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297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段考文科历史试题命题人:赵洋 审题人:杨敏 杨晓玲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代很多时候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2西周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将刑法体制进行调整,相比于前朝减轻许多;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还是

2、主张要“刑兹无赦”。这表明西周的刑法体制()A贯彻“明德慎罚”的司法原则B推动法律由野蛮走向文明C服务于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D确保宗法原则得以贯彻落实3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发动政变,扶立胡亥,残害诸王子公主,就连和将军蒙恬一起在北边统领重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也无力反抗。这一历史现象折射出当时()A国家权力依据血缘关系建构B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C郡县制度有效防范地方割据D军政大事均由三公朝议而定4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就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B重视

3、乡论与德行的考察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5汉代以“右”为尊,以“左” 为卑。汉代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诸侯国任官的为“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一做法()来源:Z_xx_k.ComA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B废除了察举制度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推行了郡县制度6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7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

4、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8“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表明当时()A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B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C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D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9据下图可知,中国古代()来源:Z_xx_k.ComA精耕细

5、作的生产观念B民为邦本观念的传承C重农政策的渊源流长D农耕技术的发展缓慢10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B商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地位C社会变革新兴阶级崛起D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11秦汉时女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立户授田,为“女户”。秦汉算赋,以十五岁为限征收,秦汉的典籍中有不少“赐女子百户酒”的记载。这说明秦汉时期()A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逐渐形成B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土地兼并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不断形成D女性经济活动是税收的来源之一12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

6、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A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B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C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D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13史书记载东汉樊宏“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 作器物,先种梓、漆,积以岁月,皆得其用。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A豪强地主控制地方政治经济B田庄经济发展迅速造成土地兼并C田庄经济具有一定的进步性D豪强地主剥削人民加剧阶级矛盾14魏孝文帝时期,面对社会上“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的现象,大臣李世安建议:“所

7、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以使“土不旷功,人罔游力”。该建议被采纳说明当时()A亟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政治动荡影响精耕细作C地权私有促进经济发展D禁止地主土地私有制度15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来源:学科网ZXXK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16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

8、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17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这表明“礼”在当时()A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B被各诸侯国严格遵循C是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D与论语同为经典18“士”原本是最低等级的贵族,受过六艺的教育,能文能武。春秋战国时期,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这种变化反映出()A百家争鸣局面正式形成B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C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D宗法制得到不断强化19陈独秀认为:“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有学者认

9、为“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在韩非子忠孝一篇中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这说明()A“三纲”之说来源于法家学派B陈独秀对孔教理解偏颇C汉代儒学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D儒家与法家同源20汉代司法审判遵循“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的原则。这一原则()A导致了法律与道德教化对立B促进了宗法制的复兴C否定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21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

10、化的保存者。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A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C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22魏晋时期,人们不再相信所谓的“天命”,转而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诗歌中训勉的内容减少了,自由抒情和绮文丽藻的成分却日益增加。据此可知,魏晋时期()A文学创作的政教性有所减弱B士族强化了对文化话语权的掌控C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冲击D文学才能是评判人才的重要标准23东晋高僧慧远讲经时,讲诵儒家丧服经宣扬尊敬先祖,他还引老庄理论解说佛经高僧传来诠释法性。这说明,慧远的佛法理论()A改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深受中国本土文化浸润C实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D逐

11、渐世俗化的发展趋势24唐人李白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雷,状如楚汉相攻战。”下列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

12、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来源:学科网ZXXK材料三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

13、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8分)(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7分)来源:学科网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

14、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

15、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王莽建立“新朝”(823年)后,为了缓和西汉末年以来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王莽新政、“托古改制(仿照周礼改革)”。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恢复“井田制”。实行五均制,在长安、邯郸、洛阳、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其职责是按工商各业的经营情况征收税款,管理市场物价。由政府办理贷款,如果百姓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货,实行无息或低息政策。

16、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发行20多种货币,价值比例十分不合理,货币贬值严重。由于王莽改制竭力复古,不切实际,所用非人,触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加之自然灾害非常严重,导致改制的最终失败。据百度百科改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改制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改制的影响。(7分)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段考文科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D 【解析】材料中,殷代诸王取名体现了敬鬼神的观念,而周代则更多体现了敬天保民思想,结合材料“懿德”、“天德”、“敬德”可知,这反映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

