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98KB ,
资源ID:40446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44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每空1分,共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饿莩(pio) 逡巡(qn) 弃甲曳兵(y) 锲而不舍(q)B.中绳(zhng)句读(du) 瓮牖绳枢(yu) 跂而望矣(zh)C.庠序(yng) 氓隶(mng)度长絜大(du) 官盛近谀(y)D.供养(gng) 经传(zhun) 贻笑大方(y) 养生丧死(sn)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颓圮

2、 修葺 脍灸人口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B.寒喧 饿俘 铤而走险 揭竿而起C.孝悌 犒赏 计日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赝品 挑衅 捉襟见肘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 ) (3分)风雨兴焉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弃甲曳兵而走 古之学者必有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 B. C. D.4.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道之所存

3、,师之所存也A/ B/C/ D/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B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C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善假于物也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吞二周而亡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不耻相师A/B/C/D/7.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

4、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 、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8名句默写(16分)(1)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2)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3)琵琶行中“_,_ ”表述了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

5、以入耳。(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却耻于从师的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 ”。(5)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 ”。(6)蜀道难中,说明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了国家的两句“_,_ ”。(7)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诗句是:“_,_ ”。(8)锦瑟中,诗人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惆怅的诗句是:“_,_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公正既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公正既是伦理的,又是政治的,还是法律的。古代人对“公正”与“正义”的

6、痴迷,东西方相同。古代人的智力尚未发展到精密区分的程度,在抽象的一般意义上,“公正”与“正义”通用。西方人对公正的学术表达,一般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公正是一种免于极端的中间状态,中国的翻译者也将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翻译为“中庸”,这也许是古代中西相通的一种表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称,“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极穷会觊觎他人的财产,易犯小罪,极富则恣意妄为,易犯大罪。唯有中产阶级才具有中庸的美德,是城邦最好的统治者。相似的表述同样存在于论语之中,“过犹不及”是最精练的提法,相似的,“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最佳的状态则是“中行”。年少时,血气未定,壮年时

7、,血气方刚,年老时,血气已衰。因此,要做个君子,就必须在不同时期要“三戒”:戒色、戒斗和戒得。西方后世学者将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归结为两个基本范畴: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分配正义是讲一个人的所得应该与他的身份、财富、地位和才能成正比的关系。几个人合伙做生意,投钱多的人得到的回报就越高。分配正义是贵族政治下的正义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矫正正义是讲原本平等的人因为他种原因而不再平等,比如杀人与被杀,打人与被打,那么就需要矫正,将不当多得一方的所得矫正给不当所失的另外一方。矫正正义是平民政治下的正义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后世的法学家延续了这样的思路,当哈特把“法治”理解为“相同情况相同对待

8、,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时候,他对正义的看法也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前者类似于矫正正义,后者类似于分配正义。优士丁尼在法学阶梯中开宗明义地说,法学就是关于正义的学说,正义就是给予每个人他的应得。法律的基本原理有三: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康德则把优士丁尼的三原则衍生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公式,第一,“正直的生活”,换言之,人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他人达成目的的手段。这是“我”的生活准则。第二,“不侵犯任何人”,这是社会交往的一般原则,涉及“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属于公法的范畴。第三,“把各人自己的东西归还给他自己”,这是指我自己与他人一起加入到生活的生活,涉及“我”与“特定他人

9、”的关系,属于私法的范畴。这样,“我特定他人不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如果和谐一致了,就可以达成正义的法律秩序。(选自徐爱国的“法律与公正”的古今观念比较,有删节)9.下列关于“公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公正与人们多个生活领域相关,它既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B古代东西方人们对“公正”与“正义”痴迷,他们眼中的“公正”与“正义”可以通用,是因为当时他们在智力上尚未发展到精密区分的程度。C极端的中间状态是古代中西方文化在“公正”上都在追求的,所以中国的翻译者将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翻译为“中庸”,是有道理的。D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唯有中产阶级才具有中庸

10、的美德,是城邦最好的统治者”和论语中所说的“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都可理解为是对“公正是一种免于极端的中间状态”这一观点的表达。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都关注了“平等”这一话题,虽分属于贵族政治和平民政治两个范畴,但都体现了平等原则。B“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是哈特对“法治”的理解,前者类似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后者类似“分配正义”。C优士丁尼认识到法律与正义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他强调法学应当关注给予每个人他的应得这一观点。D康德提出的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公式建立在优士丁尼的三原则基础之上,二者都思考了个人、他人、外在

11、世界这种三维关系。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中提出想成为君子必须在不同时期要自我调整,做到“戒色、戒斗和戒得”,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行”才是君子应当有的最佳状态。B根据“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现行的分配形式中的“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原则都类似于“分配正义”。C在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根据康德的三个公式,我们如果构建了“我特定他人不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就能够达成正义的法律秩序。D在康德看来,在权利义务上法律应当既要认识到人是一个目的而不是别人达成目的的手段,也要关注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

