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241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届高考新课改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炼(54)宋明理学1.宋代时,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 )A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 B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C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 D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2.朱熹解释“格物”应为“穷至事物之理”,而王阳明解释“格物”时则称:“格,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王阳明更强调( )A.圣贤之言的教诲B.艰难时世的磨炼C.本体德行的觉悟D.纲常伦理的约束3.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一诗中说:“举债当知济汝

2、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材料体现了( )A. 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B. 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C. 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D. 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4.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不准艺人在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违令者都按亵渎圣贤治罪。程颐、程颢和朱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贤偶像。这表明明代( )A.圣贤崇尚成为社会生活主题B.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相统一C.民间艺术受到政府严格管理D.主流思想与世俗文化相冲突5.北宋孙明复小集中记载:儒家学者批判汉唐经学时说“汉魏而下,诸儒纷然四出,争为注解,使我六经之旨益乱”。二程集认为“汉之经术安出?只是以章句训诂为

3、事。”由此可知宋代儒学( )A.忽视了对先秦儒家经典的传承B.实现了儒学在危机下的复兴C.批判汉唐经学并重建人文信仰D.重视知识系统远离生活实践6.据下表可推知两宋时期( )两宋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简表流派代表人物生卒年代籍贯濂学周敦颐10171073年湖南道州关学张载10201077年陕西凤翔临川学王安石10211086年江西临川洛学程颍10321085年河南伊川程颐10331107年河南伊川闽学朱熹11301200年江西婺源婺学吕祖谦11371181年浙江婺州永康学陈亮11431194年浙江永康永嘉学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B.地理卷异孕育不同文化C.文化的重

4、心向南方转移D.教育发达培养大批人才7. 宋代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这说明宋代理学()A. 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了儒学 B. 否定了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C. 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 D. 完成了向近代学术体系转型8.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 )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9.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

5、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10.宋代图画见闻志:“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睛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如此“见闻”的原因是( )A.绘画技法高雅传神B.理学塑造完美人格C.市民阶层发展壮大D.理想化的道德人格11.清朝思想家戴震说:“古之言理也,就人之情欲求之,使之无疵之为理;今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

6、”对戴震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理”的思想B.批判将天理和人欲相对立的说教C.反对心学,主张回归宋代的理学D.摈弃人的情欲才能达到理的境界12.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强烈。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日趋僵化B.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1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

7、,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一一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一一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材料三 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砭夜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

8、论。一一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材料三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焘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

9、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材料二 理学在中国哲学的诸多历史发展阶段中是最重视终极关怀和超越性的,因为它吸收了以往的思想特别是佛、道二家的理论,在对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把握和体证上,都比前代更为深刻,特别是由于科举的推动,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俗世性。其中,王阳明的诗句“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更是典型地表现了理学“超越性”特点。它从关怀、体证作为宇宙和人性本源的超越性出发,着眼于追求超越的过程中精诚、热情

10、与勇气的培养,对社会中坚力量士大夫群体的精神修炼和人格塑造,所起作用很大。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这种品格,对克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纠治人类社会的诸多弊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摘编自张学智宋明理学中的“终极关怀”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和朱熹所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最重视终极关怀和超越性”的原因。联系王阳明的心学谈谈你对“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一诗句的理解。(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理学在个人“修身”和国家“治国”上的积极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题干提及张载、朱熹主张“均田产”、复古井田等,蕴

11、含爱民、平等等思想,故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儒学强化伦理关系, 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主张有些是不合时代的,如复古井田、实行分封制等,C项错误;张载、朱熹的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 D项错误。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朱熹认为“格物”重在人本体之外的“事物之理”,而王阳明则认为“格物”应该从人自身出发,“正其心”,达到内在的正心诚意,故C项正确。圣贤之言、生活磨炼、伦理约束等,皆是从外在因素去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理学的认识,故排除A、B、D三项。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劝贫富相资”“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可知,题干是指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和谐思想,符合题意的是A项;B、D两项

