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编 说理透彻篇第1节 独到深思4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2011年福建一考生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
2、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而来,凡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来?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
3、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到:“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幸而我们还
4、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适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名师点评】这是2011年福建省唯一的一篇满分作文。考生从材料所提供的袁隆平的话语中提取出“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的观点,可见其审题的准确,认识问题的独到与深刻。文章开篇提出观点,然后引述事例,强调“热爱并坚定地追
5、求”之于创造的重要意义。接着直击现实,指出“对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变得世俗与功利。最后提醒人们,时常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语言厚实有韵味。在云天接壤处,触摸梦想2017年江苏一考生作家曹文轩在其散文前方中写过一句话: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所以,无论明天的天气有多么恶劣,我们这辆“车”都要上路。路该怎么走?每个人无从知道,但我们心里都有个前方,我们要做的只是开启引擎、给足油,奔着大方向动起来!我们要自勉,无须惧怕,因为老祖宗早给我们留下了“行车”的智慧:车到山前必有路!当然,每辆“车
6、”的轨迹都不尽相同,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有的人是豪车,先天就有优越的条件。他们的家庭给他们提供了一大段坦途。在这样的顺境中如果他们不思进取,那么即使是豪车也无法使梦想之花开放,就如某著名歌唱家夫妇的儿子李天一,利用父母的优势,过着任性的生活,结果呢?在花一样的年纪锒铛入狱;反之,用好顺境可能会做出更大的成就。说到这一点,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王思聪给人的表象,很像一个“花花公子”,然而春秋时期的孔子说过,看一个人要“察其言而观其行”。王思聪利用了其父的一点优势不错,但他自己也积极干一番事业,年纪轻轻就赢得了“北京普思投
7、资有限公司董事长、IG电子竞技俱乐部创始人、万达集团董事、网络红人”等诸多头衔,实为当代青年才俊!这不才是“豪车”该有的范儿吗?有的人先天条件差了点,家庭无法提供必要的“硬件”,是一辆总要自己找油加的“老爷车”。但这不应该是一些人停止奋斗、偷空搞“葛优躺”,甚至等着别人来“拖行”自己的理由。“老爷车”更应自我鞭策。众所周知,李嘉诚是全球华人中首屈一指的富豪。而他早年发家历程却是充满艰辛。1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弟,李嘉诚被迫中断学业,开始养家糊口。他当过茶楼的跑堂、做过钟表店的店员、干过五金厂的推销员。会看相的同乡还曾认为他“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试
8、问:有多少人有李嘉诚一样的遭遇?退一步讲,即使你比李嘉诚更惨,那么你有他肯拼吗?梦想总是高高在上,不要希冀自己是一辆可以插上翅膀的“飞车”,一飞冲天,我们依然匍匐在现实的土地上。但我们可以不断向上,终有一天在云天接壤处,我们会触摸到我们的梦想!我们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名师点评】文章构思巧妙,以“车”喻人生:豪车喻指着先天条件的优渥,老爷车喻指先天条件的欠缺。考生所要强调的是,人生无论是豪车还是老爷车,都要付出努力,自我勉励,不惧前方,不断向上。文章引例丰富,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使得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偷得浮生一日闲2013年四川一考生奥尔德斯预言:人们会在庸俗文化
9、的麻醉下丧失健康,独立的文化精神,被无聊烦琐的世事麻木了对真理的渴望自觉压缩精神的延展空间,最终被简单的娱乐和欲望囚禁,终身剥夺灵魂自由。奥尔德斯的预言并非危言耸听,君不见疲惫、浮躁和虚无充斥着世界。利字当头,便舍弃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宁静;舍弃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舍弃了“把酒临风,宠辱皆忘”的淡然;舍弃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舒心。我们不断在苦海里沉浮,忘记了太多,舍弃了太多。当我们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何不停下脚步,偷得浮生一日闲。留点时间空间给心灵和梦想,过一种张弛有度的平衡生活。在风清云淡的日子里,怀着一种静寂与凭吊的心情,读庄子,体会这超凡脱
