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278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段考语文试题命题人:黄文捷梁洪涛刘晨晨 温燕 审题人:黄文捷梁洪涛刘晨晨温燕来源:学科网ZXXK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所谓“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华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圣典”或“元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六经”,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

2、特定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新刻勒,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造成深远而又长期的影响。元典的这种超越性并非某种神秘因子所造成,乃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所始终关心的,也就是说,元典讨论的是不朽的主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以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

3、大的启迪功能。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和精神的否定。近代文明实现这种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当然,这种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中国哲人对此早有领悟。考之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返其初”的现象可谓俯拾即是。即以龚自珍为例,便有相当精辟的识见。稍后的经史学家皮锡瑞在论及清学演变时曾概括道: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19世纪中后叶活跃在中国思想界的先进文化

4、人,从徐继畲、魏源到郭嵩焘、薛福成进而到康有为、梁启超继之到孙中山、章太炎,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一条思维路向。20世纪以降,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轨道上突飞猛进,文明的器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都发生着愈益深刻的现代化转型。然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单一式的进步,而是善恶并进、苦乐同行的矛盾过程,正所谓“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城”。不论与自然交互关系这一面,单就人与人的关系这一面而论,工业文明取得了社会契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重要进程,却又带来社会的失衡和人的异化,

5、物欲主义的泛滥、道德的沉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显示了个人失调以至社会失衡的危险趋向。面对当今形势,人类正在寻找解决途径。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元典精神可以给予我们以启示。中华元典所贯穿的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乐生主义、人道亲亲的人文传统,以及德业日新意识、社会改革意识、文化包容意识、守中和谐意识等等,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无疑会成为现代人克服“现代病”的良药。这便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民族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革故鼎新之路。这种双向性的辩证发展进程,正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摘编自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的近

6、现代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典精神体现在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B文化元典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能产生不朽而深远的影响,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C近代文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选择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D工业文明利弊参半,只有走上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道路才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证,既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冷峻思考。B文章围绕论题,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论证,从多个角度充分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C文章论述从文化史

7、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时,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D文章末段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指出面对当今形势,人类特别是中国正在寻找解决途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必有其原创性的元典精神,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该民族的社会与生活之中。B元典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摒弃实证亲近哲理,具有开放的气度和终极关怀的胸襟。C东西方文化共同遵循一条借助“复归”来谋求现实变革的思路,以至“返其初”的现象深刻影响了近代文明的进程。D中华元典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要发展现代中国,还需要走具有中华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

8、之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材料一: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

9、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

10、。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材料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

11、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

12、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

13、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材料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

14、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信息传播时

15、,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4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

16、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C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D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5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厨师的书法周华诚老余炖的汤瓶鸡,一绝。我千里迢迢从北京过

17、来,一定要赶到小饭店去吃个汤瓶鸡。老余的小饭店在大山深处,国道边上,一路七弯八绕,才能在小饭店里吃上一顿。放下筷子,却是深深的满足:“道道菜都好吃!”小饭店开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风景。饭店老板兼首席大厨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老余技艺满身,会做菜还能聊天。会做菜不稀奇,一介大厨,没有几手绝活,怎么行?没有推陈出新的功夫,怎么在饮食丛林里屹立不倒?所以作为大厨,手中一柄铁勺,那是安身立命的武器,舞得天花乱坠,舞出一朵花来,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吃饭工具而已。但能聊天,就不一样了。老余聊天,并非瞎扯。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一席终了,宾主尽欢,来者神清气爽

18、,依依拱手作别。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为:一、老余有聊天的天赋;二、老余肚里有故事。有时候,你真说不好那些食客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吃老余做的汤瓶鸡呢,还是为了听老余讲故事。但老余最好的本事,乃在书法。四十年前,老余还是小余,小余还是村庄里小学校的代课老师,小余老师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认识到把字写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开始学写字。后来,他出了门,打工谋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笔也放下了。一人一瓶啤酒,我和当年的小余、现在的老余,面对面坐着聊天。老余说,他这家小饭店,其实不只是家小饭店。我的理解是,这既是老余自我修行、观照内心的地方,也是老余结交众生、看见世界的地方。怎么说呢,老余1985年从外

