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06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三十二)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010福州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有多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等才能构成生物群落。答案:D2(2010济南测评)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

2、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解析:食物链越短,中间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越少,传向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就越多。答案:D3(2010黄冈模拟)“华南虎照片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所谓“华南虎照片”系假照片,“拍照人”周正龙涉嫌诈骗罪被逮捕。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野生华南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直接影响野生华南虎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C如果野外发现野生华南虎,可进行易地保护D生活在动物园中的老虎可以组成一个种群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同种个体的总称;动物园中的老虎可以是一只或多只,只有具有繁殖能力的一个虎群才能组成一个种群;

3、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是对前者的补充,是把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特殊的保护。答案:D4(2010泉州质检)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

4、邻两边上的菌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几种与数据处理相关的实验方法。在标志重捕法中,若标志物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的值要偏大。若调查某种遗传病时,只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则发病率要高,这正是考生要特别区分的;调查患病率,应该进行社会调查,而如果调查遗传的遗传方式时,一般才进行家系调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就是要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这种处理接近理论值,不好判断是否比实际值大或小。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如果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则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会偏小。答案:C5(2010南京调研)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

5、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解析: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m2,灌木为16m2,草本为1m2,所以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00m2左右。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答案:D6(2010潍坊质检)关于下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

6、量达到c点时进行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解析: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之前进行;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环境资源增加时,K值会增加。答案:D7(2010肇庆模拟)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解析:竞争是种间关系,不是种内关系。答案:

7、D8(2010苏州质检)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少解析: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因b组的发酵进行的最快,所以b组的温度最适宜。由三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知:该实验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因三个组别的微生物

8、最大数量不同,所以环境的容纳量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因能量影响微生物的繁殖,三个组的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其营养供给情况有关,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自然个体数量最少。答案:B9(2010全国重点中学模拟)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答案:C10(2010苏州模拟)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年份19

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只)5080捕捉标志数(只)80808080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是()解析:首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分别计算出1972、1973、1974、1975这四个年份的种群数量,即400、800、640、约492;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C。答案:C11(2010厦门质检)下图是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表明,一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BCD段种群数量

10、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解析:首先要知道C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该点也表示K/2值,所以在海洋经济鱼类捕捞时,种群数量保持在K/2的水平,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若该曲线为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一个物种的种群增长速率与其他物种有关;CD段种群数量是增长的而不是下降的;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会出现负值(即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答案:D12(2010广州调研)下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此生

11、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B沿食物链甲丙己庚,庚获得的能量最多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5%,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丁和辛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解析:沿食物链甲丙己庚,庚获得的能量最少,因为这条食物链中庚所处的营养级最高。答案:B二、非选择题13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的是_,B代表的是_,图中C代表的是_,写出连线上的联系词_。(2)若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_作用提供原料给C。若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的箭头联系是_。(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_紧密联系成一

12、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_,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解析:(1)从图解中看出,A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中的能量,B、C均为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生产者利用太阳能为能量的固定。(2)若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B即分解者要通过分解作用为C即生产者提供原料;若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应出现的为。(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答案:(1)能量分解者生产者固定(

13、2)分解(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14(2010潍坊模拟)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_(答两点)。(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解析: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取样要保证随机性。种群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存斗争加剧,包括食物、空间不足和天敌增多。在绘图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要求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由于A点种群数量不为零,所以曲线的起点不能为零。当种群数量为D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所以D点对应种群数量最大值。答案:(1)样方随机取样(2)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增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如图(要求:画成“S”型曲线;纵坐标上A点对应起点,D点对应K值)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