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时综合复习题5.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644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时综合复习题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时综合复习题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时综合复习题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时综合复习题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时综合复习题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1. (2011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酒泉子 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的关键,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选材是宋代著名词人潘阆的一首酒泉子,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本题考查“炼字”,属常见题型。答题时先答出该字的意义,再结合词句进行解释,最后总结该字的使用对情感抒发的作用。答案: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全词围绕“忆”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写。2(2011济南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宋

2、诗,然后回答问题。春风 王安石【注】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原:原野。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_答案: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3(2011省实验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_(2

3、)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_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何处。因为晴天无雨,夏夜无霜,所以可知“晴天雨”和“夏夜霜”当为比喻;“雨”是因“风吹古木”而生,“霜”是因“月照平沙”而有。(2)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

4、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答案:(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

5、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4(2011济南统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碧湘门 陶弼 【注】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行(hn):行列。(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_(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_解析:(1)本题属于炼字类题目。“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这样,锤炼得好的字就是“沉”字无疑了。“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理解该字在

6、句中的意思;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第一句要抓住“烟”字。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第三句要抓住“疑没草”三字。“疑”为“怀疑”,显然不是事实本身;“没草”即“没入草丛”,只有在天地相连之处,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没入草丛”的错觉,所以第三句写的也是远景。答案:(1)“沉”字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2)本诗首句写长沙城内远树如烟,有如碧绿的水波。第三句写辽阔的天空中,成行的鸟儿愈飞

7、愈远,仿佛就要没入天际的草丛。这两句写的都是登楼所见到的远景,却又始终未着“远”字。5(2011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 舒亶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注】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_(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_解析:(1)“催”之急更见“留”之切,所以答题时可从与“留”的对比中去分析其表达效果。(2)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写出词作表达的感情,二是

8、要写出这一感情是如何通过写景表达出来的,要突出其“思致”。答案: (1)“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大意对即可)(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大意对即可)6(2011青岛质检)阅读下面的

9、诗,然后回答问题。与胡兴安夜别 何逊【注】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维:栓、系。(1)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_(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诗以对举开头,一句写“居人”,一句写“客子”,简洁而生动地白描出一幅将别未别、两情依依的水边送别图,包含了丰富的情节和难以言传的深情。一、二句是两面分写,三、四句将两面合写,五至八句尽吐自己的羁愁离恨。前两层皆为此蓄势,其重点显然在第三层,抒发对离别之人的日后思念之情。答案: (1)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苦笑),这是以“笑”衬(写、表现

10、)“愁”,写出诗人不忍分别的心情。(2)写眼前实景:颈联(五、六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夜色图。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写联想之景: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友人离别后,在凄清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独艰难地前行,路边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湿,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联想之景,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情怀。7(2011潍坊、淄博等五地教学质检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春雪 (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村居 (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

11、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都很见功夫,请从两诗中各找一字并分析各自的妙处。_答案:韩诗:“惊”字,表现了作者初见草芽时的惊讶与喜悦。(或:“嫌”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雪,暗写人,表达了盼春早来的急切之情。)高诗:“醉”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杨柳,暗写诗人,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陶醉。(或:“忙”字,表现了儿童急切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放风筝的热闹场面;“拂”字表现了杨柳枝条的柔媚多姿。)8(2011潍坊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有人说诗中有三个字是全诗的关键,你认为是哪三个字?请填

12、在横线上。_解析:要先把握全诗的内容,读完全诗会发现,二、三、四句的内容都是“不系船”导致的结果,显而易见,“不系船”三字是全诗的关键。答案:不系船。9(2011济宁调研)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_(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_解析:(1)本题考查了对“物象”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错误地表述为“梅子的酸”“芭蕉的绿”“孩子捉柳花”等。(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阅读诗歌可先从标题入手,再关注整首诗。从标题中的“

13、闲居”和诗歌最后一句的“闲看”可以看出“闲”字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感情。赏析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而应放在诗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常见答题步骤是:指出该字;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在诗中再现画面;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并指出其妙处。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2)闲。闲居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无所牵绊,在绿荫环抱的庭院,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格外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把诗人心中的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10(2011济宁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愁风月(生查子) 贺铸【注】熏麝:熏炉中的香料。寒虫:蟋蟀。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指出“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两句中用得最精彩的两个字,并作简要赏析。_答案:“焦”和“切”两个字。主人公本想点香吟诗以遣愁情,然而“熏麝”反而使心同香一样焦,吟诗声则与虫鸣一般凄切,极写心情之焦愁与凄苦。“焦”“切”语意双关,触景生情,意趣谐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