12、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材料一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2)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受技术和工艺制约,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有毒

13、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

14、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材料二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

15、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材料三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

16、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1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过快,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极高,不少城市垃圾围城。B基于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思考,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C焚烧垃圾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

17、产生的有毒废气威胁居民生命健康,是发达国家的无奈选择。D在发达国家通行的垃圾分类法,出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并不能够很好地实施。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现代垃圾不同于传统垃圾,大多数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在自然界没有可以降解它们的微生物。B工业文明造成垃圾问题全面爆发,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或许可以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C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把回收的垃圾经再循环处理系统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D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

18、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今公卿群寮皆政教所瞻,而父母之丧不得奔赴。夫仁义之行,自上而始;敦厚之俗,以应乎下。事失宜正,过勿惮改。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冬夏衣服,朝夕禀粮,耗费缣帛,空竭府藏,空赋不辜之民,以供无用之女。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

19、。一曰省财用,实府藏。二曰修礼制,绥眉寿。三曰宽役赋,安黎民。此诚国家之弘利,天人之大福也。”奏闻,即弃官去。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因从迁都长安。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亦与司徒王允及卓长史何颙等为内谋。会病薨,年六十三。论曰:董卓当朝,申屠蟠、郑玄竟不屈以全其高。爽已黄发矣,独至焉,未

20、十旬而取卿相。或疑其乖趣舍,余窃商其情,以为出处君子之大致也,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观其逊言迁都之议,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也。(节选自后汉书荀爽传)注:大致:致,思想的趋归;大致,意即重大选择。陵夷:衰颓,衰落。濡迹:驻足,喻出仕。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B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C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

21、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D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汇编,共20篇,与孟子大学礼记并称为“四书”。B孝廉:汉代察举制科目之一。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因古代君主祭祀“社稷”,后遂用“社稷”代表国家。除“社稷”外,“宗庙”也可用来代表国家。D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为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来指老人。陶

22、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即用此意。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A苟爽勤奋好学。他十二岁时就能读懂春秋论语;遭党锢之锅后,隐居十几年,专心从事写作,终成一代大儒。B荀爽倡导孝道。他认为公卿百官应该做老百姓的榜样,应该改正父母去世时不回家居丧尽孝的错误,要带头施行仁义。C荀爽关心民生。他建议朝廷遣散过多的宫女,让她们结婚成家,认为这样做既可减省赋役,又能改善礼制,利国利民。D荀爽忧心国事。他虽受权臣董卓重用,却不与之同流合污,而是暗中谋划迁都长安之事,可惜因病去世,没能重振国运。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

23、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五、 古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题。古风碧荷生幽泉注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

24、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19.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六、 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

25、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

26、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2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27、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2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虽然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方针,而且惩治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无须讳言的是,腐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B.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体

28、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到群众体育普及发展,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喜迎党的十九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C.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目前住房的满意率为38.24%。他们的住房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D. 年轻人对网络游戏的情有独钟,推动了网游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盈利方向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便抓住机会来赚钱。24.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一组是( )(3分)(1)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2)卷烟厂车间门口:吸烟有害健康。(3)澡堂门口:谢绝参观。(4)火葬厂门口: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5)医院门口:祝您早日康复。(6)婚姻介绍所门口:

29、为爱搭桥。A. (2)、(3)、(5) B. (1)、(4)、(6)C. (2)、(5)、(6) D. (3)、(5)、(6)七、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人生,是一种承受。承受了痛苦,就会变得坚强自信;承受了幸福,就不会被幸福淹没;承受了成功,才不会迷失方向。人生,需要承受。承受孤独,会倍加珍惜亲情和友谊;承受责任,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详解一、基础知识(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答案】D【解析】A.锲qi;B.跂q;C.庠xing。2.【答案】D【解析】A.脍炙人口

30、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寒暄 饿殍 C.计日程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答案】D4.【答案】C【解析】为宾语前置;为定语后置;为被动句;为状语后置;为判断句。5.【答案】D【解析】A项名词“老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B项表目的连词“来”,介词“按照”;C项使动用法“使之弱”,“削弱”,形容词“弱小的”;D 项均为“借助,利用”。6.【答案】A【解析】为名词作状语,分别为“向南、向西”;为形容词作动词,分别为“变小、变弱”;为使动用法,分别为“使之亡”“使之却”“使之愚”;为名词作动词,分别为“做帝王”“穿”“登上”“学习”。7.【答案】A【解析】“贺知章”为“杜甫”:“白居易”为“贺

31、知章”。8.【答案】(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4)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9.【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 项,原文意是追求“免于极端的中间状态”,而不是极端追求。10.【答案】A【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

32、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分配正义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11.【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 项,“构建了我特定他人不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表述错误,原文中为“三维关系的和谐一致”,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12.【答案】C【解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

33、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13.【答案】A【解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在自然界没有可以降解它们的微生物”错,在自然界缺少可以降解它们的微生物。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14.【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急”作“持之”的补语,不要断开;“平原相”是“拜”的官职,不要断开。15.【答案】A16.

