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86.50KB ,
资源ID:40747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74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2、。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智能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开始介入到诗歌、散文等文艺创作之中,甚至生成的某些产品具有特定的风格,有“类人”的趋势。这虽然有可能改变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甚至改变艺术作品的范式,但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只是产品,并非真正的艺术作品。人类所独有的文学艺术创作层面的典型特质即语言、感性和创造力,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模拟。在语言层面、人类日常使用的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区别于如程序设计的语言,也就是人工语言。多数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关涉的是计算机对呈现给它的语言的“

3、理解”,而不是计算机自己创造语言。对“自然语言处理”而言,创造比接收更因难,包括主题内容和语法形式。在语法上,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通常很不恰当,有时甚至是不正确的。人工智能的诗歌产品,虽然形式上有先锋派的痕迹、后现代的味道,或许能给予读者一种“震惊”的短暂体验,但由于没有历史深度和时间刻度,显然属于一次性的“仿后现代”。基于情绪和情感依赖于人类大脑中散布的神经调节这一事实,“感性”也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能力。虽然日本软银公司开发出“云端情感引擎”机器人“派博”( Pepper) ,试图模拟神经调节,但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大部分研究仍很浅表。而感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最不可或缺

4、的品格。在创造力层面,文学艺术创作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一主体性的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至于人工智能何时拥有主体性的创造力,未来并不可期。英国认知科学家玛格丽特博登将创造力分为组合型、探索型、变革型。然而。即使是探索型人工智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的判断,因为只有人类才能识别并清楚地说明风格化的法则。倘若人工智能能够自己分析文学艺术的风格,那么,这种创造性探索才能被称为创作。事实上,目前人工智能的智能模式远不如人类,本质上仍是人类的工具,是一种技术手段。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算法是大脑,算力是肌体,大数据是其成长的养分。基于深度学习机制的人工智能,并不理解自己所生成的产品的意义。它所做

5、的只是在算法的驱动下,将一种形式投射到另外一种形式上。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比“算法”复杂得多的精神活动。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可以成为诗人或者作家的助手,但不可能替代诗人或者作家。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诗人和艺术家的感性思维能力,艺术创作主体的灵感顿悟能力,是人工智能不可获得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艺术与人工智能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融合,将激发人类无限创造的潜能,新的艺术范式将产生,艺术创作也将前所未有地变得更加日常。人工智能不是诗人和艺术家, 但在它的协助下,诗人和艺术家的潜能将被极大激发,这是一道令人向往的风景。(节选

6、自朱志男是产品,而非艺术品也论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有到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开始介人到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它已经初步具备了人类创作的特质。B. “自然语言处理”能帮助计算机“理解”呈现给它语言,但不能使计算机很好地创造语言。C. 人工智能只要拥有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的创造力,就能创作出具有真正意义的文艺作品。D. 人工智能的“算法”只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精神活动,无法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进行比较。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为总分总结构,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从语言、感性和创造力三个层面分别加以具体阐述,

7、最后进行总结。B. 文章对照人类所独有的文学艺术创作层面的典型特质,剖析了人工智能创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论证鲜明深刻。C. 第三段以“云端情感引擎”机器人“派博”模拟神经调节效果不佳为例,旨在说明“感性”目前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能力。D. 文章在论证上由浅人深、层层递进,最终证明人工智能目前很难替代人类的创作,它所生成的只能称为产品而不是艺术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锋派诗歌通过语法的非正常处理意象的跳跃性拼接以带来诗意的晦涩高深,这些特点在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上也一样具有。B.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将自身情感与外在景物交融进行文学创作,人工智能

8、目前是无法拥有这种情感体验的。C. 艺术家们不仅能对自身作品和其他艺术家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和鉴赏,还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人工智能则不能。D. 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前景令人向往,未来它在文艺领域的深度介入与融合将帮助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初步具备了人类创作的特质”错误,第一段“人工智能已开始介入到诗歌、散文等文艺创作之中,甚至生成的某些产品具有特定的风格,有类人的趋

9、势”,可知只是有趋势。C项,“人工智能只要拥有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的创造力,就”错误,表述明显绝对化,“拥有主体性的创造力”只是能够进行真正文学艺术创作的条件之一。 D项,“人工智能的算法只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精神活动”错误,最后一段“它所做的只是在算法的驱动下,将一种形式投射到另外一种形式上。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比算法复杂得多的精神活动”,可知“精神活动”错误。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错

