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77KB ,
资源ID:40529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529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答案】A

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9 世纪70 年代,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这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B、C两项与题干材料相比,不够全面。D项材料未体现。考点:巴黎公社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最终失败。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也需要掌握。2.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B.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C

3、.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D.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答案】B【解析】【详解】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表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故B正确;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C和D项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不能涵盖整个信息,排除。3.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A.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排序型试题

4、,采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须知时间轴上的两个主要事实,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4.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

5、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A.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 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D.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答案】D【解析】根据“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二月革命的背景。二月革命推翻了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D正确;十月革命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错误;二月革命没有满足民众和平和面包的要求,没有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C错误。5.(2017年北京卷)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处应填写A. 罗斯福新政B. “铁幕”演说C. 马歇尔计划D. 欧洲煤钢

6、联营【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的“1949年美国报纸”以及图片中的美国纳税人拉着欧洲“自立”前进分析可知,处应该为马歇尔计划,C正确。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铁幕”演说是在1946年,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于1951年,均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排除A、B、D三项。【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点睛:每年北京都会出一道漫画或者图片题,漫画和图片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它传递的信息远远不如图片中的文字,比如这里有很多的文字“加油”“美国纳税人”“欧洲”“自立”,还有题干中的时间信息。这题给出了时间,是在1949年,罗斯福新政的时间同学们很清楚应该是1

7、933年以后,铁幕演说是在1946年,马歇尔计划是1949年,欧洲的煤钢联营成立应该是1951年。所以这个题说白了如果不看材料,不看图片,完全通过时间的话这个题其实也可以做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解题的灵活性,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答题。6.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 C. D.

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由昔日的盟友反目成仇,为了争霸进行了冷战,政治上表现是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是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是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本题选择A选项。联合国的成立与美苏对抗无关;不结盟运动是亚非拉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摆脱美国控制进行的,与美苏对抗无关。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冷战7.如图这幅地图反映出的欧洲局势是A. 德国走向统一B. 核战一触即发C. “热战”对抗D. “冷战”加剧【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西柏林”

9、与“东柏林”可知是德国首都柏林的分裂,是因为美苏冷战加剧导致的结果,故D项正确。图示信息体现德国首都柏林一分为二,与德国走向统一矛盾,排除A。材料强调美苏“冷战”加剧导致柏林分裂,与核战一触即发无关,排除B。材料强调美苏“冷战”加剧导致柏林分裂,与“热战”对抗无关,排除C。点睛:本题以地图的形式考查美苏“冷战”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信息“西柏林”与“东柏林”等,结合美苏“冷战”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一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

10、,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A. 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B. 中国成为超级大国C. 两极格局已经瓦解D. 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材料“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说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由材料“1971年”可知,美国仍然是当时的超级大国,故A项错误;B项错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两极格局的瓦解。点睛:材料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点“1971年”“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从中可以分析出答案。9.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

11、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 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 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42年元旦,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与材料内容无关联,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中的“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是指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殖民统治的运动,而非洲的这股“变迁之风”体现了第三世界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故B项错

12、误;材料“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吹遍整个非洲大陆”可看出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独立运动,谋求在国家社会上不结盟,获得国家独立发展的有力空间,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非洲的“变迁之风”,没有涉及美苏关系,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10.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规定欧盟内部实行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共同的公民身份政策,统一货币等。这表明A. 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B.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C.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D. 欧洲国家间隔阂消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

13、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建立,使欧洲在经济、政治一体化上有较大进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欧盟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故B项说法错误;欧洲的联合减少了欧洲国家间的隔阂,而不是消除,故D项错误。11.国际格局与世界舞台上的政治力量消长关系密切。冷战期问,有些力量已经悄然成长。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力量是( )A.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B. 中国重返联合国C. 不结盟运动兴起D. 欧盟的成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冷战期问,有些力量已经悄然成长”结合所学知识,欧盟建立于1993年,这时期冷战已经结束,故D项符合题意;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使欧洲国际地位提高

14、,中国重返联合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地位,属于冷战期间悄然成长的力量,故A、B、C项不符合题意。12.二战后有三种世界性的运动对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运动;二是以苏联为中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是广大第三世界进行的民族解放运动,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这三种运动A. 形成了美苏冷战两极格局B. 导致世界局势的长期动荡不安C. 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D. 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三种世界性运动有利于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选D项;A项只体现了前