34、【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理解错误,迁都长安的是董卓,荀爽在此事上不愿参与意见(“逊言迁都之议”),荀爽暗中图谋是要对付董卓。17.【答案】(1)太尉杜乔见了称赞他,荀爽就更加深入思考研究儒家经典,喜庆丧吊活动他都不参加,朝廷有征召任命他也不就任。(着重号为三个采分点)参考译文:荀爽字慈明。他从小好学,十二岁就读懂了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了称赞他,荀爽就更加深入思考研究经书,有喜庆丧吊活动,他都不参加,朝廷有征召,他也不答应。颍川流行这样一句话:“荀家八条龙,慈明

35、世无双。”(桓帝)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以“至孝”推举荀爽,他被任命为郎中。回答策问对陈述了他认为国家应办的事宜说:“汉朝的制度要天下的人都诵读孝经,选官吏也是推举孝廉。现在公卿百官都是政治与教化的榜样,而父母逝世了却不能回去居丧尽孝。仁义之行,要从上面开始做起,敦实纯朴的风俗,才能传到下面响应。古代遇到大丧,三年都不呼叫他的家门,用来尊崇国家厚礼俗重教化的做法。事情做错了,应该改正,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我听说后宫宫女有五六千人,使唤服侍的还在这以外。冬夏的衣服,早晚的粮食,耗费着丝绸布帛,使国家府库空虚,(以至)白白地向无罪百姓征收赋税,用来供养无用的宫女。我认为那些不是以礼聘娶的且又没被宠幸

36、过的宫女,一概都遣散出去,使她们能够婚配。一是可以节省财用,充实府库;二是可以完善礼制,获得长寿;三是可以减省赋役,安定百姓。这实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天人的伟大幸福啊!”奏章呈上之后,他就弃官离开了。后来,遭到党锢之祸,荀爽隐居于东海边,又南逃到汉水边。这样过了十多年,在家专门从事写作,于是被称为大儒。时人多不为妻子服丧,即使在父母丧期仍有吊丧问疾的,又私自给其长辈及一些名士死后赠谥号。(对于这些做法)荀爽都引经据典申明大义,用经典来纠正,虽说没有全部改变,也很有一些改进了。汉献帝即位,董卓掌权,又来征聘他。荀爽想逃避任命,来使催迫得很紧,没法离开,因而被任命为平原相。(上任时)走到宛陵,又被

37、追回任为光禄勋。到任办事刚三天,又被升任司空。荀爽自被征召任命,以及担任司空,时间才过九十五日。日于是跟随迁都到了长安。荀爽见董卓残忍暴虐愈益严重,必定会危害国家社稷,他所推举任命的都是一些有才干有智谋的人,准备与他们一起对付董卓,并和司徒王允及董卓府中长史何等人为内应。恰遇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三岁。史官评论说:董卓当权,申屠蟠、郑玄最终不肯屈从而保全了他们的高风亮节。荀爽已经年老了,只有他去应聘,不到百天就取得卿相之位。有人怀疑他违背了(平素的)志向,我仔细斟酌荀爽当时的思想,认为出而用世,退而隐居是君子为人的重大选择(重大关键)。时运平顺(天下太平)时,就弘扬大道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国运衰落(

38、国家危亡)时,就应该投身问世以匡救时难。看他不参与关于迁都的朝臣争议,以及后来暗中图谋董卓,几乎能振兴国运,这正是所说的“大直若屈”啊。七、 古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8.【答案】D【解析】“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体现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19.【答案】表达了对自身高洁品性的自信。诗人托物言志,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对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

39、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每点2分,其中思想感情和结合诗歌分析各1分。)【诗意赏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六首。看诗意应该作于应诏前不久,四十来岁,或许已有些许的白发染鬓,从而感慨万千。此诗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才高道洁,并希望被举荐给皇上。此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写荷之美,综以“艳”“鲜”;分以“花”“叶”“色”“香”;陪以“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写荷之不遇,曰“空”、曰“凋”。“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中“冒”与“罗”用字极其到位,冒尖而踊跃,收罗而无遗。“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华池,芳华之池。末二句表达

