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2014襄阳调研)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宋玉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景差惧其胜己,言之于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指踪,虽韩卢必不及狡兔也;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今子之言我于王,为遥指踪而不属耶?蹑迹而纵泄耶?”友谢之,复言于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曰:“子楚襄王与宋玉游于
2、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崪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对曰:“昔者先王(楚怀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漂如停,详而视之,西施之形。王悦而问焉。曰:我赤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卒,封于巫山之阳台,精魂依草,实为灵芝。”(选自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楚怀王闻谗言,怒而放流。屈原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景差:战国楚辞赋家。东郭狻、韩卢:战国策有个“韩
3、卢逐狻”的故事:传说中跑得最快的狗叫韩卢,跑得最快且狡猾的兔子叫东郭狻(sun)。一天,韩卢追逐东郭狻绕三山跑了五圈,最后都累得不能动弹。盍:“何不”。下里巴人阳阿采菱阳春白雪朝日鱼离:都是乐曲名。含商吐角:指娴熟而美妙地发出歌声。商、角,古代音阶名。崪:指高山。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玉让其友让:动词,表示谦让B.友谢之,复言于王谢:动词,致歉,道歉C.使楚人贵子之德乎?贵:形容词意动用法,“看得高贵,重视”的意思D.名曰瑶姬,未行而卒行:这里是“长大,成婚”的意思【解析】选A。让:责备。2.汉代著名楚辞研究学者王逸曾评价宋玉“能巧辩,善属文”,下列能佐
4、证的一组是(3分)()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若蹑迹而放,虽东郭狻必不免也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皆好辞而以赋见称A.B.C.D.【解析】选C。是宋玉请景差推荐自己,属“特征错位”;是景差的托辞,属“对象错位”;是楚王劝宋玉改变自己的文风。属“对象错位”。3.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宋玉直接继承延续了屈原诗歌艺术风格,在楚辞方面成就斐然,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B.宋玉能言善辩,面对景差的敷衍托辞,他用韩卢逐狻的典故来设喻批驳;当楚襄王劝其改变文章风格时,他用“曲高和寡”的故事来回答,表明自己
5、不会改变文风。C.宋玉作为楚王左右的文学侍臣,官卑职小,但他一再营求,后来也凭着超群的才华,博得了楚王的赏识。D.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宋玉的才华及人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普遍的赞誉,而且得到了习凿齿和司马迁的高度评价。【解析】选D。宋玉的人品在当时和后世被赞誉和高度评价与原文不符,属“无中生有”。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3分)译文:_(2)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3分)译文:_(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3分)译文:_答案:(1)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至于做官不得意,那就在于你自己了。(得分点:判断句式
6、、“官”及句意各1分)(2)都城里跟着一起应唱(应和)的还不到三个人。(得分点:“国”“属”及句意各1分)(3)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言劝谏。(得分点:“祖”“莫”及句意各1分)【规律方法】1.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1)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的结构形式。(2)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补出句中的被动意味,如意念被动句。2.遵循一定的翻译格式(1)判断句要译出“是(不是)”字。(2)倒装句要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句式。(3)被动句要译出“被”字。(4)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些固定
7、的格式,如“所以”“有以”“得无”“无乃”和“不亦乎”“何为”“之谓”等,它们都有固定的翻译方式,必须按其固定的方式进行翻译。(二)5.下面是晋代裴松之引述魏国名士袁准的话来评价诸葛亮的文段,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袁子曰: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 其 受 六 尺 之 孤 摄 一 国 之 政 事 凡 庸 之 君 专 权 而 不 失 礼 行 君 事 而 国 人 不 疑 行 法 严 而 国 人 悦 服 用 民 尽 其 力 而 下 不 怨。如此,即以为君臣
