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善意我们是以土地为唯一依托的实实在在的凡人,为了收获善意,须播下宽容、体谅、好心的种子。最近,“拥抱空姐”成了热门话题。据说,在飞机上,如遭遇乱流或氧气罩脱落等紧急情况,留在过道来不及撤回工作间的空姐可以坐在旅客身上,并请求旅客紧紧抱住她。不知道航空公司的员工手册是否有这样的条款?但在网上哄传一时。于是,文雅的声称以后乘机务必坐靠过道的座位,猴急的干脆“呼唤颠簸”。美人在抱,温软满怀,成了好事者的梦。可惜,“颠簸”求不来,一如老天爷下馅饼求不来。如要亲近空姐,只好另找门路,单身汉可以展开追求,已婚者则可以在能实施西洋礼仪的场合,来一个得体的拥抱。我想到的,是另外一方面在人情凉薄的世间,除了
2、“渴望颠簸”,怎样才能获得温暖和温柔?引起我的发问的,是小区门前所见的两幕。一幕是:一妙龄女子推着自行车出门,她前头的老先生把住门,让她先走。女子也许心不在焉,也许从出生以来都享受着“被侍候”,将之视为理所当然,高高地扬起头,不予理睬,上车走人,老先生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这一幕发生在上午。下午,偏偏这么巧,老先生进小区的门,女孩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老先生佯装看不到,没有把住门。门自动关闭,女孩子只好把车子靠在门边,掏出电子卡开门,然后,一手把住门,一手推车,相当费劲。这次教训顶用与否,不得而知。我想,女孩子不会适时地表示感谢,吃点苦头活该。老先生太在乎一丁点儿回报,心眼嫌小了点儿。但这也是
3、人情之常。所谓“好心没好报”,尽管“好心”仅仅是举手之劳,但如果不能获得回应,那失望和不满,由于在意料之外,所以格外强烈。当驾车的男士下车,打开后座的车门,礼让女士上车,再小心关上时;当老人家在餐馆准备落座,年轻人为他挪动椅子时;当拄杖者上了公交车,学生马上让出座位时;当知道有人跟在后面,进电梯后把住门,让大家都进来时;在医院的候诊室,有人给病人递上一杯水时;在十字路口,对面的驾车人把路让给你时,受惠的一方必须马上给予回应,要么道谢,要么点头,要么做一个感谢的手势,这是起码的互动。不错,这是细枝末节,不必小题大做。中国的男人,和西方一天中道谢数百次的绅士相反,妻子替他做饭、盛饭数十年,他不会在
4、口头上有所表示,认为那是“虚伪”。这样的思维定式如果移用到社会,尤其是陌生人中,长期累积下来,造就了普遍的麻木、令人齿冷的知恩不报。中国式人情的缺陷,主要在陌生人的相处方面,不信任、自私、自肥、不礼让、粗野,这些大抵不会用于熟人圈。给予陌生人的,偏偏是自己最不喜欢的。改变这一条,可以马上做的,就是尽可能迅速、广泛和密集地表达你的善意。以善意换取善意,以善意创造、引领和维持善意。你在埋怨自己的博客没人光顾之前,先去人家的博客,点击,评论,对佳作予以热情的赞美。你在嗔怪朋友对你冷淡之前,先去拜访,嘘寒问暖。你为小辈的怠慢不满之前,先给对方以充分的尊重。苇岸有言:“看风的必不播种,望云的必不收割。”我们是以土地为唯一依托的实实在在的凡人,为了收获善意,须播下宽容,体谅、好心的种子。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落得“热脸贴上冷屁股”的结局,那也是极好的训练,而且未必不是长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