40、了积极用世的意愿。八、 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0.【答案】 C 【解析】本题需要重点考虑内容的前后勾连,括号的前文主要讲述了人们对于创新的看法,应由“创新精神”承接,排除A、B两项。后文讲述戏曲艺术的创新,需由“当代戏曲的发展”引出,排除D项,答案为C项。21.【答案】 C 【解析】寿终正寝:旧时指老死在家中,泛指事物的消亡。无疾而终:没有病而去世,指老年人自然死亡;比喻事情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名噪一时:指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博采众长:

41、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本题时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第空,前文讲述京剧名伶不满足于对前人的模仿,两词中,“照猫画虎有模仿的意思,故应填“照猫画虎”,排除B、D两项。第空,梅兰芳对戏剧的多个方面进行探索时,吸收的自然是“各家的长处”,而不是“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因此应选“博采众长”,排除A项。答案为C项。22.【答案】B【解析】“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成分残缺,“眼花缭乱”作定语时,前面须加上“令人”或“使人”,可改为“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

42、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改为“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A项,“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成分残缺;B项,修改正确;C项,“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成分残缺;D项,“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成分残缺。故选B项。23.【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

43、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B项,成分残缺,确切地说是介词残缺,在“竞技体育”前添加介词“从”,“从到”组成完整的介词结构。故选B项。【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

44、.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24.【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

45、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1)考场门口,应该张贴使人心情平静的话语。“失败乃成功之母”,考生尚未考试,就看到“失败”一词,影响心情,张贴不当。(2)卷烟厂车间门口,就应该张贴“吸烟有害健康”。(3)澡堂门口,不能张贴“谢绝参观”。谢绝参观,就是此处不向游客公开,禁止入内的意思。澡堂里涉及人的隐私,压根就与“参观”无关。该词不全语境。(4)火葬厂门口,不能张贴“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的标语。因为人死是一件悲伤的事情,控制人口不能靠火葬厂,发展经济更不能靠火葬厂,使用不得体。(5)医院门口,可以张贴“祝您早日康复”的标语,因为

46、病人最渴望的就是早日康复。(6)婚姻介绍所门口,可以张贴“为爱搭桥”的标语。婚姻介绍所就是为寻找伴侣的人牵线搭桥的。故选C项。七、写作(60分)25.(一)审题材料内容集中明确,从方方面面详尽地列举了承受的对象,充分阐释了承受的意义,有力地佐证了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人生,是一种承受”“人生,需要承受”,传达了人生离不开承受,要学会承受、勇于承受、善于承受这样的人生真谛。另外,材料最后一句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超然和淡定”,这句话,提示考生可以从如何承受的角度来构思成文。如,承受苦难、挫折,需要一份坚韧与毅力;承受鲜花、掌声、成功、荣誉,需要一份睿智与淡泊;承受亲情、爱情、友

47、情,需要一份珍惜与包容等等。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承受是一种生活常态。材料提示的承受的内容包罗万象。痛苦、失败、挫折、磨难、疾病、孤独、平淡需要承受,幸福、成功、辉煌、鲜花、掌声、名利、责任、爱情、亲情、友情同样也需要承受。对于承受的理解,人们往往偏向于承受苦难与挫折,事实上,面对成功与荣誉,也需要学会承受。考生如果从此立意并加以延伸,势必能写出新意。行文时可以单项选择,也可以多项选择。单项选择应写深写透;多项选择以24个方面为宜,也可以点面结合,有详有

48、略。要写出深度,还要运用脑髓,辩证思维,认识到没有责任和理想,我们在承受中就会产生“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那种失重的感觉,很不好受;但如果责任和欲望过重,又会产生“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的压抑感,抑制生命能量,变得一事无成。甚至有时,承受也不一定就是强势和刚性的对抗,我们还需要生存的智慧,学会柔韧地承受和“委曲”: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学会弯曲,学会给自己减轻压力。(二)参考立意1、人生是一种承受,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承受平淡或幸福;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

49、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承受着孤独或欢乐。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2、承受痛苦。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痛苦来的温柔,如同漫漫降临的黄昏,在不知不觉间你会感到冰冷和黑暗;有些痛苦来的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来不急防范;当我们屈服于痛苦的时候,他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灭亡。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的坚强自信,那么,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无价的财富。3、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漩涡淹没,从幸福的巅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

50、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4、承受平淡。人生中,除了幸福和痛苦,平淡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生活。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耐心,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温馨。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还要承受遥遥无期的等待与无奈。(三)素材金库:1、在举世震惊的四川大地震中,一个叫邓清清的贫困女学生感动我们。当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压在废墟之下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负,那是一种身在地狱的感觉。然而,在绝境之中,她

51、仍用文明的成果来对抗灾难对生命的威胁,从文明的成果中汲取力量来超越恐惧。这种对文明的固守,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人类的心灵为之震撼。在那一瞬,她在废墟下面读书的画面已经永远定格在人类的灾难史中,代表着人类不屈的高贵灵魂。(在灾难中固守文明的力量作者佚名)2、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张丽钧耐磨的人生)3、舅舅喜欢用深山里的龙须藤编