10、俗的睿智,如今的世界,已然不需要隐士,但我们仍要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心境,那是生命的飞越,心灵的归处。给灵魂插上翅膀,化作幽幽梦蝶,寻觅梦的彼岸。岸边垂钓,江上望月,林间听风,天人合一,返璞归真。自由,是庄子一生的追求,不也是我们的吗?琦君说:“明亮阳光下的西湖,宜于高歌,而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吹笛。”然而,无论是高歌还是吹笛,不都唯心而已吗?何必拘于明媚或迷蒙呢?正如苏子所吟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管他前途是荆山棘地,还是无尽深渊,纵然公务繁身,也要庭前望月;纵然忧患来临,也要载歌载言;纵然琐事相累,也要汲泉烹茶。只因那平衡的心境,豁达的灵魂。归去,往何处?自是心灵之所,自由
11、之处。走或归,也与高歌和吹笛一样,唯心而已。一念之间,便是忙碌和悠闲,禁闭和自由的差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在喧嚣的红尘里得到一份安宁,在紧张的节奏中悟出一种平衡。有人将社会分为三种:天真烂漫的孩童,热情似火的青年,沉稳冷静的中年,我们正处于中年社会,最大的特点便是务实,却舍弃了花酒琴、诗舞乐此类的虚。“求实忘虚”的结果便是保住了躯壳却腐烂了灵魂。偷得浮生一日闲,花一些无用的时间做无用的事;忙碌的工作后泡一盏清茗,回家的路上赏身边的风景,花一下午的时间听一出折子戏,下雨天静坐在窗前看水滴的世界看似无用,却会成为多年后人生最美的回忆。浮躁而繁华的世界,需要一颗平衡的心,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淡
12、泊宁静,踏歌而行。【名师点评】这是一篇观点新颖、富含哲理的绝妙佳作。文章开篇引用阿道司赫胥黎的名言,自然引入正题,言及社会症结一“我们追求着务实,而忘记了务虚”“在苦海里沉浮,忘记了太多,舍弃了太多”,接着提出观点“偷得浮生一日闲,留点儿时间、空间给心灵和梦想,过一种张他有度的平衡生活”。主体部分从怎么办的层面论述如何“偷得淳生一目闲”,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提醒人们读一读庄子,寻求“心灵之所,自由之处”,“在喧嚣的红尘里得到一份安宁,在紧张的节奏中悟出一种平衡”。最后再次强调观点,收篇有力。文章的语言可圈可点,内蕴深厚,哲理意味尤为浓烈,令人回味无穷。材料典型,有理有据。文章开篇借奥尔德斯的预言
13、展示出现代社会的浮躁和繁华,巧妙自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繁忙的生活中,需要一种张弛有度的平衡生活。接着让读者领悟庄子、苏轼的精神实质,引用琦君名言,感受生活在于平衡的心态,“偷得浮生一日闲”。文章构思严谨,过渡自然,语言诗化,清新质朴,营造出一种平淡悠然的宁静意境。读本篇文章仿佛在聆听一个历经沧桑的智者娓娓道来其人生感悟,在亲切的述说之中让读者感受颇深。绿色生活2010年江苏一考生“草色遥看近却无”,古人一句七韵,竟完美地道出了绿色生活的真谛!“草色”,便是自然之韵。绿色境界,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是主角。陶渊明为世人描绘了他的理想归宿:“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见,绿色生活,首先少不了自然生机
14、。难道你不想早晨醒来,推开窗,迎接一片鸟语花香?难道你不愿安谧的夜里,伴着阵阵虫鸣进入梦乡?人不是惟一的生灵,朋友,给你的生活增添一些自然的韵律吧!让跳动的音符驱散你心中的寂寞!瞧,万物合奏一曲生命的组歌,你的生活也由此更添高山流水。“遥看”,便是距离产生美。现在不是有这样那样的自然保护区吗?不错,我们应对自然怀一份崇敬之心,“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些空间出来,护一抹自然之绿,天地才愿以慈母的姿态包容人类的存在。于是,当你踏上草坪时,当你抚摩老树时,当你参与城市的扩建时,你可记得,自己应当以生命最本初的姿态,站在远处,向生命行礼?站在远处,是仁爱的姿态。“近却无”,便是习惯成自然。当你寻找“
15、低碳”的足迹时,你或许已默默换上了节能的灯泡。当你随手将垃圾分类时,实际上已节省了他人的忙碌。请记住,“绿色生活”拒绝刻意地作秀,似有若无的绿色“琐碎”,润物无声地融入了绿色境界,这才是真的“绿”。且慢,这还不是全部。“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诗,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机智。泡一杯青茗,品读“大江”和“黄河”,低吟前人思想的絮语,于是,心宽了,智明了。这样的生命,更有活力,绿满天涯,青春永驻。也许,生活中,还有机器轰鸣冲淡了鸟儿的歌声,还有水泥柏油踏平了原野的绿意,还有电锯惨叫放倒了一棵棵希望,还有荧光屏里歇斯底里的“歌嚎”,还有车水马龙喧嚣出令人窒息的烟尘。但是,请记住,为心留一片绿色,你方能在无意
16、间为生活留一片绿色。“草色遥看近却无”,绿色辩证,乐成心智;种植一粒种子,不经意,收获一片绿意。【名师点评】这是一篇构思独特的佳作。考生从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切入绿色生活这一主题,采用分析与综合之法,将“草色”“遥看”“近却无”,以及整个诗句中所蕴含的绿色情愫阐释得独到而深刻,睿智而警醒,彰显出思想的光芒、境界的美妙。这样的识见已然超出了一般认知的水准,臻至人生、生命的纯真体验,以及由此显现出的与心灵节拍相与为一的和谐共振。此文用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解读“绿色生活”,很机智,很辩证,很鲜活。特别是对“遥看”和“近却无”的阐释,颇具创见,发人思索。中学生的脑海里装了不少名家诗句,却不可随意往作文里“堆”,搅得人眼花缭乱。此文的灵活运用,值得中学师生在作文教学和古代诗文教学时认真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