8、百姓之心欣戴之矣。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选自裴松之注)答案: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附【译文】(一)宋玉,是楚国鄢地人。所以现在宜城还有他的坟墓。起初他追随侍奉屈原,屈原被流放后,他向好友景差谋求侍奉楚王。景差害怕宋玉胜过自己,只是向楚王简单说了说,楚王也只给了宋玉一个小职务。宋玉于是责备景差,景差说:“生姜和肉桂固然是依靠土地生长,但并不是靠土地才有辛辣的味道;美丽的女子固然是靠媒
9、人的介绍嫁人,但不是靠媒人来使夫妻相亲相爱。介绍你得到官职的,是我;至于做官不得意,那就在于你自己了。”宋玉说:“东郭狻是天下最善跑的狡兔,一天能跑九百里,最后仍然免不了会被韩卢追上咬住。但实际上韩卢能不能捉住东郭狻,关键在于猎人的指挥得当不得当而已。如果猎人只是向很远的地方望一眼给韩卢泛泛(示意)一下狡兔的踪迹,那么,虽然韩卢是善跑的名犬也追不上狡兔啊;如果猎人认真给韩卢指点紧紧跟着狡兔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任他追,那么,虽然是善于奔跑的东郭狻也必然不能逃脱。现在你把我介绍给楚王,只是漫不经心地示意了一下踪迹罢了,还是认真地指引猎物的脚印并且放开绳子(让我尽情施展)呢?”景差听了立即道歉,重新
10、慎重地向楚王举荐宋玉。宋玉懂得音乐还善于写文章。楚襄王也爱好音乐喜欢词赋(文章),既欣赏宋玉的才华,又讨厌他类似屈原(的文风)。就对宋玉说:“你何不顺从楚国的习俗,使楚国人重视你的美德呢?”宋玉回答说:“从前楚国有个很会唱歌的人,大王听说过吧?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有几千人;中间他唱阳阿采菱,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也有几百人;最后他唱阳春白雪朝日鱼离,都城里跟着一起唱的不到十人;歌曲唱到精彩处,低昂自如,优雅无比,节拍和曲调美妙至极,都城里跟着一起应唱(应和)的还不到三个人。这就是歌曲越高雅,跟着唱的人越少。”楚襄王带着宋玉到云梦一带游览,打算让宋玉写一篇关于高唐的文章。看到险峻的山
11、上集聚许多云雾,山峰高耸,云雾飘浮变幻,就问宋玉:“这是什么啊?”宋玉回答:“先王曾经来到这里游览,感到疲惫就白天休息,梦到一个女子,像云雾一样温柔,像星星一样飘忽,似走未走,似飘又停,仔细一看,像西施一样漂亮。先王高兴地询问。她说:我是赤帝的小女儿,叫瑶姬,没有成婚就去世了,安葬在巫山的南面,我的魂魄融入草木,化成灵芝。”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同姓。怀王听信谗言,愤怒之下流放了屈原。屈原就写了离骚等文赋来自我哀悼(排遣)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喜欢写辞赋并且凭借文章出名。然而他们都只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最终都不敢直言劝谏。(二)袁子说:有人问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2、袁子说:张飞、关羽、刘备一同起事,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心腹之臣,但他们都是一介武夫。后来得到诸葛亮,于是就任命他为丞相,而群臣上下心悦诚服,是刘备值得信服、诸葛亮值得倚重的缘故。等到他接受刘备临终的嘱托,掌管一国的政事,侍奉平庸的君主,虽然掌握着朝中大权却不失礼法,执行君王的权力却没有人怀疑他(有谋逆之心),执行法令严格却令人心悦诚服,耗用民力(讨魏)几近殆尽,众臣百姓却毫无怨言。正因为这样,(我)也怀着蜀国君臣上下及百姓那样的心情(态度)来欣悦地拥戴(尊敬)他啊!诸葛亮去世至今已经有几十年了,国人都讴歌他思念他,就像当年周人怀念召公一样,孔子曾经说“冉雍这个人啊,(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可以让
13、他去做官啊”,诸葛亮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啊。二、(2014武汉检测)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1)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是
14、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选自后汉书李膺传)(2)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
15、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选自太平广记)【注】亢:高傲。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陈仲弓,即上文中的陈寔。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谢:表示歉意B.考死,妻子徙边考:通“拷”,拷打C.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语:告诉D.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坐:犯罪;受牵连【解析】选A。谢:推辞,拒绝。2.下列各组语句中,
16、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3分)()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A.B.C.D.【解析】选C。李膺不畏惧权势,严格执法,李膺不逃避责任,李膺善于识别人才。3.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膺结交往来的人很少,但他的声名很高,社会上仰慕他的人很多。当时很多人希望能成为他的门徒,荀爽甚至以给他驾一次车为荣耀。B.李膺做官威猛严峻,不畏惧权势。他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张让权倾一时,其弟张朔依仗其势为非作歹,