52、织采粟篮,而我对龙须藤却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过于柔软,是那种攀附在树身上的寄生藤,没有骨气。于是,编篮时,我执意选择一种径直向着阳光生长的荆条,阳刚而秀颀。 篮子编好后,就派上了用场,采板栗时通常要从高高的栗子树上抛下来,不几天,我编的荆条篮就因反复撞击在坚硬的岩石上而变形溃散。令人惊奇的是,舅舅编的篮子却完好如初。看我迷惑不解的神情,舅舅微笑着说:“有时候,柔韧比刚硬更具优势,如这两只篮子,当牢固结实的荆条篮被摔得崩溃、断裂时,柔韧无比的龙须藤篮却伸屈自如,不折不挠。”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如果它正遭遇苦难、挫折的撞击,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的防护网,它比刚性的对抗更不易受伤,更能承受命

53、运的挤压。(若凤尘柔韧的抗衡)4、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独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5、幸福的承受1996年10月8日,威廉维克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威廉维克里

54、一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埋头研究经济学,其研究成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得不到公众的承认。如今能够获得诺贝尔大奖,对他来说,应该算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然而不幸的是,在他获奖的三天之后,他与世长辞了。据称,维克里是由于过分激动导致心脏病突发而死亡。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痛苦是最难以承受的。其实,有时候幸福和痛苦一样能够轻而易举地击败一个人。6、学会弯曲在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谷,1983 年的冬天,有对夫妇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当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时突然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满了厚厚一层雪。不过

55、,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生气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头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如那些柘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压断了。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柘树、女贞之类。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丈夫点头称是,并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道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学会弯曲,学会给自己减轻压力。”7、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让你却步不前,你软它就硬,对于强者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牛顿也说:“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是如何

56、学得成功的,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和巨大的痛苦作斗争。”承受,并不是任其发展,唯唯诺诺的顺从,相反,它更需要的是自信和坚韧的品格。10、一个生命究竟能够承受多重量?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是我想说,学会承受,生命便可以撑起一片天空。11、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这决不是他的幻想。只要我们学会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我们都可以微笑以对。学会承受,只需给自己找一个支点。生命中有不可承受的吗?没有。我们应该问自己,我找到支点了吗?学会承受,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吧!8、当一个人受到了打击时,他总会安慰自己:要勇敢一点,坚强一点,要学

57、会承受。一个人如果学会了承受,那么他在困境中才不会丧失自我,在顺境中才不会迷失自我。一起以来,我们只知道要承受压力,承受痛苦,承受失败,殊不知,其实顺利、欢乐,有时也是需要我们去承受的。9、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承受你应该承受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学会承受,勇于承受,是每一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要求。一个在挫折中长大的人,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强者。我们的一生,就像是一次旅途,令人兴奋,令人激动,在旅途中,我们会对一切的新事物感到惊讶,对一切的美好表示依赖,但偶尔,我们也会碰到几个转折点,需要我们想办法度过。这就是所谓的困难。这时,你的一举一动也许会决定了你的一生,如果你仍然不敢勇敢地站出来,向前迈出一

58、步,仍然只是抓住原来的欢乐紧紧不放,那么,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你是一个懦弱的人。因为你怕承受挫折。相反,如果你真的坚强的迈出了一步,你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了。但是,勇于前进者,往往要冒失败的风险。对于任何人来说,失败总是不可避免的。这时的你,又要承受另一样东西,那就是失败。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所以,你必须勇于承受失败,更要勇于解决困难。失败了就自暴自弃,无异于自己放弃了人生。当你做到了败而不馁,你就成为了一个胜者。10、错误和失败,锻炼了我们。失败之后,我们往往又会得到胜利的喜悦。毕竟我们的付出总会有回报嘛。成功往往总在失败之后,这也正教育了我们,不要对人生失去信心。不过,即使是成功了,你也并

59、不轻松呀。因为你又要承受一种隐形的东西,那就是承受成功。有人也许会很疑惑,成功是人努力的结果,这有什么好承受的呀?非也。成功有时却会毁了你。当你成功的时候,你必须要保持心态平衡,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你要坚强,在顺境中不迷失了自我,要做到胜而不骄。假使你由于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忘却了过去的艰辛,只是一味地炫耀挥霍,那么你就会重走老路,回到过去,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那时,你连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也摸不清楚了。所以,一个人承受成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困难的。我希望大家既能承受挫折,承受痛苦,承受失败,也能承受顺利,承受欢乐,承受成功。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幸福。(四)优秀作文展示人生,贵在承受鸟,