10、误,应该是并列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项,“这些特点在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上也一样具有”错误,第二段“人工智能的诗歌产品,虽然形式上有先锋派的痕迹、后现代的味道,或许能给予读者一种震惊的短暂体验,但由于没有历史深度和时间刻度,显然属于一次性的仿后现代”,可知人工智能生成诗歌不具有创作意图。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

11、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片是人们了解社会、国家政策和形势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宣传政策、推广经验、介绍

12、先进人物等的重要途径。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为中国大地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处于百业待兴之时,纪录片更多地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呼唤家国情怀。望长城记录两千多年来长城的修建和变迁,记录长城两边韩城司马迁祠下修鞋的大爷、临洮中学腼腆而好奇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秦长城起点的老师、用手讲价的赶集人等,被看作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进入 21 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

13、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同时,电影电视产品日益丰富,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平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记录时代社会功能前提下,探索更能吸引大众的纪录片呈现方式。“如今,新媒体对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说,创新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加多样,这使得许多纪录片在拍摄时就考虑到电视、院线以外多种渠道传播的可能性。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收视率并不突出,但在互联网播出后迅速爆红,圈粉无数。(摘编自纪录片:70 年家国烙印)材料二从观众构成来看,1534 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占受众总数超过 20%,并且

14、,在互联网方面,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受到了 80 后、90 后网友的热议。2015 年 4 月份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是一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4K 超高清纪录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 后占 53.66%,90 后占 33.41%。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习惯,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通过讲故事来代替原有空洞的说教,通过讲述方式的戏剧化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量的集中和可看性,加快讲述的节奏。同时运用大量的风格化摄影,如高空拍摄、微观拍摄、动植物物种拍摄、延时拍摄、高速拍摄、水下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摘编自2015 年电视纪录片播

15、出与收视数据报告)材料三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从对外传播的“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象。中国纪录片可以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来认识把握自己。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以融合为基础,采用多方合作

16、方式分别组建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中国纪录片要号召世界力量完成对话文流,需要建设成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动态发展系统。中国纪录片的意义不能局限在“中国”的单一标签上,而应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取材于雷璐荣、胡正荣等的相关文章)4. 下列对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中国的诞生记载开国大典,铭刻了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使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B. 望长城中人文

17、色彩浓厚,人们通过影片可以看到历经沧桑的长城,也可以感受长城两边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C. 进入21世纪,人们熟悉的大国重器、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开始在互联网传播和推广。D. 从黑白到彩色,从大银幕到移动端,中国纪录片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家国记忆。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圆明园开创性地使用数字动画技术,颠覆了纪实美学定义,丰富了记录手段。B. 当下纪录片的制作应该考虑多渠道传播的可能性,从而能使影片受众更加多样。C. 中国首部 4K 超高清纪录片第三极的观众群体超八成以上为 80 后、90 后。D. 纪录

18、片的讲故事方式、戏剧化镜头、快节奏、风格化摄影颇受年轻观众喜爱。6. 阅读下面关于纪录片美丽中国的介绍,并根据材料三简析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全球 60 个国家 180 多个机构播出,在第 30 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颁奖典礼中,荣获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影片历时 4 年,踏过 26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 56 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 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 30 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影片力求最大程度展示中国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

19、一”思想。【答案】4. A 5. C 6. 中英制片方以中国为题材,探寻“人与自然”这一当下全世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体现了国际传播语境下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话题。以中国为题材,充分展示了中国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的风貌,积极搭建了“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采用“合作式的制播融合”方式,由中英合作拍摄,全球60个国家,180多个机构播出。叙述记录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探寻“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

20、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对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项,强加因果,原文“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是“开始”,并无“使得”之意。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

21、;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C项,曲解文意,原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而非观众群体。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根据材料三简析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材料三中: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象。中国

22、纪录片可以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美丽中国由中英两方合作,所选的话题是全球共性的话题“人与自然”。其次,美丽中国影片历时 4 年,踏过 26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 56 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 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 30 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影片力求最大程度展示中国之美,这正符合材料三中: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即体现中国特色。最重要的是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