17、李膺带将吏把他从张让家夹壁墙里搜出逮捕,并依法杀掉。C.李膺很有文才,他的文章被学生们争着阅读。他还善于识别人才,虽然聂季宝出身低微,但一谈话他就断定聂季宝是国家的栋梁之材。D.李膺为人高傲,他不仅敢于打击宦官的嚣张气焰,甚至敢于冒犯皇帝。他把皇帝身边的太监吓得不敢出宫门,把能得到他接纳的人称为“登龙门”,并因此获罪。【解析】选D。“敢于冒犯皇帝”在文中没有涉及,“登龙门”是别人称他的行为,他获罪的直接原因还是“党事”。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3分)译文:_(2)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3分)译文:_(3)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
18、色者何?(3分)译文:_答案:(1)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关键点:“谒”“因为”及句意)(2)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关键点:“之”、宾语前置及句意)(3)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关键点:“死者”“吝色”及句意)(二)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陈 仲 举 雅 重 徐 孺 子 为 豫 章 太 守 至 便 欲 先 诣 之 主 簿 曰 群 情 欲 令 府 君 先 入 拜 陈 曰:“武王轼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选自商芸小说)答案: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
19、/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府君先入拜/陈曰(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附【译文】(一)(1)李膺,字元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简慢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只把同郡的荀淑、陈寔当作师友。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樊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官位达到太尉,成为使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仰慕就像这样。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残无道,甚至竟然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
20、他哥哥张让的府第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头哭着说:“怕李校尉。”这时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高洁。读书人中有被他容纳接见的,就被称为登龙门。后来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侍奉君王不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处死
21、,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限制不准做官。(2)李膺常常拿有病为由,总是不迎送客人,他们家平均二十天方才接迎一回。唯独陈仲弓来做客,李膺总是乘坐车子到大门外迎接。李膺居住在阳城的时候,在门下的学生,总是有四五百个,李膺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学生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陈仲弓叫大儿子陈元方来拜见李膺。李膺同他谈完话以后,让他到厨房去吃饭。陈元方心中暗喜,认为自己使李膺感到满意,应该还能够再来拜见他。李膺同一个县的聂季宝,出身低微,不敢来见李膺。杜周甫了解聂季宝科举考试不会被录取,将他的情况告诉李膺。李膺叫他来会面,坐在台阶下为牛御寒的蓑衣上面。李膺同
22、聂季宝谈了一次话,便断定说:“这个人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后来果然如李膺所预料的这样。李膺受到党事的牵连,同杜密、荀翊一起被关押在新汲县监狱。过年这一天,荀翊举酒杯说:“端正朝纲必须从小事积累起来。”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李膺感叹地说:“汉朝要灭亡了!汉朝要灭亡了!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而如今都遭到了迫害,还以什么来保存国家呢?”(二)陈仲举平素很看重徐孺子,他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刚一到任,就要去看望徐孺子。主簿对他说:“大家都希望太守您先举行交接参拜仪式。”陈仲举说:“周武王没等坐暖席
23、子,就急着去拜访商容,我礼贤下士,有什么不可以呢?”三、(2013宜昌三模)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魏诚甫行状归有光呜呼!予娶诚甫之娣,而知诚甫为深。孰谓诚甫之贤,而止于此!盖诚甫之病久矣。自吾妻来归,或时道其兄,辄忧其不久,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诚甫诸从昆弟三人,皆壮健无疾,皆死,而后诚甫乃死,于诚甫为幸。然以诚甫之贤,天不宜病之,又竞死,可悲也。诚甫讳希明,姓魏氏,世为苏州人。诚甫为人,少而精悍,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其少时颇恣睢,莫能制也。已而闻太常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砺于学,以礼自匡饬。是时诚甫为县学弟子员,与其辈四五人,晨趋学舍。四五
