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29KB ,
资源ID:40379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37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卡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争霸战争促进

2、了文化发展与交流 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2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4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

3、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A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5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6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

4、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7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8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

5、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9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D弘扬国粹以增

6、强民族精神的理想10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A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D联合苏联推动社会革命11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先生说本是个顽固党。我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这一论述反映了A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 B知识分子还必须自身改造C

7、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 D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1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大革命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13阅读下表: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类别比重(%)年平均增长率%1921年1936年轻工业44.130.75.46重工业54.662.99.94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 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 14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

8、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A中央提出了 “双百”方针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宪法C社会主义建设急需法律保障 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15下列宣传画、宣传标语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 B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 D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6邓小平在会(注:指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天高兴地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下列属于材料所说“新话”的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价值规律 设立经济特区A B C

9、D17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 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18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A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西欧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19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

10、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舞台。这种制度变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C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21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时间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1

1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22苏共中央九月全会(1953年)和七月全会(1955年)决议的核心是力求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次序,使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刺激因素起作用。这表明苏联 A决定废除实物配给制 B决定纠正斯大林体制弊端 C生产动力不足已显现 D暂时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23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

12、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A恢复西欧经济 B稳固资本主义 C打开西欧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24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 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D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题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7题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13、,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

14、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材料二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1861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法各一个)、网球场、影剧院等。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据广州历史大事记整理(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

15、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广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1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195382.51957105.0195485.61958141.21955106.81959124.71956127.61960133.2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1953166.831959169.681954169.521960143.51955183.9419

16、61136.501956192.751962154.411957195.051963170.001958197.651964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请考生在第27、28、29、30四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

17、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材料二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

18、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评价上述改革。(9分)28(1

19、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庚子国变后,由于朝廷威信扫地,到新政时,讲“民主”、骂“专制”,即便在“体制内”也不再敏感。当时绝大多数立宪派主张英国式宪政,虽非共和,已认民主。他们与革命派的分歧已不是民主不民主,而是排满不排满了。材料二中国在日政治侨民众多,维新派在戊戌失败后,革命派在辛亥胜利前,都以日本作为主要流亡地。至于一直在国内发挥影响的立宪派干将如杨度、汪荣宝等,也是留日回来的。尤其在19121918年间 ,出国留学者几乎都往日本。而这个时期恰恰是“个人自由”和“民主”的观念大举进入中国之时。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学东渐”主要靠华人赴西和西人来华、19

20、20年以后中国的激进思潮相当程度上来自留苏留法学生,那么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个人自由和民主思潮,包括以这种思潮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更主要是留日学生带来的。以上材料均摘自秦晖两次启蒙与“日本式自由主义”(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九世纪至1920年以前“东渡扶桑”留学大潮的影响。(6分)29(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略地位开始逐渐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

21、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支持美国的一票。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6分)(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

22、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并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用史实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9分)3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严复生平经历1854年1月8日,出生于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7年3月,赴英国学习海军三年。1890年,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1895年,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武装抗击外来侵略。1896年,创办俄文馆,并任总办,俄文馆为中国最早的俄语学校;帮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9月24日捐款100元

23、资助梁启超与汪康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1897年,和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宣传变法维新;将天演论在国闻报报上连续发表。1898年,光绪帝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主张;改捐同知,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1910年,海军部授为协都统,后任资政院议员。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11月辞去校长职务。1915年5月,严复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员。8月23日筹安会宣布成立,严复列名为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对张勋复辟表示同情。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终年69岁。摘编自严复年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严复

24、的人生经历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严复的思想变化,并分析其影响。(9分)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1【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材料中的信息“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趋同现象,文化并未统一。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工艺和各国文字的趋同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参考答案】B2【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

25、流思想的演变。董仲舒从“王”字入手,美化君权,分析君权的神圣,宣扬君主代表上天统治民众,即君权神授,因此选A。“天人感应”意指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因此B错;材料没有体现仁政、教化,C、D错误。【参考答案】A3【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庄园中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

