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选修4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441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选修4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选修4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选修4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选修4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选修4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理解课标: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二 、知识梳理:(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1、 李世民具有为帝实力与父反隋,位上王公:追随父亲李渊镇压农民起义,起兵反隋建唐,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功劳卓著,受加封。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拥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谋士猛将。2、 兄弟争夺:太子李建成深感威胁,与齐王李元吉结成反李世民同盟,多次谋害不成。李世民先发制人,收

2、买太子心腹,设计要除掉兄弟。3、 玄武门之变(626年):在玄武门秘密布置,乘李建成、李元吉入 朝之际,李世民射杀太子,其将尉迟敬德射杀李元吉。太祖无奈诏立李世民为太子。4、 评价: 嫡长子继承制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 李渊之子中的确只有次子李世民具有取得帝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帝位之争并未影响唐王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二)“贞观之治”的出现1、概况:玄武门之变后不久,高祖退位,李世民即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原因概括: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

3、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完善了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主要表现:统治过程中,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2、“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1)政治方面:惟贤才是用,选官不避亲仇(提拔魏征);虚怀纳谏(魏征直言);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进士科人才济济。(5)民族关系方面: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

4、,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设置羁縻府州: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后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设置机构: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带去种子、工匠、书籍和冶金技术、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关系。评价: 民族团结政策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

5、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6)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友好的对外政策:设立专门机构鸿胪寺接待外宾;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对各国使者,以礼相待;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开放的文化政策:佛教、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评价: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尤其是朝鲜的新罗

6、、日本的“大化改新”。 三、 一、唐朝严刑峻法,惩治贪官污吏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反腐败立法工作,一些王朝还制定了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如秦朝的为吏之道、唐律中的职律、明朝的大诰等。古代反腐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刑治贪。如秦律规定贪污与“盗”同罪;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宋律徐重申唐律对贪污行为的规定外,还利用“准敕”、“臣等参详”等形式加强对赃罪的惩处,且对犯赃官员实行连坐制。 只有立法而没有执法,法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严格执法、审明政纪是吏治清明的关键。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与

7、他的严格执法是分不开的。资治通鉴记载:当时有广州刺史党仁弘因“赃百万”而被弹劾,按律处死。太宗“哀其死而有功”,免其死,废为庶人,流徙钦州。事后太宗下诏罪己,认为自己犯了三条罪:“纵舍任心,以欺众庶罪一也;知人不明,委用贪冒罪二也;善善未赏,恶恶不诛罪三也。”以后高官多有因赃下狱者,如功臣庞相寿、皇叔李道宗等。后世评价贞观时认为“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袭细人。”(赵翼:廿二史札记)二、唐律“治吏不治民”作为封建社会法律的代表唐律,继承和光大前世统治经验,以等级秩序的“礼”为核心,宗法制为原则,对封建官吏实行严格的权限划分,严惩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达到最终

8、“治民”的目标。对唐律众多复杂的针对官吏犯罪条文的背后,体现出“治吏”的原则,但结合维护封建统治政权的目的和人主处心积虑的统治政策,我们发现,唐律流露和体现的是封建君主对官吏的爱护和关爱,从整体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尽其所能的为官吏提供特权和优遇。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君主掌握着国家的所有最高权力,熟练运用手中的各种资源和手段统治着松散的国家,修订和颁布法律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但“徒法不能自行”,必须依靠庞大的官吏系统组织和行使国家的权力运行,贯彻着君主的命令,履行自己的职责,选择优良的官吏,操纵赏罚二柄,驱使官吏,俯首听命。那么没有严厉的程序和权限,乖张君命,擅权腐败,徇私枉法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所以历

9、代君主都明定君臣之分,唐太宗明言:“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所以历代君主都敬奉“治吏不治民”的统治原则,制定严格的法律措施来保证官吏队伍的纯洁,提高行政秩序,达到最终控制百姓的目的。四、同步训练:1、使唐初经济得到逐步恢复的政策措施主要是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 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2、既能扩大唐朝统治基础和提拔有才能的“寒门”出身的人做官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 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3、唐朝的措施中对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

10、系起到非常大作用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 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4、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最主要经济条件是A、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 B、开辟大量荒田C、人口大量增加 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5、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扩大了贡士人选,重视进士科 B、科举考试重视士族 C、修改完善了法律 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6、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B、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C、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考试制度 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7

11、、下列对隋唐科举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打击了士族 B、选拔了人才C、发展了教育 D、禁锢了思想8、“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雠不弃。”,下面对这段话的诠释不正确的是A、“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B、求贤若渴,不拘一格 C、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D、知人善任9、下列关于唐初与汉初统治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实行宽舒政策B、都出现了治世局面,经济发展、政治清明C、都采用科举制度 D、都加强中央集权10、唐太宗的开明政治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唐朝出现下列哪些时代风貌兼容并蓄 博大开放 昂扬进取 经济繁荣、无土地兼并A、 B、 C、 D、11

12、、(2005上海卷)“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1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点举措有 A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B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 C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 D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13、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说:“安事劳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B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

13、愿浪费人力物力 C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属唐中央1、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请从“时会”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2、(2004上海卷)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答案:15 DBDDA 610 CDCCA 1113CAA1、原

14、因:从时会方面看:唐太宗即位时国家已经统一,又有隋朝一系列制度作为借鉴,这些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从人力方面看:唐太宗在执政时期,认真吸收了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发展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制度,延续均田制和阻庸调法,使社会经济逐步复苏;又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布唐律;唐太宗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等方面体现出的开明,促成了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发展。2、【参考答案】名称:贞观之治或唐前期 原因:勤于政事,吸取前朝教训,轻徭薄赋,爱惜民力,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融洽,国力强盛边疆巩固,邦交和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