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能等。2非可再生能源(1)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特点:数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二、资源开发条件从资源、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述山西省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提示:(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
2、)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四、能源的综合利用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问题的成因(2)措施: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据此,请你简述山西省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示:(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4治理“三废
3、”,建设生态环境(1)“三废”的产生: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2)全析考点一1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2.案例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评价。煤炭外运能力不足。a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
4、晋煤外运。水资源短缺。a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b支出多:随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1(2012浙江高考节选)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BC D解析:选A酒泉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荒漠面积大,未利用土地多,为风电基地建设提供了空间基础;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为风电站建设提供了风力基础;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本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稀少,能源需求量不大。2
5、(2014浙江高考节选)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若图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原因是受_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_。解析:第(1)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并从油气资源总量、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市场、运输及开采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P处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该处若发生原油泄漏,原油将向北(或东北)方向扩散。原油泄漏会对海洋渔业造成直接危害。答案:(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
6、便利。(任答三点)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2)向北(或东北)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海洋渔业(或海洋捕捞)全析考点二1能源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2环境保护与治理(1)必要性: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2)方法和手段: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1)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
7、,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2)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3)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4)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调整产业结构,对
8、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3.(2011重庆高考节选)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右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线(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审题答题规范专训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传统的煤炭工业区”说明产业结构不合理。(2)“大量使用煤炭”说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3)“SO2形
9、成的酸性物质对石窟造成损害”说明酸雨危害严重。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4(2008重庆高考节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请填出E、F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市场、水源等角度分析,结合该地资源和能
10、源分布可以很顺利地提炼出答案。第(2)题,该产业属于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分析其意义要从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入手。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高考常考的24图示之(二十二)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卷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11、图1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2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3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消费结构图遵循一般的方法,最关键的要注意三看:图1是2010年四川高考试题: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解读该图的关键是要看清每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读图可知: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省份原油比重近60%;省份原煤约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省份原煤占80%多。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
12、西班牙以热电为主,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者说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的纵坐标段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最后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
13、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2013上海高考)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2)题。2000年2004年2008年煤炭83.43 %86.51 %89.99 %石油16.23 %13.23 %9.84 %天然气0.34 %0.26 %0.17 %(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ABC D(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14、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应用五步法读图1由图名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可知该图为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表。2由表格内容可知,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构成及三种主要能源比重的变化。3由图表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1)C(2)D2(2010山东高考)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
15、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解析:第(1)题,重庆能源消费总量上升,单位GDP能耗下降。第(2)题,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是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答案:(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015济南模拟)读下图,完成12题。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铁矿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多ABC D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16、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解析:1.A2.B第1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第2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010四川高考)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3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17、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4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3.C4.D第3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第4题,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以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
18、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煤变油,是指以粉煤和水(比例为12.5)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南非是世界上率先掌握煤变油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读图,回答56题。5南非率先掌握先进煤变油技术的地理背景是()A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靠近欧洲油气市场C油品输出较煤炭输出利润大D输油管道密集,油气运输方便6南非发展“煤变油”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煤炭资源有限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D劳动力和资金短缺解析:5.A6.C第5题,图示南非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石油资源缺乏。第6题,“煤变油”工艺需要大量用水,但南非气候条件导致水资源短缺。南非经济发达,资金充足。(2015潍坊模拟)贵州矿
19、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78题。7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8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煤电钢煤焦化煤气液煤电铝A BC D解析:7.C8.D第7题,贵州是在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第8题,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可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等产业链
20、,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发展高耗能的煤电铝产业链。(2015北京东城一模)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910题。9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煤、气、盐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A BC D10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 BC D解析:9.C10.D第9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说法错误。第10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
21、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2015浙江六校模拟)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C原料 D交通1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解析:11.C12.B第11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第12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
22、,用煤炭发电后,输送电能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二、综合题(共52分)13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 %,且大多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目前,新疆正在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还致力于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运方式。读下图回答问题。(26分)(1)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6分)(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和“疆煤外运”相比,两种能源输出方式各有什么利弊?(8分)(3)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12分)解析:第(
23、1)题,从题干可总结疆煤开发的储量、难易和成本;结合我国国情可知市场和运输条件。第(2)题,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比。第(3)题,矿区往往存在采空塌陷、土地破坏和固体废弃物问题,措施要因“问题”制宜。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但是距离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加剧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
24、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14(201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年份200520082012GDP/亿元1 4002 2204 00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386114821448115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27972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
25、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6分)(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6分)(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6分)(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4分)(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4分)解析:第(1)题,由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及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可知,
26、大庆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大,而且采掘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从表中不同年份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即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渐降低,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第(2)题,由材料可知,与大庆相比,玉门石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老城区人口锐减,经济已经衰退。第(3)题,大庆区位较玉门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于玉门;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所以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第(4)题,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可以从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思考作答。第(5)题,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庆和玉门都是资源型城市
27、,但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不同,应分别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答案:(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第二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流域开发的自然