23、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全球 60个国家 180 多个机构播出,在第 30 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颁奖典礼中,荣获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这体现了材料三中: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以融合为基础,采用多方合作方式分别组建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总之,要用材料三中的语句,佐证纪录片美丽中国的成功正是符合其观点的。【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

24、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人堕海徐燕频 徐成吾我们过了几小时才晓得,那个孩子是在早晨七时之后不久掉进海里的。没有人看见他掉下去。他是在清除甲板上的一处排水口时失足的。他的身体一触及水面,就和船边缘的怒涛和吸力搏斗,差一点被“推进暗轮”卷进去。到那令人窒息的水的拉力减轻时,他才浮出水面。他松了一口气。他想,伙伴必已看见他掉下来,

25、他将可很快获救。可是船继续以全速前进,他慌乱地击着水,设法赶上它。突然他想起船长某一天在船上操练之后所说的话:“如果你遇到困难,应保持镇静。如果慌张,就准没有希望了。因为在这种情形之下,最主要的是想一个办法出来,不镇定是不行的。”孩子不再在水里手足乱拨了。他想:我先不知道我会游泳,可是我并未下沉。我是在游泳啊!他设法将厚重的裤子和靴子踢掉。然后他发觉自己用手脚在划水。正如他在家里的农庄看见狗划水一样。可是那艘船没有停。他现在只能在浪头将他举起的时候,才看得见船的烟囱和桅杆。他焦急地向周围张望,除了海阔天空之外什么都看不见。一片巨浪打在他脸上,使他作呛。海水的盐分淹得他的眼晴发痛。水手在用早餐时

26、才想起那个孩子。“他到哪里去了?”有一个问。另一个说:“奇怪,他一直没有敲钟报时。我最好去找他。”他找遍了船首的望楼,各处的厕所,问了在后舱口躺着休息的人。他愈担心,脚步也愈快。他的声音变得凄厉,而且问得更为急切。“还是去告诉老头子吧。”有人这样建议。船长正在驾驶塔上和三副谈话。他的船是在一条安全的航道上,离佛罗里达州海岸一百哩(旧指英里),顺着湾流以全速驶行。船长正在设法补偿航行中所损失的时间。他转过头来对着那奔上梯来的水手,后者大声喊:“船长!那孩子!我们找不到他!我们到处都找过了。他完了!”他挥动一只手指向海面。船长把大副从餐室里喊来。那失踪的孩子原来是在值班的。大副想起他曾命那孩子清洗

27、右舷的排水口。那是在什么时候?是在那孩子送咖啡到驾驶塔来之后大概是七时十分。船长看看表:八时廿一分。一小时十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船也驶了十八哩了。他发下紧急命令“我们须折回二十哩。”船长说,“一小时二十分钟,注意时间!”那孩子对着船消失的方向继续慢慢划水。他体力渐衰,有点想哭。要不是想起船长在甲板上对手下人员说的话,他早就已经在哭了。船长曾告诉他们:“海上的生活是艰苦的。变故常常在风暴、浓雾中发生,你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跑到哪里去叫人来帮忙。你必须用脑筋,随机应变。记着,仓皇失措而丧命的人,比为了其他原因而丧命的人要多!”船长是可以那样说的,他在想。他从没有堕过海。难道他有过吗?他在海上已经很久,

28、他必已经历过一个人一生可能遭遇的每一件事。他试着把自己当作船长,开始说船长说过的话,正像周围水中有一群人听他说话一样,说了一遍又一遍。一阵阵的巨浪打过来,几乎把他打进海,他在泡沫与恐惧中努力挣扎。船长没有想到真能找到那孩子。侧风和海流使孩子飘开,在广阔而汹涌的海面上,小小的人头实在不容易发现。人只要心一慌很快便会沉溺。不会游泳的孩子有多少生存的机会呢?他看看手表。还有几分钟。“传话出去说,我们快到那里了。”他对三副说,“将速力减到慢车。”他的头不停地从这面转到那面,两眼在搜索海面,注视一下又继续移动。他突然喊:“停车!全面向后!准备放艇!”他已经看见那个小小的人头,在不过一百码(英美制长度单位