19、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飞回来了!就此,老余开启了他作为一名厨师的生涯。从此以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老余的日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充满了扎实的幸福。几年之后,小饭店挪了地方,转移到百步远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饭店的名字改为“途中”,直用到现在。我问老余“途中”何谓?老余答曰,活着活着,越来越明白,人生永远是在半道上。比方说吧,我老余菜烧得好,方圆百里,大家都知道我老余厨艺不错,这就到顶了吗?不可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开饭店挣了钱,日子过得舒坦起来,我就可以跷跷二郎腿了吗?远着呢。人活着,哪里是为了挣钱?一天不干活,我一天就不痛快。这是为了过得充实那我

20、老余,为什么还要写字呢?写字,那是我的爱好,是心里真正欢喜的事。后来我把这个爱好又捡起来了!我一拿起笔,笔墨一动,宣纸上划拉出笔画线条来,嘿!我的精神就愉快了你说,我是不是,每件事,都是在途中?老余见我点头,又说,你再看看这个“途”字。余,在走路。说明我老余,一直是在路上的。这是一种快乐。一路上看看风景,不是很好吗?现在老余一有空,就钻进二楼的书房,在那里练字。他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消失了,就有了书卷气,有了沉静气。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帖!我问老余,写字跟做菜,有相通么?老余说,异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候,知道什么时候加料,写字要懂得运笔,熟悉笔墨的性情。这么一想,老余说得对。做菜,写字,道理

21、是相通的。说白了,是一种悟性,是你对工具的熟悉。当你对笔墨与纸的关系,或者对菜肴与水火的关系,了解透彻,运用娴熟之时,这些东西就会成为表达内心的一种工具。工具不再重要,内心才变得最重要。这就是境界。这也是人生。对老余来说,做菜的时候,锅铲就是他的毛笔;写字的时候,毛笔就是他的锅铲。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说吧,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让老余煨好二十个汤瓶鸡,第二天中午送到县城去。老余想来想去,决定不送!不送,不是因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远,更不是炖不出那么些鸡。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汤瓶鸡,只有在这个山高林密的路边饭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汤瓶鸡,要用木炭火,煨上三

22、小时。快了,猛了,出来的味道都不对;煨好送去,肉老了,汤凉了,味道更不对到时,岂不是要砸他的招牌?也只好得罪一下熟客了。老余开店几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识过,都打过交道。老余听话听音,三句话一接,就知道对方的身份甚至口味。现在,老余也是偶尔才下厨了。他下厨已不再是为了挣钱。就像他写字,不是为了搞艺术一样。人家说,老余,你的字这么好,可以去参加省展、国展了。老余摇头,说不去。人家王羲之、张旭,有没有参加过省展、国展?肯定没有嘛。人家又说,老余,你的饭店这么有名,怎么不多开几家分店,搞一个连锁。老余也摇头,我只要一个小小的店就够了。继续喝酒,聊天。老余说,做菜跟书法,还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永远

23、没有第一,也永远没有终点不过都是“途中”。我盛了一碗鸡汤,慢慢喝了,味道真好。溪鱼、老豆腐、丝瓜、红烧肉,道道菜都好吃(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名为“厨师的书法”,写厨师不言其厨艺,却强调其书法,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老余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没有了,书法使老余得以从琐碎的生意中超脱,达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C文中有意使用“何谓”“答曰”“来者神清气爽,依依拱手作别”等文言、书面语,使语言古朴典雅,意蕴丰厚。D结尾“道道菜都好吃”与开篇形成呼应,既突出了老余高超的厨艺,也有对他人生态度与境界的赞美。7

24、老余为自己饭店改名为“途中”,请结合全文分析“途中”包含的意蕴。(6分) 8文中运用多种手法刻画老余这个人物形象,请选取两种手法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籍以取重。乃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著交,三人更称扬之,名始盛。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

25、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常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辩,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陛下

26、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归流俗;陛下权重,则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所加损不过铢两而移。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选自宋史王安石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B.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

27、/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C.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D.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庶子:太子宫官,秦汉时为太子少傅的属官,隋唐设左右庶子,宋代沿袭,掌东宫侍从、内值等事务。B.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古代官职名,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

28、合称“宰执”。 C.保甲: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D.视事:指官吏初到任。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的“视事”亦同此意。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与韩绛、韩维兄弟交情深厚。宋神宗即位后,韩维多次采用王安石的言论,并向皇帝引荐了王安石。后来韩绛还曾劝皇帝留王安石于朝中。B.王安石与陈升之负责推行新法。朝廷设置三司制定新法,王安石命吕惠卿一同参与,新法涵盖颇广,农田水利、赋税交易等都包含在内。C.王安石推行变法遭到同僚反对。吕诲、韩琦、司马光等都反对王

