法,A正确;B、森林恢复后,植物类型增加,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就会更加明显,光能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森林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正确;C、人工种植的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

26、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从题目中看出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丰富度低,C正确;D、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应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 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 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 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C. 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D. 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答案】D【解析】【详

27、解】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A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时需要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使营养物质减少,很难维持大量酵母菌的代谢需要,B正确;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导致pH值发生改变,不适宜酵母菌生存,C正确;酒精发酵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D错误。19.有人就腐乳制作的传说故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豆腐长白毛,致和真苦恼;撒盐把它腌,腐乳变成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所长白毛主要为毛霉菌丝B. 长白毛和盐腌是腐乳制作的两个关键步骤C. 为调制风味可在盐腌后加入卤汤,卤汤没有杀菌防腐的作用D. 腐乳成宝的价值在于大分子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成了易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答案】C【解析】【

28、分析】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正确;长白毛和盐腌是腐乳制作的两个关键步骤,B正确;卤汤也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C错误;腐乳成宝的价值在于大分子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成了易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D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C选项。20.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和酒的用量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豆腐含水量过高,腐乳不

29、易成形B. 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增大C. 前期发酵温度过低,腐乳“皮”不易形成D. 酒用量过少,后期成熟时间延长【答案】D【解析】【分析】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黑色孢子。消毒:将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

30、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详解】豆腐含水量应该为70%左右,若含水量过高,则腐乳不易成形,A正确;加盐量过多,会导致豆腐析出过多的水分,使腐乳硬度增大,B正确;腐乳“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生长的菌丝,前期发酵温度过低,腐乳“皮”不易形成,C正确;酒的用量过少,不足以杀菌,酒的用量过多,会使腐乳成熟时间延长,D错误。故选D

31、。21.如图中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要加入适量的酵母菌,且一直关紧阀a和阀bB. 用甲装置制作果醋时,发酵后期阀门a要关闭C. 在缺氧条件下能发生乙图中的过程D. 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且反应场所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发酵装置,乙是果酒、果醋制作的实验原理,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是醋酸菌发酵形成醋酸的过程。【详解】甲装置中,阀b控制排气

32、,阀a控制进气,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a以创造缺氧环境,适时打开阀b几秒钟以排出产生的CO2,A错误;用甲装置制作果醋时,由于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发酵后期阀a要打开,B错误;乙图中的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C正确;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所以有氧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C。22.下列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 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温度高C.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不呈

33、“J”型增长D. 醋酸菌能分解糖产生醋酸【答案】B【解析】【分析】果酒制作依赖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果醋制作依赖于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二者发酵的温度等条件不同。【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B、酒精发酵最适温度为1825 ,果醋发酵最适温度为3035 ,B错误;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空间和营养物质有限,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D、在糖原充足时,醋酸菌能分解糖产生醋酸,D正确。故选B。【点睛】果酒制作和果醋制作的原理与发酵条件的比较果酒制作果醋制作菌种酵母菌醋酸菌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变酸酒表面的菌膜发酵过程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

34、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CH3COOHH2O温度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 左右最适为3035 气体前期:需氧,后期:无氧需要充足的氧气时间1012天78天23.下列关于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测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 大部分亚硝酸盐随人体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才转变成

35、致癌物亚硝胺C.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膳食中的是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D. 腌制泡菜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详解】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

36、-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正确;大部分亚硝酸盐随人体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才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B正确;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膳食中的是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C正确;腌制泡菜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D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D选项。24.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下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B. 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C. c处抗生素无效D. d为对照【答案】A【解析】【详解】透明圈大的抑菌效果好,透明圈小的抑菌

37、效果弱。d为空白对照,与d处的比较可说明a处抑菌效果大于b处;A错误,D正确。B处透明圈不规则,可说明 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B正确。C处的与d处相同,说明c处抗生素无效;C正确。25.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 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答案】A【解析】【分析】进行微生物培养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菌落计数法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单位: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干旱

38、土壤中的上层样本中: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数约为2185万,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尿素分解菌中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为氨,筛选时必须以尿素为唯一碳源。【详解】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A正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B正确;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C错误;尿素分解菌中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为氨,

39、筛选分离时必须以尿素为唯一氮源,D正确。26. 下面对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B. 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诱导出花粉植株的成功率C. 选择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常用醋酸洋红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D. 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A正确;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B正确;选择花药时,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

40、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C正确;胚状体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愈伤组织是未分化的、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组成的,没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D错误。27.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B.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 草莓、马铃薯等脱毒苗的培育成功表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 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新个体所需要的全部遗传物质,具有发育为完整新个体的潜能。【详解】A、用花粉经组织

