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江西)训练: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18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68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江西)训练: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1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江西)训练: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1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江西)训练: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1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江西)训练: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1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复习方案》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江西)训练: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1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训练十八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提防(d)舷窗(xin)殷红(yn)体己(t)B木讷(n) 拜谒(y) 忖度(cn) 贮存(zh)C狡黠(xi) 剽悍(pio) 鞭笞(ch) 咋舌(z)D毗邻(p) 熟稔(nin) 戏谑(xu) 矿藏(c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染脉搏跆拳道额首称庆B真缔 观摩 正能量 夙兴夜寐C凑合 嬉闹 园舞曲 掎角之势D安分 惊蛰 肇事者 察言观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扩大“先看病后付费”“房产税改革”的试点范围,施行新修订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一

2、系列新政的出台,真是大快人心。B“腹黑毒舌”“你摊上事儿了”、伴舞抢镜哥吐槽春晚的众多热门话题不绝如缕,“刷着微博看春晚,边看边吐槽”,渐成新潮流。C岳阳楼景区借助文化发展旅游,春节期间费尽心机推出了游客背岳阳楼记免费登岳阳楼的做法,赢得了普遍的叫好声。D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吃饭打包、杜绝剩饭的“光盘行动”在官民中蔚然成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去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实现占GDP 4%的目标。绿皮书指出,要不断扩大这一比重,优先保障公共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低收入群体等倾斜。B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政策

3、措施的有效实施,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房价上涨的动力将会减弱,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大幅反弹的基础。C经陕西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陕西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表哥”杨达才开除党籍,对其涉嫌的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D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不但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_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

4、合牡丹的生长。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ABC D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把她带大的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红楼梦)B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先灭东吴,后灭蜀汉,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三国演义)C鲍赛昂夫人告诉拉斯蒂涅,“社会又卑鄙又残忍”,要他“以牙还牙地去对付这个社会”。她还告诉他要想在巴黎出人头地,必须得到一个女子

5、的青睐。于是按照表姐的指点,拉斯蒂涅决心去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纽沁根太太。(高老头)D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维克菲家里,与他的女儿阿格妮丝结下了浓厚的友谊。但大卫对维克菲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大卫科波菲尔)二、古代诗歌阅读(24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答:_(2)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答:_

6、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度浮桥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注 浮桥: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尚为由船只连成的浮桥。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1)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4分)答:_(2)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答:_9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龙潭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

7、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 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的生不逢时。(1)这首诗前三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4分)答:_(2)请简要分析王守仁“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与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现出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4分)答:_训练十八1A解析 B木讷(n); C狡黠(xi);D.熟稔(rn)。2D解析 A额手称庆;B.真谛;C.圆舞曲。3D解析 D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

8、、盛行,形成风气。A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对象用错。B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应该用“不绝于耳”。C项,费尽心机:用尽心思,想尽办法,含贬义。4B解析 A搭配不当,“扩大”不能与“比重”搭配;C.成分残缺,“党籍”后面应加“的处分”;D.语序不当,应为“不但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5B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注意内容的呼应与上下句子的衔接。从文段的内容看,它是说赏洛阳牡丹的。根据文意,文段是分总结构,句意之间有递进关系。为此,结合题目中已知的句子,可知武则天的传说不是关键,但是前

9、后有照应,即“况且”后的内容与“况且”前的句子应该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并且和后面的句子能构成递进关系,据此,可以肯定是其中的第或第句,但答案中没有第句的选项,所以,第句是最后的句子,排除C、D选项。A、B选项的区别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前,而第句是总结性的句子,应该排在后面才对。据此选B项。6B解析 “先灭东吴,后灭蜀汉”错,应是“先灭蜀汉,后灭东吴”。7(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花能理解人的语言,迎人而笑,把盎然的春意刻画了出来,(2分)同时也烘托出人物欢愉的心情。(2分)(2)与颈联写自己的苦闷心情形成反衬,又以心情的苦闷来衬托尾联对友情的执着,(2分)从而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2分)诗

10、词赏析前四句赋写春景,一派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色。特别是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更是活泼生趣。但到颈联,诗情却陡然一变“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极的情怀呢?不难想象,诗人在这里正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啊。因为没有朋友在身边,所以美好的春景也懒得去赏,寂寞的酒杯更是不能端起了。(当然还有自己身体的原因,年事已高,再加之有病)最后一联“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着一“苦”字,多少思情都包含在里面了。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衬托哀情,由极美的春景反衬自己极无聊的心情,又由极无聊的心情反衬极深厚的友情,千回百转,千情百结,韵味无穷。8(1)特点:雄伟壮观。

11、作者运用衬托、夸张手法写出了浮桥的特点:以“怒涛”衬托其稳固;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势。(4分)(2)颈联的感情基调是感伤,而尾联的感情基调是豪迈。颈联中除意象叠加组合成美丽画面外,动词运用得也很好:“催”字带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尾联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乐观豪迈、壮心未已的感情。(4分)诗词赏析这首诗表现了浮桥的壮丽,寄寓着作者对中兴景象的憧憬。诗作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的语言中显示了豪壮瑰玮的风格。首联说客中多病,闻南台之名而试作一次探访,是出游缘起。颔联写浮桥,表现其壮

12、观,笔锋转为雄壮。颈联写至南台的所见所感,对钟鼓和云烟的描写中,“催”“自”两字透露出深深的感慨。尾联转为豪迈,“白发未除”,但“豪气在”,显示乐观、豪迈的心境;接下来的一句,于榕树下醉吹横笛,是对乐观、豪迈心境的形象化描述。9(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通过描写花香、溪水、鸟鸣、草露、松风,渲染出静谧凄清的氛围,(1分)烘托了作者月下独行的落寞孤寂。(2分)(2)异:王诗感叹生不逢时,但仍持积极入世之态;苏诗对遭排挤打击而愤懑,有归去退隐之意。(2分)同:均被贬失意,(1分)但旷达乐观(豁达潇洒)。(1分)诗词赏析此诗用典颇多。首句“花香”暗含着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

13、,弄花香满衣,寄情隐逸,实则是对楼台深翠微的无奈。“石林茅屋”让人联想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心情郁郁,对时政失望。 第二联典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与其说是享受隐居,不如说是失望于人世间的钩心斗角。 第三联首句的正确顺序是不辞草露芒屦湿,意思是,不怕草上有露即使沾湿草鞋,第二句讲“松风吹解带”,有即使遭人不待见,也要这么做的意思。 尾联第一句的“猗兰”典出孔子的猗兰操,据一些史料记载,猗兰操是孔子从卫国(也就是豫北地区)返回家乡鲁国时,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被重用而表达的感受。而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反用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而道有无限情,点明作者不会跟前面那些失意的隐居的人一样弃时事不管,独善其身,而是要继续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