29、安石的主张。皇帝看完韩琦反对新法的上书,想听从韩琦的意见。D.王安石上奏章为自己极力申辩。司马光以变法引起朝廷内外动乱为由,反对新法,王安石直言上奏为自己辩护,皇帝言语恭敬地表示歉意。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籍以取重。(5分)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南轩竹曾巩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注

30、琅玕:翠竹的美称。1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来源:学。科。网C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长。1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

31、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 , ”两句。(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揭示贫富差距悬殊,从反面论证自己观点的句子是“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3)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作为反例,它虽有六跪和二螯,然“ , ”, 来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4)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再次佐证了前文“ , ”这一择师标准的观点。(5)秦始皇统治时期为了愚弄百姓、巩固统治而焚书坑儒,过秦论中体现这个举措的句子是“ , ”。

32、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18题。 正如当年AI技术风靡一时,人人都在谈论AI的价值一样,(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不仅能够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还将在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械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三大典型应用场景下衍生出丰富的新功能。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标准,5G时代用户体验速率将达到Gbps量级,峰值速率为20Gbps。也就是说,一部8GB的HD电影,3G网络下载需要70分钟,4G网络需要7分钟,5G网络只需6秒便可 。这种 的“速度与激情”,吊足了人们的胃口。除峰值速率外,5G更追求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从三大应用场景来看,5G的互联特性

33、将展现得 。以大规模机械通信场景为例,5G可以实现大量终端设备的高密度连接,通过降低网络能耗满足智慧安防、楼宇监测的要求,由此,智慧城市的设想似乎也不再是 。作为前沿核心科技,5G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5G时代的较量因而愈发令人期待。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5G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利B5G今天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C5G今天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5G时代的各种便

34、利D今天5G又起波澜,5G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功告成 令人瞩目 酣畅淋漓 海市蜃楼B大功告成 令人神往 淋漓尽致 空中楼阁C一蹴而就 令人瞩目 淋漓尽致 空中楼阁D一蹴而就 令人神往 酣畅淋漓 海市蜃楼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B5G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C

35、虽然5G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D虽然5G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19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分)( )A文庙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B书房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C宗祠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D寺院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20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来

36、源:学|科|网Z|X|X|K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D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21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够准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全体市民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摸野生动物,不干扰野生动物休息。万一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近日,某中学兴起了一场关于“拥有了实力,行事是该高调还是该低调”的辩论

37、。甲方的观点是:拥有了实力,行事就应高调。因为拥有了实力,你也掩盖不了,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乙方的观点是:拥有了实力,行事也应低调。因为做事必先做人,低调是一种姿态,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时代发展到今天,无论个人、集体还是国家,你觉得拥有了实力应该采取上述何种观点呢?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段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 A项,“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错误,以偏概全,从第一段所举的华陀经古

38、圣经等以及论语孟子老子等来看,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能具有“元典”性质的,只是少数“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的典籍,并不是所有的“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B项,“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错误,从第二段元典“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来看,文化元典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是给人们带来“启示”的。C项,“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错误,与原文文意不符。综合第3段“近代文明实现这种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复归”“这种向哲学要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这几句来看,近代文明往往借助于“复归”“获得前进的基点”。2C “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

39、比”错误,“对比”有误,从第三段“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看,中西方对近代文明的审视应是殊途同归,而不是对比。3B “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错误,偷换概念,原文第2段是“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4C “避免预期性焦虑”错误,“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旨在避免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5(6分)行文思路:材料二作为访谈录,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作为新闻评论,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表述重点:材料二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材料三更强

40、调疫情来临时对社会心理的引导。本题要求概括分析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材料二是一篇访谈录,开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首先提出采访的问题,然后“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给出采访的对象,接下来围绕采访的中心话题,以记者提问、游旭群教授回答的方式行文。材料三是一篇新闻评论,第一段“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提出中心论点,即本文的论述重点。然后论述如何对民众进行心理疏导:如何实施心理干预;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这

41、样逐层展开论证,层层深入。6B “书法使老余得以从琐碎的生意中超脱”错,一则生意并不琐碎;二则不是书法使他从生意中超脱出来的,老余不论是在书法上还是厨艺上,都非常超脱。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7(6分)“途中”包含老余对厨艺、书法的精益求精。他不以自己做菜有绝活、书法精妙为满足和终点,而是不断追求进步。“途中”包含老余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认

