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41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备战2015》2014年9月高三历史试题分类汇编: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目录H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H2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1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文综历史解析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拟考试(201409)WORD版】25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A灌溉工具 B播种工具 C除草工具 D耕土工具【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解析】 B 解析:由材料信息一农具“两足中虚”、“中置耧斗”、“其所盛

2、种粒”可知,此乃耧车,属播种工具。故选:B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历史解析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12013 年7 月,在浙江金华发现了西周古墓群4 号坑。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铜环、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三脚瓷鼎。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较为合理的是()A反映西周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墓葬主人应为手工业工匠C反映了西周时期私营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D此三脚瓷鼎应该是一种釉陶【知识点】 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解析】 D 解析:依据所学,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采用奴隶集体

3、耕作,而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项不正确,从出土文物数量来看,墓主人地位应该较高,B项说法有误;西周时期手工业属于官营手工业,C项说法错误。.故选: D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西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准确的把握。【文综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三8月月考(201408)】13. 以下各项最能够体现中国封建经济根本特征的是 A“工商食官、政府垄断” B“精耕细作、家庭经营” C“铁犁牛耕、以农为本” D“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解析】 D 解析:抓信题干关键信息“中国封建经济根本特

4、征”,中国古代封建经济根本特征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对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根本特征的准确理解。【历史解析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12.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

5、进步小农经济【答案解析】B 解析:“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小农经济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兼并,政治动乱,水旱灾荒),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C项与题意相反;D项不是材料的侧重点。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信息的主旨。【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考试(201408)扫描版】4.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6、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知识点】H1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租佃关系的发展【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可知,民间的土地买卖得到了政府的承认,政府维护土地买卖。A、B、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来。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考试(201408)扫描版】2.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7、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H1 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C该题考查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排除A项。冶铁技术的先进才使得铁农具广泛使用,B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民营手工业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打击,无力与国家抗衡,D项排除。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使得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更加成熟,故选C。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科学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历史解析卷2015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入学定位考试(2014

8、08)】181974年及以后,河南信阳考古发现了两批蔡国的春秋铜器和战国铁器,青铜器用于祭祀,铁器多用于农业生产。材料说明当时 A生铁铸造由蔡国独断经营 B青铜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农业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信阳【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解析】 C 解析: 从材料中“青铜器用于祭祀,铁器多用于农业生产” 可以分析出铁器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只是列举河南信阳考古发现蔡国的青铜器和铁器,并不能说明A、D项,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历史解析卷

9、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09)】2.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知识点】H1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古代手工业制瓷业【答案解析】B 解析:水排的发明是在东汉时,根据时间特征来分析,A不对,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C不对,是在唐朝;D不对,主要是在元明清时期。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排除错误选项即可。【历史解析卷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

10、第一次联考(201408)】9.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知识点】H1 Q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发达的古代农业;充满魅力的书画【答案解析】C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主要指商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A项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B项错误;D项表述过于片面,也予以排除。结合材料中“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对其寓意的理解,说明商朝时期

11、已有了四季之分。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在于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H2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历史解析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H2 I1 J2 M1 N136(19分)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

12、,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必修二(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

13、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1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6分)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2分)(3)基于材料三中所说的教训,战后各国采取了什么行动?(1分)有何意义?(2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世界经济的

14、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答案解析】答案:来源:美洲(或者美洲、日本,或者海外)(1分)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西方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而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6分,每个要点 2分)(2)原因:巨额的战争赔款;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所需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鸦片走私猖獗(6分,第每个要点2分)币制改革,白银国有(1分)增发货币,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2分)(3)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1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推动

15、世界贸易和战后经济恢复。(2分)解析:(1)“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直接从材料一中可分析出是来源于美洲;“历史背景”结合新航路开辟时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进行分析;(2)“中国白银外流的原因”结合 “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措施”根据“罗斯福新政”同一时期国民政府的作为进行分析作答;“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材料三是强调两次世界大战20年间,国际货币体系分裂,金融市场不稳定,二战后便要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意义”则根据二战后统一的货币体系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进行分析。【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

16、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分析、综合归纳。【历史解析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6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 B 解析:材料介绍在海禁政策实施前,当地家给户足;实施后货物流通不畅,居民生活水平下