41、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B、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C、利用草莓、马铃薯等植株茎尖细胞经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表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D、愈伤组织不是新个体,不能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故选C。【点睛】细胞全能性判断标准是:“细胞个体”。如一个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幼苗,称为全能性。而将一个细胞培养成叶片不是全能性,因为叶片不是个体。将一个干细胞培养成一个幼小动物可以称为全能性,而培养成一个跳动的心脏不是全能性。28. 关于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材料选取和消毒是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

42、键B. 选择盛开的或略微开放的花作实验材料C. 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都对实验有影响D. 应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作实验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是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植物的种类、生理状况、花期等都会影响植物的诱导成功率;材料选取和消毒是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键;另外亲本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等都对实验有影响。【详解】A、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材料的选取和消毒,A正确;B、早期花药比后期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为了单核期的花药,应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作实验材料,B错误;C、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都对实验

43、有影响,C正确;D、由B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B。29.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4 d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A. 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B. 接种时外植体未灭菌C. 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D. 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答案】C【解析】【分析】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称为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在无菌状态下,外植体可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完整的新个体。【详解】A、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高温会导致外植体的死亡,A不符合题意;B、接种时外植体未灭菌,杂菌污染可能导致外植体死

44、亡,B不符合题意;C、外植体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C符合题意;D、外植体存在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其生长具有极性,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可能导致外植体死亡,D不符合题意。故选C。30.生物工程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科学家利用植物的茎尖和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之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下图是运用该技术培养兰花植株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种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此方法克隆植物要尽量选择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不充分的材料B. 这种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C. 过程的单细胞细胞质丰富,液泡小而细胞核大D. 这种技术可与基因工

45、程、航天工程结合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过程中,将兰花的茎尖细胞经脱分化获得愈伤组织,经再分化获得胚状体,进而获得完整植株,该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详解】A、克隆植物要尽量选择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材料,A错误;B、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新个体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通过该技术可以克隆植物体,B正确;C、过程的单细胞具备胚性细胞的特征,细胞质丰富,液泡小而细胞核大,C正确;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航天工程结合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D正确。故选A。31.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

46、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列关于这一科学事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有广泛的变异韧皮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涉及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涉及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方式。【详解】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正确;此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错误,正确;组织培养过程中,韧皮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正确。故选D。3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

47、影响试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准备一组烧杯,分别盛有不同温度的水B. 将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后放在不同温度的烧杯中恒温水浴处理C. 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相互对照D. 温度过高时,果胶酶会变性失活【答案】B【解析】【分析】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属于自变量,酶活性属于因变量,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详解】A、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的温度梯度属于自变量,A正确;B、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先防止不同温度的烧杯中恒温水浴处理,然后再混合,B错误;C、温度是自变量,不同温度梯度之间可相互对照,C正确;D、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所以温度

48、过高时,果胶酶会变性失活,D正确。故选:B。33.在“探索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B. 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用量越大,滤出果汁越多C. 本实验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D. 反应液pH必须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因变量是滤出果汁的体积和果汁的澄清度,无关变量包括温度、pH等。【详解】由于要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故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A正确;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酶用量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加快,滤出的果汁增

49、多,当酶用量达到一定值,反应物的浓度成为限制因素,由于反应物的量一定,再增加酶的用量,反应速率也不再增大,滤出果汁不再增多,B错误;该实验中果胶酶的用量为自变量,温度、pH值为无关变量,故各组中的温度、pH值应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C、D正确;故选B。34.下列关于“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B. DNA 既溶于2 mol/L 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C. 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D. 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答案】D【解析】【分析】DNA粗提取的原理是:DNA与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

50、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 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详解】A、酵母和菜花细胞中均含有较多的DNA,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DNA既溶于2 mol/L 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B正确;C、利用DNA与二苯胺沸水浴加热呈蓝色的特征,可用于DNA的鉴定,C正确;D、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使破裂细胞,释放DNA,但不会观察到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D错误。故选D。【点睛】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的“2、4、4”加蒸馏水2次加到鸡血细胞液

51、中,使血细胞吸水涨破;加到含DNA的2 mol/L的NaCl溶液中,使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稀释到0.14 mol/L,使DNA析出用纱布过滤4次过滤血细胞破裂液,得到含细胞核物质的滤液;过滤用2 mol/L的NaCl充分溶解的DNA,滤去溶液中的杂质;滤取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析出的DNA(黏稠物);过滤溶有DNA的2 mol/L的NaCl溶液用NaCl溶液4次加2 mol/L的NaCl溶液,溶解提取的细胞核物质;用0.14 mol/L的NaCl溶液使DNA析出;用2 mol/L的NaCl溶液,溶解滤取的DNA黏稠物;用2 mol/L的NaCl溶液,溶解丝状物用于鉴定DNA

