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90.50KB ,
资源ID:40209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20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作业: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时作业18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1康有为称:“吾中国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明确“中体西用”思想D宣传民主共和思想解析:戊戌变法最大作用是在社会中通过维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所以A正确;“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明确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是辛亥革命的内容,排除B、C、D三项。2梁启超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D)A培养实用人才B创办新式学堂C变革

2、科举制度D实行政治民主化解析:由材料信息“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希望改变当时的上层建筑,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政治民主化,故选D项。A、B、C只是现象,排除。3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山,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材料中康有为主张“变政”是指变革(C)A教育制度B经济制度C政治制度D思想文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变法,主张改变政治制度,选项C符合题意,正确;康有为主张“变政”是指变革政治制度而非教育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康有为主张“变政”不涉及经济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康有为主张“变政”也不涉及思想文化

3、,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4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C)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题文的材料“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强调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的思想启蒙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富国强兵”不是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A、B项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建立民主政治”的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5“

4、传教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件反映出(B)A西方侵略开始深入京津地区B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强C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D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解析:分析材料可知,该事件抗击洋教,主要活动地区在京津一带,应该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故B项正确;西方侵略开始深入京津地区是在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项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资本输出,C项错误;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的是东南沿海地区,D项错误。6中国外交史载:“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

5、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A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B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C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解析:据材料“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义和团运动的功绩,故A项正确;B项“彻底放弃”说法错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是辛丑条约影响,排除C、D项。7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

6、,义和团运动(A)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解析:据材料信息“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可知,义和团盲目排外,故蔡元培批评它与现代化进程相悖,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B项说法错误;义和团盲目排外,维新运动则主张学习西方,可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D项排除。8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首都被敌人攻占”是在(D)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解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均发生在19世纪,不符合题干信息“进入到20世纪

7、”,排除A、B、C。再结合“首都被敌人攻占”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占了北京,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9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D)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结合材料内容“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可知这次战争的赔款是中国的财力所无法承受的,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人对满清政府失望转

8、而革命,由此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以下为晚清政府的一道上谕。与上谕中的“外侮”相关的是(D)A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B“自强求富”的改革由此开启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解析:由题干中的“团教不和”可知是义和团与天主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上述变故,据此可以知道这里涉及的“内讧外侮”分别指的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实现的,故排除A项;“自强求富”的改革开启指的是洋务运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不合

9、题意,排除。11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工具的内容是(C)A巨额赔款B划定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解析:辛丑条约规定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清廷沦落为“洋人的朝廷”,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工具,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最能反映”的要求,排除。12“使馆区驻兵,形成首都内之敌国;天津等各要地驻兵,不许设防。不惟京畿门户洞开,且贻下无穷的后患。”此言评论的是(D)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10、,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驻扎军队,故答案选D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均没有涉及设立使馆和驻扎军队的内容,排除A、B、C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态,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大借洋教,

11、以举庶政。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2)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局限性。答案:(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解析:回答第(1)问应从“皇上则为元首军机号为政府”等着手归纳其政治主张。回答第(2)问要注意材料中“洋教”的含义;“借”的含义是“利用”。回答第(3)问应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来思考。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庚子赔款”总额为白银四亿

12、五千万两赔款年息为四厘(4%),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约九亿八千万两。四亿五千万两的数目是以当时中国人口估算值(4.5亿)为基础,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收入,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材料二“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摘自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备忘录材料三1909年清政府驻美国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向美国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

13、之款项,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教育费用,建立“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之肇始)。摘自维基百科全书材料四庚款留学中的留学生约百分之三十回到清华执教庚款留学生们最先提倡白话文,最先采用汉字横排法和西式标点符号;庚款留学生们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组织,出版了第一本科学杂志,创办了第一家科研所摘自百年留学(1)据材料一,判断“庚子赔款”出自近代中国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庚子赔款”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三,分析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庚子赔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答案:(1)辛丑条约。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帝国主义列强发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企图瓜分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条约。(2)美国意图达到精神上支配中国的目的;梁诚等外交家的努力;美国所收庚子赔款过多。(3)消极影响: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关税的控制;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弱,加深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