29、、一码约合0.9144米)外时浮时沉。那孩子看见船停下,看见救生艇向他驶来。正当他的气力似由衰而竭时,几只有力的手抓住了他。他们用力将他拽上来,放在毯上。那个孩子望着几个打桨的人的脸。有一个喊道:“去游泳啦!海是给船航行的呀,不是给人游泳的!”又一个喊道:“你就要完蛋了,我的儿。老头子要痛心。迟了三小时你却要游泳!他晓得他们是在打趣他。他想点点头,笑一笑,让他们知道他听见;可是他翻胃作呕。极其难受。“不要再啰唆!”二副说,“我们得将他带回去。快点!”这故事有一半是事后从那孩子口中得来的;另一半我自始便晓得,因为,你们知道,我便是那个船长。船折回原来航向之后。我下去看那个孩子。他裹在毯子里,看起

30、来比他的十七岁实际年龄小得多。他双眼流泪,喃喃地说:“船长,我耽误了你的时间,真对不起。”我尽力安慰他,并嘱咐他休息。在我们抵达波士顿的前一天我问他:“你不会游泳却在水里浸了两小时半多。你怎样会浮着不沉呢?”“你教我的,船长。”“我?”“是的,船长。你教我用脑筋。你告诉每一个人都这样做。我晓得船会来救我的。”“你怎么能够知道呢?”我问。他眼光上移,神态自然地说:“因为你是那样的人,船长!”因为你是那样的人!他这句话给予我的报酬,比政府或国王的任何奖赏都贵重,只是那个孩子并不知道罢了。(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紧扣标题“有人堕海”,采

31、用了倒叙的手法,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孩子掉下海的具体时间缘由、没能及时获救的原因和孩子凶险的处境。B. 水手们划着救生艇,冲孩子喊:“去游泳啦!海是给船航行的呀,不是给人游泳的!”他们既是在打趣孩子,也是在告诫孩子大海是不能游泳的。C. 文中多次提到孩子“想起船长说过的话”,这些话在孩子掉下海时给予了他勇气和力量,在孩子将要放弃时给予了他信心,是孩子的精神支柱。D. 船长认为“他这句话给予我的报酬,比政府或国王的任何奖赏都贵重”,是因为这句话既是对船长的高度肯定,也是孩子真正理解船长的表现。8.小说中孩子说船长“因为你是那样的人”,请结合作品谈谈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那样的人”的。9.小说中运用了不

32、同的叙述视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B 8. 语言描写。船长话不多,但简明扼要,蕴含哲理,是一个生活和职场中的智者形象。动作描写。船长的动作干练果断,是长年处于决断者位置的人的特性。侧面烘托。通过孩子对船长的高度信任,侧面烘托出作为领导者的船长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对比手法。比如将发现孩子出事后其他水手的匆忙慌张和船长的冷静镇定作对比,突出船长经验丰富、专业睿智。 9. 故事前面的讲述用第三人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叙述情节,且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显得比较客观公正。故事后面交待“我” 就是船长,以第一人称身份进行讲述

33、,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增加了对事情对人物的叙述的真实性,让读者感觉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在告诫孩子大海是不能游泳的”错误

34、, 水手不是想要“告诫孩子大海是不能游泳的”,只是打趣孩子。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阅读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中孩子说船长因为你是那样的人,请结合作品谈谈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那样的人的”。本题目题干问“如何具体塑造”,关键核心是“塑造”所以题目考查的是文章用什么样的手法塑造的人物,并且学生需要理解“因为你是那样的人”的意思,再到文中找到能体现“那样”的内容,并进行概括在本题中,首先,我们要回答出船长是什么样的,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结合材料时,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是修辞手法方面,看有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二是从表现手法看,看有无托物言

35、志、借景抒情等手法,尤其要侧面烘托、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三是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看,表达手法分五种:议论、抒情、说明、叙事、描写,小说主要运用描写,所以要分析有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表现方法。考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9题详解】本题考查叙述人称。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中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找出三种不同的视角,之后分析即可。本文在前面讲述时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第三人称叙述比较自由灵活;而在后文中讲述“我”就是船长,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第一人称给人以真实感,而且拉进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在回答

36、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回答题目中由第几人称转变为第几人称,交代人称变化且说明这种变化的好处。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

37、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顷之,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

38、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斅,xio,效法,模仿。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

39、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B.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C.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D.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孝文帝,“孝文”是谥号,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故皇帝的谥号多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

