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20年9月23日20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地可能位于( )A. 北京B. 黑龙江C. 新疆D. 西藏2. 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A. 19时48分12秒B. 20时3分56秒C. 19时56分4秒D. 19时52分8秒3. 该地日落时赤道上处于9月23日的理论
2、范围几乎是( )A. 一半B. 三分之一C. 四分之三D. 全球【答案】1. C 2. D 3. D【解析】【1题详解】北极星仰角为当地纬度,从图中看该地北极星仰角为40度,可知该地位于北纬40度;9月23日为秋分日,各地地方时18点日落,由材料可知该地北京时间20点日落,可知该地位于东经90度,可能位于新疆,C正确。2题详解】一个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比一个太阳日24小时短3分56秒,因此织女星每天会比北京时间早3分56秒出现在同样位置,二天应提前7分钟52秒,因此当9月25日在同样位置再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北京时间为19时52分8秒,D正确。【3题详解】人们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
3、0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在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该地日落时为北京时间9月23日20时,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180,因此全球为同一天, D答案符合题意。故D正确。【点睛】试题考查地球运动,考查学生对对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的周期以及日界线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下图示意某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北京时间:07:10)站在E点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中a、b),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EF垂直于M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 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A. 四川省B. 广东省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 江苏省5. 该同学发现三个月后太阳由a移动到b,期
4、间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是A. 昼渐长、夜渐短,昼短夜长B. 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C. 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D. 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短6. 当太阳位于b位置时,当日的日落方位是( )A. 西北B. 西南C. 东南D. 东北【答案】4. A 5. C 6. A【解析】【4题详解】二分日,全球6点太阳正东日出,可知a表示二分日该地地方时6点时看到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7点10分,可算出该地位于120E西侧17.5,经度为102.5,可能是四川省,A正确。【5题详解】二分日,全球6点太阳正东日出,可知a表示二分日该地地方时6点时看到日出,a和b表示同时刻,可知b日期时太阳6点前日出,三个月
5、后太阳由a移动到b,说明三个月来日出越来越早,a表示春分,b表示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当地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C正确。【6题详解】二分日,全球6点太阳正东日出,可知a表示二分日该地地方时6点时看到的日出,a和b表示同时刻,可知b日期时太阳6点前日出,b表示日期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所以选A。【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下左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
6、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左图波浪岩与右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 B. C. D. 8. 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外力搬运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7. B 8. C【解析】【7题详解】据图表可判读,为岩浆,为岩浆岩,为变质岩,为沉积岩,而材料中所提该波浪岩为一块巨大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正确。故选B。【8题详解】据上题可知其为花岗岩,因此首先需要岩浆
7、侵入形成花岗岩,随后地壳抬升到达表面,然后该地层中其余的物质被外力侵蚀和搬运,仅留下相对较为坚硬的花岗岩体形成波浪岩,C正确。故选C。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华北地区10. 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A. 向斜谷B. 背斜谷C. 向斜山D. 背斜山【答案】9. B 10. A【解析】该题考查不同区域
8、土壤差异,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9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土质黏重,土壤潮湿,颜色是红色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B对。东北地区是黑土,A错。西北地区土壤干燥,C错。华北地区是黄土地,土壤是黄土,D错。所以选B。【10题详解】根据图中数据分析,乙处海拔低,地貌形态应是谷地。从岩层深度看,乙处比甲丙两处埋藏深,应是向斜构造。所以是向斜谷,A对。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B. 甲河地势高
9、袭夺乙河C. 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D. 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12. 图中 M处后期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A. 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B. 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C. 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D. 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答案】11. C 12. A【解析】【分析】【11题详解】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在发育的过程中,是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是乙河袭夺甲河,D错。故选C。【12题详解】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
10、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对。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水量减少,泥沙堆积加重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水量小,河道变窄,C错。地转偏向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帮选A。【点睛】本题考查河流侵蚀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 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 流
11、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14.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 支流汇入 沿岸地貌 两岸岩性A. B. C. D. 15.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 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 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 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 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13. D 14. C 15. C【解析】【13题详解】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
