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713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2020.7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改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南岭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山脉,其东西向分布着走向各异、互不连续的5座标志性山岭,主峰海拔为16002200,学术界对南岭是否具有鲜明的自然或人文分界作用尚存异议

2、。下图是南岭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力随季节变化图(数值越大,影响力越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学术界对南岭是否具有鲜明的自然或人文分界作用存在异议的原因可能是南岭A. 南北部气温降水分异不显著B. 南北部地形类型差异比较大C. 对南北部联系具有促进作用D. 对南北部联系阻隔不够强2. 据图可知,冬季南岭对气温分界的影响力很明显,是由于A. 暖空气势力强B. 冷空气活动频繁C. 南部升温更快D. 南部干燥降水少3. 南岭对降水屏障作用呈现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大气环流B. 海陆位置C. 植被分布D. 地形【答案】1. D 2. B 3. A【解析】【1题详解】南岭主要分隔广东、

3、湖南与江西地区,而两侧联系较为紧密如语言、民系等差异不大,D正确。故选D。【2题详解】冬季南岭对气温分界的影响力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南岭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冬季风在此已经较弱而受地形的阻挡几乎无法影响广东地区,因此分隔的影响较为明显,B正确。故选B。【3题详解】南岭对降水的屏障作用夏季影响大于冬季,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风,而夏季风在翻越南岭过程中,会受到南岭的阻隔导致降水差异;当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时,南岭虽也有阻隔,但冬季风多寒冷干燥,受其影响下降水差异并不大,A正确。故选A。某国幅员辽阔,其东部经济地带和西部经济地带差异显著。下图为该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4、面小题。4. 该国最可能是( )A. 中国B. 美国C. 俄罗斯D. 巴西5. 导致该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资源B. 历史与经济C. 淡水资源D. 森林资源6. 为缩小该国东西部差距,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东水西调B. 东粮西运C. 西民东迁D. 东部开发【答案】4. C 5. B 6. D【解析】【4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该国的淡水资源、国土面积主要分布在东部,而科技力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该国的地理特征符合俄罗斯的地理特征,而中国、美国和巴西不具有这样的地理特征。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该国是俄罗斯,其东部西伯利亚地区比西部欧洲部分自然资源更

5、丰富,淡水资源更充足,森林资源更丰富,ACD错误。西部地区是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受历史与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国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B正确。故选B。【6题详解】俄罗斯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东部地区资源极其丰富,但开发程度很低,所以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应加大东部地区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D正确。西部地区淡水资源所占比例较低,但是总量也很丰富,不需要东水西调,A错误。东部地区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大部分地区不适台种植粮食,粮食产量低,B错误。东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不适合大规模西民东迁,C错误。故选D。【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

6、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A. 土壤酸化B. 土壤沙化C. 土壤盐碱化D. 土壤有机质增加8.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 采用滴灌技术B. 适量掺沙改造C. 增施速效肥料D. 及时深耕土壤9. 该大棚可能位于()A 珠江三角洲B. 长江三角洲C. 黄淮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答案】7. A 8. D 9. C【解析】【7题详解】图示连作8年后,变

7、化的主要是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减小(说明酸性增强);而有机质含量增加不是退化的表现,A正确。故选A。【8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是“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D正确。滴灌技术、掺沙改造、增施速效肥料无法减缓土壤酸化速度,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图示土壤pH总体大于7,呈弱碱性,而南方地区土壤多呈酸性,A、B错误。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不可能是沙漠,D错误;据此可判断可能位于黄淮海平原。故选C。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有外资流出现象,且集中在制造业。从外资流

8、出方向看,跨国巨头多选择将工厂迂回本土或迁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挑战;下表为制造业中部分离开中国的公司、行业、离开原因及流向表.据图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10. 国外制造业大量外资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 国内制造企业的崛起与超越B. 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打压C. 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少D. 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11. 下列最不可能属于东南亚成为一些国家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选去处的原因的是A. 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国公司更优惠的政策B. 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C. 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D. 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于中国【答案】10.