24、人者,常自为群,皆褒衣大带,规行矩步,端拱而立。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每行市中,童儿夹道哗然,而诚甫端拱自若也。诚甫生平无子弟之好,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苟欲得之,辄费不赀。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以故郡中名士,多喜与诚甫交。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去其家数里,地名高墟,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赋,以著其志。诚甫补太学生,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居家,犹日裒聚图史。予时就诚甫宿,诚甫早起,移置纷然。予卧视之,笑其不自闲。诚甫亦顾予而笑,然莫能已也。虽病,对人饮食言语如平时。客至,出所藏翻阅,比罢去,未尝有倦容。终已不改其所好。至于生产聚畜,绝不
25、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诚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年三十九。【注】行状:一种文体,是对死者生平的概括。太常:诚甫的伯父。博士: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补:补录。京闱:指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裒(pu):收集。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知诚甫为深知:了解B.自吾妻来归归:出嫁C.天不宜病之病:生病D.以礼自匡饬饬:整治【解析】选C。病:使动用法,使生病。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诚甫书生雅趣的一组是(3分)()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而诚甫端拱自若也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三试京闱不第,以
26、病自废A.B.C.D.【解析】选D。表明诚甫精悍;表明诚甫从容淡定;表明诚甫仕途多舛。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诚甫乃作者妻兄,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后因病早逝,终年39岁,作者对此悲痛不已,深责于天。B.诚甫小时顽劣,没人能管,后在伯父训导下,立志于学,规行矩步,庄重有礼,即使面对嘲笑也泰然自若。C.因为向善,诚甫成人后未沾染上富家子弟的不良喜好。平生爱藏书读书,生病时,也是拜读不辍,不改其乐。D.归有光选取诚甫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用深情的笔触加以叙述,将人物形象描写得真切感人,呼之欲出。【解析】选A。“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的分析与原文不符
27、。诚甫病了很久,他的妹妹担心他将不久于人世,这说明诚甫的身体并不好。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3分)译文:_(2)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3分)译文:_(3)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3分)译文:_答案:(1)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被他们动摇。(“目”“异”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2)(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之”“率”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3)至于谋生之业储存
28、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生产聚畜”“膺”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二)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忠愍【注】赞成上意。乘舆 方 渡 河 虏 骑 充 斥 至 于 城 下 人 情 汹 汹 上 使 人 微 觇 准 所 为 而 准 方 酣 寝 于 中 书 鼻 息 如 雷。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注】寇忠愍:寇准,字忠愍。答案: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
29、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每线0.5分,超过6处按0分计算。)附【译文】(一)呜呼!我娶了诚甫的妹妹为妻,因而了解诚甫算是深刻的。谁说诚甫的贤能,仅仅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诚甫病得太久了。从我妻子过门起,有时说起她哥哥,就担忧他将不久于人世,以至于潸然落泪。不久我妻子去世,时至今日已有八年,诚甫的三个堂兄弟,都身体强壮健硕,没有疾病,他们都死了,然后诚甫才死,对于诚甫来说也算是幸运了。然而,以诚甫的贤能,老天就不该让他生病,又最终让他死去,真是可悲啊!诚甫名希明,姓魏,世族是苏州人。诚甫为人,早前精明强悍,有所作为,凡是从他心里生出的意愿,就没人能阻挠。他小时候很暴戾、狂妄,没有人能制