52、35.下列是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等4步B.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以以猪、牛、羊、蛙等动物的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C. 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 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和分离血红蛋白等【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分离可采用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二者均可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来分离蛋白质。明确各操作步骤的目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常用的电泳方法。【详解】A、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过程

53、中,应先进行样品处理再进行粗分离,A错误;B、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一般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分离血红蛋白,一般不要蛙等动物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B错误;C、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正确。D. 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血液血细胞,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且血浆中含有各种血浆蛋白。36.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顺序依次是A. 血红蛋白、甲苯层、其

54、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B. 甲苯层、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血红蛋白、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C. 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血红蛋白、甲苯层、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D. 甲苯层、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血红蛋白、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考查,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详解】分离血红蛋白时,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

55、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故选D。37.蛋白质提取过程中有关透析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透析膜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B. 用于透析的薄膜要具有选择透过性C. 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D. 透析可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答案】B【解析】【分析】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容许小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通过,可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志,或者更换样品的缓冲液。【详解】A项和B项、透析膜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是一种半透膜,而不是选择透过性膜,A项正确,B项错误;C项和D项、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可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C项、D项正确。

56、故选B。【点睛】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仅能控制通过半透膜的微粒大小,属于物理膜;选择透过性膜不仅控制通过半透膜的微粒大小,还控制通过半透膜的微粒性质,如电荷量、脂溶性等,属于生物膜。38.对于蒸馏法、萃取法、压榨法来提取芳香油各自的适用范围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玫瑰油、薄荷油、熏衣草油等芳香油主要通过压榨法获得B. 压榨法适用于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C. 萃取法适用于提取柑橘、柠檬等易焦糊的原料D.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答案】D【解析】【分析】提取植物精油的常用方法是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57、,是由于玫瑰精油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及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的特性。【详解】A、玫瑰油、薄荷油、熏衣草油等芳香油易挥发,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获得,A错误;B、压榨法适用于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B错误;C、萃取法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C错误;D、蒸馏法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D正确。故选D。39.在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正确的是A. 分离出的橘皮精油一般要放在2025 的冰箱中,静置57天B. 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CaCO3水溶

58、液浸泡C. 分离的玫瑰精油油层还含有一定水分可用无水Na2SO4吸水D. 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都不可能是萜类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根据提取的芳香油的性质可选择提取的方法。【详解】A、分离出的橘皮精油含有少量水和果蜡,一般要放在510 下,静置57天,使杂质沉淀,A错误;B、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石灰水浸泡,B错误;C、Na2SO4具有吸湿性,分离的玫瑰精油油层还含有一定水分,可用无水Na2SO4吸水,C正确;D、大部分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但橘皮精油的主要

59、成分是柠檬烯,D错误。故选C。【点睛】橘皮精油提取实验流程及关键点实验步骤关键点石灰水浸泡橘皮石灰水的作用: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为了能使橘皮均匀的浸泡,可将其粉碎漂洗目的是洗去石灰水,防止影响精油的质量,漂洗完后要沥干水分压榨加入与橘皮同质量的质量分数为0.25%的小苏打和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并调节pH至78,目的是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过滤、离心加入明矾,使之沉淀并变澄清,然后用布袋过滤,除去糊状残渣。然后进行离心,除去质量较小的固体物,用分液漏斗或者吸管分离上层橘皮油静置分离的产品放在510_的冰箱中,静置57 d,使杂质沉淀,吸取上层橘皮油再过滤用

60、滤纸过滤,取滤液,和上层橘皮油混合40.制取橘皮精油的过程中,需先后进行两次过滤,则橘皮精油为A. 经过第一次过滤后的滤液B. 经过第一次过滤后静置后处理的上清液和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C. 经过第一次、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D. 经过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答案】B【解析】【分析】柑橘、柠檬等原料易焦糊,可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大致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详解】将橘皮去水干燥,然后用石灰水浸泡,经漂洗、压榨得到压榨液后,用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第一次过滤,即A过滤),对滤液进行离心进一步除去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然后在510下静置57

61、天,使果蜡等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通过滤纸过滤(第二次过滤,即B过滤),滤液与吸出的上层橘皮油合并后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即橘皮精油是经过A过滤后静置处理的上清液和B过滤后的滤液。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41.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