17、强,故选D项;这一变化反映文化传承增加了新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而不是受到严重挑战,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周代诸王的名号,并未提及其权力,也未提及诸王与宗教的关系,无法体现王权打破了宗教权威,排除B项;人伦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属于儒家理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将刑法体制进行调整,相比于前朝减轻许多;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还是主张要刑兹无赦”可知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故选C项;“明德慎罚”指多施恩德于天下,慎重使用刑罚,与材料中“刑兹无赦”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

18、规范的行为,还是主张要刑兹无赦”可知西周的刑法体制依然具有“野蛮”的特点,排除B项;“不友”与宗法血缘原则无关,“确保”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3【答案】B 【解析】据题干“诸王子公主”都无力反抗说明宗法贵族政治影响力不大,故选B项;秦朝实行郡县制,不是依据血缘关系构建,排除A项;“诸王子公主”不属于地方割据问题,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朝议,故无从反映,排除D项。4【答案】B 【解析】汉宣帝的诏令体现了察举制的选拔标准之一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体现了该制度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故选B项;材料提到的是察举制选拔官员重视个人品行,这一标准无法体现激发官员责任感,排除A项;材料中汉宣帝的诏

19、令说明察举制的标准是皇帝定的,不能说明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排除C项;据所学察举制的知识可知,孝廉并不是察举制选官的唯一标准,排除A项。5【答案】A 【解析】据材料汉代规定诸侯国任官的为地位较低的“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体现汉代统治者目的在于限制诸侯国扩张势力,故选A项;察举制度为选官制度,材料体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官员流动,排除B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D项。6【答案】B 【解析】材料中刺史改称州牧,“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职权进一步扩大,故选B项;刺史本来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

20、郡国,是汉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系统的监察制度,保障了吏治,但与材料中“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不符,排除A项;“清名重臣”不等于宗法观念,排除C项;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是指选官制度科举制,排除D项。7【答案】C 【解析】隋朝限制勋贵子弟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举措削弱了贵族的特权,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是在汉朝,隋唐已经实行科举制,排除A项;克服察举制的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已经开始实行科举制,排除B项;传统的婚姻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的婚姻观在近代开始改变,排除D项。8【答

21、案】C 【解析】根据材料“魏、晋时代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知当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故选C项;根据材料“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可知选举人才的权力在中央而非地方操控,排除A项;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所述时间“魏、晋时代”不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出身,排除D项。9【答案】D 【解析】根据从战国到晚清时期的牛耕图反映的信息可知,我国封建时代的耕作方式一直是铁犁牛耕,农耕技术没有明显的革新,发展缓慢,故选D项;精耕细作指

22、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图片没有反映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念,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农耕技术,与民本思想的传承无关,排除B项;牛耕图强调的是耕作方式的传承,不能说明农业政策渊源流长,排除C项。10【答案】D 【解析】“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可见商业不一定是全部由政府垄断,民间也有一定的存在,故选D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由于此时诸侯并立,并没有形成得到全国的认可,排除A项;“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只能说明财富多,无法判断地位高,排

23、除B项;“出现了像范蠡、吕不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商人不属于新兴阶层,排除C项。11【答案】D 【解析】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女性单独立户使得户数增加,有利于增加税收,故选D项;女性可以立户,说明女性地位有一定的提高,排除A项;为女性分户授田并不等同于限制土地兼并,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秦汉时期为女性分户授田的,与男耕女织无关,排除C项。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可知此时商人转而从事农业,变为地主,与此时“汉武帝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关,故选A项;汉武帝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根据材料“西汉中期

24、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可知此时商人转而从事农业,变为兼并地主,加剧土地兼并,弱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排除C项;材料涉及主旨为商人从事领域的变化,未涉及商人政治地位,排除D项。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东汉时期的樊宏所经营的家业比较大,其经营的效果也非常好,“赀至巨万”,有了这么多的钱财之后,他“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即经常周济本家同族,施惠于乡里,据此说明东汉时期的田庄经济还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故选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东汉时期的大地主樊宏经营田庄的效果非常好,并且经常资助家族和乡里,没有涉及控制地方政治经济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题干述及了东汉时期的大地

25、主樊宏经营田庄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并没有述及造成土地兼并的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述及东汉时期的樊宏在“赀至巨万”之后经常“赈赡宗族,恩加乡闾”这种做法有利于团结宗族,而不是加剧阶级矛盾,排除D项。14【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大臣李世安建议“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以使“土不旷功,人罔游力”,体现当时土地荒废度高,亟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项;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政治稳定,排除B项;地权私有会导致土地兼并问题,加大贫富差距,不能促进经济发展,排除C项;“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表明仍然实行地主土地私有,排除D项。15【答案】D 【解析】材料魏晋时期的壁画,反