30、止他。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导,忽然有所感悟,就立志于学,用礼仪匡正自己的言行。这时诚甫做县学秀才,和同辈的四五人,每天早上跑到学舍去。四五人常常结为一群,都宽衣博带,规规矩矩地走路,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被他们动摇。每次行走在市集中,孩童们站在市集两边吵闹喧哗,然而诚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神态自若。诚甫生平就没有纨绔子弟的嗜好,唯独购买几千卷书籍,以及古代书法名画,如果想得到它,就不计算费用多少。他乐于行善仰慕正义,常常流露出愉悦的神情。因此,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欢与诚甫交往。(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这
31、类人。距离他家几里远的地方,有一处地方叫高墟,诚甫喜欢它的幽静及优美,在那里修筑了别墅。祝枝山写了一篇高墟赋,用来表明诚甫的志趣。诚甫补录为太学生,多次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都落第了,后来因为生病了,自己中止了应试。他卧病在家,仍然每天收集图史典籍。我常常前往诚甫家住宿,诚甫早晨起来,把书移动放置得很杂乱。我躺在床上看他,笑他不让自己清闲。诚甫也回过头来看着我笑,然而却不停止翻书。虽然生病,和人吃喝说话也如平常一样。有客人来,拿出所藏书籍给客人翻阅,等到客人翻看完离开,不曾有疲倦的容色。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的爱好。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
32、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诚甫死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龄三十九岁。(二)景德年间,河北发生战事,皇上想亲临澶渊,朝廷内外意见不一,唯独寇准赞同皇上的想法。皇上乘坐车驾刚刚渡过黄河,敌人的骑兵就纷纷涌出,到了城下,人们情绪慌乱,喧闹不止。皇上派人暗中观察寇准在做什么,而他正在中书酣睡,鼾声如雷。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稳定军心,就把他比作谢安。四、(2014武汉模拟)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楚义帝论清查礼天下事未有成一事建一勋而出自迂生腐儒之手者。况天下之大,帝王之重,又当干戈纷扰群雄角鹿之秋哉!苏子瞻论
33、楚帝曰:“天下之贤主也。”以予观之,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安在其为贤也?宋义者,战国游士之流也。一言偶中,未必其遂能知兵也;乃骤加以“卿子冠军”之名,委以三军之重,而又以轻急暴戾之项羽,使为之属。二人之不相戕杀者,未之有也。义之才与义之力,皆非羽敌者。义之不能杀羽,而羽之能杀义,亦事之易知者也。是义帝非能用义,直以此杀义尔。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盖以沛公之为长者尔。然是固不可以遣羽,而亦不可以遣沛公。自古无因人成事之帝王也。义帝为怀王孙,固楚民之所望,而楚之不祀久矣;以民间牧羊儿,一旦据南面之尊,为诸侯王之长,斯亦奇矣。又欲不烦一手足之劳,俨然为群雄之主焉;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
34、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沛公入关,则羽必怒而图沛公;怒而图沛公,则沛公不能当羽,沛公必败,羽必胜;羽胜,则羽之气横,而义帝益不能制之也。夫秦虽强,易与也。彼虐用其民既甚,其民皆有父兄之痛焉;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为义帝计,惟遣一将以救赵,而亲率诸将以击秦,数始皇、二世之罪,受子婴之降,除秦之法,与民休息。秦地百二山河,天下莫强焉。楚虽大,僻在东南,其形势非关中比。因秦之规以定都焉。封项羽、沛公各以大国,封诸侯之有功者以小国,又封五国子孙之贤者,以无绝其先祀。当是时,天下固义帝之天下也,虽项羽之暴,何足忌哉!羽与沛公,固皆我之佐命臣尔。惟前既有以失羽之
35、心,而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而天下之势去矣。乃欲端拱安座,用人之劳而享其逸,不亦缪乎!吾故曰: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特:只是B.数始皇、二世之罪数:列举C.用人之劳而享其逸用:使用D.擅其赏罚废置之柄柄:权力【解析】选C。用:依靠。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义帝行事“特一迂生腐儒”的一组是(3分)()委以三军之重又以轻急暴戾之项羽,使为之属义之才与义之力,皆非羽敌者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以民间牧羊儿,一旦据南面之尊A.B.C.D.【解析】选D。都
36、是写义帝用人不当的行为,以表明义帝“特一迂生腐儒”,是作者议论的话。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论述楚义帝用人不当的错误,不该重用战国游士之流的宋义,入关之命应交付项羽,不该交付刘邦。B.文章开篇一反前人对楚义帝的评价,旗帜鲜明地指出义帝不过是一个迂生腐儒,绝对成就不了帝王之业。C.义帝虽然为怀王之孙,但目前他不过是一个民间牧羊儿,因此义帝的失误还表现在没有亲自率领诸将击秦。D.作者设想:在当时形势之下,义帝若能亲率大军攻秦,完全可以取胜,而项羽、刘邦都会成为自己的佐命之臣。【解析】选A。“入关之命应交付项羽”错。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
