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人订制据说,我们已进入“私人订制”时代,上什么幼儿园,去什么学校,娶啥样妹子,自己想不好没关系,有专业规划师给你“订制”。冯小刚拍私人订制其实是炒冷饭,与当年顽主中“三T公司”一脉相承,只是“愿望规划师”、“梦境重建师”忙活的内容,与时俱进了。不过,“私人订制”貌似科学,可就像那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搞不好就会谁瞧谁都分外眼红。所以,没必要还撒尿和泥呢,就计划几岁学琴,哪年留洋。提高自己没错,但目的性可别太强。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早年不喜书法,立志画梅终老,没想到晚年失明,于不甘中盲作狂草,竟功力非凡,另一“八怪”金农见了都自
2、叹不如,而篆刻家丁敬更谓之“肉眼已无天眼在”!无独有偶,现代书法大家高二适,曾日临古人碑帖不辍,但1969年8月一个深夜,一群人闯入高二适家中,将其家中所藏3500余册碑帖古籍,连夜绝载而去。这场劫难摧残了高二适本就羸弱的身体,却又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催化出他野心飞翔的翅膀。身边无书籍可读,无碑帖可习,也就没有了因袭程式,也就打通了书法诸体的壁垒与隔膜。高二适说:“惟作草能发泄吾人胸中之余蕴。”于是,他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纵横古今之大快乐,创作出草书草诀歌、草书杜甫诗、四体书书谱,并默临平复帖,终使草书进入到无技巧之大技巧之境。他在那一时期私信中写道:“我近从事五代人杨风子书,过此一关,即无敌于
3、天下矣。”“高体”是否无敌于天下,我不知道,只是我想,如果按之前那种按部就班的“私人订制”模式,一辈子临帖的“高体”,能有如今这般成就吗?王世襄先生一生沉迷于雕虫小技,放鸽,养蛐,驾鹰,练跤,烹饪看上去哪样都跟升官发财无涉。可当年王先生父母为其订制的也是一条“光明正道”,不然也不会让王先生在燕京大学读到硕士,只是这条“正道”被王先生自己给“走偏”了,却不经意成就了一位把“无用之学”玩到极致的“有用之人”。国内许多人之所以对美国华裔“虎妈”不屑一顾,是因为在国内如“虎妈”这般的家长多如过江之鲫。他们给孩子的“私人订制”,完全不用征求孩子的意见,实际上是将自己的价值观转移到孩子的身上。换句话说,父
4、母的“私人订制”,变成了孩子的“私人订制”;父母的“未完成式”,变成了孩子必须用一生去谋求的“未来式”。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顺序,就会造成早熟的果实,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小大人”从小给自己订制未来,看上去懂事无比,结果却难预料。因为成功的标准过于单一,许多人看书只看成功学和“职场圣经”,每天豪言壮语挂嘴边,一觉醒来却发现,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依然没有他的名字。“私人订制”的盛行,也使某些土豪误以为这世界原本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旅行,休闲,医疗,住房,乃至出国打猎,只要有钱,都可依出资人特点、志趣、喜好“私人订制”,正所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科技的进步是快的,但人性的进步是慢的。以慢对快本身就有问题。看网上“最牛学霸”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表,看某家长给孩子制订的不做郎朗就做马云的“路线图”,觉得从孩子到大人,我们未免都太急了,我们想在一张“私人订制”表里把梦想一网打尽,是不是有点“二”呀!“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父母,从来就没给孩子“计划表”和“路线图”,而乔布斯的理想本是做哲学家,阴差阳错,他做了程序设计师,但他面对记者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却是: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成果,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