15、两种世界性运动的影响,排除;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新的世界力量中心崛起有利于世界和平,故排除B项;在两极格局下,世界被人为地分裂为两部分,这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故排除C项。13.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A. 土地私有制确立B. 铁犁牛耕的运用C. 赋税制改革D. 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运用,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因此材料中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故B正确;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不是最主要

16、原因,故A错误;赋税制的改革,属于税收制度方面,不是根本原因,故C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属于经济政策的原因,不属于最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学生应该紧扣“主要得益于”,从铁犁牛耕的运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4.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这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A. 刀耕火种土地利用率低B.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出现C.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D. 重农抑商

17、经济政策确立【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表明,战国时期的农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因此C项正确;刀耕火种属于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这与题干中“战国时期”不符,因此A项错误;男耕女织、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因此BD项错误。15.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

18、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19、制度个体小农经济16.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D.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答案】D【解析】【详解】民间对土地占有者的称呼由“豪强”变为“田主”,这反映出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实质上说明政府和民间对土地兼并的认可,故D项正确;租佃制是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无法看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不代表小农经济的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农民生活的艰难,故C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土地占有者称呼的变化所隐含的信息,即由“豪强”变为“田主”,这

20、反映出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实质上说明政府和民间对土地兼并的认可。17.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A. B. C. D. 【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D项是曲辕犁,故答案为D项。A项是耒耜的耕作方式,排除;B、C项反映的是牛耕方式,但还没有形成曲辕犁,均排除。点睛: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经历了由二牛三人到二牛一人的变化,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出现安装

21、了犁评的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18.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

22、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19.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B.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D.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的是铁器的使用,而未提及各行业分工情况与农业技术的情况。故AD错误。由材料可知,材料未提及官营冶铁业;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达到严重依赖的程度。故C

23、错误,B项正确。20.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 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C. 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D. “唐三彩”是唐代青瓷重要代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结合所学,唐代制瓷业分青瓷和白瓷两大系统,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排除A;唐代的邢窑以白瓷著称,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排除B;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的装饰,排除C;“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重要代表

24、,唐代的青瓷以越窑为代表,故选D。21.下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发明。它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主要用于()A. 冶铁B. 制瓷C. 灌溉D. 纺织【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装置是由东汉太守杜诗发明,主要改善了供风形式,再结合图片可以知道这个装置应该是水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排,是用来鼓风冶铁的,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首先根据“东汉太守杜诗发明”“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信息得出是水排;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22.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 部分用于纳

25、税,部分投放市场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使用,故C正确。23.汉初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黄老学说,“开关梁,驰山泽之禁”,经济上较为开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实行盐铁官营等措施,国家强化统制经济的力度,民间经济自由度弱化。对材料主旨理解最正确的是A. 汉代长期奉行黄老无为学说B. 汉武帝时民间经济无自由度C 汉代官方统治思想不断调整D. 经济自由度与政府政策相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初的经济政策。西

26、汉主要是在初期实行黄老无为学说,并没有长期奉行,故排除A项;汉武帝时民间经济自由度弱化,而不是无自由度,故排除B项;汉代的官方统治思想是儒学思想,并未不断调整,故排除C项;汉初奉行黄老无为,经济上较为开放,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民间经济自由度弱化,所以说经济自由度与政府政策相关,故选D。24.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A. 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B.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 雇佣关系逐步普及【答案】A【解析】从“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匠班银”的变化说明了官府对

27、工匠控制的削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故D项错误。点睛:明确“有隶属官府工匠”到“匠班银”变化,从而分析出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0分)25.冷战结束之后,冷战史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可以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历史之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于研究冷战史、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的学者们来说,冷战结束后的十余年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期。在这十余年间,我们得到了大量来自俄国、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的新解密的档案资料与其他文献资料,这使得我们有可能重新审

28、视冷战史和20世纪国际关系史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而使得整个领域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巨大进展。新解密的文件冲击了冷战历史研究者的旧有观点。通过阅读这些新资料,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域,并更为重视“机制”的作用。新档案资料的出现,使得我们有可能从一个全球化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冷战的发生和发展。人们不再把冷战仅仅视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包括东亚、南亚、非洲、中东这样一些地区的历史也被整合到冷战的全球性历史叙述中来。摘编自李丹慧主编冷战国际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结束以来有关冷战历史研究的变化。材料二二战后,美苏由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差异,战时同盟关系逐

29、渐破裂,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各种矛盾。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格局呈现两极化。美苏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但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双方的关系呈现“相互遏制,不动武力”的特点。摘编自沈志华、余伟民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崛起,随着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此同时,西欧联合图强、日本经济腾飞 , 资本主义阵营分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