26、映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惯对汉族的影响,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故选D项;材料壁画只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惯向南扩展,而非生产方式的扩展,排除A项;材料壁画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饮食习惯,与宗教题材无关,排除B项;材料壁画没有反映出烤肉这一饮食习惯是否普及到普通民众,因此不能说明人民生活普遍富足,排除C项。16【答案】B 【解析】由材料“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的语句”可知民间订立契约是协商一致的结果,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出现官府控制的信息,排除A项;“完全符合”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是民间契约订立过程中的特点,并未提及城市商业的

27、发展,排除D项。17【答案】C 【解析】据材料“礼,经国家,定社稷,序 民人,利后嗣者也”,可知作者强调“礼”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故选C项;法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排除A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没有遵循,排除B项;“礼”是一种观念,不能与论语同为经典,排除D项。18【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可知,平民受教育的现象逐渐普及,反映出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故选B项;百家争鸣局面指的是各学派之间相互批驳、诘难,材料现象与此无关,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一种教育现象,没有提及思想主张,无法反映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排除C项;“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说明等级制度受

28、到冲击,体现了宗法制的瓦解而非加强,排除D项。19【答案】C 【解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正式提出“三纲”一词,而据材料知这种说法最早来自法家代表作韩非子忠孝,说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家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故选C项;“三纲”一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排除A项;仅通过陈独秀对“三纲”一词的见解无法推知其对儒教理解是否偏颇,排除B项;儒法两家阶级立场不同,并不同源,排除D项。20【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体现伦理纲常观念的强化,故选D项;材料中“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体现的法律强化道德观念,而不是对立,排除A项;宗法制核心是嫡

29、长子继承制,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法律的方面,与治国理念无关,排除C项。21【答案】B 【解析】“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在西汉受到尊崇”即被统治者尊崇,说明他能体现统治者的要求,故选B项;“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说明其思想主要迎合的统治者的思想,不是主要反映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排除A项;“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体现其内容为统治者所欣赏,无法确定教育的方向,排除C项;经世致用正式提出于明清时期,排除D项。2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诗歌中训勉的内容减少了,自由抒情和绮文丽藻的成分却日益增加”可知,魏晋时期文学创作的文学性日益增加,政教性

30、有所减弱,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当时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没有士族掌控文化话语权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人们不再相信所谓的天命,转而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实际上是放弃违逆自然人性的“名教”,但对符合人性积极进取的“名教”精神则有所保留,并没有反映是受佛道思想的冲击,排除C项;题干与人才的评判标准无关,排除D项。23【答案】B 【解析】慧远在讲佛经时,援引了产自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这表明他的佛法理论深受中国本土文化浸润,故选B项;东晋时期儒学仍居正统地位,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宋代实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时间不符,排除C项;丧服经及老庄理论并非市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引用这些经典无法说明佛教的世

31、俗化倾向,排除D项。2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雷”可知描写的是草书的特征,C图笔画连绵、字体简省,故选C项;A图字体方正,规矩严整,是楷书,排除A项;B图工整清晰,飘逸活泼,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排除B项;D图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是小篆,排除D项。25【答案】(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1点2分,共4分)。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1点2分,任答2点得4分)。(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

32、;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1点2分,任答3点得6分)。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点2分,共4分)。(3)特征:血缘关系浓厚;家国同构;君权、父权至上(或君主专制);人治;(1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1分);推动了民族交融与经济文化交流(1分);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1分)。26.【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2分)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

33、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这多个学派。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总结:(1个史实1分,史实分最高不超过3分;有史实有分析、史论结合的合理论证过程,每个论2分;即三个史实(3分)+史论结合(6分),共9分)综上所述可

34、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1分)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2分)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

35、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人民主权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在自身的传承、积累的踏实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主巨大贡献。(1个史实1分,史实分最高不超过3分;有史实有分析、史论结合的合理论证过程,每个论2分;即三个史实(3分)+史论结合(6分),共9分)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1分)27【答案】(1)措施:实行土地国有制;实行五均制;实行政府贷款制度;将盐铁等收归国有;进行币制改革。(1点2分,任答4点8分)(2)作用:土地改革虽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但违背了经济规律;实行五均制,有利于增加税收,平抑物价;实行贷款制,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减轻百姓负担;将盐铁等收归国有,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不利于民生的改善;币制改革,导致物价飞涨,加重了百姓负担。 (1点2分,任答4点7分,总分不得超过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