40、景。B. 廷尉,官职名,九卿之一,是当时的最高执法者。张廷尉是以官职名来称之,除此还可以以地名称呼对方,如柳柳州,贾长沙。C. 宗庙,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是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之所。除天子设七庙,诸侯五庙,大夫、士、庶人皆可设庙,以祭先祖。D. 顿首,古代的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本是谢罪之辞。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A. 张释之不以口舌之利取人。与上从行上林苑,上林尉是个无赖,不能回答文帝问话,文帝欲任命对答如流的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不同意文帝的做法。B. 张释之考虑问题长远周全。认为下面的人被上面的人感

41、化,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应一样,劝谏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审慎小心。C. 张释之正直公正,依法行事。皇帝御辇所驾的马受到了惊吓,张释之审问惊马之人,知晓事情的始末,上奏文帝依法处以罚金。D. 张释之敢于犯言直谏,坚持原则。对于盗取高祖庙物件的人,他按照相关法律判处此人死刑,驳回了文帝判他灭族的做法。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2)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想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

42、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2)我的马幸亏驯良不暴躁,假设换了别的马,不就要翻车伤我吗?但是廷尉却只判处他罚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秦代由于重用了舞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为高,然而这样做的流弊在于徒然具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到秦二世时,秦国也就土崩瓦解了。”

43、“其过”是“不闻”的宾语,意思是“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所以应在“其过”后断开,排除AC;“然”,意思是然而,应放在句首,所以应在“然”前面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庶人皆可设庙”错,庶人不可以设庙。古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

44、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上林尉是个无赖”错,“无赖”在此处指“不可靠,不能信任”,是古今异义词。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口辩,伶牙俐齿;超迁,越级提拔;随风靡靡,追随这种风气;其实,实际。(2)赖,幸亏

45、;令,假如,如果;固,难道;乃,却;当,判处。【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侍奉汉文帝。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登临虎圈,汉文帝

46、询问书册上登记的各种禽兽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只能东瞧西看,全都不能回答。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答得极周全。想借此显示自己回答问题有如声响回应而且无法问倒。汉文帝说:“做官吏不该像这样吗?上林尉不可依*。”于是命令张释之让啬夫做上林令。张释之过了一会儿才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呢?”文帝说:“是长者啊!”又再一次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文帝再一次回答说:“是个长者。”张释之说:“绛侯与东阳侯都被称为长者,可这两个人议论事情时都不善于言谈,现在这样做,难道让人们去效法这个喋喋不休伶牙俐齿的啬夫吗?秦代由于重用了舞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

47、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为高,然而这样做的流弊在于徒然具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到秦二世时,秦国也就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想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况且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应一样,陛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不审慎啊!”文帝说:“好吧!”于是,取消原来的打算,不再任命啬夫为上林令。不久,任命张释之为廷尉。此后不久,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车驾的马受了惊。于是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人

48、说:“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就跑起来。”然后廷尉向皇帝报告那个人应得的处罚,说他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而在那时,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稍一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愿陛

49、下明察。”许久,皇帝才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文帝发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法律所规定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判处死刑。皇帝勃然大怒说:“这人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竟偷盗先帝庙中的器物,我交给廷尉审理的目的,想要给他灭族的惩处,而你却一味按照法律条文把惩处意见报告我,这不是我恭敬奉承宗庙的本意啊。”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犯罪程度的轻重不同。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什么刑罚惩处他呢?”过了一些时候,文帝和薄太后谈论了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

50、。张释之由此得到天下人的称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六月十七日昼寝黄庭坚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州白鸟双。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14.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结构谨严,承转有序,在字里行间表达了鲜明而强烈的感情。B. “僵卧孤村”写诗人无所作为的处境;“不自哀”更进一层,写无人同情自己,更显凄凉。C. “席帽乌靴”,在诗中代指不自由的官宦生活,与下句“沧州白鸟”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D. 两首诗都写到了梦,这

51、两个梦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突出反映,又与客观的环境有关。15. 两首诗最后两句都写到了“风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4. B 15. (1)虚实不同。第一首诗中“风雨”是实写,诗人夜听风雨,梦到了铁马冰河的征战情景。而第二首是虚,午睡时听到马吃草的声音,于是梦到了风雨翻江的情景。(2)情感不同。陆诗“风雨”表达作者对不能报国的忧愤;而黄诗则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