28、背景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3流域自然背景(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突出。(2)气候:属亚热带地区,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3)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较大,水量不稳。(4)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时间开发状况后果18世纪下半叶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
29、系列问题三、流域的综合开发1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2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3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4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温馨提示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因从上游到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目前,我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全析考点一1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进行流域开
30、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流域的整体性表现去分析,如下图所示:2实例分析(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环境要素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
31、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河流水力资源丰富的分析方法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情况下,流域内降水越丰富,水量越大;山地多,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就越丰富;反之,就越贫乏。1(2013广东高考节选)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解析:选C读图可知,利津水文站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小,且输沙量减小幅
32、度更大,上中游水库的增建是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2011天津高考节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解析:分析河运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有:河流径流量及季节变化;河流落差;河网密度或者是否相连通。答案: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3(2014广东高考节选)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材料
3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季。(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可知其主要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珠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第(2)题,由图可知,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梯级开发的分布特征。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该流域位于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落差大;南方地区雨季长,河流流量大。第(3)题,原因主要从地形、流量、流速等方面分析。答案:(1)雨水补给冬(
34、2)梯级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3)珠江干支流众多,入海径流量大,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河汊发育;珠江干流短促;海水顶托作用强。全析考点二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流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田纳西河是流域综合开发的典范,其综合开发模式如下: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我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田纳西河成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河流的综合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1)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的核心。(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
35、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6)重视环境保护。3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目的治理措施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流域综合开
36、发的一般思路4(2014重庆高考节选)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解析:选D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面面积扩大,鱼类的生存空间变大,导致鱼类迅速繁殖,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5(2014北京高考节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审题答题规范专训1从文
37、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由材料中“海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在西部、北部修建水库”可知,西部、北部地势高,水库的作用是蓄水调节。(2)由材料中“在东部开挖了多条入海河道”,目的是排水泄洪,也说明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38、抵御旱灾的能力。6(2012天津高考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支持的理由:_;反对的理由:_。解析:从支持的角度来看,水电站建设可产生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如发电、灌溉、旅游、养殖等,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从反对的角度来看,横断山区处于地震多发区,若地震导致水库损毁,可能会产生洪涝灾害,库区蓄水后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水库建设会破坏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导致当地居民迁移。答案: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
39、,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主观题常考的11题型之(九)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类题目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回答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二是比较两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异同。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解题时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面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一般应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要回答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角度一直接回答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答题思路为:角度二比较两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异同,答题思路为:典例(2009天津高考)读区域图和图中
40、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内容。应用流程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思考方向满分术语上游:调洪修建水库;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中游:分洪、蓄洪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泄洪、束水修筑河堤,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其他
41、建设水利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污染,提高水质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请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有利条件。(2)指出黄河下游航运能力较差的原因。(3)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黄河上游(河口以上地区)有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分布,说明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几乎无支流汇入黄河,黄河下游为“地上河”;而且径流量在不断减少。第(3)题,黄河上游、中游、下游应采取不同治理措施。答案:(1)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
42、富。(2)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无法建大型的港口;黄河的下游径流量较小、水浅,大型船只无法通航;黄河下游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3)上游退耕还林还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上、中游建设水利枢纽,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流域内合理调配水量,防止断流;治理河流沿岸污染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
43、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B1112月C12月 D45月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叙述,错误的是()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D流域开发不能太开放,应以制度加以约束解析:1.D2.A3.D第1题,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上游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第2题,读图可知,910月为甲地区降水量最少的时期,可以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第3题,田纳西河流域应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
44、成45题。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5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解析:4.C5.B第4题,本题考查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图中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故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故选C。第5题,本题考查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从图
45、中可以看出,1984年以来输沙量的减小幅度很大,径流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故输沙量的减小应该是由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强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2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67题。6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7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解析:6.B7.A第6题,从地图
46、上可以看出,挪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的落差大,因此水电站的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即多为高水头电站,故B选项正确。第7题,由于水库位置相对较高,修建水库有利于蓄水,很少引发库区移民,故A选项正确。挪威的地形、降雨量和气候差异很大,东西部差异明显,水库水位季节波动较大,故B选项错误;库区多位于山地地区,占用耕地较少,故C选项错误;水库修建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游动,影响了鱼类的活动,不利于鱼类生存,同时库区蓄水后,水位提高淹没了部分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破坏,不利于野生动物的活动,故D选项错误。8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
47、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是()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解析:选D筑大坝对河流上下游的水文特征都有影响,拆大坝会使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下降;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与天气有关,与大坝无关;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会加大;没有大坝的拦截,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9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防洪减少水土流失减缓河床抬高速度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A BC D
48、10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解析:9.C10.B第9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第10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2015吉林实验中学模拟)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1112题。1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华中、华东地
49、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1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引发旱涝灾害A BC D解析:11.B12.B第11题,金沙江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较大;且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水电的梯级开发。第12题,选项中为有利影响,引发旱涝灾害不是水库建设导致的,反而水库建设能缓解旱涝灾害。二、综合题(共52分)13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甲图中的M河是_,乙图中的N河是
50、_。(4分)(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8分)(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8分)(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8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很容易确定两河的名称。第(2)题,梯级开发具有航运、发电、防洪、灌溉、调节气候等综合效益。第(3)题,长江三峡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水能资源丰富必备的三个条件:径流量大、落差大及地处峡谷。第(4)题,都注重了水能开发;利用能源发展工业;发展了内河航运等。答案:(1)田纳西河长江(2)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
51、平稳,利于通航。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3)长江三峡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4)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
52、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14(2015池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右上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8分)(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4)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地区海拔高度的差异及河流的流向很容易判断地形为盆地(或平原)。第(2)题,河流上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使大量泥沙入河;河流水量丰富且变化大,沙滩的淤积速度变化也大;Q点处河道弯曲,
53、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第(3)题,水文特征从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落差等方面比较。第(4)题,从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等方面回答。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 m,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 m,多平原地形;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丰富,河流常受洪水威胁,沙洲、卵石滩淤积速度变化大;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3)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4)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