37、语。(9分)(1)是义帝非能用义,直以此杀义尔。(3分)译文:_(2)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3分)译文:_(3)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3分)译文:_答案:( 1)这说明义帝不能够任用宋义,只是因为这种错用害了宋义。(得分点:“是”“直”各1分,句意对1分)(2)楚兵打来秦兵不倒戈投降就算幸运了,谁能和楚兵对抗呢!(得分点:“幸”“敌”各1分,句意对1分)(3)天下没有迂执庸腐的儒生能成就大业的,义帝他不得善终原本是理所当然了。(得分点:“其”“宜”各1分,句意对1分)(二)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孟孙
38、猎,得 麑 使 秦 西 巴 持 之 归 其 母 随 之 而 啼 秦 西 巴 弗忍 而 与 之 孟 孙 适 至 而 求 麑 答 曰 余 弗 忍 而 与 其 母。孟孙大怒,逐之。(韩非子说林上)答案: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附【译文】(一)天下没有成一事建一功是出自迂执庸腐的儒生手上的。何况是夺取天下称王称帝的大事,又是处在干戈纷争、诸侯混战的时代。苏轼评论楚义帝说:“义帝是天下贤明的君主。”在我看来,义帝只不过是一个迂执庸腐的儒生,哪里称得上贤明呢?宋义,战国时期的一个游说之士。在游说中偶尔说对了一次,未必就能说他是一个懂得兵法的
39、人,义帝竟然急着送他“卿子冠军”的美名,把统帅三军的重任委托给他,而且又把轻狂急躁暴戾的项羽交由他指挥,使项羽成为他的部属。这两个人在一块不相互残杀是不可能的。宋义的才学和宋义的能力,都不是项羽的对手。宋义杀不了项羽,而项羽能杀宋义,也是一看就知的事。这说明义帝不能够任用宋义,只是因为这种错用害了宋义。入关破秦的使命,不派项羽却派刘邦,大概义帝认为刘邦是一个忠厚长者吧。然而这事本来就不能派遣项羽去做,也不能派遣刘邦。自古以来就没有过依靠别人夺取天下的帝王。义帝是楚怀王的孙子,本就是楚国民众所期望的君主,而且楚国灭亡已很久了;此时的义帝以一个在民间放羊的人的身份,一旦坐上南面称君的尊位,成为诸侯
40、的领袖,这也太神奇了。却还想一点苦都不吃,俨然成为群雄的尊主;帝王大业,难道如此容易吗?况且刘邦入关,秦国就必然被灭;灭掉秦国,刘邦就立下大功,义帝就不能够制服刘邦。刘邦入关,项羽必定发怒而攻击刘邦;发怒攻击刘邦,那么刘邦抵挡不住项羽,刘邦一定会败,项羽一定会胜;项羽胜,那么项羽的气势更强横,义帝就更加不能制服了。秦国虽然强大,但(这时已经)容易对付。(因为)他推行暴政已经很厉害了,他的老百姓都有父兄被杀的痛苦;楚兵打来秦兵不倒戈投降就算幸运了,谁能和楚兵对抗呢!替义帝打算,只需派遣一员大将去救赵,而自己亲率诸将攻击秦,列出秦始皇、秦二世的罪行,接受子婴的投降,废除秦的苛政,帮助老百姓休养生息
41、。秦地险固的山河,天下没有再比他强的了。楚虽然大,处在偏僻的东南,那形势哪里能和关中比。凭借秦的规模定都关中。把项羽、沛公各封给大国,有功的诸侯封给小国,又封五国(燕齐韩赵魏)贤能的子孙,使他们不至于断绝宗祀。在这时,天下原本是义帝的天下,项羽虽然暴戾,有什么可畏惮的呢!项羽和刘邦本都是辅佐我的大臣罢了。只是在此之前让项羽对自己失去了臣服的心,可是消灭秦的战功,又大半都是项羽的功劳,所以项羽能够独揽赏罚废置的权柄,而且天下之势已不在义帝一边。竟然想安坐无为,依靠人家的劳苦坐享安逸,不是太荒谬了吗!所以我说:义帝只不过是一个迂执庸腐的儒生。天下没有迂执庸腐的儒生能成就大业的,义帝他不得善终原本是
42、理所当然了。(二)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幼鹿的母亲跟着秦西巴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幼鹿还给了母鹿。孟孙氏一回来就要幼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就把它还给了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五、(2014鄂州联考)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东海太守濮阳汲黯为主爵都尉。始,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43、。”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大将军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
44、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上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抵息罪。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
45、(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七卷第二十,有删改)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群臣或数黯数:责备B.独汲黯与亢礼亢礼: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对待C.愈贤黯贤:以为贤D.过大行李息曰过:经过【解析】选D。过:拜访。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汲黯秉正嫉恶、忠直敢谏有关的一组是(3分)()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A.B.C.D.【解析】选B。写汲黯无为而治、不拘泥于法令条文,写汲黯担任职务做官,才能未必能超越常人。3.