60、以一双翅膀迎接风雨,人,以一对肩膀挑起天地。不管是瘦弱的,还是强壮的,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天地间的重重压力。 题记透过窗户,远远的望着高山,我为一棵树而感动。这是一棵普通却不平凡的榕树。它,满目葱茏,枝桠横斜,树冠极大,像是一座磅礴浩大的宫殿。它好像(改为“似乎”较好,避免词语重复)被树冠压弯了腰,不能再笔直地向上生长。可是,尽管如此,它并未低下头颅,还在向岁月和生命柔韧的抗争。(长短句搭配,具有较强的感情冲击力)它是在力之所及的范围内创造了另一番生命的辉煌。(好大一棵树,“绿色”的承受!)造物主真是神奇,在这平凡的一棵榕树身上孕育着万物孜孜以求的承受能力。这棵树是痛苦的,但绝对是幸福的、伟大的,

61、因为它承受了生命之重,将生命之美演绎到了极致!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承受?生活本身何尝不是一种承受?(设问和反问能加强语势,如能恰当运用,能给文章增辉)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坎坷,太多的痛苦。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承受平淡或幸福;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承受着孤独或欢乐。(诗情画意的语言是美,朴实、自然简洁的语言也是一种美。文章写得朴实、自然,没有刀斧之痕,能显出作者的艺术造诣。语言是心灵的使者,感人的心灵必然产生感人的语言。考场上写作时,我们一定要自然流露真实的感情,以鲜活的个性

62、摒弃华丽的空洞,复归朴素的真实;在朴素的叙述中富含丰厚的生活底蕴和文化底蕴)承受是一种力度,它是上帝赐予人类处理困难的通行证。在承受中,如将意志与生命一起在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磨刀石上打磨,将韧性与心灵一起在挫折痛楚的火炉中锻造,人生就有了厚度和力度,便能够风雨无惧。(紧扣话题,立意高远)司马迁遭宫刑后,在写给好友的信中,提到了先贤们在困境中柔韧地承受后毅然崛起的情景:仲尼困厄,屈原受逐,左丘失明,孙子膑脚(善用课文素材,课文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这是司马迁为完成远大志向的一次坚定心灵独白,更是他对苦难命运的一次勇敢的承受和抗争。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他默默承受着屈辱和痛苦。他

63、卧薪尝胆,以苦行激励自己;他不忘国耻,暗中积蓄力量,苦思复仇。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他诠释了“承受”的精神实质:努力地自求上进,决不停息,决不懈怠。(材料丰富,善用材料,全文联系四个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深掘材料例证,使道理阐发的通俗易懂,明晰透彻)承受是一种品质,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立意新奇,开拓出“承受”的新境界)霍金是个全身瘫痪的人,只有一个手指可以活动,其命运无比悲惨。但他却说:“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像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转动着轮椅建议大家来跳舞;当他与

64、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他战胜了厄运,战胜了自己,不愧是“人生的斗志”!(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也许沉重,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巴金老人就是一棵在漆黑的夜中默默承受生命之重的大树。他生在风雨如磐的岁月,社会的黑暗犹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他的身上,他弯曲的背屈向深重的地母,使他看到了人民所承受的生活之苦。后来,爱尔克的灯光照亮了他的路,他用手中的笔描画出他滴血的心。渐渐地,巴金老人在这重负中直起身来,因为承受着生命之重,就一定要起来。他看到了远方美丽的朝霞,也看到了身后文字铺就的路,家春秋搁在手中,沉甸甸的。(从巴老身上可以看出:人的肩膀一如鸟的翅膀,是为承受压力

65、而生的,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这一段似乎是借鉴了别人的文章,在时间有限的考场上,也算一“下策”)记得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对人生的幸福和苦难而言,没有超越自我的气概,内视自守的精神品质,就不会在苦难的胁迫下,保持一个谈笑自如的我;没有对世情的彻悟,洒脱的生命情怀,也就不会在幸福的裹挟下,保持一个恬淡平和的心境。(引用贴切,拓展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是啊,一个真正能够迎接和承受各种人生际遇和挑战的人,绝不是气量狭小的平庸之徒,他可能会忧郁,但灵魂的天空不会黑云压城;他也许会兴奋,但热泪盈盈中他不会因此迷失方向。因为他能承受住自己。(收放自如,结尾结题,体现了

66、“起承转合”的结构美)【简评】本文紧扣“人生贵在承受”这一中心展开,由“树”及“人”,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深掘材料例证,见解卓然,立意不群,立论大度,文章有一种宏观大度的气质和思辨的逻辑。本文语言词语贴切,句式灵活,文句有表现力,整句与散句的交错使用,使文章节奏感强,言辞优美,情景感人。特别是诗句、名言、典故随手拈来,展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阅读积累。承受是一种分量“今晚真不想回家,不回那个可怜的家!”瑛抹着眼泪,拖着沉重的脚步徘徊在夜幕下。没有月亮的夜幕,很黑。白天里那仿佛是童话一般的金黄色的白桦树这时也无影无踪,身旁的潺潺流水似乎在向情人诉说着无限委屈,夹杂在田野里的昆虫凄凉地叫着,使