52、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写无人同情自己,更显凄凉”错误,选项对“不自哀”理解有误,它的意思是并不哀叹自己,与前四字构成转折,同时引出“尚思”一句。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平时了解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词,多后结合诗句意思,把握诗句意象、特点、手法、情感等,进而准确答出表达技巧的种类。第一首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意思是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这是实写风雨。结合后句“铁马冰河入梦来”,可知作者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未能上阵杀敌的伤悲。第二首诗中,“梦成

53、风雨浪翻江”的意思是到了梦中,却置身在风雨吹打着的江边,欣赏着滔天巨浪。这是虚写风雨。此句呼应第二句“想见沧江白鸟双”,寄托的是作者希望归隐的心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理解性默写(6 分)16.(1)荀子在劝学中,用“_,_”写用心精一对身体虚弱的蚯蚓产生的结果。(2)屈原离骚中的“_,

54、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 ”。【答案】 (1). 上食埃土 (2). 下饮黄泉 (3). 伏清白以死直兮 (4). 固前圣之所厚 (5). 沉舟侧畔千帆过 (6). 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埃、直、畔。【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

55、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三、语言文字运用(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曾国藩说:“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然而我们很容易犯“自是”的毛病。许多有才华之人,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的原因,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他们认为我比别人有本事,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大展才华,做出一番 的大事,好让世人对他们 。但是他们往往只看到自

56、己的本事,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历史上,许多有大本事的人,常常因为存在恃才傲物、不善交际、不肯退让等缺点,人生结局反而令人唏嘘不已!所以有时并不是别人故意针对他们找茬,不给他们机会,而是问题出在他们自己身上。李白被逐出朝廷,他自己实在应负主要的责任,谁叫他那么狂傲不羁, 呢?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即使有本事,甚至有大本事,也不要瞧不起小事,不愿做小事。有一点本事,不一定能做大事;而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大事的,都要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打牢基础,锻炼才干。否则,高不成,低不就,还 ,别人更不会给你机会。我们一定还要知道,我们即使有本事,甚至有大本事,( )。姜子牙80年不遇,尚能悠然垂钓。我们何以

57、整天牢骚满腹,郁郁不乐?其实,甘于平淡,安天乐命,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何尝不是一种快乐!谁说有大本事的人就一定只能做大事呢?不要再自是了。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经天纬地 侧目而视 目空一切 怨天尤人B. 开天辟地 侧目而视 目中无人 怨声载道C. 开天辟地 刮目相看 目中无人 一声载道D. 经天纬地 刮目相看 目空一切 怨天尤人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也应有颗淡泊的心B. 也不要甘于平淡C. 还是不要自以为是D. 还是应等待机会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许多有才华之人,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所

58、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B. 许多有才华之人,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C. 许多有才华之人,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常常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的原因。D. 许多有才华之人,常常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原因,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答案】17. D 18. A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考查的可能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在解答时,需要注意主语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第一空:“经天纬地”多用来形容人有经营天下、治理国家的才能;“开天辟地”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文段中用来描述人做出一番大事,用“

59、经天纬地”更合适。第二空: “侧目而视”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也用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通常用于含贬义的语境中。“刮目相看”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通常用于含褒义的语境中。文中语境“做出一番大事业”,让人从好的方面去看待,此处宜用“刮目相看”。第三空:“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目中无人”指眼里没有别人,比喻自高自大,瞧不起他人。前者比后者程度更深,根据语境,此处用来形容李白的狂傲不羁,一切都不放在眼里,用“目空一切”更合适。第四空:“怨声载道”指怨恨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怨天尤人”指遇到

60、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本质上来讲,两者并不相同,文段中此处用来形容人遇到事情后的状态,再依据后文“何以整天牢骚满腹,郁郁不乐”,所以该出应该用“怨天尤人”。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作答本类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括号前“我们即使有本事,甚至有大本事”可以得到关联词后面应该是一种转折的语句,可以用“也”开头,同时最后一段的段意是讲做人应淡泊,能够甘于平淡,安天乐命,以及文段后面举例并论证“甘于平淡,安天乐命,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不要再自是了”,所以此处可写“也应有颗淡泊的心”。故选

61、A。【19题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根据语境,后文中的“他们认为”是解释前面的“他们自以为是”的,两者衔接紧密,应该连在一起,由此可排除选项AD;选项C,“因为的原因”结构混乱,属于句式杂糅,可排除。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