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汲黯担任东海太守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选择好的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B.庄助认为让汲黯担任职务做官,才能未必能超越常人;但如果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即使有人引诱他、苛责驱赶他,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C.皇上很是尊敬和倚重汲黯,在皇上眼里,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只要是汲黯来奏事,皇上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D.汲黯认为御史大夫张汤狡诈、奸佞,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劝大行令李息早加揭露。否则的话及至张汤倒台时将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解
47、析】选C。“在皇上眼里,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错。原文只是说皇上敬重他,并没有说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甚矣汲黯之戆也!(2分)译文:_(2)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3分)译文:_(3)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4分)译文:_答案:(1)汲黯的愚笨刚直也太过分了!(得分点:“戆”字和倒装句式各1分)(2)凭借大将军的身份,有向他行揖礼而不拜的宾客,(这样能降贵礼士,)声望怎么会反而不加重呢!(得分点:“以”“揖客”1分,句意1分)(3)凡是主上所不喜欢的,他就跟着毁谤;凡是主上
48、所喜欢的,他就跟着称赞。(得分点:“主意”“毁”“誉”各1分,句意1分)(二)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 具 案 来 上 或 横 贷 以 全 其 生 或 推 恩 以 除 其 衅 虽 有 重 律 仅 同 空 文 贪 猥 之 徒 殊 无 畏 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有删节)【解析】先把文意大致梳理一下,确定所选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旨;然后,寻找标志性的词语,如“或”“虽”等,同时要借助句中名
49、词、动词等句法结构和表达上相对完整的句子进行断句,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断句;最后,把断好的文段回归原文,加以验证。答案: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每处0.5分)(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附【译文】(一)东海太守濮阳县人汲黯担任主爵都尉。当初,汲黯担任负责接待宾客的人,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他在东海郡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史官,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汲黯身体多病,躺在内室中不出门;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百
50、姓交口称赞汲黯。武帝听到了,召汲黯入朝,担任主爵都尉,地位与九卿相同。他处理政务,主张清静无为,从大的方向引导,不拘泥法令条文。汲黯为人,性情倨傲,缺少礼数,当面使人难堪,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当时武帝正招揽文学之士和儒家学者,武帝说:“我想要怎样怎样。”汲黯应声回答说:“陛下心中藏着许多欲望,而表面上却做出施行仁义的样子,怎么可能效法唐尧、虞舜那样的治绩呢!”武帝沉默不语,接着勃然大怒,脸色很难看地宣布结束朝会,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忧。武帝退朝回到内宫,对左右侍从说:“汲黯的愚笨刚直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立公卿等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奉承,使君主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
51、吗?况且,我既然已经处在公卿的位置上,如果只想顾全自身性命,那就会使朝廷蒙受耻辱,那怎么办!”汲黯身体多病,病假将要接近三个月的限期了,武帝多次特许延长他休病假的时间,还是没有痊愈。最后病重时,庄助替他请假。武帝说:“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当时,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三公、
52、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有人劝汲黯说:“皇上想让群臣全都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下拜。”汲黯说:“凭借大将军的身份,有向他行揖礼而不拜的宾客,(这样能降贵礼士,)声望怎么会反而不加重呢!”卫青得知,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卫青虽然地位尊贵,但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坐在床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谒见时,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至于汲黯谒见时,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有一次,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远远望见汲黯,急忙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汲黯受到的