12、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正确答案选D。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对河床的侵蚀严重,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北段有汾河支流汇入,增大河流流量,中段河流流量大,加之中游河流含沙量大,会使河床摆动范围增大,与题干矛盾,排除;故摆动范围较小可能与该处峡谷河流地貌及两岸坚硬岩石难以侵蚀有关,正确。故选C。【15题详解】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在主汛期,渭河洪峰的汇入会导致小北干流下游
13、区域水位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水流不畅,流速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泥沙淤积增强,含沙量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形影响流速,河流水量大小跟区域气候有关,要注意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多少主要与河流水量、搬运能力以及流域植被覆盖程度相关。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图示时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降水区正在进行连续性降水B. c-e-d一线附近气流稳定C. a地比b地气温更高D. b地比a地更湿润17. 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A. bdB. acD. c
14、d【答案】16. A 17. C【解析】【16题详解】读图,根据移动方向和雨区分布判断,图示天气系统降雨在锋前,应是暖锋过境,过境时多连续性降水,A正确;c-e-d一线附近为锋面所在位置,气流不稳定,B错误;a位于冷气团一侧,b位于暖气团一侧,a地比b地气温低,C错误;a此时位于暖锋锋前,为降雨区,因此更湿润,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天气系统是暖锋降雨,常出现在锋面气旋的右侧,所以cde应是低压槽,c是低压中心,所以ac,B错误;不能判断bd,A错误;也不能判断cd ,D错误;dc,C正确。故选C。下图中a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b图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c图示意沿丙丁
15、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B. 乙地气温日较差小于甲地C. 丙地近地面的风速大于丁地D. 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19. 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A.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B. 气温降低,刮风下雨C. 连续阴雨,风力加大D.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答案】18. A 19. B【解析】【18题详解】将a、b、c三图结合可知,该区域应该受低压槽影响,且丙丁一线位于低压槽附近,丁靠近低压中心,所以该天气系统表示锋面气旋。因该地位于北半球,该低压槽处于气旋的偏左侧,所以低压槽处可能存在冷锋,甲位于冷锋锋后,降水概
16、率大,乙处于冷锋锋前,降水概率小,所以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A正确;甲地降水概率大,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B错;读图c可知,与丙相比,丁处气压变化快(或者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更大,C错;丁更靠近低压中心,丙地近地面气压大于丁地,D错。故选A。【19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丙丁槽线附近存在冷锋,且该冷锋向东南一侧移动。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一次冷锋过境,气温降低,刮风下雨,B正确,D错;冷锋过境,气压升高,A错;冷锋过境,降水历时较短,一般不会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变化,C错。故选B。【点睛】该题难度较大,需要对锋面气旋的结构非常熟悉,同时,需要综合三幅图体现的信息,从而在图a中绘制出该锋面气
17、旋的结构简图,然后判断雨区的位置,从而推断其他相关地理信息即可。下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A. 甲为夏威夷高压B. 乙为印度低压C. 丙为亚洲高压D. 丁为阿留申低压21. 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 )A. 此时是北极科考最佳时间B. 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C. 澳大利亚的北部盛行西北风D. 华北平原的耕地返盐【答案】20. D 21. A【解析】【20题详解】图中半球为北极俯视图,应逆时针自转,由此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位于90E、0、90W、180经线附近,由此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位于亚欧大陆、
18、大西洋、北美大陆、太平洋。若甲为高气压中心,则甲为亚洲高压,此时大陆上形成高压,为北半球冬季,海洋上则形成低气压,则乙为冰岛低压,丙为北美高压,丁为阿留申低压,排除A、B、C,选项D正确。故选D。【21题详解】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甲为亚洲低压,亚欧大陆上形成热低压,表明北半球为夏季,北极及其附近出现极昼现象且气温较高,有利于科考,A正确;北半球夏季,东半北平原的春小麦正在收获或接近收获,不可能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B错误。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南半球冬季,该地北部盛行东南风,C错误;北半球夏季,华北平原多雨水,盐碱地容易淋盐,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组
19、以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全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 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23. 该季节( )A. 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B. 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 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 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答案】22. C 23. 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分布。【22题详解】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结合全球
20、1、7月海平面气压图可知:1月份受太阳直射点南移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向南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所以甲地盛行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故C选项符合题意。【23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盛行的西北风为迎岸风多雨;且由上一题的分析可知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所以A选项错误;根据图中低气压的位置可知,乙地位于低压南侧所以盛行风向应为东南信风,故B选项错误;图中丙地位于南纬300400大陆西岸,所以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夏季,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故C选项错误;丁地地处亚热带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迎岸风(偏东风),温暖多雨