62、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代兄弟间依据长幼排序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B. 鼎最早是陶制的,商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镬是无

63、足的鼎,与现在大锅相仿。C. 明清时乡试在春季举行,故名春闱;京城会试,均在秋季举行,故名秋闱。闱指考试的地方。D. “扫榻”是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拂席”是擦拭坐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坐,表示敬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春闱”与“秋闱”颠倒了,明清时乡试在秋季举行,故名秋闱;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故名春闱。故选C。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64、12个字。血管里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代谢废物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_,堵塞血管的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一脂类。 比如脂类里的胆固醇,如果胆固醇水平长期较高,就容易引起动脉血管粥样斑块。这个斑块一旦破裂了,就会形成血栓,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引起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危重疾病。其实,对健康人来说,人体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毒能力,只要肝肾等器官正常运转,产生的废物就可以正常排出,就不需要_。总之,想要保持血管健康没有捷径,_,如合理膳食,少喝酒,不抽烟,预防肥胖,多运动等。【答案】 (1). 代谢废物不会堵塞血管 (2). 额外的方式来排毒 (3). 还是得

65、靠健康的生活方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所以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联系上下文和语境来组织语言,得出答案。本段文字主要介绍血管如何进行正常的代谢。根据上一句“代谢废物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下一句“堵塞血管的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一脂类”可以确定第一处应填写“代谢废物不会堵塞血管”;第二处根据“对健康人来说,

66、人体本身就有强大的排毒能力,只要肝肾等器官正常运转,产生的废物就可以正常排出”,这表明就不需要额外的方式来排毒。由此可以得出第二处的答案为“额外的方式来排毒”;第三处根据“想要保持血管健康没有捷径”“如合理膳食,少喝酒,不抽烟,预防肥胖,多运动等”可知,第三处应该是再强调保持血管健康是得靠健康的生活方式,由此可以得出答案“还是得靠健康的生活方式”。22.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意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界中水结冰等相变现象非常普遍。近日,自然发表了一项关于自然界中相变成核现象的研究成果。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王健君表示,这项研究在理论上加深了对

67、水结冰机理、相变现象乃至统计物理中宏观和微观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同时,在细胞和组织的低温冻存、维持疫苗在生产和输运过程中的高活性以及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防冰涂层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答案】相变现象很普遍;自然发表了相变成核现象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对理论和实践应用均有重要价值。【解析】【分析】【详解】本文考查的是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68、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有人赞成米兰昆德拉的观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也有人反对他的观点。如果就此组织一场以“必须负重前行/无须负重前行”为辩题的辩论赛,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论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符合文体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69、【答案】范文生命因负重而精彩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因为负重而平稳,一位农妇命运多舛,因为负重而健康,我方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也会因为适当负重而精彩。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生命的担子太轻,养尊处优,生活优裕,反而会精神空虚,迷惘无聊,这样的人生,没有多大的价值。刘禅肩负父王和国家的重托,却让所背负的高山般沉重的责任变得比鸿毛还轻,于是,留下了乐不思蜀的笑柄;唐玄宗贵为君王,在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下,让自己肩上的行囊空空,在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中,险些丢掉江山。没有负重的生命如同一片枯叶,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就会随风而逝,负重

70、的生命则坚如磐石,任尔东西南北风,也会稳如泰山。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松松垮垮,无所事事,就会在闲散中慢慢磨去棱角,钝化志趣,这样的人生,只会有空虚、寂寞、孤独和忧愁相伴。生命的过程不是轻歌曼舞,不是雅阁品茗,更不是海滩度假。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在于勇敢承担各种责任。负重的人生虽然会经历种种磨难与不幸,不过,这种磨难与不幸会成为你最宝贵的财富,它们会让你变得更有韧性,会让你的名字像耀眼的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夜空,并在百姓的心中定格成精彩的永恒。生活中,有人追求清闲,任弼时却说,他最

71、怕的是没有事可做;有人畏惧西藏恶劣的环境,孔繁森却志愿援藏十多个春秋;有人大学毕业后,竞相奔往大城市,徐本禹却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贫困的山区教育事业。岁月带来了真实的感动,他们虽然经历了苦难,却让负重的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负重的人生注定有苦难,也注定有崇高;轻松的人生注定是优裕的,也注定是平庸的。花儿为什么这么艳丽?宝剑为什么这么锋利?海燕为什么这么矫健?因为它们经历了严寒,经历了磨砺,经历了风雨。负重不但没有压垮人们坚挺的脊梁,反而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精彩、更加辉煌、更加坚强。综上所述,我方重申人生因负重而坚强,生命因负重而精彩,让我们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表达