67、人感到秋天的一丝凉意。瑛坐在地上,眼前浮现出刚刚发生的那一幕(采用倒叙写法)迈进门,瑛就见父亲异乎寻常地点燃了一锅旱烟,皱着眉头吧嗒吧嗒地抽着。母亲像哭过似的。瑛预料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果然,大家闷闷地坐了一会儿,父亲艰难地开了口:“瑛呀,你明天不要去报名了钱,钱还没凑齐呢!”“什么?不报名?”瑛像突然跌入了冷窖,透心的寒意击得她茫然失色,她不敢相信这句话不真的,但她潜意识的一片茫然告知她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瑛的心在沉,在沉。很长时间的一段沉默。“她爸,要不,再想想法子。瑛这孩子可是考上了重点中学,还是咱乡里第一名的苗子,要不上,可毁了她一辈子。”母亲沉重的话语剌得瑛一激灵,“一辈子,一辈子”

68、瑛的脑海里反复叠现着三个字。是的,一辈子,我要走出去,我要换个活法!“爸,咱再借些钱吧!学期放假我就在县里打工挣学费,下一学年再不从家里要钱。”瑛从来没有这样恳求过父亲,她怕多病的父亲更为难。父亲听到女儿的话,那铜黄色的脸一下子拉长了,泪水从心底里流出来。他看着贴满奖状的小屋,看着勤奋懂事的女儿,再看看自己病残的双腿,鼻子不禁一酸。自己这辈子就窝在了这穷沟沟儿里了,孩子有了这样好的机会,为人父的他怎忍心将孩子的希望浇灭?心沉如磐,他抬头看见傍晚的霞光依然红得剌眼。怎样的沉重都要迎来明天的太阳,明天就要交学费了。他好像看见自己的女儿笑得花一样的脸,漂亮的书幸福地躺在女儿的怀里。他默默地拄起拐杖。

69、“她爸,你去做啥?”“去村长家看看。”父亲的话很平和,却很有分量。 “爸!”瑛欲言又止,泪以夺眶而出,她掂得出父亲决定的重量。这晚瑛听见了飒飒的白桦树响,瑛想:秋天必是华美的,因为它承受了沉甸甸的过往,承受了沉甸甸的收获承受需要力量。【总评】本文布局错落有致,作者没有对筹措学费直接描写,甚至连事件的结果也不予交待,而是选择了两个典型场景,分别暗示了女儿、父母所承受的压力,有力开拓了“承受”的话题。结尾通过主人公对秋天的联想,点出了“承受是一种力度”的主题思想。自然贴切,富于文采,真挚感人。(五)我的感悟读优秀作文,分析并归纳优秀作文特色。1.审题是核心。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需要认真

70、审题,2.规范是基础。高考作文的写作中,考生要想得高分,最起码要写得规范,即符合文体要求,突出文体特征。具体地说,写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1)要以记叙、描写为主,尤其要注意细节描写,其分量不得少于三分之二。(2)记事要实实在在,情节要完整曲折,要力图有小说笔法。(3)要有针对清晰的一两个人物,要力图做到个性明显、突出,性格鲜活、生动。(4)不仅要有两三个片断或画面,而且必须是不同的侧面,使之具有立体感。(5)如果要有议论,也一定要少而精,点到为止。写议论文,也必须是标准的议论文:(1)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并尽快地将它表述出来,做到旗帜鲜明、简明扼要。(2)中心论点要分解出两三个小论

71、点,决不能眉毛胡子搅在一起。(3)必须进行分析,也就是必须分解中心论点,剖析相关论据。(4)小论点之间的关系,最好采用“递进式”,尽量回避“并列式”,避免平铺直叙。(5)必须以说理为主。3.联系是重点。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只有联系实际,才不会空洞说教、苍白无力,才能丰富充实、多姿多彩。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只有联系现实;才能具有实际意义,拥有实际价值,才能谈出理论来;才能成为“独家新闻”,避免题材撞车。要想联系实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力避胡编乱造,必须做到原汁原味,实话实说。二是要拥有真情实感,必须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三是要敢于活画灵魂,必须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4