21、,故D选项正确。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情况。下图是北半球1月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4. 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25. 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 )A. 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B. 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C. 位于地中海沿岸D. 位于台风中心【答案】24. A 25. B【解析】【24题详解】根据图中的等温面和等压面形态,与周围地区相比,M地气温高,气压低,属于低压中心。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
22、针方向辐合,M地正东方向吹东南风,A对。正北方向吹东北风,正西方向吹西北风,正南方向吹西南风,B、C、D错。故选A。【25题详解】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属于城市热岛效应,B对。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应是高压中心,A错。地中海沿岸属于亚热带,最冷月气温大于0,C错。台风中心形成在热带洋面,近地面气温高,D错。故选B。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7月,该地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27. 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
23、公转速度由慢加快B. 太阳辐射增强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8.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冬冷夏热,夏雨稍多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答案】26. C 27. D 28. D【解析】【26题详解】读图,风向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7月,该地的风向转过的角度约240,盛行风向是西南风,C对。A、B、D错。故选C。【27题详解】根据风向方位角,8-9月,该地风向由西南风转变为东北风。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对。地球公转速度由
24、慢加快是从7月初到1月初,A错。季风洋流流向发生变化是季风风向变化的结果,B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是东北季风的成因、C错。故选D。【28题详解】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D对。冬冷夏热,全年少雨是温带荒漠气候,A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错。冬冷夏热,夏雨稍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会看风向的方位角,风向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8-9月, 该地风向由西南风转变为东北风,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导致该地风向发生明显变化
25、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下图为某年8月份(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M处为寒暖流交汇区,等温线密集B. N处受西风漂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C. O处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D. P处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北凸出30. 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是因为海陆位置B. 中低纬海区同纬度大洋东部比西部水温高C. 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比北半球大D. 若地表层水温明显高于M地则出现拉尼娜现象【答案】29. C 30. C【解析】【29题详解】本题以太平洋表
26、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图可知,O处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海水上升过程中从海底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使该处饵料丰富,吸引鱼群在此聚集,形成大型渔场。M处有南赤道暖流流经,没有寒流流经;N处有西风漂流,但等温线与纬线平行是由于海洋面积广大;P处受暖流影响,故等温线向北凸出。故选C。【30题详解】本题以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由图可知,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在28 以上,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在18 以上,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应比北半球大。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大。由图可知,中低纬大部分海区同纬度大洋东部比西
27、部水温低。若地表层水温明显高于M地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故选C。二、综合题3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
28、,(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冰川成因分析,外力作用对玉石的影响以及拾玉最佳季节分析,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详解】(1)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甲地位于河谷,地势低,气温偏高;甲地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
29、石,到达乙所在河滩(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3)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因为新疆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夏季径流量大,河流的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成为最佳拾玉季节。32.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3)7月
30、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东北运动。(2)寒流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C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3)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
31、境的干旱程度。(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环流、洋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气候等知识点。【详解】(1)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直射北半球,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受风力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大致向北运动。(2)图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C的海区,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所以为寒流(3)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因为7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涌升流,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4)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风向分析,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降水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季风,从大陆吹来,较为干燥,降水少;从气温分析,因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从洋流分析,该地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