26、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参考答案】B4【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北宋初年南方户数的增多是由于自唐朝中期以来,北方长期战乱导致北民南迁,南迁之民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户数也随之增加。丝绸之路的受阻是由于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导致的。政治中心的南移是由于宋战败。人地矛盾的加剧是由于北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参考答案】C5【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转运使的职责本身就是将地方财政收入转运到中央,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错误;转运使是地方官员,

27、并非丞相,故B项错误;权力分割过细不利于提高效率,故C项错误;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转运使的权力被分散,同时这些机构相互牵制,故D项正确。【参考答案】D6【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根据“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可知内阁的票拟权要由皇帝的批红权来决定,所以不能说明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故A错;材料未体现内阁牵制朝中大臣,故B错;明代内阁是封建专制加强的产物,与近代内阁有着本质的区别,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可以看出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28、故D项正确。 【参考答案】D7【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领事裁判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是一种治外法权,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非法特权之一。但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司法的变化。【参考答案】A8【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题中并没有政府的管理,所以A错误,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三大阻力,在近代中国一直存在,股份制的普遍存在在题干中并没能相关信息予以证明。所以只能是C项。【参考答案】C9【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这说明当时要求对传统文艺变革。A项不

29、符合事实,C项衰落是一种趋势,题中不能说明传统文艺已经衰落了,且国画只是传统文艺中的一种,不能代表全部。D项不是题中要说的思想。【参考答案】B10【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民国初年,孙中山所说的国家社会主义是要实现他的民生主义,也就是进行的社会革命,实现社会公平,防止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参考答案】A11【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这就是说要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进行改造。【参考答案】B12【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从题中看,革命对象有土匪、军阀、帝国主义,这是国民大

30、革命时期。【参考答案】A13【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重变化不能反映出是轻工业的衰落,也不体现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是官僚资本。轻工业的增长率也很高,说明也在发展,单凭重工业比重的增加不能说明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参考答案】D14【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A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且宪法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

31、定,与材料中的“政治法律学会”不符,故B错;根据材料信息“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可知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法律不健全,社会主义建设急需法律保障,故C正确;“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与题意不符,故D错。【参考答案】C15【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大跃进时期的左倾思想并不是要推动思想解放,所以A项错误。题中没有反映出右的错误,B项是左倾思想的体现。【参考答案】D16【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此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32、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符合题意,是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不符合题意,设立经济特区是1980年开始的,不符合题意,所有带的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即A、C、D三项均排除;只有B项符合题意,正确。【参考答案】B17【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中法律的地位。材料强调的是要求人们遵守法律,没有体现出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且雅典的法律不维护奴隶利益,故A错;雅典民主从本质上讲主要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是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故B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仅仅是为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并未使雅典成为民主国家,故C

33、错;根据材料中“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得出当时雅典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D。【参考答案】D18【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此时的西方尚未有工业资产阶级,题干没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表现。阶级结构没有变化。【参考答案】C19【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两国的革命推动了两国制度的变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参考答案】D20【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从时代背景来看,这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流传,人们对自身的价值与尊严非常看重,个人主义上升。这对当时教会的思

34、想禁锢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因此,写自传是重视个人价值与地位的体现,也是对教会专制统治的反抗。【参考答案】C21【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根据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可知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收入情况,不能推断出贫富差距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虽提到修建铁路,但只能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无法直接得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信息,故D项错误。【参考答案】A22【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考查苏联赫鲁晓夫改革。A在题干中不体现。斯大林体制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

35、,以计划代替市场,题干中不涉及纠正斯大林体制,所以B项错误。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顺序并不是要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物质刺激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生产动力不足的体现。【参考答案】C23【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根据“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可知马歇尔计划强调的是美国在西欧的商业利益,材料没有涉及恢复西欧经济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美国从稳固资本主义出发,故B项错误;根据“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看出美国是为了打开西欧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意图,故D项错误。【参考