9、C 11. D【解析】【10题详解】国外制造业大量外资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少,C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国内制造企业的崛起与超越、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不是主要原因,A、D错。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是优惠,没有打压,B错。【11题详解】最不可能属于东南亚成为一些国家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选去处的原因的是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于中国,东南亚国家经验、技术水平低于中国,D不可能。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国公司更优惠的政策,A可能。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B可能。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C可能。洞里萨湖

10、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泊的水位季节变化显著,使得洞里萨湖周围形成大面积洪水泛滥区。洞里萨湖湖滨地带水稻种植业和渔业生产发达,湖泊水位变化对农业生产时间安排影响巨大。下图为洞里萨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洞里萨湖泛滥区适宜发展( )A. 旅游业B. 水稻种植C. 防洪发电D. 鱼类捕捞13. 随着上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不断增加,将导致洞里萨湖( )A.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D. 泛滥区面积缩小【答案】12. B 13. D【解析】【12题详解】洞里萨湖泛滥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雨季的时候水位提高,湖区平

11、原被水淹没,不利于水稻种植;11次年4月是旱季,湖区平原裸露,有肥沃土地,利于种植水稻,但水面缩小,不利于发展旅游业、防洪发电和鱼类捕捞。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水利工程有调蓄防洪能力,因此会使水位季节变化减小、洪泛区面积缩小,A错误、D正确;上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不断增加会影响鱼的洄游,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由上一小题可知,洪泛区适宜栽培水稻,而上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不断增加会使洪泛区面积缩小,因此水稻种植面积会缩小,C错误。故选D。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但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规模化亮点区块。2017年7月17日,武汉市政府确

12、定长江新城项目落户湖泊环绕、开发程度低的谌家矶,包含有“长江绿谷”之称的武湖等区块。下图为长江新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 )A. 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区块协作B. 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C. 分散城市职能,降低服务范围D. 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区位15. 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 )A. 热岛效应减弱B. 内涝发生概率下降C. 地下水位下降D. 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答案】14. A 15. C【解析】【14题详解】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因为功能分

13、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主要城市功能,所以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区块协作,不是为了扩大城市规模,A正确,D错误。城市新区建设不能提高城市等级,B错误。分散城市职能,不是为了降低服务范围,利于治理城市化问题,C错误。故选A。【15题详解】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逐渐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硬化面积加大、人口密度增大,热岛效应增强,内涝发生概率上升,地下水位下降,AB错误,C正确。城市景观代替自然景观,植被减少,自然湿地减少,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D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级别一般由行政规划确定的,不是由城市规模大小确定的。第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题,

14、共55分。)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黄河在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简称河龙区间)。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河龙区间开始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下图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1)描述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特点。(2)列举河龙区间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径流可再生过程是指从降雨到径流形成、径流入海、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并再度形成降雨的整个循环过程。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降水到地表径流的转化率来定量表达径流的可再生性。近年来,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答案】(1)数量多,密度大;分

15、布不均;中部密集,数量多;西部和南部密度小,数量少(黄河干流西侧比东侧密度差异大)。(2)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打坝淤地(缓坡修梯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等。(3)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吸收的水分增多,蒸腾作用增强;打坝淤地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使下渗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作用增强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和水循序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该小题属于分布特征描述类题型,可以从总体分布特征和具体分布格局进行描述。总体特征,该区域大型淤

16、地坝数量多,密度大;分布不均。具体分布,中部最为密集,西部和南部密度小;黄河干流西侧密度差异大,东侧密度差异小。(2)水土流失的治理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工程、农业技术、生物相结合的措施,包括塬地上平整土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网;沟谷中打坝淤地;陡坡封坡育林育草,缓坡修建水平梯田等。(3)结合材料信息“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降水到地表径流的转化率来定量表达径流的可再生性”可知,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意味着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比例降低,结合水循环的过程分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吸收的水分增多,蒸腾作用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水的蒸发作用增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使下渗增加,从而导致降水转化

17、为地表径流的比例降低。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响水村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这一带是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由于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凝结形成的熔岩台地,其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经过多年的风化、侵蚀,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一尺来厚的腐殖土,其土质松软、肥沃,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响水村盛产大米,称为响水大米,因为大米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因此也称石板米。响水大米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在古代曾为皇室贡品。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1)分析响水村石板米品质较一般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2)简述响水大米产业化发展对该区域发展产生的有利影