62、见下表。试管编号1234567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

63、件下水草_。【答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不可靠的 黄色 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解析】【详解】(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表示光照的强弱。2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37号试管内的水草在有光的条件下,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的综合反映;1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NaHCO3可维持CO2浓度的相对稳定,27号试管为实验组。综上所述,若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光合作用与呼

64、吸作用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2)2号试管因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但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所以试管内CO2浓度最高,X代表的颜色应为黄色。(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与对照组1号试管的相同,均为浅绿色,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42.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

65、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3)示意图A和B中,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

66、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的利用率。【答案】 (1).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2). 3.8107 (3). 灼烧 (4).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5). B (6). 溶解氧 (7). 营养物质【解析】【详解】(1)微生物培养过程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配制的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将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以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38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2)对

67、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43.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等物质,澄清果蔬饮料,在食品加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三种不同品牌的果胶酶制剂(制剂中果胶酶浓度相同)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设

68、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组蒸馏水(mL)缓冲液(mL)果汁(mL)果胶酶制剂(mL)果汁浑浊程度甲乙丙1225200222502032250024X25000Y注:“+”越多表示果汁越浑浊。(1)表中X所代表的数值应为_,Y的果汁浑浊程度应表示为_(用若干个“+”表示)。(2)除了观察果汁浑浊程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_的变化量来判断不同品牌果胶酶制剂的效果。若使用该方法,相关物质变化量最大的是_组。(3)微生物是生产果胶酶的优良生物资源。分离和筛选能产生果胶酶的微生物,使用的培养基应以_为唯一碳源;如需进一步纯化果胶酶,可根据果胶酶分子的_、_(至少写出两点)等特性进行分离提纯。由于果胶酶的活

69、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所以应利用_技术减少影响从而保护酶的活性。【答案】 (1). 4 (2). +(或多于+) (3). 反应物(或“果胶”、“生成物”、“半乳糖醛酸”、“产物”) (4). 1 (5). 果胶 (6). 形状 (7). 大小 (8). 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解析】【分析】探究三种不同品牌的果胶酶制剂分解果胶的效果,应进行三种不同品牌的果胶酶制剂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果胶酶制剂的有无和种类的不同,因变量可根据果汁澄清程度、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来进行判断。【详解】(1)对照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余无关变量如试剂量、温度等应相同,各组实验中液体总量应为11mL,所以表

70、中X所代表的数值应为4,第4组实验中没有加入果胶酶,Y的果汁浑浊程度应大于其他三组实验,可表示为+(或多于+)。(2)除了观察果汁浑浊程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或“果胶”、“生成物”、“半乳糖醛酸”、“产物”)的变化量来判断不同品牌果胶酶制剂的效果。第1组实验中果汁浑浊程度最小,说明果胶酶制剂甲的催化效果最好,第1组实验中相关物质变化量最大。(3)分离和筛选能产生果胶酶的微生物,应配制选择培养基,使用的培养基应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如需进一步纯化果胶酶,可根据果胶酶分子的大小、形状、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等特性进行分离提纯。由于果胶酶的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可利用固定

71、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大多数酶固定后,处于载体特定微环境中,其稳定性会有所升高,可减少影响从而保护酶的活性。44.图1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c的名称是_;a的作用是_,如果层析液没及e会导致_。(2)请指出图2中的错误_、_(至少答出两条)。(3)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4)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_天左右。(5)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

72、精油的方法,理由是_。【答案】 (1). 滤纸卷 (2). 防止层析液挥发 (3). 胡萝卜素溶解在层析液中,致使鉴定失败 (4). 未盖培养皿盖 (5). 层析液太多 (6). 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7). 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8). a (9). 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解析】【分析】胡萝卜素粗品鉴定和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均采用了纸层析的方法,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图1中利用了滤纸卷进行层析,图2利用滤纸条进行层析。【详解】(1)图1中c为滤纸卷;a为分离装置上的盖,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挥发;e为点样点,如果层析液没及e,色素会

73、溶解于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不会出现色素点。(2)图2中未盖培养皿盖,会导致层析液挥发;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色素会溶解于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不会出现色素带。(3)玫瑰精油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化学性质。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蒸馏时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以收集的蒸馏液是油水混合物,不是纯的玫瑰精油。(4)据图可知,在a天时花中精油相对含量最高,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a天左右。(5)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均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比较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萃取法实验原理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方法步骤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过滤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适用范围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优点简单易行,便于分离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出油率高,易分离局限性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