42、知。他认为过日子不只是为了舒坦不差钱,更是为了生活充实,让人生有价值。“途中”包含老余对精神世界的观照重视。他注重自己的爱好,不以书法和厨艺博取名利,只求内心的愉悦和丰盈。“途中”包含老余对自己的名字的深刻理解。“途中”的“途,用拆字法,“余,在走路”。把他的名字和他的思想境界、精神上的超脱融合在了起。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理解句子或者词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对文章中具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语

43、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8(6分)通过对老余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正面描写来塑造。语言描写:如老余对于“途中”之道侃侃而谈,表现老余淡泊洒脱。动作描写:如文中的老余对煨汤瓶鸡时细火慢炖,表现老余厨艺高超、随性自然。通过次要人物来表现。小说通过“我”与老余关于“途中”的对话,表现老余不求名利,只求内心的愉悦与丰盈。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文中通过正面描摹老余对“途中”之道的叙述与侧面描摹“我”对于“途中”之道及对老余其人的所思所感,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了一个厨艺

44、高超、书法精妙、淡泊名利、内心通透的人物(6分;答出一点给3分,第、点能结合小说举出一个正确例子解释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9D10D项,不正确:选项中说“视事:指官吏初到任”解释错误,“视事”,就职治事,多指政事;选项中说“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的视事亦同此意”表述也是错的,不是官吏初到任,“官吏初到任”应该是“下车”的意思,选项混淆了“视事”和“下车”两个词的意思。故选D。来源:Z*xx*k.Com11B项,不正确:“王安石与陈升之负责推行新法”张冠李戴,原文中表述为“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

45、、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可见,文中并未说陈升之参与推行新法,只提到两人一起负责管理三司条例司。故选B。12(1)王安石本是楚人,在朝中并不知名,因为韩、吕二族是世家大族,想借助韩、吕来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判断句1分;未知名于中朝,状语后置句1分;以,因为1分;巨室,世家大族1分;籍,通“藉”,凭借1分。)(2)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同列的诸侯朝拜称臣,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然:可是;以:凭借;序:排列座次;朝:使朝拜,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王安石本是楚人,在朝中并不知名,因为韩、吕二

46、族是世家大族,想借助韩、吕来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于是就和韩绛、韩绛弟韩维以及吕公著深交,这三人更加对人称道赞扬王安石,王安石的声望才开始显著。神宗在颍王府时,韩维任记室,每当他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就说:“这不是我的说法,是我朋友王安石说的。”等到他升任太子庶子时,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之职。熙宁元年四月,王安石才到朝廷去。他进宫答对神宗询问时,神宗问治理国家应当首先做什么事?他回答说“:首先要选择推行政策的方法。”神宗问道“:唐太宗怎么样?”他答道“: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但是后世学者不能晓,以为高不可及而已。

47、”神宗说:“你这可说是以难为之事要求我了,我认为自己微小之身,恐怕无法与你的这番好意相称。你可以尽心尽意地辅助我,希望共同成就这一目标。”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于是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任命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令他的同党吕惠卿承担条例司的日常事务。从此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法相继问世,称为新法,并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于天下。御史中丞吕诲说王安石有十大过失,神宗为此派吕诲去做地方官,王安石推荐吕公著代替吕诲任御史中丞。韩琦规劝神宗停止实行青苗法的奏疏送到朝廷,神宗感到醒悟,打算同意韩琦的意见,王安石立即要求辞职离

48、去。司马光为神宗起草批答诏书,其中有“士大夫沸腾,百姓骚动”的话,王安石大怒,上章为自己辩护,神宗用恭敬的言语表示歉意,派吕惠卿传达旨意,韩绛又劝神宗留下王安石。王安石入朝谢恩,因而对神宗说了朝廷内外大臣、从官、台谏官、朝士互相依附勾结的情况,并且说:“陛下想用先王的正道战胜天下流于颓靡风俗的人,所以是与天下流俗相互较量轻重。流俗的这个秤锤重了,那么天下的人们就都归向流俗;陛下的这个秤锤重了,那么天下的人们就都归向陛下。秤锤与物体较量轻重的时候,虽然是重达千钧的物体,增加或减少秤锤一铢一两的重量就会使准确性发生改变。今天奸邪之人想败坏先王的正道,以此阻止陛下所做的改革。现在正是陛下和流俗的秤锤