18、响。(3)有人反对渤海镇扩大响水大米的种植面积,试说明其理由。【答案】(1)土壤肥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位于镜泊湖流出的河流上游,灌溉水源水质纯净无污染;石板地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大;石板地白天吸收热量多,夜晚散热,使石板地的地温和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水稻吸收营养充分;多孔的玄武岩渗水、透气作用好,但不漏水、排水迅速,便于通风和晒田。(2)扩大大米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当地经济收入。(3)可生产优质响水大米的区域有限,扩大生产将使大米品质下降;扩大生产将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造成土壤、水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水土流失

19、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对区域的影响。【详解】(1)农产品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光照、昼夜温差)、土壤、水源、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其土质松软、肥沃,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可知,土壤肥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从图中可读出,该地位于镜泊湖流出的河流上游,灌溉水源水质纯净无污染;石板地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大;石板地白天吸收热量多,夜晚散热,使石板地的地温和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水稻吸收营养充分;多孔的玄武岩渗水、透气作用好,但不漏水、排水迅速,便于通风和晒田。(2)农业对区域的影响可从经济、社会(就业)、环境三个方面来回答,

20、该地扩大大米产业规模,可带动农业机械、种子培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也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城镇建设;发展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收入。(3)反对扩大种植面积应从不利区位条件和对当地不利影响来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可生产优质响水大米的区域有限,扩大生产将使大米品质下降;扩大生产将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造成土壤、水污染;扩大种植面积会导致当地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合肥经济开发区不仅成为中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而且也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

21、发区的发展。材料二 图甲表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图乙表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又称“微笑曲线”图。(1)分析合肥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2)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合肥经济开发区也是“中西部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相对较好;政策支持。(2)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重视环境保护,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着力推进产业

22、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科技支撑,注重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消化能力,引进增长期或者成熟期的产业;尽量承接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促进城市化发展;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解析】【详解】(1)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地价、交通条件、市场、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作答。从图中看,合肥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该地临近长江,交通线密集,水陆交通便利;与东部地区比较,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该地能承接产业转

23、移,说明该地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因此政策支持。(2)材料二给出的是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读这两幅图可知,产品生产环节在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支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几乎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不利地位。除此之外,引进产业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以及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四个方面。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

24、,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地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经特拉维夫雅法到南部的贝尔谢巴地区,年均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以色列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 死海面临着“将死”的威胁。自1970年以来,死海已经失去其1/3的面积。据科学家预测,在本世纪中叶,死海将从地球上彻底消失。目前,科学家们正千方百计挽救濒临灭亡的死海。(1)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2)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3)面对死海“将死”的现状,英国建

25、筑师福斯特提出从红海引水补充死海,你是否支持此想法,请结合材料简述理由。【答案】(1)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丰富,水资源充足;沿途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较小;以色列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需求量大;以色列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2)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不均的状况;缓解了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带动了南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部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人口的生存空间。(3)支持。红海水量足够,且距离死海较近;可以利用引水渠落差发电;可以沿途利用红海水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此区域水资源短缺现状。反对。处于断裂带,不宜开展工程建设;环境破坏;造价

26、太高;国际争端不断。【解析】【分析】题目通过以色列的北水南调、灌溉农业发展及死海的面积减少等信息,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条件及影响分析能力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评价能力。【详解】(1)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主要从水源条件、地形条件及资金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丰富,北部位于约旦河上游,水资源充足;沿途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较小;以色列南部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需求量大;以色列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保障条件较好。(2)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资源供求、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分析。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

27、配置不均的状况,缓解了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促进南部地区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供水条件改善,利于南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缓解供水紧张,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促进了南部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扩大了以色列人口的环境容量等。(3)是否支持引海水补充,可以选择肯定或否定任意一个角度分析。支持的理由主要从引水距离、水源、水能利用等方面分析。红海与海洋相通,水量大,且距离死海较近,工程难度较小;可以利用引水渠落差发电;可以沿途利用海水和电能进行海水淡化,缓解此区域水资源短缺现状;保护死海湿地,避免因死海消失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等。反对的理由主要从地质构造、环境影响及线路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地临近东非大裂谷带,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距离远、造价高;海水淡化后,盐分排放可能加剧当地土地盐碱化,造成环境破坏;线路通过不同国家,存在国际争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