72、.特色是生命。要想拿高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要有亮点,要有出彩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一是要有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既具有思维的独特性,又充满认识的创新性。二是要有浓厚的思想感情,不仅是贯穿始终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三是要有独特的生活视角,既是他人所不用的观察角度,也是他人所没有的认识角度。四是要有自己的叙述特色,既应有自己的叙述方式,又应有自己的叙述角度,还应有自己的叙述节奏。五是要有拿手的修辞方式,或是善用比喻,或是长于排比,或是擅长对偶。六是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必须表现你的特长,展现你的风采,突出你的个性。总之,要力图聪明一点,机灵一些;活泼一点,潇洒一些,而这些不会

73、凭空产生,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培养,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强化。5.辩证是法宝。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无论是类话题作文,还是融合型作文,都可以进行辩证分析。虽不是每道题都一定要辩证分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你掌握辩证法宝,进行了辩证分析,那你的文章就一定会进发出智慧的火花,洋溢着真知灼见。如果你没用辩证法宝,就不能审视和辨析出来。6.见解是关键。高考作文的竞争,固然有技巧和技法的竞争,但更为重要的却是独特见解的竞争。因为没有独到的见解,你就写不出高分作文,你的作文就成不了高考佳作。而独到的见解,只能来自于考生的理解能力、认识水平、思想高度和理论层次。(六)写作有法1.审题。要

74、抓住题目的重点。审准题目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是否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要否自拟。明确各类作文的写作要领。2.构思。展开联想:由课内到课外,首先打开思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3.材料。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课本素材。不要只是堆积材料,要简要叙述,精当评析。4.谋篇要出彩。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

75、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5.文体。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6.题目。自拟题目注意出新,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7.内容。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教师的不是,家长的不是等),不要单纯发牢骚。少用政治术语。8.语言。优美,长短结合,铿锵上口;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

76、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严禁文白夹杂;不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多写增加文采的句子:(1)对称句-两两相对,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数相同。(2)假设句: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3)名言+阐释+例证句式。(4)排比短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9.细节。记叙文要生动,一定要有细节描写。10.格调要高。推己及人,以情动人。思维敏捷开阔,关注社会生活,富有时代责任感。感情真挚美好,弘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材料新颖简洁,语言清新畅美,文采飞扬,文思动人。书写整洁秀美,卷面美观大方。(七)补偿训练想一想那些课本素材可作为本次作文的写作材料。【苏轼】1、苏东坡屡

77、遭贬谪,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谓伤痕累累,但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他独自走向江边,站在寥阔江边,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虽知世事艰险,却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拣尽寒枝不肯栖”“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在突围,他在逆境中保持了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毅然的站立在风浪巨口,乘风破浪。2、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苏东坡,被贬杭州时,他用至高无上的艺术手法润饰了湖滨,成就他设计风景的旷世奇才。六十岁时,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

78、乐趣和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东坡志林,考订药书,赋诗作词。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因为他总有一颗“诗心”。3、苏轼虽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当方山子听了苏轼被贬的遭遇后,先是“俯而不答”,接着“仰而笑”。这俯仰之间其实是一份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姿态!不答是因为不遇的人生悲苦痛楚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同是天涯人落沦;继而仰天一笑,那是方山子对待生命的态度,笑傲人生,放下沧桑,不以物伤性,人生自是云淡风轻。【司马迁】司马迁遭宫刑后,在写给好友的信中,提到了先贤们在困境中毅然崛起

79、的情景:仲尼困厄,屈原受逐,左丘失明,孙子膑脚此时,司马迁彻悟了他们的痛苦处境和我不是一样的吗?但是即便是多么痛苦,他们都没有放弃自己最初那分坚定的人生理想,那么,我又为何要向痛苦与屈辱低头呢?这是司马迁为完成远大志向的一次坚定心灵独白,更是他对苦难命运的一次勇敢抗争。【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甚至想到了结束生命的假期。但他在地坛万物生命的律动里受到了感染,在厄运和逆境中学会了坚忍,懂得了人是自己志向的主人。最终,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桑提亚哥】桑提亚哥老人在同鲨鱼搏斗中却表现了非凡的毅力,虽最终失败了,但他的力量从肉体

80、到精神都完美地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信念。海明威认为“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斗争,而这场斗争永远不可能获胜。”他说,人生中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被说明,被改善,被挽救,所以也不可能真正提出会解决什么问题;但人完全可能也必须驾驭自己,在不可测度的人生厄运中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和风度这才是最重要的。【勾践】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忍辱求和,但没有丧失信心,回国后,不忘国耻,日夜苦思复仇,他以苦行激励自己,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他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努力地自求上进,决不停息,决不懈怠。【李清照】李清照像一株繁华的海棠,在雨疏风骤里,虽已是绿肥红瘦,风华不再,却顽强地站立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那个摇摇欲坠的时代,她用一生诠释了“抗争”。正如她笔下长盛不衰的秋菊,笑对西风,在百花凋零之际,依然站立。她教会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肉体倒下了,我们要让思想立着;富贵没了,我们要让精神立着。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