72、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审题:这次作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引用的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原话;一部分是出题者的意图,所以,我们要将重点放在出题者给出的范围,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即可。题目中存在两种观点:有人赞成米兰昆德拉的观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也有人反对他的观点。要求是:请结合上述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论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从这就可以知道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写作这次作文:可以是选择正方,同意“无论

73、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这个观点;在这个观点下,就需要抓住关键词“个人”“民族”“负重前行”“成功”,指出“负重前行”对个人或者国家民族的意义以及历史上的负重前行的重要人物的事例,以此来激励人们,说服人们要这样做,如:华为集团顶住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不公平对待,突围而出;当前疫情下,中国政府顶住来自坚持“人权”“要求自由”的压力,实行停工停产,最后以最小的牺牲取得了大役面前的胜利。或者告诉人们怎样“负重前行”最有效,以及在“负重前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过重”与“前行”的关系等等。可以选择反方,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不负重前行,这样才会真正获得成功”;这个观

74、点下,就需要抓住“个人”“民族”“不负重”“取得成功”。“不负重”就意味着活在当下,不将过多的重任重担一时间一股脑的压在一己之身。可以写活在当下,以当前为出发点,认真做事,同样也会取得成功,比如我们中学生,认真做好现在的功课,不好高骛远,不将过多的压力转化到现在,反而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或者一个人负担过重,可以分享“重担”,寻求合作伙伴,比如,在抗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仅凭中国或者任何一个小的国家都很难取得胜利,但是世界各国人民联系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纳粹党就会取得胜利等等。需要寻找不负重依然取得胜利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有就是以主持人的身份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既然是总结陈词,

75、这就需要概述正反双方的观点,并且有自己的立场,“负重前行”或者“不负重前行”,关键点在于个人或者是国家的处事方式,有的有压力可以化动力,有的可以轻松上阵依旧取得成功。只要能够自己的事例论述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另外要注意文体,是论辩陈词,要提出本方立场,再提出定义,然后得出标准。立意:1.生命因负重而精彩2. 负国家之重担,扬青春之风采3. 无需负重,轻松前行4.适合最重要5.放下包袱,轻松前行素材:1. 放下包袱,让人生更有价值。一个人若总是背负着包袱前行,势必疲惫不堪。李白骑一匹骏马,在仕途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黑暗冷却了他的一腔热血。他在高力士的丑态中读出了卑鄙,从杨贵妃的娇笑中读出了阴

76、险,从唐明皇的眼中读出了昏聩。他清醒了,宁愿散尽千金求一醉,也不愿意做御用文人。于是他藏起“安天下,济苍生”的理想,放下仕途不得志的包袱,把自己交给大自然。酒入豪肠,三分酿成月光,七分啸成剑气,大笔一挥便是半个盛唐。他与友人在自然中“同销万古愁”,在历史上留下一首首绝美的诗篇。正是李白敢于放下包袱,历史上才多了一位杰出的诗人。2.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使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装满水负重的船在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带领下安全返航。3. 华为自2018年1月份以来却

77、接连遭受了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不公平对待,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公司已经准备了十几年,并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来应对这个局面。眼前的困境会让华为更要坚持走创新之路,突围而出。华为从未在世界上这么有名,应为这次广告宣传付钱。4.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则使人亡身。庄宗临危受命连战连捷。国家安定却被伶人所困;唐玄宗逆境称帝励精图治。开元盛世却沉迷声色在发黄的历史册卷里。阐释着一个永恒的真理:“负重”的生命因压力而精彩。“失重”的生命却因安乐而褪色。结构分析:本文是就正方的观点写成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始采用排比的句式一气呵成地指出论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也会因为适当负重而精彩”。接着一反常态从反面进行论证,指出如果不负重,人的生命就失去了价值,主要是通过一些史上有名的人物的例子来论证说明;然后又从正面生命的历程、现代负重前行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来论述,最后连用几个反问加强语势,再次强调“人生因负重而坚强”的观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