17、降,驱使一些人成为工商业者或盗贼,由此可见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A、C、D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 B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海禁”的相关知识的正确把握。【历史解析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3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C“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D“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

18、津桥税海商” 【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 C 解析:A项所描述的商品和题干描述不符,B项没有涉及市场所买卖的商品种类,D项涉及的商品是“江货”,应该指的是一些水产品,与题干所涉及的珠宝玉石等无关,C项五陵代指富人,此句大意是有钱公子哥们在金市东街附近(玩),这里的金市指的就是长安的西市。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唐朝长安商品贸易场所西市和东市的认识和理解。【历史解析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30.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

19、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知识点】H2 I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开辟新航路【答案解析】B 解析: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虽然都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但影响与后果不同,其根源在于经济基础不同。郑和下西洋是在自然经济下,其特点是自给自足与封闭性,没有开辟殖民地的要求,而新航路开辟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

20、义萌芽情况下,需要开辟殖民地,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选B。【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历史解析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14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C强化了海禁政策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

21、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答案解析】D 解析:明清时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时期,西方国家大力进行海外殖民活动,而这时中国的海禁政策,是中国丧失了大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亦形成落后的海洋观念。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同时期东西方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差异来分析。【历史解析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13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

22、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商邦【答案解析】D 解析:“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它涉及到的是商品的流通领域,而商品的流通需要的是商品生产的支持,而明

23、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商帮发展缺少根基。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局限性的正确理解。【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考试(201408)扫描版】5.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同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C商人成为经济的主要传播者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制,弃儒从商【知识点】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答案解析】B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 出现儒贾、贾儒”,据此

24、判断材料强调的是明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导致儒贾相同,这说明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其余选项均与材料题意不符。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考试(201408)扫描版】2.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H1 H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C该题考查汉武帝时期

25、的经济政策。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排除A项。冶铁技术的先进才使得铁农具广泛使用,B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民营手工业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打击,无力与国家抗衡,D项排除。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使得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更加成熟,故选C。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科学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201408)】H2 J1 K2 38.(26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

26、,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材料二: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 材料三: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27、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请回答: (1)(10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市场发展出现的新特点。(2)(4分)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8分)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4)(4分)请从市场的角度评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

28、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南方谈话【答案解析】答案:(1)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有饮食、服装等服务设施;(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给4分)明代: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人积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商人的资本多用于投资;经营活动遍及全国各地。(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给6分)(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分)变化: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3)观点: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速经济发展。

29、(2分)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4)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整体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但对国内企业形成一定的冲击,中国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4分)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茶坊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从材料二“大抵徽俗”“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市场出现的新发展。(

30、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从材料“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可以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

31、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的准确把握。【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201408)】14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C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

32、明确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A项;B项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B项;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C项中的市没有时间限制,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文言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以及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的准确把握。【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201408)】13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

33、医术、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C社会上读书重学的风气开始盛行 D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D 解析: 从材料中“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科、科考复习指南”等可以看出书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不同的需要,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从材料中无法看出统治者对文化的统治是否减弱的问题,A、B项排除;材料中的书坊主要是满足一般市民的需要,通俗易懂,C项与材料无关。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

34、料信息的有效信息,以及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的准确把握。【历史解析卷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6、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代商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 C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宋代商人只要向政府交一定的税金,政府就允许商人把盐铁等货物运至规定地区销售。A项为错误项,B项与材料内容相反,D

35、项不符合我国古代史实。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提炼,以及对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历程正确把握。【历史解析卷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09)】H2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代都城布局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知识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城市布局【答案解析】本题解题时可从长安、东京的城市布局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唐宋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唐宋商业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还可以从城市职能的演变角度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参

36、考答案:信息一:不论是长安还是东京,都是三重结构,宫城或大内均居最北面或最里层。(3分)说明一:象征着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皇帝至尊的政治理念。(3分)信息二:唐长安城在规划时就采用明确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宋东京整个城市并未完全形成对称的布局。(3分)说明二:唐代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有条件在隋都大业的基础上对长安城进行规划设计与扩建。宋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政局不稳,积贫积弱,故宋东京城是逐步扩建形成,在扩建时也力求形成一对正对宫门的城市轴线,但始终无法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3分)信息三:唐代对商业严格限制,宋代商业经济迅速发展。(3分)说明三:唐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市坊