36、答案】C24【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化。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B项正确。在当前,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所以A项错误。C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参考答案】B25(25分)【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试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下列信息概括“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影响要结合历史发展趋势和材料中的信息概括。第(2)问关注材料

37、中的这些信息:开放广州为商埠;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这些就可以概括出特点。这些信息同时也可以得出原因。民族企业的兴办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参考答案】(1)特点: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争取自由和法治;在斗争中形成了新的市民文化。(6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8分)(2)特点:是近代中国最早对西方开放的城市之一;城市发展融进了不少西方元素,具有近代城市特征;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2分,任答

38、一点即可)原因: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广州开埠通商;通商口岸的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兴办,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城市管理体制和理念传入中国等。(9分)26(12分)【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历史问题、描述和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题中的时间是重要的突破口,粮食产量是增加或减少,结合当时的时间,联系经济政策,就可以解决。最后,学生自己对经济政策与粮食产量要有理论认识。【参考答案】信息一: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1953年至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2分)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

39、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使苏联粮食产量与中国相当。(1分)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2分)信息二: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1959年至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962年至1964年粮食产量回升(2分)说明: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粮食产量时有起伏。(1分)中国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下降。1960年以后,中央在农村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推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粮食

40、产量开始回升。(2分)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协调好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关系;要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学生答出其它的认识,只要合理就可得分,总分不超过2分)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试题解析】第(1)问注意题干中的叙述,“鸦片战争后10年间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结合鸦片战争前的背景概括。第(2)问,关注题干中的这些信息“机器试铸银币,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银

41、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评价要结合前两问和时代背景讨论。【参考答案】(1)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尖锐;外商的不法行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6分)(2)特点:铸币方式现代化(机器铸币);由地方自铸到中央统一铸币;伴随着文化和政治斗争;实行铸币立法;未真正实行。(5分)评价:被动改革,未能使中国摆脱困境;是中国金融近代化的起步。(4分)28(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讲民主、骂专制,即便在体制内也不再敏感”可以看出当时主张民主、反对专

42、制的人日益增多;根据材料一中“绝大多数立宪派主张英国式宪政”得出立宪派仍倡导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原因”从列强侵略、清末新政以及立宪派仍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维新派在戊戌失败后,革命派在辛亥胜利前,都以日本作为主要流亡地”得出日本成为维新派、革命派的活动基地;根据材料二中“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个人自由和民主思潮,包括以这种思潮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更主要是留日学生带来的”得出留学生将自由、民主等观念传入中国,是国内民主思想宣传的主要力量。【参考答案】(1)特点:主张民主、反对专制的人日益增多;立宪派仍倡导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排满以建立共和。(3分)原因:八国

43、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在民众心中威信扫地;清政府被迫实施新政,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言论自由;立宪派仍对清政府抱有幻想。(6分)(2)日本成为维新派、革命派的活动基地(宣传民主思想的中心);自由、民主等观念传入中国;留日学生成为国内宣传新思想的主要力量。(6分)29(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问,根据材料文字“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

44、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支持美国的一票”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题干中的抗战时期,主要回答中国在联合国建立过程中的三个事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国之一、签署开罗宣言、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第二小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二是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参考答案】(1)中国在亚洲的抗战减轻了美国的压力;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据点;削弱苏联的影响;便于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在国际上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得6

45、分)(2)史实:1942年,中苏美英等26国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国之一。1943年,中美英三国召开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1945年,中苏美英等51国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说明:1944年,中国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1947年,中国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9分)3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试题解析】第(1)问特点要从现象中概括,留过学,担任水师学堂教习,主张变法反侵略,支持袁世凯、张勋复辟等。第(2)问要关注时间辛亥革命,革命前与革命后的史实对比,就可以找到变化。影响要结合时代背景看。【参考答案】(1)特点:有过留学经历,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没有明确地反对君主制,支持复辟帝制。(6分)(2)变化:由积极的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支持维新变法到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3分)影响:支持袁世凯称帝,对严复的评价以消极为主;与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相悖,是历史的倒退。(6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