12、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材料体现了官府采取劝谕的方式,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4.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大明律规定“不准艺人在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违令者都按亵渎圣贤治罪”,可见封建政府将程颐、程颢和朱熹尊为圣贤进行保护,而程颐、程颢和朱熹的主要贡献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据此可知大明律的这一规定体现出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程颐、程颢和朱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贤偶像,无法据此得出圣贤崇尚成为社会生活的主题,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政府禁止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无法说明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进行严格管理,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程朱理

13、学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同时戏曲等世俗文化也受到儒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两者具有一致性,并非冲突,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材料中宋代儒学批判汉唐经学使儒家学说纷乱,认为汉代经学浅显,只是对人们的教导和训诫,缺乏理论性、思辨性,不能让人们建立人文信仰,因此宋代儒学发展为新儒学,即理学,故C项正确。材料批判汉唐经学沦为笺注(指对古籍进行注解)之学而忽视对先秦儒家经典的传承,宋儒本身就是对先秦儒学经典的继承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批判汉唐经学,没有涉及儒学复兴,故B项错误;宋代儒学具有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贴近生活实际,D项“远离生活实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6.答案:C解析:根据简表

14、“籍贯”一栏可知,随着时代的推移两宋时期的 文化重心向南转移,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 表格名称可知,表格所示都是儒学,没有“不同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儒学的代表人物,无法体现教育的发达,故 D项错误。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认识。材料“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反映了宋代理学与汉代董氏儒学、先秦儒学相比有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故A正确; 理学不是否定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而是发展其学说,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理学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故C排除;宋代理学并不属于近代学术体系,故D排除。 8.答案:C

15、解析:根据材料“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可知王阳明认为只要通过人的内心反省即可获得天理,民众和圣人都具备这种素质,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有利于思想的解放,C选项符合题意;心学维护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A选项排除;明清时期社会等级森严,B选项排除;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D选项排除。9.答案:B10.答案:B解析:绘画技法高雅传神说的是绘画水平之高,不是以绘画寄托情思的原因,故A项错误;宋代随着理学的发展,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化的人格,用绘画追求人品和气韵,故B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推动了世俗画的发展,题千所述绘画显然不是世

16、俗画,故C项错误;理想化的道德人格是绘画追求的境界,并非其原因,故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戴震批判了理学“理欲对立”的观点,提出了“理存于欲”的进步伦理学说,故选B项;戴震认为理学违背了古代“理”的思想,排除A、C两项;根据材料“今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可知,戴震提出了“理存于欲”的进步伦理学说,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官员地位越来越低”“忠心越来越强烈”和所学知识等可知,这与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和“礼义廉耻”的程朱理学密不可分,D项正确。科举制只是选官制度,不能决定官员的思想和行为,A项错误,排除;B

17、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13.答案:(1)内容: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是“成圣”的途径。方法: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倡导“知行合一”。(2)价值: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贡献:含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3)启示: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14.答案:(1)内涵:把封建伦理纲常抽象化为“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性即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影响:使儒学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并发展成为国家哲学(官方哲学)。(2)原因:吸收佛道思想;科举制的推动;北宋科技发展和

18、社会矛盾的尖锐,助推了封建士大夫对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深层思考;儒学的哲学化、思辨化。理解:理存在于百姓日常生活中,是与生俱来的,须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3)积极作用:约束个人行为,修炼精神品格,塑造理想人格;成为官方哲学,维护专制统治,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一“程颜、程顾创立了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可得出封建的伦理纲常就是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宋明理学使得儒学系统化和理论化,在南宋时更成为官方哲学。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因为它吸收了以往的思想特别是佛、道二家的理论特别是由于科举的推动,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俗世性”得出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科举制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科技的发展;第二小问“理解”,“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是王阳明心学的主张,强调通过内心反省克服人的私欲,恢复人本身所固有的善性。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培养了人的气节,使人重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社会的教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