37、制,坊市分开。有集中设置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有布局严整的居民区坊。宋代东京“坊”与“市”的界限已被打破;商业区分布很广,且有“晓市”“夜市”;城中有“瓦子”(娱乐场所)。(3分)信息四:城市职能有变化:唐长安城更多地体现为政治中心;宋东京由单一的政治中心向政治经济中心转变。(3分)说明四:东京城市中,随处可见商业繁华地区,并有晓市、晚市、鱼市等专门市场,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说明东京不但是政治中心还是商业中心。(3分)(任答以上两点信息并予以正确说明即可得12分,言之成理即可。)【思路点拨】本题依托长安、东京平面图考查学生唐朝、宋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相关考点,回答时需依据图片信息进行回答,

38、忌脱离背景材料泛泛而谈。【历史解析卷2015届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201409)word版】6、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命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这反映出明中期扬州地区 A成为饮食文化中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中“(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命靠着食盐贸易发家”可分析出扬州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A、D项不符合

39、题意。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历史解析卷2015届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201409)word版】4、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据此 可推断,唐朝 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 B货币贬值严重 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 D藩镇威胁解除【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

40、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由“五铢钱”变成“铜钱”,同时一两的表示单位由“铢”到“文”,钱在逐渐增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文综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H2 M1 38(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辐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

41、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四 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

42、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材料五 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六 美国在1790年第一次人口统计时,城市人口占全国的5%,只有两个大城市达到2万人口的标准:纽约33万人,费城285万人,第三大城市波士顿只有18万人。这比同期的西欧城市逊色许多(此时伦敦人口已经逼近百万)。但是到1860年1900年,城市人口比例由198%上升到396%;城市数量也显著增加,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由9个

43、增加到38个。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12%。由此可见美国城市化速度的惊人。 但是城市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多严重的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卫生状况恶化,污染严重,贫民窟大量出现,种族隔离与种族冲突,等等,使城市一时成为“风暴的中心”。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为21万个,至1900年增加到43万个,容纳居民数量也达到150万,而其时整个纽约人口还不到400万。王旭美国城市史(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6分)(2)依据上述材料,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6分)(3)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分析促进美国城市迅猛发展的原因和美国城市发

44、展过程中贫民窟大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怎样应对城市贫民问题。(12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答案解析】 答案: (1)主要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6分)(2)趋势:由传统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6分)(3)美国城市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贫民窟大量出现的原因:工业革命后生产

45、和资本集中,贫富差距扩大。(1分)应对城市贫民问题:20世纪30年代: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立法。二战以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10分)解析:(1)商业的繁荣离不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而这些,可从所给的材料中来分析归纳。在封建社会初期,城市大多是政治中心,而到明清时期,则有许多是经济中心,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表现。(2)题注意根据一“数量和规模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材料二中“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材料三中的“酒楼、茶坊”“瓦子”及材料四中“货币经济”“交子”和材料五人口的增加等信息归纳概括。(3)根据“1860年-1900年,城市人口比

46、例城市数量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1.2%“,可知这属于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贫民窟大量出现的原因,也要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来思考,同时也可参考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影响进行知识迁移。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应对城市贫民问题,首先要联系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其次要联系二战后美国形成福利国家的措施,即结合这两个时期的相关史实来回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文综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20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

47、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D 解析:由于“海禁”和“银禁”的开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中国开展商品贸易往来, D项正确。A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材料只反映西班牙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不能说明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材料没有体现航运业情况。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

48、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理解。【文综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1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 C 解析:古代中国使节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出使外国时,常常携带贵重商品作为表示两国交好的手段, 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

49、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文综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18.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巩固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农耕经济的发展【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 D 解析:“安土重迁

50、”的意思是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题干考查“根源”,一般是经济或生产力因素,直接就可以排除B项(政治因素)、C项(思想方面);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人口的流动,不符合题意。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安土重迁”的准确理解。【文综历史解析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17范蠡提出,“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C政府调控物价 D自由放任【知识点】H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 C 解析:材料“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反映治国之道是(政府)“平粜各物,关市不乏”,即发挥政府调控物价的作用,使农业、商业健康发展。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