53、尊重和礼敬就是这样的。汉武帝召来汲黯,任命他为淮阳太守。汲黯辞行以后,拜访大行令李息,说道:“我被弃置到地方郡县,不能再参与朝廷议事了。御史大夫张汤,其智谋足以拒绝规劝,狡诈足以掩饰错误,专门说乖巧、奸佞的话,用辞诡辩,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的意思。凡是主上所不喜欢的,他就跟着毁谤;凡是主上所喜欢的,他就跟着称赞。他还爱制造事端,玩弄法律条文,心怀奸诈以左右主上的心意,依靠不法官吏来建立自己的威望。你身居九卿高位,如不早加揭露,您恐怕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李息因惧怕张汤权势,始终未敢开口。及至张汤倒台时,汉武帝将李息一同治罪。汉武帝给予汲黯诸侯国相的待遇,命其居守淮阳,十年后去世。
54、(二)我听说:廉洁的官员是百姓的表率,贪污的官僚是百姓的祸害。现在国家郡县分布十分广泛,官员小吏众多,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可以说没有一天没有。等到整理成案卷呈送上来,有的枉法宽赦使犯罪的人能保住性命活下来,有的施予个人的恩德,消除犯罪人的罪名;虽然有处罚严厉的法律,却如同一纸空文,那些贪婪猥琐之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以前两汉时因为贪赃而招致犯罪的,都要禁止或限制他们的子孙做官,更何况他们自己犯罪呢!只有这样,廉洁的官吏才能明白该怎样勉励自己,贪赃的官吏才能知道该畏惧什么。(2013武汉部分学校联考)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祭欧阳文忠公文王安石夫事有人力
55、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
56、,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夫事有人力之可致致:达到B.自公仕宦四十年仕宦:仕途C.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困踬:遭受摧折D.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瞻依:瞻仰依恋【解析】选B。仕宦:动词,做官。2.下面各项不全是称颂欧阳修的文才德行的一组是(3分)()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从
57、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功名成就,不居而去豪健俊伟,怪巧瑰琦A.B.C.D.【解析】选D。第句不是称颂欧阳修文才德行的,而是说欧阳修的政治功绩。3.下面关于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运用四个恰当传神的比喻,对欧阳修文章的特点依次从质、文、辞、韵几个方面做了准确而又生动形象的阐述。B.文章不仅高度评价欧阳修的文学成就,而且对他在政治上的贡献和崇高的品质,进行了褒扬。C.文章在结尾写到了自己是如何地倾心怀念,深叹自己今后将无处请益,无所依归,感情十分真挚。D.文章整句散句交错使用,长短错落,显得既严整而又活泼雍容,可以说既有王安石文章一贯斩截
58、精悍的特色,又有欧阳修散文纡徐淡泊悠扬婉曲的长处。【解析】选A。应是“质、文、韵、辞”。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3分)译文:_(2)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3分)译文:_(3)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3分)译文:_答案:(1)一个人假如能够像这个样子,那(一辈子)也就值得了,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足”1分,反问句式1分,翻译通顺1分)(2)您的居官和辞职,差不多如同英灵精气,不随草木一起腐烂消失。(“进退”1分,“庶”1分,翻译通顺1分)(3)然而当今天下人不论是贤能或者不肖之徒,都会因为先
59、生您的过世而落泪,而哀伤叹气。(“无贤不肖”1分,“歔欷”1分,翻译通顺1分)(二)5.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开。(断句不超过6处)(3分)夫 以 百 亩 之 不 易 为 己 忧 者 农 夫 也 分 人 以 财 谓 之 惠教 人 以 善 谓 之 忠 为 天 下 得 人 者 谓 之 仁 是 故 以 天 下 与 人 易 为 天 下 得 人 难。答案: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附【译文】(一)大凡事情有人力可以做得到的,尚且难以预料;更何况(有些事情)天意幽冥难懂,又哪里是人可以推
60、想得出来的呢?然而先生您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享有盛名,死后又必定能够流芳后世,一个人假如能够像这个样子,那(一辈子)也就值得了,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像先生您的器量恢弘、资质深厚,智慧高超、见识远大,再加上学术的精深微妙,所以充满在文章里头,表现在议论中,是那么的豪放杰出,那么的英俊雄伟,那么的奇特巧妙,那么的不同凡俗。蓄积在胸中的,浩瀚得有如江河汇聚起来;发露在外面的,灿烂得有如太阳、星星的光辉。您清雅的风格,有着幽洁的韵味,悲凄的地方好像旋风、急雨突然降临;您雄壮的言辞、恢弘的论辩,畅快得好像轻车骏马在奔驰一样。当代的学者,不必问他认不认识您,只要拜读过您的文章,那就能够了解先生您的为人了。唉!
61、从先生您出来做官,长达四十年的时间,有时升迁、有时贬谪,往复不定,真会让人感叹世路实在是崎岖难行啊!您即便是困顿挫折,进退两难,屡遭贬谪,流离不定,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所以)在您已经被压抑之后,又能够再度受到重用,于是名声在当代显著。先生您果决勇敢的气魄,刚强正直的节操,到了晚年仍丝毫不衰。当仁宗皇帝在位的晚期,他顾念自己死后的各种事情,说过像先生您这样的人是可以交托国家安危的重责大任的人。(后来果然)您(准确地)决定国家的大方针、总决策,从容指挥,应付自如,定出安定天下的大计,真可以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优秀人才。当您功成名就之后,不居功地离开了朝廷,您的居官和辞职,差不多如同英灵精气,不随草木一起腐烂消失,您将会在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滨和贤人长伴左右。然而当今天下人不论是贤能或者不肖之徒,都会因为先生您的过世而落泪,而哀伤叹气,更何况我是同朝的士大夫,长期交游往来,失去的并且又是向来仰慕而亲近的人呢!唉!盛衰兴亡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然而临风充满着怀念,我心怅惘而不能忘情的是,一想到今后再也看不到先生您了,那么我能与谁一道呢?(二)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作惠,把好的启发教给别人叫作忠,为天下发现人才叫作仁。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为天下发现人才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