30、,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国际舞台上 ,既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又有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对美苏两极结构的制约,使两极格局走向松动,趋向弱化。摘编自孙宝珊战后世界两种国际格局的两个历程(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格局出现的新变化。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当代国际体系正经历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几百年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变革与重构涉及国际权力和国家利益的重新分配与重建,使国际关系变得更加严峻复杂。它也使世界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性选择,形成世界大国激烈的战略博弈。 摘编自刘清才、刘婷婷当代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外交选择(4)根据材

31、料四,概括当代国际体系变革的表现。材料五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摘编自人民网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认识。【答案】(1)变化:更侧重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重视研究“机制”对冷战的影响;研究视角趋全球化,讲究整体性。(2)特点: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通过对峙的方式竞争。原因,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盟友关系破裂;美苏

32、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吸取世界大战教训,不敢公然发动战争。(3)新变化:出现多极化的趋势,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西欧、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动成为世界重要政治力量。(4)表现: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多极化的趋势。(5)认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原则精神;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原因,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解析】【详解】(1)据材料“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域,并更为重视机制的作用”可知,这时期更侧重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重视研究“机制”对冷战的影响;据材料“有可

33、能从一个全球化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冷战的发生和发展”“包括东亚、南亚、非洲、中东这样一些地区的历史也被整合到冷战的全球性历史叙述中来”可得出研究视角趋全球化,讲究整体性。(2)特点,据材料“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可得出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据材料“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可得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通过对峙的方式竞争。原因,据材料“美苏由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差异,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各种矛盾”可得出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盟友关系破裂,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据材

34、料“美苏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吸取世界大战教训,不敢公然发动战争。(3)据材料“第三世界崛起,随着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 西欧联合图强、日本经济腾飞”“ 两极格局走向松动,趋向弱化”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新兴力量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西欧、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动成为世界重要政治力量。(4)据材料“几百年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可得出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新兴力量崛起,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出现多极化的趋势。(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

35、各主权国家,都有维持和发展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这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原则精神,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各主权国家之间结成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并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

36、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材料三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人们的私有观念亦空前强烈,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空前迅速。首先表现在争夺土地上,以地权分化为其主要内容。这种分化通过权势占夺和私人买卖两条途径得到实现。争霸社会财富的主要势力,由内廷皇族集团转为外廷官僚集团,由中央

37、转向地方,以缙绅为代表的各地官豪势要趁机而起,大肆争夺土地,积聚财富这种分化扩大了贫困群体,激化了人际关系,加剧了社会矛盾,明王朝也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 林金树明代中后期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2)据材料三,分析农村贫富分化的原因,并概括其社会影响。材料四 我国最早出现的手工业区,集中在当时生产力较为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商两代手工业区集中于河南一带,西周时期,扩及陕西南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区扩大到山东、河北,并呈现出由中原地区向西南、东南辐射的强劲势头。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出现失衡,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到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由北

38、方移至南方。随之,开始形成我国手工业经济南方优于北方,南北双方并存的基本格局。摘编自欧安欣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区域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域布局角度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重心发生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原因。【答案】(1)特征: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又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与否和国家的安危。(3)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私有观念;权势力量争夺土地。影响:扩大了社会贫困人群;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机。(4)趋势:手工业生产重心由北向南发展。原因: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

39、候条件;大量北人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具有便利的交通;南方商品经济活跃;农业的发达;市镇的兴起;社会的需求等。【解析】【详解】(1)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等信息可知,体现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中男的以耕地为主,女的以纺织为主的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及产品主要以自给自足的特点。(2)据材料“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可得出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又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据材料“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可得出小农经济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与否和国家的安危。(3)原因,据材料“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40、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可得出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据材料“人们的私有观念亦空前强烈”可得出私有观念;据材料“通过权势占夺和私人买卖两条途径得到实现”可得出权势力量争夺土地。影响,据材料“这种分化扩大了贫困群体,激化了人际关系,加剧了社会矛盾,明王朝也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贫富分化的加剧扩大了社会贫困人群,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机。(4)趋势,根据材料“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开始形成我国手工业经济南方优于北方,南北双方并存的基本格局”可得出手工业生产重心由北向南发展。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并且南方自然条件相对稳定,使得大量北方人民南迁,并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南移的重要原因;并且南方商品经济活跃,农业的发达为南方手工业发展奠基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