49、较量轻重的时候,流俗增加铢两的重量,虽然极其微小,但是天下这一秤锤,已归属于流俗了,这就是天下议论纷纷的缘故。”神宗认为是这样。于是王安石重新任职治事,韩琦的意见没有得到采纳。13D “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错,尾联都是虚写,写想象的季节里轩竹的形象品格,“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只有“想象”没有“回忆”,“虚实相生”错,手法判断错误,应该是整首诗歌“虚实相生”。)14(6分)相同点:两首诗中的竹子都有着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但愈显晴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却还坚劲挺拔。)不同点:曾诗中的竹子柔美多姿,清高脱俗,无论是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其潇洒

50、的姿态;郑诗中的竹子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展现出昂扬的生命力,竹子生活在“破岩”石缝中,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15.(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来源:学&科&网Z&X&X&K16A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语境是从时间写起,所以把今天放前面与上文形成鲜明对照,排除BC;前语境的主语是人人,所以要填

51、的句子也要应该以“人们”为主体对象衔接会更好,据此排除D。句式对应前文,“5G 时代的各种便利”引出下文。故选A。17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大功告成: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根据语境重在比较、强调大功效,所以选择“大功告成”。令人神往:使人非常向往。神往,心神向往。(主观感受,与5G 让人“憧憬”对应)令人瞩目:使人注视。强调客观行为,不如令人神往更强调突出人们的情感,而且照应下文的“吊足了人们胃口”,所以选择“令人神往”。淋漓尽

52、致: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酣畅淋漓: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强调人的舒服的主观感觉,句中说5G特性展现的情况应该搭配“淋漓尽致”。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最后一空强调人类不再是空想,正好照应“空中楼阁”。故选B。18C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

53、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主语不同,“虽然”应提前;语序错误或逻辑错误,根据前文语境中的“提前”“抢先”,强调是时间性,“才能”应提句子前面;事理逻辑错误,“拉开”的是自己与“其它参赛者之间”的距离,而非“与其它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否则,只能横着“拉”。故选C。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

54、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9C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考生首先应分析楹联的内容,圈出其中能够起到暗示作用的词语,然后分析场所。C项,“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追摹”意思是“追忆摹仿”,“追摹古人得高趣”是指从古人的文章中体会到高雅的志趣,这与“宗祠”追忆先祖不合,适合用在“书房”。A项,“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泗水、杏坛,相传是孔子

55、讲学处。这副楹联的意思是“孔子的文章如日月一样光华灿烂,孔子的礼乐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是第一”,这是赞颂孔子的文化教育,如日月光华灿烂,在中外堪称第一。“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最为有名。故二者匹配。B项,“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意思是“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凭你调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这与“书房”相匹配。D项,“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法”指佛法,“法云”,是佛教语,指佛法如云,能覆盖一切;“慧日”为佛教词语,以日光比喻

56、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与“寺院”相匹配。20C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解读漫画、会徽、图表的能力。C项,“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不准确,寓意分析牵强附会,没有“历经坎坷”之意。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

57、追求。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21(5分)(1)尽量坚决(2)摸接触(3)休息栖息(4)万一如果(一旦)(5)通报举报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

58、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这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断,要求找出五处不够准确得体之处,并作出修改。第一处“尽量”使用不当,其解释为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而句子想要表达的是一定不能再吃野味了,此处应改为“坚决”;第二处“摸”使用不当,既然是倡议书,就应用书面语的形式表达,而“摸”字更口语化,应改为“接触”;第三处,“休息”一般指人的行为,此处是说野生动物,应改为“栖息”;第四处,“万一”虽然意思上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但是较口语化,可改为“如果”或“一旦”;第五处,“通报”基本意思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时使

59、用的公务文书。通报适用行政机关,党务机关及人大使用。此处让市民向执法部门反映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用“举报”。四、写作(60分)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立论的能力,属于任务驱动型的文章。写作时要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主旨并进行立意。本题的中心事件是某中学举行的一场以“拥有了实力,行事是该高调还是该低调”为主题的辩论赛,甲方的观点是拥有了实力,行事应该高调,乙方的观点是拥有了实力,行事也应该低调。考生可以选择甲方观点,指出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可以选择乙方的观点,指出做事必先做人,低调是一种姿态,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无论选择哪一个观点,分析都要有思辨性,切不可完全否定对方的观点(将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参考立意:1.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2.低调做人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